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爭奪南海

李中梓、吳有性、沈朗仲、馬元儀、蔣示吉、葉紫帆等等擁有大明官職的名醫經過學習和研究,對傳染病有了深刻的認識。

他們已經確認了病毒傳染途徑,當然大肆宣揚滅鼠、消滅蒼蠅、蚊子、跳蚤能夠有效遏制瘟疫。

一個多月城市衛生總動員,滿大街都是宣傳標語,“京師是我家衛生靠大家”已經深入人心。

現在不僅僅北京城很整潔,也帶動了京畿之地的其他城池效仿,城市開始變得乾淨。

然而天災不斷的大明禍不單行,因爲兵災始終無法避免,西北邊陲的韃子才消停了兩個月,建奴又來了。

後金軍趁着林丹汗剛剛死了來搶這個蒙古名義上的最後一個黃金家族大汗的遺產,效果槓槓的,連林丹汗的大多數女人都被建奴繼承了。

領兵的豪格不僅僅得到了諸多原林丹汗的人馬歸順、得到了林丹汗的女人還得到了傳國玉璽。

三月中旬,在青泥窪訓練水師的黃勇迎來了幾個不速之客,這幾人乃是大海盜劉香麾下的頭領。

他們找到了以前一起在海上乾沒本錢買賣的施大瑄,得到了已經高就從四品龍武水師管帶的施大瑄引薦。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鄭芝龍名義上歸順大明其實換湯不換藥,依舊是個大海盜,而且是個野心勃勃的大海盜。

他跟荷蘭人不打不相識,在料羅灣海戰打敗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是永恆的。”這句話得到了印證。

荷蘭人拋棄了原十八芝海盜之一的劉香轉而跟鄭芝龍這個官商加海盜合作,鄭芝龍成爲了東印度公司的買辦代表。

被荷蘭人拋棄的劉香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更加不肯被邊緣化。

他重新尋找合作者,跟已經走下坡路的西班牙、葡萄牙聯手。

海上波詭雲譎談不上誰對誰錯,真應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句話,鄭芝龍不代表着正義,劉香更加不是邪惡的化身。

後世的評論不公正,偏袒鄭成功的老子鄭芝龍,給予這個披着官衣的海盜頭子、主動投降建奴的大漢奸過高評價。

要簡簡單單以好人、壞人判斷劉香、鄭芝龍,可以用老百姓一言蔽之,這兩個都是該挨千刀的壞人。

劉香之所以派人來尋龍武水師是因爲這幾年鄭芝龍跑倭國的船隊經常失蹤,而劉香在福建、廣東沿海屢次被鄭芝龍的船隊打得望風而逃。

鄭芝龍和劉香都難以判斷屢次在倭國附近殺人越貨的是哪一家人馬,還是去年從大明朝廷的邸報上獲悉遼海重新崛起了龍武水師。

龍武水師主將級別比鄭芝龍高,因爲黃勇是掛都督通知的參將,鄭芝龍只不過是個海防遊擊而已,況且龍武水師的後臺很硬,是東平侯麾下戰無不勝的“紅旗軍”。

鄭芝龍在倭國那條航線損失幾十艘船包括貨物,價值高達二三百萬兩白銀,很明顯下手的應該就是龍武水師,他已經感覺到貌似無法報仇找回場子。

他想着請熊文燦出面引薦跟東平侯說上話,看看能不能跟龍武水師進行談判劃分海上勢力範圍,爭取以後不要互相攻伐,大家聯手發財。

可惜人家熊文燦乃是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的封疆大吏,不是鄭芝龍一聲吩咐就屁顛屁顛的辦事。

熊文燦樂滋滋收了鄭芝龍的厚禮答應找機會跟東平侯通融,這一等就是幾個月不見動靜。

劉香在福建的細作也不少,也有不少官商腳踩兩條船,他們跟鄭芝龍合作的同時在暗中依舊跟劉香勾結。

細作們早就打聽到施大瑄全家都去了北邊,劉香判斷出這裡有情況,猜想這個昔日的盟友應該是換了東家,極有可能是投了龍武水師。

鄭芝龍就是因爲接受朝廷招安後成爲了海防遊擊,不僅僅能夠動用大明水師的力量,還能夠得到戰船和水兵的補充,實力與日俱增,這纔打得昔日的兄弟亡命天涯。

劉香後悔當初自己選擇錯誤,沒有肯跟熊文燦派來的使者詳談招安條件,直接下手殺人。

如今被鄭芝龍打得很慘的劉香痛定思痛,決定也尋求跟大明合作,派出三路心腹乘快船進入遼海尋找大明龍武水師,果然找到了昔日的盟友施大瑄。

想當年的十八芝只不過是推選鄭芝龍爲盟主而已,一晃近十年時間過去,一小半十八芝的戰船都被鄭家掌控,不願意低頭的或被逼得遠走南洋或成爲鄭芝龍的刀下之鬼。

施大瑄已經投靠“紅旗軍”三年多,這段時間耳濡目染,深深地感覺到了體系內的勃勃生機。

他如今是“遼陽號”的管帶麾下有水手、炮手、陸戰隊員七百餘。

“遼陽號”是一艘排水量近兩千噸戰列艦,裝備口徑不一的火炮七十七門,最大口徑的火炮達到三十二磅。

施大瑄長期混跡海上,瞭解諸多西夷國家的實力,知道不少所謂的弗朗機強國擁有的領土還不及“紅旗軍”實際控制的區域面積大。

很明顯家主黃漢具備裂土封王的實力,跟着“紅旗軍”幹前途不可限量,他日封公封侯也未可知。

施大瑄見到了昔日十八芝的老兄弟劉香派來的心腹,得知劉香意圖聯合龍武水師發展大越國、呂宋的生意,打破鄭芝龍對南洋的壟斷,很感興趣。

他已經連續三年跟着跑倭國,知道那裡的貿易量已經到頭了,要更多賺取利潤必須重新開拓市場,南洋諸國是首選。

但是要跑南洋肯定繞不開鄭芝龍盤踞的福建沿海,也難免跟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一決雌雄,有了在南洋被鄭芝龍逼得面臨困境的劉香主動聯合善莫大焉。

施大瑄帶上劉香的使者跟龍武水師主將黃勇,主要將領楊大成、沈憲宜、黃春生、安小樂、沈明、俞飛、林明海,以及“日月海運”當家人黃可造、楊堅、邵俊才見了面。

立足遼海、蠶食東海、爭奪南海面向大西洋是龍武水師發展的必由之路,力爭使得漢人的船隊在全世界暢通無阻自由貿易是最終目的。

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鯁在喉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一百零六章:抓舌頭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七百六十四章:烽火連天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險性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九百二十八章:司馬昭之心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七十七章:妖嬈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夢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八百六十一章: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五十二章:奪城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四百二十章:點兒背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一百一十六章:劍指何處第四百二十四章:奪島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恆第三百六十八章:並肩作戰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三百三十九章:炮擊金州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八百七十章:傷筋動骨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圖報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擊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七章:平賊將軍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三百八十九章:沸沸揚揚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狀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