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荊州攻防

當一個穿越者來到這個時空,歷史便發生了偏轉。在另一個時空,攻入四川之後沒多久,隨着清軍南下,四川也面臨着來自北方清軍的威脅。張獻忠選擇帶兵北上和清軍決戰,攻略陝西老家,實在也是無奈之舉,因爲湖廣等地也已經被清軍攻佔,四川是他的老巢,他不得不和圖謀四川的清軍豪格部決戰。

而這個時空,滿清南伐失敗,也就無力圖謀四川,而整個南方還是大明的疆土。在貧瘠的陝西和富饒的湖廣之間,也就很容易做出選擇。而且對於明軍,張獻忠絲毫也不怵。所以當張定國張可望二人一同向他建議,應該出川攻城掠地,擴大地盤的同時也減輕四川百姓供養軍隊的負擔,張獻忠便果斷的做出往東攻略湖廣的策略來。

夔州的順軍已經是喪家之犬,張獻忠未嘗沒有吞併的心思。不過張定國告訴他沒有必要義軍之間內訌,畢竟順西都是從陝西出來,算是同源。

而現在明軍依然十分強大,不如留着順軍分擔明軍的壓力。李自成已死,順軍新主李自敬在張獻忠眼中屁都不是,他也不怕把順軍放出對己方產生威脅,遂聽從了張定國的建議。

張定國和李過達成協議之後,立刻回到成都,張獻忠遂決定乘着隆冬集結出兵伐明。

留最信任的義子平東將軍張可望爲監國,留守成都,以義子安西將軍張定國爲先鋒,帶着五萬軍隊前往夔州,和順軍一起攻打荊州。張獻忠自己帶着大軍二十萬爲後路,單等荊州攻下之後,出兵湖廣。

有了大西軍提供的糧草,順軍士氣大振,迅速出兵夔州,連克歸州、夷陵,兵鋒直指荊州。

荊州城中,聽着前方送來的戰報,郝搖旗面沉似水。

投靠大明之後,明朝朝廷對他還算優厚,封他爲侯,使之坐鎮武昌。

大明畢竟是立國三百年的正統,郝搖旗以一介順軍偏將,農民出身的流賊,因緣巧合竟然當上了一鎮總兵侯爵爵位,自然對大明朝廷心存感激。

他不像李自成張獻忠之輩那樣野心勃勃,根本沒有自立取明而代之的野心。能富貴延綿便是他最大的心願。

所以對朝廷的調遣,郝搖旗總是非常積極。路振飛帶兵北伐,郝搖旗被從武昌調到荊州,負責防禦夔州的順軍。

郝搖旗對待昔日的戰友毫不手軟,一連打退了順軍兩次進攻。

郝搖旗的手下也是順軍,和夔州的順軍知根知底,戰力也差相彷彿,可是因爲有大明朝廷的支持,郝搖旗部兵甲齊整糧草不缺,又有地盤養兵,對夔州的順軍殘兵敗卒並不放在眼裡。

這個時代的天氣格外的冷,隆冬季節,便是長江岸邊也雪花飄飄,寒冷的天氣,再加上即將過年,沒有人想到這個時候夔州的順軍會突然發起進攻。

當夷陵的敗軍逃回荊州,報告夷陵丟失的消息時,郝搖旗也爲之心驚。夷陵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地勢險要,有三千士兵駐守,沒想到頃刻之間便被順軍攻佔,從逃回的士兵訴說,從順軍到達夷陵到破城僅用了一日時間,可見順軍攻勢之猛烈。

郝搖旗沒有出兵奪回夷陵和順軍決戰的想法,這樣的天氣哪怕他對大明再忠心也不願帶兵出戰。

“荊州堅城,咱們有七萬大軍駐守,不奪取荊州,順軍便沒有後路無法安然攻略各地。與其冒着大雪嚴寒和順軍在野外決戰,不如死守城池。不需要多少時間,嚴寒和糧草不濟就會使得順軍不得不退兵。咱們只要到時銜尾追殺,便可把他們徹底擊潰!”

看着城外出現的順軍部隊,郝搖旗對朝廷派到軍中的監軍御史李文韜如是道。

李文韜點點頭,深以爲然。

然而,城外的順軍卻越來越多,李過,袁宗第,高一功,白旺,田見秀,賀珍等順軍將領的旗幟先後出現,近二十萬軍隊把荊州城西北東三面包圍,使得城中的明軍一個個膽戰心驚。

“這麼多軍隊,夔州的順軍悉數出現了啊!”總兵陸大有看着外面那一面面熟悉的旗幟,那可都是順軍的宿將,當初別說他了,便是郝搖旗在順軍的地位也遠遜於他們。

“來的好,正好一戰把他們全殲!”郝搖旗冷着臉道,開始分派諸將守城。

“要不,咱們還是向湖廣總督何騰蛟何大人求援吧!”看着城外順軍連綿的營地,監軍御史李文韜頗有些畏懼道。順軍的兵力是荊州明軍的三倍還多,而且一幅餓紅了眼的模樣,哪裡是那麼容易對付?

郝搖旗想了想,認同了李文韜的建議。現在他是明軍的一員,也沒必要和順軍死磕,那樣會造成部下傷亡慘重。何騰蛟在江南岸的嶽州屯駐重兵,向何騰蛟求援內外夾攻才能全殲順軍。

計議已定,趁着順軍沒有圍困南門,郝搖旗火速派出使者出城,向何騰蛟求援。長江水浩浩蕩蕩,便是冬季也不結冰,使者出了荊州立刻乘船渡江而去。

順軍的攻勢超乎尋常的猛烈,完全是不及死傷的樣子。無數的順軍士兵擡着簡陋的雲梯,衝向荊州城。

城上箭矢如雨,擡着雲梯的順軍士兵紛紛栽倒在地,便有後面的順軍從地上撿起雲梯,繼續向城牆猛衝。

雲梯剛剛架上城頭,便有無數的順軍拿着武器向着城頭攀爬而來。

城上檑木滾石如雨,攻城的順軍被砸得慘叫連連紛紛從雲梯上落下。

一隊隊弓箭手從順軍陣後涌出,在城牆下列陣,拉弓搭箭,箭如飛蝗一般向着城頭射來,城頭的明軍慘叫連連,數以百計的士兵中箭摔倒。這使得城頭守軍顧不得對付爬城的順軍,調轉箭矢方向,衝着順軍弓箭手展開了對射。

戰鬥從一開始便進入了白熱化,一場殘酷的攻城戰正在展開。每時每刻都有無數人慘叫着倒在血泊中,殷紅的鮮血染紅了地面上的白雪,仿如怒放的血色花朵。

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更)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870章 清軍求援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906 王寅督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249章 欲把公主許功臣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868章 寧遠半夜三更開單章求訂閱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267章 武邑縣第825章 離間第927章 突如其來的大雨第587章 行情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838章 雪漸大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暗流第219章 大沽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767章 排隊槍斃(兩章合一)第289章 金聲桓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414章 覆手爲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352章 朝議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240章 崇禎病了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823章 熟人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264章 分別第904章 崇禎會站了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七十二章 途遇第408章 暗潮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269章 山海關驚變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九十六章 製作火藥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205章 繳獲第825章 離間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233章 宣武門第232章 衝陣第936章 史可法的無奈第947章 降而復叛(第二更)第649章 破口大罵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507章 博洛的選擇第471章 碧血照丹青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210章 罪己詔第202章 翻臉第860章 水路夾擊第601章 韃官鄧肯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422章 比賽第843章 決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爭執 (第三更)第1027章 時來運轉第263章 撤退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853章 局勢第457章 不看好第764章 南京攻略第294章 序幕第534章 勸降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293章 劉良佐和高傑第五十九章 吳良被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