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歸師勿掩

何如寵親眼驗證了前年邸報上東平侯安民的辦法,認爲唯有如此才能夠遏制飢餓,才能夠減緩流寇蔓延。

他直接上書朝廷,直言不諱請天子委任東平侯進入南直隸剿寇,建議朝廷大力推廣東平侯曾經行之有效的安民方略。

崇禎正苦於無人可用,見到了何如寵的奏疏後細讀,認爲其中不乏真知灼見,再次下旨宣召何如寵進京入閣參政。

流寇都打到中都了,國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此時再推三阻四就沒有了擔當,何如寵欣然領旨謝恩,他準備在中都調研被流寇肆虐造成的實際損失後不日進京。

新官上任的桐城縣巡檢羅名士親自率領兩個百總火槍手爲何如寵提供保護,這二百餘火槍手無一例外都是騎術好的存在,遭遇小股流寇絕對能夠做到擊潰敵人。

中都慘景歷歷在目,易子而食屢見不鮮,深深刺激了何如寵。

途徑霍邱縣、潁州之時又發現了兩片跟周邊截然不同的地方,向勞作的農民一打聽,這才知道這裡也是東平侯的人在默默無聞的奉獻。

十幾萬人得到了“紅旗軍”的救濟,不僅僅得以生存,還在忙着生產自救,他們發現來了朝廷大員瞭解民情,當然異口同聲誇讚東平侯的善舉,身臨其境的何如寵感觸甚深。

進入五月份,大明腹地的局勢依舊沒有好轉,崇禎開始論證是否能夠抽調山海關、薊鎮、寧遠人馬前往山陝剿寇。

就在此時錦州出事了,旗衛爲了獲得金國鳳的信任早日率領麾下人馬投奔“紅旗軍”,在偵察到建奴有信使跟祖大壽聯繫之時果斷出手。

他們配合金國鳳的兩個兒子成功抓住了幾個漢奸,不僅僅搜查出祖大壽跟建奴私通的信件,還拷問漢奸得到了口供。

人證物證俱全,金國鳳終於相信了祖大壽意圖賣國投敵。

他立刻進行準備,這位將軍過於自信,他以己度人,認爲祖大壽逆行倒施不會得到太多明軍追隨。

無論旗衛如何規勸都不肯放棄松山城迴歸寧遠,而是準備堅守松山請塔山南堡的“紅旗軍”打過塔山、杏山防線奪下說不定已經爆發內亂的錦州。

祖大壽哪裡是吃素的,得知聯絡的信使被金國鳳部抓捕後立刻公然判明。

他親自率領錦州人馬和已經回來的祖大弼部騎兵發動攻擊,與此同時三岔河的一萬建奴和韃子也在阿巴泰率領下殺到。

祖大弼、祖大成、祖寬等等將領在宣大、山西隨同建奴作惡,搶掠不少人口、牲口、糧食和金銀財寶,殺了不少明軍和漢民。

奴酋得到兒子豪格的奏報,獲知祖大弼部已經在山西造反後毀關而出大喜,他更加放心了,認爲祖大壽已經無法回頭。

得到老子指示的豪格率領隊伍回師之時大大方方讓祖大弼幾個率領本部人馬和劫掠的財貨、糧食、人口、牲口回錦州,豪格率領其餘人馬趕回盛京獻得到的傳國玉璽。

合兵一處的祖家軍騎兵有了小一萬,留下幾千人守衛錦州,加上阿巴泰的騎兵出動了有一萬六千,祖大壽還帶了一萬步兵參與圍攻松山城。

祖大壽安排在如杏山、大興堡、塔山堡、塔山北堡等等屯堡、城池駐守的明軍也有接近兩萬,這些人絕大多數是以祖大壽馬首是瞻。

“紅旗軍”需要駐防寧遠、前屯衛、高臺堡控制燕山進入遼西走廊的各條小道,不可能把所有人馬都集中在塔山南堡。

跟錦州方面對峙的總兵力不超過兩萬,騎兵只有四千,憑藉這些人馬堅守防線,建奴來五萬左右都能夠確保守住。

但是要越過防線攻擊擁有接近兩萬騎兵和三萬餘步兵的祖家、後金聯軍完全是找死。

獲知松山守將金國鳳被包圍,黃沂州和楊國威等等“紅旗軍”將領都親自來到前沿指揮。

當天,寧遠方面一萬餘步兵依託山地向錦州方面實際控制的塔山諸堡發動攻擊。

寧遠明軍意圖很明確,儘可能牽制吸引祖家軍和建奴來山區打陣地爭奪戰。

他們要是敢置若罔聞,“紅旗軍”就有可能把防線一直延伸到杏山諸堡。

“紅旗軍”選擇的幾個攻擊對象都是人心不穩的營伍,果然,在得知祖大壽公開反叛大明投降建奴的消息後不少明軍反戈一擊投奔“紅旗軍”。

敵軍內部出事了,導致戰壕、堡壘爭奪戰打得不艱苦,形勢簡直是一邊倒,才一天時間塔山主堡就被“紅旗軍”佔領。

金國鳳的願望落空了,祖大壽不是浪得虛名,錦州駐軍不但沒有內訌還都剃髮成爲了漢奸軍。

老將軍在松山城頭苦口婆心勸說昔日袍澤迷途知返,不可背主求榮遺臭萬年。

誰知恬不知恥的祖大壽居然親自來勸降金國鳳,許諾如果金國鳳願意歸順大金國,他肯定保舉金國鳳連升三級。

勃然大怒的金國鳳沒有了幻想,終於命令開炮,接下來自然是同室操戈,雙方不僅僅水平相當,還知根知底,攻防戰打得尤其血腥,一時間難分難解。

堅守松山三天後,金國鳳發現敵人太多難以長期堅守,選擇在夜裡率領全軍突圍往塔山方向邊打邊撤,最後只有三分之一人馬退入已經被“紅旗軍”完全佔領的塔山堡。

這其實還是祖大壽故意放水所導致,不是祖大壽心存善念,而是他懂得何爲歸師勿掩?何爲狗急跳牆?

三天的攻城戰,祖大壽心疼不已,因爲忠於祖家的人馬接近兩千陣亡。

投降建奴後再也不會有大量補充兵,如今手裡的人馬就是祖家地位的保障。

可是不奪下松山城就無法使得錦州和大淩河連成一片,也無法面對新主子的問責,祖大壽只得咬牙跟金國鳳的人馬拼消耗。

發現金國鳳部乘着夜色突圍之時,祖家人馬鼓譟得震天響,行動卻是小心翼翼,他們以保全自己爲首要目的,根本不介意松山人馬跑了。

因此在守城之時就已經身受重傷的金國鳳還能夠在二兒子保護下堅持跑到了塔山。

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八百一十三章:守穩蜀北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一百二十五章:對射第二百七十章:飽以老拳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二十八章:襲擊第一章:崇禎二年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一百零二章:揭過去了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二十一章:猛士第三章:武器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六百七十章:陽方堡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九十六章:鳥銃手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五章:對射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一百七十章: 老卒發威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羅地網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穿金州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場子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五百八十一章:被畏罪自殺第九百一十一章:穩紮穩打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一百四十六章:出風頭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八百六十八章:離心離德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