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

古人種田沒有化肥,爲了保證產量使土地不退化必須好幾種農作物進行套種,因此糧食多種多樣。

體系內的養殖業蓬勃發展,遼西走廊西邊燕山地山區丘陵地帶的山林養雞、鴨、鵝成爲了許多家庭的主業,養豬、羊、牛馬的專業戶也多不勝數。

收穫的糧食會有一小半轉換成爲禽蛋、肉類、酒類,減去必須留足的口糧和一百萬石儲備糧,應該能夠外銷糧食一百萬石左右。

不僅僅可以賣出糧食平抑糧價,還可以賣出大量白酒、海魚罐頭、禽蛋和肉類,大明多出這些食物絕對能夠少餓死百萬人以上。

黃漢已經做到了有地盤、有糧食、有千軍萬馬、有出海口和強大的水師,實力足以傲世天下。

接下來就得在遼東、朝鮮給建奴點顏色看看,第一目標就是全取朝鮮半島立足,建立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握的王道樂土。

只不過崇禎的態度不明朗,此去京師恐怕未必能夠及時回遼西,黃漢心裡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這一次奉旨進京後如果被留在京城必須用計脫身,以後就得學乖了,不能再入京城使自己陷入危局。

明末不奉旨的大將多着呢,先有祖大壽後有左良玉、吳三桂等等,皇帝拿他們沒有一點點辦法。

黃漢全取朝鮮後人口和地盤會擴充數倍,相當於擁有了一個獨立於大明之外的王國,選擇不進京後就大可以跟大明討價還價,謀求裂土封王。

後金軍中一部分外藩的韃子率領人馬回了自己的部落所在地,紅歹是回師進入遼東之時還有小十萬人馬。

他們有意來到錦州城外耀武揚威,爲了表達善意,紅歹是下達命令所有人不得踐踏即將收穫的麥田,違令者斬。

接下來後金軍在錦州十里外安營紮寨,紅歹是派遣吳襄陪同高鴻中進入錦州城聯繫祖大壽。

又見建奴兵臨城下,存了大不了獻城投降心思的祖大壽和高起潛一點點也不緊張。

使得前來見面的吳襄還以爲具備大將風度的大舅哥做到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哪裡知道祖大壽其實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爾。

後金軍兵臨城下沒有使得祖大壽意外,再見妹夫吳襄完全出乎意料。

祖大壽見他們已然落座喝茶,連忙問吳襄道:“賢弟別來無恙,你怎麼會跟着高大人來到了錦州?三桂子呢?他還好吧?”

吳襄嘆息道:“大哥,這兩年一言難盡,我和三桂子都還好,如今在大金國擔任總兵官,麾下有一兩千騎兵。”

接下來吳襄把在大同的遭遇原原本本講了,引得祖大壽長吁短嘆一番。

高鴻中笑道:“祖太保,你們祖家已經有超過一半人爲我大金效力,我主就看你的態度了。”

見最能搞錢的妹夫已經投降建奴,祖大壽滿嘴苦澀,困坐愁城錦州恐怕真的沒有了未來,不甘心的祖大壽悵然若失。

ωwш.тt kΛn.co 吳襄何嘗不知寧爲雞頭不做鳳尾的道理,當然知道祖家真全部投降大金國,以後祖大壽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夾着尾巴做人那是必須的。

建奴中能打的猛人不少,但是他們由於人口太少故而麾下八旗正兵不多,不可能容忍祖大壽這個還算能戰的降將擁有千軍萬馬。

或許其他關寧軍舊將投降後切身利益損害還不見得有多大,但是帶頭大哥祖大壽在錦州一呼百應肯定會成爲過去式。

吳襄打仗不行,分析人際關係的本領在關寧軍舊部中數一數二。

他自己就根本不想投降建奴,奈何蒼天如此作弄,使得他不選擇投降父子都要沒命。

他何嘗不知大舅哥不肯投降根本不是出於對大明的忠心,而是爲自己的既得利益患得患失。

他勸道:“事到如今還能夠有什麼辦法,大哥有能力突破黃漢那廝佈置的寧遠防線打通前往山海關的道路嗎?

兄長這幾年沒有走過那段路,我前年走過之時就發現那裡沒有超過五萬能打敢拼的家丁隊,根本衝不出‘紅旗軍’的層層堵截。

現在足兩年時間過去了,‘紅旗軍’多了兩年時間意味着什麼,大哥你知道嗎?”

祖大壽這幾年一直在錦州城裡,連松山、塔山、杏山都很少去,根本不知道現如今“紅旗軍”究竟是什麼狀態,他的思維早就落伍了。

祖大壽沒有了進取心,歷史上就是採取消極守土的模式混日子、混遼餉,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龜縮在錦州豪華的府邸裡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

他麾下如果有三五萬人馬,三年後不僅僅沒有發展還會少了幾千,不一定是戰損,生病了、開小差都會造成減員。

見妹夫說得鄭重其事,祖大壽問道:“遼西這兩年又怎麼了?”

“唉!我的幾個掌櫃經常去‘紅旗軍’老巢虎穴城,還有家丁去過旅順口和高臺堡。

據說現如今遼西走廊的屯民不下於七十萬,參與訓練的衛所軍和鄉勇超過五萬,那裡基本恢復了孫督師修建的墩堡、候臺,完善了防禦體系。

堡壘在其他明軍手裡或許乃是一個死地,但是敢戰的‘紅旗軍’正兵兩年時間肯定翻倍了,這些人馬依託城堡而戰,我想象不出去多少人馬能夠確保戰而勝之。”

嘶!不僅僅祖大壽覺得牙疼,連高鴻中都聽得倒吸涼氣。

吳襄繼續道:“大金國主子等在城外就是等待大哥拿出態度,否則他就會下令割麥子,錦州失去了這十幾萬畝麥田的收成,三四萬人馬加上六七萬家屬恐怕無法過冬吧!”

高鴻中笑着道:“大汗仁義,行軍之時下達不許踐踏麥田的軍令,知道祖太保要靠這些麥子養兵、養民呢!

識時務者爲俊傑,事已至此,我大金軍只需毀了錦州城外即將的收成進行如爭奪大淩河城那樣掘壕圍困,祖太保的人馬很快就會因爲城中無糧而自相殘殺。

大金軍大可以用如此毒計奪城,不惜讓錦州城裡的人死絕。

可是大汗不肯這樣做,依舊心平氣和進行勸降,這一次還親自在城外等消息,適可而止吧,大汗已經給了天大的面子,再不就範就沒臉沒皮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反其道而行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四百六十七章:孔有德跑了第五百九十一章:義州燃起戰火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四百二十九章:不夜城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一百二十七章:感恩戴德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十章:遭遇戰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四百五十七章:勝利大遊行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兩重天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六十八章: 報答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七十三章: 分麾下炙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八百四十九章:裡外不是人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二十七章:遇敵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陽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六百零三章:毛遂自薦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二百二十九章:活捉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九十三章:降低危險性第三百二十七章: 鳳凰堡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三百六十三章:空餘恨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四百四十六章:啞火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三百八十章:堂而皇之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六十四章: 破網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