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

大西軍派出的使者是安西將軍張定國,乃是張獻忠的義子,也是其心腹,大西國四大將軍之一。

大順新主李自敬只是一個毫無見識的農夫,口笨舌拙,毫無見識能力可言,別說和一代梟雄李自成相比,便是連一般人也比不過。當上大順皇帝純屬趕鴨子上架,爲了平衡大順諸將的關係。實際上夔州的事務基本上由李過做主。

張定國來到夔州之後,拜見過順主之後,便由李過進行接待談判。

張獻忠和李自成曾經有過蜜月期,在桐城兵敗之後曾經投靠過李自成,所以張獻忠的義子張定國和李自成的侄子李過是認識的,而且十分熟悉。

見面寒暄過後,張定國直接道明來意,替張獻忠招降夔州順軍諸部。

“我順軍什麼時候淪落到投靠大西王了?”李過聞聽勃然大怒。

“虎兄別緊張,我父皇並沒有惡意,大西和大順都是從陝北出來,咱們本來就是一家。現在明軍勢大,咱們只有合二爲一才能對抗大明。”張定國苦口婆心勸道。李過綽號“一隻虎”,張定國平素便以虎兄相稱。

“既如此,爲何不是你大西投靠我大順呢?”李過冷冷道。

“虎兄莫要談笑,眼下我大西佔有整個蜀地,兵精馬壯糧草充足。而你等雖然還有十數萬人馬,卻困在夔州這方寸之地,糧草無以爲繼,不得不開荒種田維持生計,又哪裡有攻伐重建大順的資本。

若是你我合爲一家,可以四川的糧草接濟爾等,咱們共同出兵順江東下,攻打湖廣江西,進而奪取整個江南,豈不是輕而易舉?”張定國勸道。

“當初我們連逢大敗,最困難之時只剩下十八騎,可還不是在我叔父的帶領下發展壯大,席捲中原打下北京。現如今我大順還有十多萬人馬,比之當時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又何必仰人鼻息!定國兄你不必再說,想讓我大順投降你們,絕不可能!”

李過直接拒絕道。對李過來說,李自成所建的大順是他的驕傲,只要他一息尚存,大順的旗幟就絕不會倒下!

“既然不願歸順,那咱們就合作一次吧。”張定國退而求其次道。

“如何合作?”李過問道。

“今年五月,滿清兩路伐明,卻在揚州蕪湖被明軍殺敗,損兵折將。滿洲人本來就人數稀少,一次大敗之後最起碼幾年之內沒有能力再次南侵。

而明朝擊敗滿清之後也膨脹了起來,派大學士路振飛督師北伐,卻在滎陽遭到滿清騎兵突襲,大敗之下損兵十萬。

現在滿清大明均受重創,正是我等義軍大展宏圖之際。只要你我兩軍聯手,兵出三峽進攻大明腹地,合兵擊敗大明荊州湖廣守軍,大明之地將任由我等馳騁!”

張定國徐徐講來,一幅宏偉的畫面在李過面前緩緩展開。

對順軍來說,出夔州過三峽,攻略荊州湖廣是順軍發展壯大的唯一途徑。可是荊州有叛將郝搖旗帶領數萬鎮守,明湖廣總督何騰蛟在岳陽等江南地區駐有重兵,順軍曾兩次攻打荊州,終因糧草不濟而不得不退兵。

若是能夠得到四川大西軍的糧草軍隊支援,李過有把握攻下荊州,殲滅叛將郝搖旗。

荊州一下,打通大明腹地的道路就徹底打開,往南可以攻打嶽州、常德、長沙等湖廣南部各府,進而攻打兩廣;往北可攻打襄陽南陽,向中原腹地進軍;往東可順江而下,經武昌下九江直攻江東大明腹地。

“不知貴軍有何條件?”李過吞嚥着唾液,艱難的問道。

若沒有大西軍的支持,順軍想出夔州都難,他不信張獻忠會平白無償的支援自己。莫非是打着假途滅虢的主意?李過不得不懷疑。

“條件?本來最好的條件便是你我兩家合二爲一,不過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算了。

我大西軍雖然佔據了四川天府之國,可總歸太過偏僻。往北雖然可以經漢中攻打陝西,可川道難行,陝西陝北經過歷年殺戮,早已人煙稀少,便是能夠佔據也無一供養大軍。從四川往南可攻打貴州雲南,可雲貴更是荒蕪之所蠻夷之地。故往東攻打大明腹心之地纔是發展壯大的唯一途徑。

可是你們順軍駐紮在夔州堵住了我大西軍的東進之路,咱們雖不是一家人卻也是同根同源,沒必要自相殘殺白白便宜了明軍。故咱們兩軍合一,一起攻下荊州,然後各自選定一個方向進軍,至於誰能佔有多少地盤,誰能奪得大明江山,那就全憑自己本事!”

張定國語氣誠懇的道。大西軍攻佔了四川之後,並未像他說的迅速穩定了四川的形勢,四川的土司明軍殘餘的叛亂此起彼伏,大西軍疲於應付。

大西軍中有識之士仔細分析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便是以四川一省之地,根本無力供應大西軍三十多萬軍隊。盤剝過甚只會引發反抗,屠殺只會使得反抗更加激烈。四川除了成都平原以外,到處都是高山丘陵,叛軍隨便躲在山中大西軍便難以進剿。

所以困守四川只會越來越弱,倒不如只留少部分軍隊守川,大部分軍隊殺出四川,攻略大明各省。至於進攻的方向確如李定國所說,往東是最佳的選擇!

這麼大的事情李過無法獨自做主,立刻召集袁宗第、田見秀、高一功、白旺、賀珍諸將商議。衆將不約而同的同意和大西軍合作,出三峽攻打荊州。

實在是因爲這些天來,諸將諸軍過的太苦。夔州一個州也才幾萬百姓,突然一下子涌入這麼多的軍隊,倉促之間哪裡能夠弄到足夠的糧食養軍?

很多軍隊過着吃糠咽菜靠野菜度日的悲慘生活,好在順軍原本就是活不下去的農民,過慣了苦日子,士氣這纔沒有崩潰。

可是,若能夠打出去改變現在悲催的生活,沒有人不樂意!

在大明朝廷毫無察覺之時,四川的大西軍和夔州的順軍迅速合流,於臘月隆冬季節出兵夔州,連克歸州、夷陵,兵鋒直逼荊州,立刻引得整個大明大震!

第554章 倉促北伐不可取第207章 範家的反擊第979章 白頭第四十六章 收了兩個手下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299章 吃驚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一百五十八章第355章 號脈第六十一章 清兵入關!第738章 坤興公主的打算第231章 血戰棋盤街第242章 荒誕第605章 席捲山東第一章、不再做傻子第658章 賞與罰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476章 襲擊第500章 前奏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848章 叩闕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第八十七章 極度自負單明磊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1000章 被迫第868章 寧遠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十二章 喜氣洋洋陳江河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第568章 陳越言志(下)第八十三章 自救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567章 陳越言志(上)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216章 天津衛第580章 俘獲第541章 傾覆第1035章 取澳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974章 君臣博弈第273章第777章 趨炎附勢者(第一更)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殺戮第466章 接應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192章 青石口第340章 無題第721章 劉能歸來第1014章 鄭森要復仇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十三章 殺人放火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569章 齊國公威名傳四海第九十九章 伏擊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892章 大破鐵甲兵,吳三桂陣前反正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737章 中風第978章 鄭森的選擇第793章 張煌言進京(第一更)第四章 大肚漢和小公主第203章 大雪第426章 韃官安東尼第336章 有心栽花花不開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827章 明軍攻城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539章 阿濟格要退兵第684章 破岳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617章 雞籠之戰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615章 欣欣向榮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958章 攤牌第967章 挫敗感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四十三章 大戰鐵獅子(上)第938章 宮變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處第800章 妥協第790章 葫蘆案第525章 蔣幹第397章 幹票大的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496章 鄭森第八十六章 人才匱乏第577章 彈劾強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