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

秦拱明義正言辭道:“白桿兵忠君愛國,天子有召,縱然水裡火裡也得去,何懼捨身赴死?怎麼可以爲小家而舍大家?”

黃漢心裡嘆氣,怪不得馬祥麟這個白桿兵主將客死他鄉,最後是在襄陽殉國,如果他帶着人馬留守具備地利、人和的大本營石柱,根本不可能成爲悲劇英雄。

還有秦拱明這個二舅哥更加單純得可愛,要不是自己橫空出世影響了歷史,他一直跟隨秦翼明、馬祥麟駐紮在山海關,就會在前年死在跟叛亂的土司激戰。

黃漢繼續耐心開導幾個滿腦子都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樣的封建教條毒害的大舅哥。

他道:“河南、山陝流寇猖獗不是靠一支能打敢拼的軍隊能夠解決問題,唯有如我這樣苦心經營才能夠遏制流寇蔓延的趨勢,使得情況往好的方向轉變。

你們都看到了山陝、河南赤地千里老百姓易子而食的慘狀,在一個婦女都有可能爲了半塊雜糧餅而殺人的情況下,已經不是戰爭而是自相殘殺。

如何改變這一切?我想聽聽依舊堅持出川剿寇的諸位有何高見?”

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等等都沉默了,他們一路上殺回四川,確實也忍飢挨餓了,真見到了不少人間慘劇。

過了片刻,秦翼明問道:“東平侯心裡一定有主意,咱們都是自家兄弟同氣連枝,您說說吧,咱們聽您的!”

黃漢清了清嗓子道:“解決河南、山陝流寇屢剿不絕的情況其實不是難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算算手裡擁有能夠養活多少人的糧食,留下這部分人能夠吃到糧食的人。

然後把能夠看到的其他人都殺光,因爲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吃人的人再也不會有敬畏,他們都是流寇全部殺掉,而且要斬盡殺絕。

否則這片地方就無法進行屯墾,也沒有人敢屯墾,因爲倖存的流寇會來搶糧食,甚至於搶婦女兒童殺了吃肉。”

馬祥麟驚叫起來:“胡扯,如你所言豈不是要殺幾百萬人?咱們不僅僅下不去手,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得到。”

張鳳儀拉着馬祥麟笑道:“東平侯最是憐惜升斗小民大家有目共睹,他只是說說罷了,夫君怎麼如此沉不住氣?”

馬祥麟依舊瞪着獨眼瞧着黃漢,氣呼呼道:“他確實救了不是老百姓,但是前前後後也殺了有好幾萬,保不準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他真的能夠如此幹。”

黃漢根本別生氣,依舊笑嘻嘻道:

“我剛纔講的辦法確實行之有效,而且有人已經驗證過。

天啓年的遼東遭遇糧荒,老奴努爾哈赤爲了防止飢民生變就是採取把沒有口糧的所有漢人屠殺殆盡的辦法,建奴恐怕殺了超過百萬遼東漢民這才度過了糧食危機。”

秦翼明道:“老奴兇殘沒人性,咱們如何做得出這等惡事?”

“諸位兄長做不出這樣的舉措,那麼趕去赤地千里的地方幹什麼?

那些地方只要不是已經進入結寨自保如同城池的莊子或者躲藏在縣城州府的人,理論上都是流寇,你們不下手屠殺是準備讓自己的人馬空耗光陰最後也餓死嗎?”

秦拱明漲得滿臉通紅,以他的見識和學識哪裡辯駁得過黃漢這個後世的大學生今世的士子。

他喃喃道:“難道不分青紅皁白見人就殺才是解決山陝流民的唯一辦法?這好像不對啊!”

黃漢笑道:“確實不對,因此諸位要懂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你們不去那些無計可施的地方,自然就不會自尋煩惱。”

秦拱明泄氣了,鬱悶道:“說一千道一萬,東平侯的意思還是讓我等在四川呆着,不可以前往山陝、河南對不對?”

“不那麼絕對,因爲除了大屠殺還有第二個辦法,就是軍隊攜帶大量糧食進兵。

打垮流寇後圈一塊地盤進行軍管,並且要保證能夠讓屯田的老百姓熬得到地裡有了收成才能夠行之有效,只不過存在糧食從何而來的大問題。”

馬祥麟道:“糧食?如今年景不好有餘糧的能有幾家?即便有,他們還要防止荒年,也不肯拿出來啊!”

“所以我認爲諸位兄長帶兵剿寇完全是白忙一場,與其讓白桿兵枉死在河南、山陝,還不如守好四川修建水利設施,採取執行軍屯的方法來保障糧食生產。

在能夠獲得餘糧之時,慢慢根據手裡的糧食存量有計劃的佔領一些被流寇禍害的地方,收留流民給予糧食組織他們屯墾。

年復一年進行蠶食,確保拿下一地不僅僅能夠使得屯民溫飽,還能夠有餘糧用於下一次拓土。”

張鳳儀道:“我跟着東平侯這一年,親眼看見‘紅旗軍’就是如此做了而且卓有成效,如今活民幾十萬恐怕都不止。”

馬祥麟長舒一口氣道:“如此說來以後白桿兵的首要任務是堅守四川儘可能多獲取糧食,哪怕河南、山陝殺得血流漂杵都要按兵不動。”

黃漢給予肯定答覆道:“對,沒有糧食白桿兵哪兒都不能去,萬一陷入死地,你們恐怕都有可能淪落到殺人而食。”

張鳳儀眉頭一皺,胃裡頓時覺得不舒服,但是她已經看到了幾十萬流離失所的難民,知道黃漢的寓言不是空穴來風。

黃漢接下來話鋒一轉道:“當然,我也不是讓大家抗旨不遵,裝樣子你們總該會吧?

把隊伍慢吞吞拉出去,然後上報朝廷四川又有幾股流寇鬧起來了也是正常,利用後院起火軍心不穩的理由帶兵回川你們真的做不到?”

這是欺君之罪啊!幾個大舅哥都不發一言,秦拱明無比鬱悶,只是埋頭喝酒,沒多久就醉倒了。

晚上張鳳儀和馬祥麟把黃漢的言論一字不漏告訴了母親,秦良玉雖然聽得眉頭緊鎖但是沒有發作。

她長嘆一聲道:“趨利避害,我那女婿是個真小人啊!可是朝堂上諸多自認爲坦坦蕩蕩的君子,他們可有黃漢救下幾十萬老百姓的壯舉?大明有此子禍兮福兮?”

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二百五十一章:暢快淋漓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七百零七章:窮瘋了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八百三十五章:選擇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九百四十一章: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七百一十五章:去帝號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四百八十四章:過於自信第五百五十三章:江心洲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三百二十四章:殺俘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湯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難守第六百六十一章:聲西擊東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懸殊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十五章:戰馬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三百五十八章:叛亂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圖索驥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八百七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三百九十二章:秀肌肉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還牙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將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二百五十九章:值得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馬監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六百八十三章:戰意盎然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攻防戰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