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

天寒地凍的季節絕大多數升斗小民無所事事。

“紅旗軍”以工代賑,組織了五十萬青壯年採礦、採石、壘石修補關隘的同時,把意圖通關報信的都扣下進行審問。

打擊晉商、貪官訛詐錢糧已經接近尾聲之時,朝廷都處在雲裡霧裡,只感覺到山西不尋常,不知道哪裡不對勁。

一直到臘月二十七,山西的打土豪行動已經進行了半個月後,不少文官武將才恍然大悟。

因爲他們得知三天前錦衣衛出手上萬校尉和幫閒同時抄沒通敵晉商在京城和京畿之地的資產,抓捕疑犯。

就在這一天,被黃漢軟禁了二十幾天的楊嗣昌獲得了自由,黃昂拿來幾十份口供給這位宣大總督過目。

纔看了三份,楊嗣昌就開始冒汗,清軍從他防區逃了,他理應承擔責任,但是他能夠找到理由開脫。

畢竟出逃的清兵幾萬,數量遠遠多於他能夠調動的兵馬,去跟清軍死磕約等於是讓明軍去送死,他的決定是明智的,想來信任他的皇帝不一定深究。

可是他看到的口供寫得明明白白,他和家丁以及幕僚這些年收受了多少家晉商多少好處,連他剛剛死去不久的老子楊鶴最後的十幾年收取了多少賄賂都清清楚楚。

大明的封疆大吏不貪腐者鳳毛麟角,楊家屁股本來就不乾淨。

晉商爲了疏通關係簡直是無孔不入,剛剛獲知楊嗣昌擔任宣大總督的消息就下大本錢,因此楊嗣昌雖然沒有赴任在丁憂期間也沒耽誤收禮。

絕大多數商人都很精明,懂得放長線釣大魚,跟朝廷大員打交道未必是爲了眼前利益。

黃漢沒有對付楊嗣昌的意圖,把他軟禁起來只不過是爲了方便搜刮晉商的財產,方便“紅旗軍”少年收集晉商通敵、賄賂大明文官武將的罪證,經過三天摸排就掌握了太多證據。

全面開花的行動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時間,在全天候滿負荷審訊下,沒有一個晉商能夠吃得消,如今可謂鐵證如山。

吳襄本來就是個貪官外加商人,被黃漢點名收集山西正四品以上文官的罪證後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他聰明着呢,知道要加深感情,跟着領導幹一百件好事都不如合夥幹一件壞事。

範永鬥父子在吳襄手上吃了不少苦頭後,發現吳襄乃是如假包換的內行,最後竹筒倒豆子全部交代了,只求能夠留下一條命。

攤牌時刻,黃漢見楊嗣昌已經不是剛剛見面之時的滿臉傲慢,不僅僅不敢端着,額頭還開始冒汗,笑道:

“楊大人,本爵向天子承諾五年平遼談何容易,缺額的糧餉何其多也,初步計算少於三千萬兩白銀根本不夠開銷。

因此決定在山西打擊賣國晉商,懲治跟晉商勾結的文官武將,這些商人、官員聯手做了不知多少不法之事,楊大人乃是聰明人,難道心裡沒數?”

鐵證如山,楊嗣昌也不申辯,小聲問道:“遼國公,不知您準備如何處置下官?”

黃漢道:“楊大人誤會了,大明官場幾乎無官不貪,閣下收入囊中的黃白之物還不算太多,本爵爲了養兵,要錢糧不要性命,沒想着把山西的官員趕盡殺絕,也包括楊大人。”

楊嗣昌聽見了黃漢的表態,眼睛亮了起來,順着話音道:“公爺肩負五年平遼的重任,無論在山西做什麼都不過分。

您如果事先通知下官,下官一定會竭盡全力協助公爺拿下那些賣國商人和給他們沆瀣一氣的官員、吏員。”

楊嗣昌果然是俊傑,因爲他如此識時務,黃漢問道:“楊大人言下之意認爲本爵這件事做得對?”

公道自在人心,況且楊嗣昌還是個才華橫溢的戰略家,他何嘗不知大明官商勾結貪腐成風,他無力改變現狀,只能選擇隨波逐流。

現在得知徵虜大將軍居然把山西商人和文官武將一網打盡,心裡其實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真心認爲錢糧被“紅旗軍”拿着肯定利國利民。

楊嗣昌毫不猶豫道:“回稟大將軍,您當然做得對,朝廷財政觸襟見肘,安民、養兵、賑災處處需要錢糧,此時拿下這些大明蛀蟲善莫大焉。”

黃漢道:“如此甚好,這段時間由於敵我難辨故而委屈了楊大人,今日你我二人開誠佈公,本爵認爲楊大人乃是同道中人,宣大、山西如今是滿目瘡痍,楊大人即日就得繼續履行職責不得有誤。”

楊嗣昌絕對是個聰明人,他一恭到地,表態道:“公爺放心,下官會堅定的站在您這一邊,發現有晉商餘孽敢混淆是非一定嚴懲不貸!”

目的達到,黃漢當着楊嗣昌的面把幾份指認楊家貪贓枉法的口供付之一炬。

楊嗣昌開始辦公的同時,山西一大半文官也恢復了工作。

被解除軟禁的官員有苦難言,太多人心疼得直哆嗦,因爲他們侵佔的良田和囤積的糧食都被充公,家中錢財也被抄沒,甚至於連別院埋下的幾個罈子都被“紅旗軍”找到了。

人多力量大,加強教育的好處體現了,經過不間斷爲老兵掃盲,“紅旗軍”中識字率百分百,所有的少年兵都能寫會算。

忠誠度無可挑剔的少年軍官絕大多數來自於前幾年收養的孤兒,這些人天生仇恨貪官污吏和姦商,挖出他們的財富爲“紅旗軍”籌集軍餉,這些少年軍官簡直是挖空心思。

威逼利誘加恐嚇,在不下手拷問現任官員的情況下,對付官員的管家、小廝、書童,上牀大丫鬟,用不着大費周折,貪官的財產就大白於天下。

審訊山西、宣大官員的“紅旗軍”少年根據他們的俸祿和當官的時間計算合法收入,減去必要性開支,最後只返還了幾十、幾百兩銀子不等。

接近於傾家蕩產的文官武將心中無比怨恨,可是把柄被人家徵虜大將軍捏着呢,只得選擇忍氣吞聲。

黃漢不怕這些人會翻盤,因爲錢糧已經到手,最主要的目的已經達到。

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四百章:暗戰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八百六十四章:趕盡殺絕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十五章:戰馬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十四章:繳獲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二百八十四章:青年炮兵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層第六百七十四章:趕盡殺絕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一百七十九章: 種田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槍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八百四十五章:鬆錦大戰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三十章:救治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三百八十八章:點將平叛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四百二十四章:奪島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七百九十八章:設伏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七十四章:顯擺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三百六十一章:靖海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六百二十九章:五年平遼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九十五章:突襲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極了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四百七十一章: 突出包圍圈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馬越打越多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九十四章:雙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