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

建州女真不僅僅反叛大明居然堂而皇之當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來由於吵得不可開交而擱置的東平侯“五年平遼”大計劃又被首輔溫體仁、閣臣何如寵重新提起。

原因很簡單,溫體仁清廉沒有分潤遼餉,何如寵更加自律在朝廷中基本上沒有利益糾葛,他們就事論事。

這一次跳得兇的反對者都懂得悠着點,畢竟判賊公然稱帝,更加明確了大明跟建奴之間的矛盾永遠不可調和。

大明周邊許多小國,無一例外都是以大明爲宗主國,只有國主、國王沒人敢自稱皇帝。

十一月初,從來不上朝的黃漢正在侯府大廳給五百餘少年上課之時被人拜訪。

黃漢爲了彰顯胸中無私天地寬,府邸根本不是一入侯門深似海,東平侯府邸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着,來往的官員用不着通報就可以大搖大擺進來參與學習。

那是許多士大夫、仕子買到了“崇禎大字典”,得知給漢字注音有利於學習,能夠使得窮鄉僻壤出來的山野學子也不至於口音古怪難懂。

爲了能夠早日掌握漢語拼音,又打聽到東平侯在府邸大廳天天教書育人,主講使用漢語拼音讀寫,聽課者多達幾大百,不少讀書人登門求學。

所有士大夫、仕子都有默契,他們不行虛禮,發現東平侯在講課之時輕手輕腳尋個位置坐下就行,中午、晚上侯府餐廳會招待大家吃飯喝幾杯。

不僅僅能夠得到學習的機會,還能夠被侯爺招待,太多士大夫、仕子對東平侯的好感與日俱增。

東平侯府邸其實是外鬆內緊,連府邸裡不起眼的小廝都有可能是擁有級別的旗衛頭目,一個瞧上去弱不禁風的丫鬟,說不定也接受過正規訓練,保不準她動起手來能夠一銃擊斃一個百戰將軍。

黃漢的大丫鬟金鳳成爲了“四方錢莊”的高級管事,常駐“忠義堡”,添香、紅袖、蜜桃、彩蓮這四個大丫鬟雖然在“四方錢莊”或者不夜城管事,都住在侯府內院。

她們跟着家主接近六年,如今都過了出嫁的年紀至今不肯嫁人。

由於經歷過戰爭,親眼瞧見過白家昔日的姐妹如何慘死,添香、紅袖幾個都有心理陰影,一個個都迷信武力,現如今都是玩手銃的好手。

蜜桃、彩蓮這四個大丫鬟如今跟旗衛共同承擔着侯府的安全保衛工作,反而明面上在侯府最受到當家人鄭秀娥重用的貼身侍婢柔兒跟旗衛沒有任何接觸。

願因很簡單,柔兒屬於哪一種傻傻的美女,毫無心機,雖然對鄭秀娥忠心耿耿但是隻能執行命令,如此胸大沒腦的美女參與暗戰肯定不行。

侯府裡有不少侍婢過了婚嫁年紀不肯嫁入,爲此黃漢多次吩咐鄭秀娥、楚楚安排相親,可惜最後的結果都不太理想。

這些女子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地位高的將領、官員十有八九成家了,只能做妾,地位低的人家,鄭秀娥、楚楚又怕委屈了她們。

畢竟在黃家,連下人都有人權,基本上不會被誰無端打罵,貼身丫鬟的日子更加好,也是綾羅綢緞好吃好喝,人人都有一份管理的工作在做,有不少月錢收入,在“四方錢莊”任職的就不在少數。

因此府邸裡是太多丫鬟也小有資產,日子過得富足,她們不肯離開侯府去過未知的日子,她認爲諸多姐妹一起工作、一起過日子也很快樂。

黃漢跟家中僕人早就高調宣佈了“去者自由、留者自願。”的基本原則,強調在“紅旗軍”的地盤沒有任何漢人是奴籍,所有漢人都是自由民。

只是沒想到後世之人渴望的自由在大明貌似不太受歡迎,黃家絕對大多數丫鬟都不肯追求自由自在的小日子,願意留在侯府做下人。

太多豆蔻年華的美少女渴望入侯府當差,根本不在意是否賣身爲奴,侯府真的招人之時,來應招的美女如雲,競爭激烈,如同後世藝校海選那般熱鬧。

一大羣官員接近侯府,他們的家丁、小廝、護衛有好幾百,接到旗衛通知的侯府上上下下都在暗自戒備,連後院的添香、彩蓮幾個都偷偷地裝填了幾支自生短銃。

來人班底強大,皇帝內臣由司禮監掌印曹化淳帶頭,方正化、王承恩、李若璉、王德化、王之心、鄭之惠六人跟隨。

外臣乃是首輔閣臣溫體仁帶隊,鄭國昌和徐光啓、錢士升、張至發、王應熊、何如寵幾個閣臣陪同,兵部尚書張鳳翼、戶部尚書侯珣、刑部尚書馮英跟隨。

如此多的重臣出行那排場哪裡會小得了,害得添香她們虛驚一場。

朝廷根本找不到解決遼事的良策,眼看着建奴不僅僅建國而且奴酋將要登基稱帝。

接下來大明不去討伐,建立“大清帝國”的建奴也會以天無二日爲名攻打大明。

朝堂上,黃漢的“五年平遼”大計又進行了多次激烈的爭論,皇帝還是無法決斷,正好徐光啓再次請辭,皇帝單獨召見了徐閣老。

君臣二人面對,皇帝言辭懇切,要求徐閣老在告老還鄉之前就愛徒的“五年平遼”方略提出些看法。

徐光啓年紀大了,在朝堂上呆久了,何嘗不知最是困擾皇帝的就是錢糧,如果黃漢能夠少用遼餉還能夠五年平遼,其他要求都好說。

這些年經常跟愛徒接觸,現如今自己的兒子和幾個孫子都在幫着黃漢做事。

徐家拿下了負責往南直隸江南大區銷售毛巾、帆布、白酒、鐵器、座鐘、猛火油燈、春相隨化妝品等等產品的獨家經營權,每年能夠賺取幾萬兩白銀的差價。

由此可見黃氏出品的大量商品在兩京十三省和海外銷售應該能夠賺取以幾百萬兩白銀計的利潤。

況且“紅旗軍”的屯田已經彰顯成效,一千幾百萬畝良田產生的效益不容小視,黃漢承包稅賦、地租得到一半收成,拋去成本結餘三五百萬糧食不在話下,其中麥子不會少於二百萬石。

第七十七章:妖嬈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四百七十八章:殺光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三十五章:人脈第二百六十二章:迴光返照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參將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動崇禎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二百七十一章:順水推舟第四百六十七章:孔有德跑了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額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層第三百六十三章:空餘恨第一百五十八章:四面楚歌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槍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十章:遭遇戰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二十八章:襲擊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五百四十三章:莫要從賊第九百三十九章:安全歸來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二百五十四章:捨命不捨財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三百八十八章:點將平叛第五百八十四章:敗北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四百七十章:圍獵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