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

每一個給點歌者奏樂的小樂隊大概在八九人十幾人之間,都有曲單目錄,上面寫着她們會彈奏的曲子。

士大夫們如今趕時髦,不僅僅唱曲牌,也願意來一曲如《愛就一個字》、《滄海一聲笑》、《新一剪梅》等等黃漢盜版的小調。

一般情況下唱歌最是容易讓人心情愉快,士大夫們喝着酒聽着同僚唱歌一個個情緒高漲,沒多久幾百士大夫又齊唱滿江紅,人人都恨不能“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黃漢被人盯上了,在衛生間被那人堵個正着,場面很尷尬。因爲黃漢正在小便那人忽然就跪下磕頭,導致黃漢嚇了一跳轉過身子,一不留神尿了那人一臉。

“對不住、對不住,你也真是的,哪有在廁所裡跪下磕頭的道理?好好地在花廳喝酒、唱歌多愜意,你幹嘛要跟着本爵?”

都尿到人家臉上了,哪怕不是故意的,黃漢有些歉意,也責怪這個三十出頭的仕子太冒失。

誰知來人根本不管臉上被尿了,也不擦拭依舊磕頭不已,口中道:“東平侯,救命!”

原來是有事來求自己,黃漢只得問道:“救誰的命?別急,你起來說話。”

“家父楊一鵬冤枉啊!求東平侯施以援手!”

原來這位仁兄是來自岳陽的選貢生,叫做楊帆,乃是今年春天被逮拿關進昭獄的前鳳陽巡撫楊一鵬的嫡長子,他尋找機會跪求黃漢是想救父親性命。

因爲前幾天有父親的門生故吏暗中傳遞消息,襄城伯李守錡因爲在五年前跟楊一鵬結仇,此時落井下石,他給皇帝上書,言辭鑿鑿楊一鵬貪腐、瀆職罪該萬死。

震怒的皇帝及有可能把楊一鵬斬首棄市,要楊家趕緊想辦法活動。

楊帆乃是在國子監就讀的選貢生,他去年就參加了“崇禎大字典”的編修,在崇禎七年狀元公翰林院修撰劉理順負責的大組做事,他還是一個部首的小組負責人,領導幾個士大夫和士子。

黃漢找了一個偏僻的雅間讓楊帆坐下慢慢說,吩咐顧吉祥牽着戈六本守在門口,他仔細聽楊帆講了來龍去脈後有些爲難。

崇禎登基後殺位高權重的大臣如同殺雞,在歷史上殺正三品以上封疆大吏有:

遼東經略楊鎬、兵部尚書王洽、遼東經略袁崇煥、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保定軍務劉策、右僉都御史山西巡撫耿如杞。

都御史宣府巡撫李養衝、右僉都御史登萊巡撫孫元化、右都御史順天巡撫王應豸等等十幾個,貌似其中就有鳳陽巡撫兼職漕運總督楊一鵬。

黃漢要把自己從朝局之中撇清才能夠實現韜光養晦的目的,此時哪能公然跳出來爲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罪官求情?

見東平侯一臉爲難之色,楊帆再次跪下磕頭道:

“侯爺,人人以爲家父擔任漕運總督富得流油,可是我這個嫡長子可以拿身家性命擔保家父根本沒有做任何出格之事。

家中的田產、財產真沒多少,爲了營救身陷囹圄的父親,前天我家三弟剛剛把變賣家產的三萬兩銀子送來了。

學生請侯爺拿上這些銀票幫忙疏通關係,楊家滿門一百餘口都會感謝您的大恩大德。”

黃漢笑了笑,既然這個孝子肯變賣家產救父親,一定不是個沒有擔當之人,於是黃漢附耳給楊帆出了一個好主意。

其實也沒什麼,拿聖天子剛剛下的罪己詔做文章,他讓楊帆花銀子僱傭人在京師散佈流言,評論皇帝的罪己詔。

重點是流露出京師老百姓沒見着皇帝的罪己詔有什麼實質內容,紛紛議論最起碼也應該大赦天下,如果不肯大赦天下,也應該施恩於天下人,三年內不判開刀問斬,全部改爲斬監候。

得到黃漢這個金點子,楊帆大喜過望,又跪下磕頭如搗蒜,表態楊家一百餘口都會感激東平侯救命之恩,楊家兄弟子侄以後一定會報此大恩。

這一招真的很靈,由於楊帆豁出去了,暗地裡僱傭了不少讀書人出面公開議論朝政,沒多久街談巷議的內容真的傳到了崇禎耳中。

皇帝沒有大赦天下,但是真的下旨三年內不殺犯官、罪民,楊一鵬貌似保住了性命。

楊帆走了錦衣衛籤事張超的門路,張超知道楊帆如今在編纂“崇禎大字典”約等於是給東平侯幹活兒,給了他面子,楊一鵬在北鎮撫司昭獄的日子還不算太糟。

黃漢沒想到給楊帆指點了救父之路使得大明的一樁大冤案——鄭鄤杖**妹案沒有發生。

因爲皇帝下旨三年內不殺罪人,此時下手對付仇家做不到往死裡整。

鄭鄤是不是好人另當別論,他肯定是東林黨,而且仇視首輔大臣溫體仁並且不加掩飾,最後被冠以“杖**妹”這樣可笑的罪名。

而最可笑的其實不是整人和被整的人,而是崇禎皇帝,他水平太差了,看到結案奏疏居然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勃然大怒,最後把鄭鄤千刀萬剮了。

如今可好,溫體仁做好了整死鄭鄤的準備,誰知皇帝下旨三年內不殺罪人,他連忙放棄了計劃引而不發。

朱大典接替楊一鵬當上了漕運總督巡撫鳳陽,此人頗有能力也勇於任事,竭盡所能組織被毀了家園的數百萬老百姓進行耕種,爭取能夠在秋天獲得收成。

由於襲殺流寇重新奪回縣城有功,朱大典上奏朝廷,原霍邱縣訓導何炳被提拔爲教喻,縣丞張有俊被提拔爲知縣,代理知縣倪可大官升一級調任潁州判官。

原霍邱縣知縣黃日芳耍小聰明,在流寇奪城前三天、在新知縣未到任的情況下把縣城丟給倪可大、張有俊等等。

秋後算賬免不了,他被朱大典查明真相後追責,朝廷已經逮拿黃知縣進京,同時逮拿的還有棄城逃跑的教喻史士林。

潁州官吏有守土大功,還有四五千斬獲,加官進爵那是板上釘釘,只不過實授一直沒下來,朝廷採取維穩爲主,暫時不肯調動潁州官員,指示他們再接再厲安頓好十幾萬饑民。

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六百九十七章:渾身浴血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八百八十章:戰而勝之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二十一章:回家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三百章:跨海襲擊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二百四十章:追殺卓爾畢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八百一十一章:資本的力量第五百三十一章: 寧折不彎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五章:一個倒黴鬼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八百零八章:等待觀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七百七十二章:高下立判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戰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三百八十五章:賺錢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六百三十五章:要挾朝廷第三百八十章:堂而皇之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揚揚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三百八十八章:點將平叛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