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束手就擒

臘月十二是行動開始之日,“紅旗軍”已經佈防到位的二十餘萬人一起動手打土豪、滅奸商、查抄貪官污吏。

由於部署得當情報完善,又由於“紅旗軍”強大的武力威懾,還因爲作爲保護傘的大明武官都離開了軍隊在集訓中,根本沒有發生暴力抗法的現象。

八大皇商的家丁見到了紅旗飄飄,看到打得建奴亡命的“紅旗軍”端着自生銃列陣前進,聽到了軍爺們大聲命令放下武器,哪敢螳臂擋車?

其他晉商見範家、王家、靳家等等具備代表性的大商家都認栽了更加不敢反抗,乖乖的束手就擒。

最後八大皇商加上其他幾十家晉商的家丁全部被集中起來參加訓練,人數高達一萬五千。

這些人身體素質好,手裡有功夫的不在少數,不能放任自流。

失去家主的家丁孔武有力還有武藝,留在市井間也不可能安心過日子,會成爲治安隱患,唯有讓這些人當兵最合適。

不會把這些人留在當地,完成基礎科目訓練後,表現突出者,戰鬥技能過關者,可以打散編入“紅旗軍”正兵營,其餘人擔任衛所軍隨軍行動。

空前強大組織嚴密的“紅旗軍”用不着擔心少許人消極,經過一兩年的同化,再有表現積極者得到提拔。

覺得在“紅旗軍”這個集體幹,不僅僅收入足夠養家餬口,還比跟着東家幹走私前途更加光明,這些家丁就會跟其他正兵和衛所軍分不出彼此。

搞掉了晉商後經過統計存糧,再計算需要提供口糧到崇禎十年七月底的人口,糧食缺口已經不是太大。

這時有好消息傳來,黃勇的海貿船隊已經在南通州卸載一部分糧食,他們肯定能夠在過年前把剩下的大米送到天津衛和虎穴城。

黃勇不但買回來了八十萬石大米,還簽署了每年兩次的貿易合同並且交付了定金,一趟的交貨量不低於八十萬石,提貨截止時間在每年的四月和十月,以後每年必須跑兩趟南洋。

或知每年能夠進口二百萬石左右糧食的預期,黃漢心裡更加安定,大明有這些完全是多出來糧食到手,能夠保證二三百萬人餓不死,能夠讓七八十萬成年男子每天能夠吃八成飽。

黃勇知道哥哥需要大量糧食接濟難民,船隊一到南通州港口,立刻派人把早就寫好的信動用六百里加急送達山西。

他在信中彙報了戰果,告知兄長這一年時間下水和即將下水的新船多達二百餘艘,一大半是排水量超過五百噸的商船,有一百艘是戰船。

其中排水量超過六百噸的戰列艦超過二十艘,超過一千噸的十艘,其他都是排水量低於二百噸的小型戰船,全部是江海通用。

黃勇表態如今龍武水師的戰鬥力、“日月海運”的總運力大幅度提升,如果沒有其他戰鬥任務,過了正月十五他繼續率領船隊跑南洋。

明朝末年跟滿清末年截然不同,滿清末年,西夷割據了大量中國領土,處處是殖民地,滿大街都是洋貨,貿易存在着巨大逆差,真金白銀都被殖民者賺走、訛詐走了,導致國家積貧積弱。

大明一直到亡國,商品都暢銷全世界,貿易都是順差,絲綢、瓷器、棉布、茶葉、工藝品等等簡直是供不應求,賺回大量真金白銀。

只不過大明朝廷的統御力太操蛋,雖然海貿利潤遠超過大明稅賦的總和,但是落到政府手中的鳳毛麟角。

南方商業、手工業發達,鉅富之家多如牛毛,可惜這些人沒有脣亡齒寒的意識,根本不肯爲國家而戰,最後鉅額財富都被滿清一把搶光。

現在大明有了黃漢,出口產品多了座鐘、玻璃器、閥門、鎳白銅管、抽水馬桶、瓷磚、火繩槍、香皂、粉底、頭油、洗髮膏等等上百種類。

產品跨時代,更加具備競爭力,毛利率也大幅度提高,直接好處就是爲大明增加了上百萬工作崗位。

黃勇只要把裝運絲綢、帆布、瓷器茶葉等等貨物的商船護送到馬尼拉、費福港,平均下來總能夠得到超過雙倍的毛利。

回航之時滿載大米、銅錠、生鐵、鉛、鋅、錫、硫磺、香料、檀香木、黃金、白銀等等貨物,運到大明價值又會翻倍。

如今“紅旗軍”的影響力不僅僅北方人能夠耳熟能詳,在南直隸、浙江、江西等等南方省份也是名聲赫赫,那是大采購產生的良好效果。

體系內的織布廠、陶瓷窯雖然不少,但是遠遠不能滿足外貿供應,體系內根本不出產茶葉,絲綢,因此“日月海運”的貨物有七成都是在江南採購。

黃漢不許體系內負責備貨的商行欠三角債破壞自然經濟,採購資金不夠也不肯賒賬,寧可在“四方錢莊”貸款。

買賣人最喜歡現錢現貨,“紅旗軍”體系的商行進貨數量驚人、給出的價格公道、還立刻結賬付出“四方錢莊”可以通存通兌的銀票。

如此良好的信譽當然吃得開,“日月海運”每每開始備貨之時,辦事處門口等着進行篩選的商家都排起長隊,被選中的商家歡欣鼓舞,落選的商人垂頭喪氣。

江南大商家十有八九都有官方背景,徵虜大將軍的商行買賣公平從來不欺行霸市,已然成爲大明最大的進貨商。

直接導致江南官員願意跟“紅旗軍”合作,他們在朝堂上的代言人也儘可能不針對徵虜大將軍。

由於鄭芝龍、劉香兩個海盜集團屢次火併,船隊跑南洋的風險巨大,南直隸、浙江海商以前給鄭家交三千兩銀子保護費就能夠暢行東洋、西洋,現在不行了。

最起碼有劉香部見到掛着鄭一官旗號的商船就急眼了,哪怕打劫之時不划算,甚至於得不償失,他們也竭盡全力。

不蒸饅頭爭口氣,劉香就是爲了打掉鄭芝龍集團的信譽,以此來削弱鄭家。

黃勇的龍武水師在大明海疆應該是無敵的存在,爲商船隊護航之時只要發現視野裡有船全部截下,連大明官船也不放過,如此做派當然加劇了其他海商跑海貿的風險。

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視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十四章:繳獲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二百六十八章:好爲人師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十五章:戰馬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彈肆掠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八百七十二章:大戰一場第三百三十七章:宣讀聖旨第九百二十二章:自殺式衝鋒第六百四十四章: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三百六十三章:空餘恨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八百四十八章:殺良冒功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八十六章:帥第四百一十五章:未戰先怯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長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四百章:暗戰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六百五十章:清兵入寇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三十二章:座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