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

一百多來自錦州的騎兵一路上直接傻了眼,人人嘖嘖稱奇,心裡暗自佩服“紅旗軍”的管理地方的水平。

來到總兵府,吳襄和吳三桂已經氣餒了幾分,他們的家丁被氣場所懾不由自主停止了喧鬧,規規矩矩跟在家主身後。

最後的結果是愉快的,吳襄出了三百兩一級的高價購買了有腰牌和鎧甲、兵器的青壯年真奴首級六十。

他還趁機談妥了購買大量瓷器、玻璃製品、白酒的價格和數量。讓吳襄覺得高興的是這些東西的交貨地點在靠近錦州的港口,省去了通關的買路錢。

遺憾的是“紅旗軍”不肯賣給他糧食和鐵器,還不肯替他自己購買的違禁品轉運,想買到鳥銃更加不可能,這使得他還要想別的渠道弄到這些東西往蒙古和大金國販賣。

離開寧遠,一路上吳襄都貌似心事重重一言不發,直到護送的“紅旗軍”騎兵離去,他纔回頭看了一眼,長嘆一聲:“唉!有如斯強軍在此駐守,日後遼東的天要變了。”

一旁的吳三桂深有感觸,道:“饒是如此,‘紅旗軍’兵精糧足,有寧遠堅城可憑,沒有哪一路人馬能夠確保戰而勝之,遼東的局勢恐怕會因此而改變。”

吳襄道:“兒啊!你千萬記住了凡事讓‘紅旗軍’三分,最好能夠跟他們結盟,如果巴結不上也萬萬不能和他們爲敵。”

此時的吳三桂狠年輕,完全是個熱血青年,滿腦子功名利祿,可不是十幾年後的大漢奸。

吳三桂真的敬佩打得建奴損兵折將的黃漢,希望跟“紅旗軍”友好相處,甚至於想和“紅旗軍”並肩殺敵。

他笑道:“道不同不相爲謀,‘紅旗軍’打建奴、打韃子,我們也是如此,我們怎麼可能跟他們爲敵,祖大樂舅舅那是昏了頭,居然帶着人馬去打自己人才會使得關寧軍和‘紅旗軍’結仇。”

“唉!悔不當初。要是當時我勸住你舅舅就好了。‘紅旗軍’那麼能打,現在的人馬恐怕已經過萬,日後橫掃遼東都及有可能,關寧軍該何去何從啊?”

“父親放心,我關寧鐵騎也不是浪得虛名,不是誰說對付就能夠對付得了。”

吳襄看着膘肥體壯的兒子,片刻後貌似下了決心道:“兒啊!我想好了,即刻聯絡京師的大人報功,並且主動請纓帶領家丁統領一些關寧軍入關去山東參與平定李九成和孔有德等東江鎮舊將的叛亂。”

吳三桂傲然道:“登萊叛軍的戰鬥力能有幾何?咱們父子帶上關寧軍人馬和鐵甲家丁一定勢如破竹,立下大功不成問題。”

吳襄贊許道:“確實如此,建奴太厲害了,要打敗他們砍到首級何其艱難,去了登萊砍叛軍腦袋,以吳家鐵甲家丁的戰鬥力如同砍瓜切菜般容易。”

回到錦州吳襄就緊鑼密鼓派出心腹家丁聯繫,甚至於還乘坐黃家的商船渡海去天津衛、萊州聯絡。

朝中有人好做官,沒多久吳襄上報的軍功被兵部覈實,果然官復原職。

有吳襄主動請求率領關寧軍一部入關參與登萊平叛,皇帝和重臣都樂見其成,很快就下達了調吳襄父子入關去登萊參戰的調令。

妹夫也要帶些人馬入關祖大壽心裡不是滋味,他最近總是覺得心神不寧,總有不安全感,由此可見裡外不是人的日子未必好過,最起碼睡不踏實。

妹夫和外甥要入關混軍功去,舅舅怎麼能夠掣肘,況且關寧軍也是朝廷的人馬,吳襄和吳三桂也是朝廷在冊的武將。

最後祖大壽邀請妹夫喝酒,大倒苦水後給了一千二百關寧鐵騎。

吳襄接到了入關調令志得意滿,他也不嫌大舅子給的兵少,帶上四百餘鐵甲家丁和一千二百關寧鐵騎再次通過寧遠“紅旗軍”防區前往山海關。

這就是吳襄的過人之處,他覺得黃漢和祖大壽水火不容,現在金州和寧遠都是“紅旗軍”嫡系駐防,錦州、松山、杏山等等關寧軍實際控制的城池無一例外在對陣建奴的最前沿。

接下來形勢比人強,縱然祖大壽擁兵自重平時極度跋扈,也避免不了前有狼後有虎的尷尬處境。

黃漢不是皇帝,他纔不會在意祖大壽是否帶領一兩萬關寧軍投降建奴,該下黑手時不會含糊,前年不計後果幹掉祖大樂就可見一斑。

吳襄覺得自己在錦州會左右爲難,以他左右逢源的秉性萬萬不能得罪聲名鵲起的“紅旗軍”,可他乃是關寧一脈,此時立場不堅定豈不是授人以柄?因此他選擇了逃避。

四月底的黃海、東海少有颱風,黃漢親自率領的武裝商船隊揚帆航行在前往倭國的航線上無驚無險。

水師主將黃勇乘坐旗艦,黃漢使用的戰艦個頭稍遜一籌,船長是沈憲宜,隨行的將領有黃健、劉四海、楊家和、盧凱軍等等,沈明爲首的四個少年親兵和顧奎、嚴從優等等四個親衛不離左右。

十八艘戰船上都有兩三個醫務兵隨行,醫官郭孝沒有乘坐旗艦,在他眼裡平遼將軍在哪艘戰船,哪裡纔是指揮中心,因此他和黃漢同船。

有郭孝這樣想法的人不少,其中就包括王玉琪率領的隨時可以給戰船提供一些維修的造船大師傅和徒子徒孫,他們也在黃漢乘坐的戰船上。

無聊的航行開始之時,許多沒有出過海的將士們興奮莫名,都樂滋滋在船頭遠眺波瀾壯闊的大海,航行了幾天大家就覺得無趣了,因爲前方除了大海還是大海貌似沒有盡頭。

黃漢的戰船上有五百來號人,終於有了充裕的時間,他當然會集中將士們學習。

平遼將軍好爲人師衆人皆知,獲得家主親自授課機會多的“紅旗軍”將士大多數能夠得到優先提拔已經是體系裡公開的秘密。

家主在指揮艙授業,不當值的將士們趨之若鶩。

黃漢爲了培養將士們學習的興趣經常講地理、歷史、異域風情,經常描繪遠在南方的一個大陸上有蹦蹦跳跳走路的叫做袋鼠的動物,還給大家講一段宋朝俠客的故事。

第六百一十三章:一鬨而散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八十章:齷蹉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熱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六百零二章:崇禎大字典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級市場化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戰術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瀋陽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八百三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九百四十三章:爭奪潼關第四百六十七章:孔有德跑了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百一十二章:兵丁鬧餉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八百零四章:背鍋俠第三十九章:決絕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八百五十四章:死灰復燃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一百零三章:羅家寨第四百二十八章:害人不淺第四百九十四章:匪過如梳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戲真做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五百零五章: 初戰告捷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七十四章:顯擺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一十七章:玉碎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紛飛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二百二十九章:活捉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六百零七章:兔子不吃窩邊草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八百零三章:順我者昌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二百章: 旗衛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七百二十章:算計鄭芝龍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九十六章:鳥銃手第二百三十八章:騎兵對衝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九百三十九章:安全歸來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六百零九章: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