第546章 賣地籌餉

發賣田地!這便是陳越上書的解決辦法。

北方各省經歷了滿清一年多的佔領,很多土地已經無主。特別是原本屬於藩王宗室的田地,經歷過闖賊滿韃兩番佔領之後,北方的宗室幾乎被屠戮殆盡。

要知道,大明的宗室大都封在北方,拿河南一省來說,便有三位親王數十位郡王,奉國將軍奉國中尉無數。現在這些宗室沒了,可他們名下的田地還在,整個北方數省屬於宗室的田地怕不有幾百萬畝。

然後便是士紳們的田地,滿韃佔據北京後跑馬圈地,河南山東北直的田地大量被滿韃圈佔,現在收復了失地趕走了滿韃,這些田地自然應該收歸朝廷。這樣算下來,收復整個北方之後,無主的田地至少上千萬畝之多。

現在國庫無糧,正好可以發賣這些田地。不管是官紳商農,只要能夠拿出買地的銀子,便可以購買北方數省無主之田!

上千萬畝田地,便是每畝七兩八兩銀子算,最少也能賣上七八千萬兩白銀!別說支持一次北伐,便是再來個十次八次也足夠了!

這,這是何其的膽大妄爲!

陳越的上書在朝堂上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無數的官員,特別是出自北方的官員直接便跳了起來,大肆反對!進則朝堂爲官退則鄉紳,不管是爲官爲紳,其家族都是地方上的頭面人物,廣大鄉村的實際控制者。

雖然經歷了闖賊滿躂連番浩劫,但這些官紳家族自有其保身之道,現在滿躂被趕走,原本被滿躂佔據的田地理應回到他們手裡。即便是很多無主的田地,只要經過地方官府一番運作,弄到他們手裡也不是很難,特別是這種政權交替的混亂時候。

所以,陳越的上書無異於從士紳嘴裡搶食,他們如何會同意?

“田地本就是有主之物,豈能輕易發賣,朝廷要是如此作爲,與強盜何異?”戶科給事中章正寰上疏道

“按照大明的制度,藩王只是享受一定田畝的賦稅,其本身並不真正擁有田地,田地還是在百姓們手中,齊王根本不瞭解情況,把原本有主的田地再拿來發賣,和搶劫百姓有什麼兩樣?若是真的這麼做了,豈不是官逼民反,不等滿躂被趕出大明,北方各省恐怕會再次大亂!”御史喬可聘跟着上疏道。

當然也有很多支持陳越做法的官員,比如翰林學士袁可望便道:“明中葉以來,土地兼併嚴重,投獻成風,大量的百姓把田地投獻到藩王名下,以躲避朝廷的賦稅,而藩王們也依仗權勢強行兼併百姓田地,說什麼不真正擁有田地那是笑話。

既然那些刁民靠着投獻躲避朝廷稅收,又豈能再說他們是田地的主人?朝廷當然有權力把這些田地進行發賣。

朝廷可派出欽差前往北方各府,配合齊王手下清查田畝,凡是沒有地契說不清來歷之田地,便是無主之物,朝廷自然可以進行發賣。

發賣這些無主之地籌措前線將士的糧餉,支持北伐大業,對我大明有利無害!”

然而袁可望的奏疏遭到了更多官員的攻擊,很多人抨擊他黨附齊王陳越其心叵測。

......

“臥子兄面對此朝中局勢做何感想?”再次聚會時,張煌言笑着問陳子龍道。張煌言前往山東前線的申請已經被批准,翌日便會和其他一百五十多武備學院學員前往山東,陳子龍特意爲他踐行。

“朝爭,又是朝爭,不管是什麼事情出來,總有人跳起來支持,有人跳起來反對,我真是厭煩了這種生活!”陳子龍索然無味道。

“爭論也就罷了,問題是有些人只顧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顧天下百姓!徵收商稅他們不同意,發賣北方無主田地也不同意,難道他們就眼睜睜的看着幾十萬北伐軍無糧無餉陷入潰敗才遂他們的意嗎?

要我說這樣的官員還不如沒有!”張煌言冷笑道。

陳子龍爲張煌言語句中的殺氣所震懾,不禁道:“玄著賢弟,御史言官們有風聞議事的權力,其他朝臣身在朝堂自然也有議政論政的職責。”

張煌言搖頭道:“若是太平年月,儘可以議政論政,事情緩緩圖之,可現在是什麼時候?前方將士缺糧少餉,朝廷拿不出對策,齊王想到了能最快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能夠推行下去,短時間籌集一大筆銀子完全沒有問題。

這個時候哪怕這個辦法有問題有缺陷,只要能夠解決現在之危,便是有問題以後可以慢慢處理。可很多朝臣因爲損害到了他們的利益,便不管不顧的阻止此事進行,如此不識大體的人有何資格位居朝堂?”

“這......”陳子龍張了張嘴,卻再也無法爲朝中官員們分辨。

“辦法是個好辦法,南方地少人多,只要能夠趕走滿清,有的是人願意拿銀子去北方購地,畢竟相對於南方來說,北方的田地要便宜的多。可朝廷上阻力這麼大,想通過也難啊!”陳子龍嘆道。

“通過難嗎?臥子兄,你太小看齊王,也小看了監國公主!”張煌言笑道。

“嗯?”陳子龍一愣,“齊王我不敢小看,可監國公主,自當上監國以來,她一向事事聽內閣的,從來沒有主動拿過主意。現在便是內閣也搖擺不定,難道她此次能強行推動此事不成?”

“當然能!”張煌言斷然道:“她是監國,是君,只要她拿定主意下定決心強行下旨,誰反對也沒有用。而以監國公主和齊王的關係,豈會看着齊王陷入困境?”

陳子龍道:“可是,六科可是有着封駁聖旨的權力啊!”

張煌言冷笑道:“封駁聖旨?也不看看什麼時候,這個時候誰敢封駁誰便是找死!臥子兄,我勸你千萬別摻和此事,你不是想去山東嗎?可以向上疏,我想很快便會被批准。”

陳子龍點點頭:“我本來就贊同發賣田地,當然不會和他們一起封駁聖旨。唉,這朝中很快又是一場風暴,不如離去。”

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246章 決策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動手第368章 各償所願第一百零一章 恨難消第729章 背叛第四十八章 趕盡殺絕第593章 李國助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407章 賣鹽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994章 見面第581章 繳獲巨大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七十章 你要嫁人不要嫁給別人第772章 闖宮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724章 決戰的時刻到了第491章 暴怒的多鐸第294章 序幕第四十三章 大戰鐵獅子(上)第858章 還請王爺早做準備第一百八十四章 朝堂第262章 敵退第七章 騙局第570章 談判第679章 自薦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344章 戰後第476章 襲擊第393章 朝廷的動靜第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第759章 史可法下定了決心(第二更)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402章 糧船第363章 出手第680章 堵胤錫兵出辰州第489章 華夏之地豈容韃虜肆虐!第648章 安排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237章 降第973章 無題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558章 陛下聖明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366章 監視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389章 風將起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四十七章 報仇雪恨在今朝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851章 戰正酣第1000章 被迫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298章 孤注一擲第240章 崇禎病了第199章 落寂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355章 號脈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的鐵獅子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465章 陷阱第281章 羣臣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241章 醫治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270章 兵至徐州第904章 崇禎會站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爭執 (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第一更)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853章 局勢第898章 追與逃第767章 排隊槍斃(兩章合一)第239章 坤興哭了第五十二章 練兵一日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567章 陳越言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