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

明軍在關內有可能無法無天,真的攤上出關打建奴的厄運一個個都會變成乖寶寶。

黃漢的兇名遠播,大明將領無人不曉,通過“紅旗軍”的地盤敢騷擾軍民是嫌命長嗎?

毫無疑問人人都珍惜生命,所有的明軍都懂軍紀,在“紅旗軍”注視下,可以預見每一支通過遼西走廊的軍隊都將會是紀律嚴明的勁旅。

黃漢想好了,入關的關寧軍再也不會讓他們重新回到錦州。

他會鼓動徐光啓、鄭國昌、劉之綸、方正化和李若璉等等建議皇帝、建議兵部留下祖大弼、祖寬的人馬去參與打流寇,最後的結果是把這些人馬全部消耗在關內。

按理說皇帝和重臣存了削弱關寧軍的心思,會接受這個餿主意。

如果出現意外導致計謀落空,祖大弼、祖寬還能夠帶着剩下的關寧軍騎兵走遼西走廊回錦州,黃漢準備在寧遠西解除他們的武裝並且扣留。

總而言之不能給祖大壽增加一兵一卒,因爲這些人最後的結局都是漢奸軍,成爲了滿清的漢八旗軍。

此時扣下一個就約等於打死一個清兵,扣下這些人哪怕只能讓他們種地都行。

關寧騎兵們應該不會選擇種地,只要宣傳得當,普通兵丁會被待遇好、得到尊重的“紅旗軍”集體同化,這是做加法,清兵少了一個騎兵,明軍多了一個,差距就是兩個。

吳襄和吳三桂接近寧遠城三十里之時,早就發現了這隊騎兵的“紅旗軍”斥候已經通過旗語接力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黃沂州和憨子、楊漢威等等主將。

隨着時間推移,“紅旗軍”的戰士文化程度不斷提高,現在能夠默寫八百字以上的超過了五千人,有超過兩千人掌握了超過一千二百字,基本上可以順利寫出幾百字的作文。

這是指從軍以前目不識丁的文盲,不包括從軍前開蒙的人,更加不包括童生、秀才公,當然軍中童生、秀才公不是很多。

爲了千金市骨,爲了鼓勵讀書人投筆從戎,大明讀書人投靠“紅旗軍”基本上能夠獲得照顧,新兵操練的強度往往會減半,免得這些人由於體力不支真的呆不下去。

現在寧遠城頭都有觀察哨,有斥候全天候換班值守,他們通過千里鏡觀察約定方向的城外哨位,說不定距離達到五六裡,白天採取旗語報告軍情,夜裡採取簡單的燈光密碼傳遞信息。

因此沒見着哨騎來回奔馳,遠在幾十裡外的情況就能夠被城裡的軍情總部獲知,那是總部值班的贊畫和鎮撫官會在樓上用千里鏡觀察四門的哨位,讀懂旗語和燈光秘碼,把軍情傳達給值班主將。

如此相對先進的情報傳遞,只能在全軍掃盲、大多數戰士能寫會算後才能夠做得到,大明其他軍隊或者建奴根本學不來,他們沒有這麼多能寫會算的兵丁。

桑羽把總負責前去監視進入“紅旗軍”控制區的客兵,畢竟都是大明軍隊,解除他們武裝不合時宜,但是必須守規矩,不可以亂轉、亂看只能在“紅旗軍”允許的範圍內行軍。

黃沂州和憨子不知道來人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是準備來拜訪自己,還以爲他們是過境前往山海關。

沒多久前方哨騎入城傳遞消息,原來是吳襄父子前來拜訪,黃沂州大感意外,他知道吳襄是祖大壽的妹夫,黃家跟祖家有私仇老死不相往來,吳襄腆着臉來寧遠拜訪倒是新鮮。

吳襄和吳三桂自從遇上了“紅旗軍”一個把總的騎兵,心裡優勢就蕩然無存,本來他們父子和麾下鐵甲家丁乃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強軍,裝備也應該是第一流。

見到了“紅旗軍”出動的一個把總,發現人家全部裝備了市場上價格昂貴的全鋼胸甲和纏繞軟甲,人人披着大紅斗篷,胯下戰馬一匹匹都膘肥體壯,才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行軍二十里,他們還發現這支騎兵不僅僅是裝備精良,紀律性也可圈可點,連普普通通的行軍都保持着隨時可以衝鋒的戰陣齊頭並進。

一路上吳襄的家丁人人都覺得不舒服,總有不安全感,總是覺得跟隨的騎兵流露出殺氣,還覺得腦後有涼風,覺得他們總是被人窺視。

終於進了寧遠城,所有的騎兵才覺得放鬆許多,他們發現才幾個月沒來此地,這裡就有了新規矩,騎馬入城的人必須在馬屁股後面吊上糞袋接住馬糞,免得髒了街面。

許多家丁都認爲這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誰知進入街道後他們傻眼了。

一塵不染的青石板街面上行人如織,做買賣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沒有一個人灰頭土臉,身穿打補丁衣服的老百姓都拾掇得很精神。

保持爲生防止疾病流行是黃漢的一貫方針,因爲據說歷史上百萬人口的京師被闖賊輕而易舉打下就是因爲當時瘟疫流行,不計其數的軍民死去。

孫傳庭的大軍敗北也是由於軍中爆發時疫產生了大量非戰鬥減員。

因此“紅旗軍”的駐地必須整潔,只要有“紅旗軍”的地盤,所有人都不許喝生水。

發現頭疼發熱的老百姓會有醫官主動診治,不能判斷病情會進行隔離,沒有清潔水源的地方,“紅旗軍”會打井惠民。

誰都愛乾淨,再加上宣傳隊不間斷的宣傳和執法隊的棍棒、皮鞭,寧遠城裡的原居民和從山東逃難來此的新居民很快就習慣了衛生管理條例。

寧遠城裡滿大街都有胳膊上套着紅袖箍的老太太衛生隊,她們的體力有限,得到的報酬只不過是一天一斤白麪,就這樣的待遇還導致能夠上街的老嫗都爭着得到掃地的活兒。

老太太們不僅僅及時打掃街面還會揪住違反衛生條例之人,一般情況下沒人敢反抗老太太執法,因爲萬一動作大了些,弄趴下老太太會惹了大麻煩。

環境衛生靠大家果然不假,寧遠的管理卓有成效,所有的軍民漸漸地習慣了整潔開始主動遵守衛生條例。

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餘悸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要命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七百八十四章:攤上壞事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二十五章:跑錯地方了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風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七百八十六章:憋悶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八百八十七章:忘乎所以第六百八十章:半渡而擊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五百四十三章:莫要從賊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四十二章:逃過一劫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二百九十三章:輪船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四十五章:忠義千秋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二百七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九章:哀其不幸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五百零六章:放虎歸山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七百四十六章: 漢江省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將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平侯第一百二十章:虛晃一槍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二百四十二章: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八百一十八章:割地爲王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四章:殺人比賽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馬越打越多第八章:林子太大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三百五十章:金州營地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淩河城攻防戰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五章:擡槓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二百九十六章:賞罰分明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一百五十五章:豎子敢爾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