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

留在關內的後金軍此時應該正是換防的節點,貝勒濟爾哈朗、薩哈璘、阿巴泰等等將領將要帶着劫掠的人口、牲口、物資出關回瀋陽。

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貝勒碩託,固山額真那穆泰、圖爾格、湯古代等等率領五千披甲人,數千旗丁、包衣奴才入關接防三屯營、永平、遷安、灤州這四座大城。

紅歹是意圖留下這塊飛地,爲以後染指大明關內提供方便,只不過大金國文官武將都沒有駐防關內城池的經驗,因此八小捨不得讓忠心耿耿的濟爾哈朗做小白鼠。

阿敏這小子平時囂張跋扈大小正合適,就選他來進行試驗。阿敏不疑有他,樂滋滋帶着人馬懷着入關發財、睡美人的憧憬來了。

黃漢知道歷史的大方向自然具備先手,如此寶貴的時機稍縱即逝,哪能虛度時光?

等白桿兵來會師的同時“紅旗軍”要繼續挑軟柿子捏,繼續打便宜仗從後金軍口裡奪食。

這段時間,“紅旗軍”騎兵以總旗爲單位不間斷探查敵情,情報不斷送達黃漢手中,下一步行動的目標漸漸地有了輪廓。

榛子鎮離豐潤縣城不過五十餘里,開平鎮離豐潤縣城不超過七十里,這兩個鎮子沒有遭到破壞。

因爲這裡的世家大族發現濟爾哈朗引師到來,都選擇投降做了賣國賊,歷史記載也是如此。

他們不僅僅給後金軍糧草,還組織青壯年爲大金國運輸。

誰也不甘心被敵人驅使,這些灤州望族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但是“紅旗軍”怎麼可以放過漢奸賣國賊,拿下這兩個鎮子率先奪取漢奸士大夫的財產、田產刻不容緩。

駐防這兩個鎮城的後金軍應該沒幾個,黃漢決定奔襲,以“紅旗軍”目前的實力,一鼓作氣奪下鎮城沒問題,遭遇的抵抗也會微乎其微,得手後清算漢奸即將到手的金銀財寶不可估量。

可是攻堅難免要承受傷亡,如何使得“紅旗軍”損失最小甚至零傷亡呢?

後金軍屢屢用奸細潛伏的法子攻破大明城池,爲何明軍不可以效仿?

黃漢也準備用間諜潛伏裡應外合的計策奪取這兩個鎮城,“紅旗軍”騎兵中有幾十個戰士是如假包換的灤州人,其中總旗官張揚的家鄉就在離榛子鎮只有七裡的張家集。

黃漢召集總旗官以上級軍官開會商議如何奪取榛子鎮、開平鎮的計劃之時,提出了派出本地人去做臥底裡執行應外合的思路,張揚立刻站起來高調錶態願意挑選六十好漢混進榛子鎮。

爲了不打草驚蛇,黃漢這兩天連續派遣夜不收化妝對兩個鎮子進行偵察,發現投降也有投降的好處,最起碼榛子鎮、開平鎮周邊大多數村寨基本上沒有遭受毀滅性洗劫。

有可能是後金軍認爲這裡的老百姓是順民的緣故。

後金主子紅歹是曾經在崇禎二年臘月裡下達旨意:“朕承天命,興師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擾。俘獲之人,父母妻子勿使離散。勿淫人婦女,勿褫人衣服,勿毀廬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違者罪無赦。固山額真等不禁,罪如之。”

他又在崇禎三年正月裡下旨強調:“凡貝勒大臣有掠歸降城堡財物者斬,擅殺降民者抵罪,強取民物,計所取倍償之。”

後金主子如此高調錶態,效果還是有一些的。最起碼在濟爾哈朗與貝勒薩哈璘奉命駐守永平府城之時,後金軍有所收斂,因此投降的榛子鎮、開平鎮的老百姓得以進行春耕。

但是當窮兇極惡的阿敏帶領還沒有搶到什麼好東西的五千大軍數千旗丁、包衣奴才入關換防後形勢突變。

阿敏一貫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根本不管八弟下達的什麼聖旨,他發現投降的大明官員、鄉紳一個個吃香喝辣,身邊美女如雲,家裡雕樑畫棟富麗堂皇,他在棄城之前果斷進行無差別殺人搶劫。

選擇投降後金軍的大多數乃是大明鉅富之家,阿敏帶着強盜們針對他們下手果然得到了大量金銀財寶,他有了經驗又讓麾下在退兵之前洗劫那些投降的寨子和城鎮再次搶得盆滿鉢滿。

黃漢決定在阿敏之前先下手,最起碼“紅旗軍”不會大開殺戒,更加不會傷及升斗小民,這會變相的救下許多歷史上死於阿敏製造大屠殺的灤州老百姓。

四月二十日中午,“紅旗軍”出動了,跟黃沂州部合兵一處一共有九百騎兵和一千五百騎馬步兵。

大軍攻擊目標是榛子鎮西門,如果屆時沒有發現張揚帶人在約定時間控制了城門,王展鵬的爆破組依舊採取用黑火藥爆破,不惜毀了城門洞造成守衛城池的宗族武裝大量傷亡也要進行強攻。

張揚主動要求帶領六十個灤州老鄉去巧取榛子鎮其實心裡有底,他有幾個師兄弟就在榛子鎮望族劉家、程家看法護院。

他是地地道道的本鄉人又有人作保,帶着幾十同鄉人以來投靠同門師兄弟的理由進城應該不是很難。

張揚自己就相當熟悉榛子鎮,也有遠親在鎮城居住,他以前每年都會經常出入榛子鎮,他帶領的幾十人其中有十幾人也是如此。

榛子鎮的原大明官吏早就跑了,現在是幾大望族共同管理這個城池,他們達成共識,決不和任何大軍對抗,因此後金軍來了他們選擇投降,如果明軍殺回來了他們立刻會重新迴歸大明。

後金軍留在榛子鎮的人馬真的不多披甲人只有不到四十,還有七八十旗丁和包衣奴才,一個巴牙喇拔什庫是最高長官,他們在這裡無非是要錢、要糧食、作威作福而已。

四月二十日晌午張揚一行來到了榛子鎮西門,他帶着四人下馬牽着馬步行接近城門洞,讓其餘人躲在一個荒廢的村子裡等待信號。

接近了西門之時,張揚發現這裡居然不是城門緊閉,有三五成羣的老百姓出入,只不過城門口有幾十家丁摸樣的漢子在檢查來往之人,生面孔會被盤問,甚至被抓捕。

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馬越打越多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八百一十章:競爭機制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五百九十八章:明爭暗鬥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八百七十二章:壓寨相公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二百八十章:燧發槍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九百二十六章:賣直取名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六百四十章:繞道伐明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九百五十三章:圍住高迎祥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三百二十八章:表決也可以這樣玩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火器部隊第八十章:齷蹉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八百五十二章:欲速則不達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六百七十一章:無視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爲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獄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四百三十三章:充軍發配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七百四十八章:實業興國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二百一十二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風毒往來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戰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三十三章:鳥銃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動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五百四十二章:揮汗如雨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二百五十章:不離不棄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七十二章:新鳥銃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三百七十二章:砍銀子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九十六章:鳥銃手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第五百四十一章:報皇恩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六十八章: 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