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萬里征程第一步

朱道臨雷厲風行的治軍手段,很快取得立竿見影的良好效果。

在三十條軍規軍令的嚴厲約束下,官兵們全部打起精神,表現出良好的主動性和服從性,原本拖拖拉拉的現象幾乎絕跡,全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次日下午,42名來自友軍的教官主動要求返回自己的老部隊,各自揣着朱道臨奉送的5兩銀子謝儀絡繹離去。

十五天後,因無法承受高強度訓練的1,086名新兵領到一個月的軍餉,在戰友們的送別下黯然走出軍營大門。

崇禎五年六月初二,西曆1632年7月18日,陰轉晴。

天色微亮,獅子山南麓大營的9,670餘名官兵結束半個小時的操練,排着整齊的隊形喊着震天的口號集合於檢閱臺前方,官兵們經過45天的思想教育和嚴格訓練,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高臺上,朱道臨俯瞰行動迅速的集合隊伍,頗爲滿意地說道:“開始有點兒樣子了。”

厲易良不滿地望向朱道臨:“纔算有點樣子啊?僅一個半月的訓練,就能擁有如此整齊的隊形和嚴明的軍紀,這樣的強軍恐怕整個大明也找不出第二個來,大人你竟然認爲只是有點樣子?”

朱道臨毫不在意地打擊他:“強軍?早着呢!不知道你們怎麼會把軍隊的標準定得這麼低,隆平侯和魏國公太心急,八字沒一撇就要檢閱新軍,什麼是新軍?新軍的標準是什麼?眼前這九千多官兵算得上新軍嗎?不怕打擊你,再苦練五個月,能有三分之一官兵達到訓練大綱的要求就算是不錯了。”

“不和你說了,你自己看吧。我得四處看看,再過兩小半時就要大閱,萬一出錯可不好交代。”

厲易良匆匆返回後面的將府,招呼執法隊百餘官兵,扛着新制作的一捆捆戰旗,跑向軍營四周豎立起來。

朱道臨無法理解大明將帥們爲何如此急功急利。雖然這批新兵在足夠的營養補充和嚴格訓練中進步很快,在新觀念和持續不斷的思想教育下,逐漸展現出不同於其他軍隊的新面貌,但也只是訓練45天的新兵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值得大張旗鼓檢閱的價值,爲應付這個莫名其妙的檢閱,朱道臨到現在仍無法回去把先進的鍛造火炮和鑄鋼火炮弄回來。

隆平侯和魏國公等人不知怎麼想,非要舉行盛大的檢閱儀式,南京六部官員和鎮守太監吳景賢也來湊熱鬧。絕大部分教官更是熱衷於展現訓練成果,沒人記得45天來陸陸續續淘汰出局的3,000多官兵,似乎也忘了未來四個半月還需要更爲嚴格更加繁重的訓練。

關於“新軍”的稱謂,朱道臨並不反對,甚至有幾分得意,所有官兵半個月前穿上了舒適的高幫膠底作訓鞋,陸續裝備虎山鐵器工坊打造的新式戰刀,擁有其他大明軍隊從未有過的充足物資。生活待遇和訓練條件大爲改善,但所有這些只能讓官兵們增加自豪感產生凝聚力。整支軍隊並不具備任何戰鬥力,距離成軍遠着呢。

值星官跑到檢閱臺前立正,向朱道臨敬了個標準的人民軍隊的軍禮,昂首挺胸大聲吼道:“報告大人,各營集合完畢,無一缺席。請大人訓示!”

身穿皮甲、頭戴皮盔的朱道臨回個同樣的軍禮,放下手宣佈解散。

各營官長非常驚訝,看到朱道臨已經轉身返回後方的將府,只好帶着自己的弟兄跑步返回營房抓緊早餐,完了還要整理內務打掃營區。以備隆平侯和魏國公等高官顯貴前來視察。

傷愈歸來的楊大鼎和玉虎道士緊隨朱道臨身後。

楊大鼎如願擔任朱道臨的親衛長,身材魁梧膽大心細的玉龍道士獲得師傅和幾位師伯的批准,與師弟玉虎一起跟隨師兄朱道臨投身軍旅,正式出任親衛營長職務,他在紫陽武館擔任近半年的武學教習,擁有一定的教學指導經驗,加上武藝不錯,軍事基礎紮實,由他來帶領和訓練已增至500人的親衛營最爲合適。

“大人,吳公公派人送來信函。”

大步趕上來的軍法官韓玉虎把信送到朱道臨面前,如今他已習慣稱呼師兄朱道臨爲大人,私底下才會以師兄弟相稱。

朱道臨來到正北位置的帥椅旁,解下腰間秦王劍,放到寬闊厚實的楠木桌面上,撕開信封,取出信箋細細閱讀,很快把信摺疊好放入牛皮紙信封,接過楊大鼎送上的茶水喝下一大口:“送信的是誰?”

“東廠周百戶,交給我就離開了,看他那樣子似乎心情不錯。”玉虎站在大桌前方低聲回答。

朱道臨放下杯子,頗爲擔憂地說道:“東南豪強和朝中的東林黨果然有本事,竟然能讓皇上停止追究鬧得天下皆知的金陵窩案,只是把貪墨上百萬兩銀子的應天府尹葉成章調回京城聽用,而沒有任何處罰……”

“同屬東林一黨的王道直接任應天府尹,勳貴們半點兒好處得不到!”

“南京戶部和兵部一位尚書、一位侍郎勾結奸商,走私巨量海鹽,利用職權派遣寧紹水師爲地方豪強保駕護航,大肆進行海上走私,勾連倭人販賣人口,迫害商人致人死命,種種罪行,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人證物證鐵證如山,最後竟然也只是辭職了事……”

“唉,看來這大明朝真的是不可救藥了!”

“師兄慎言!”

玉虎連忙提醒,好在所有教官都在外面爲即將開始的大閱忙綠,正堂裡除了值守的親衛沒有外人。

朱道臨嘆了口氣,伸出食指敲敲桌面:“此次受到打擊的只是南京六部幾個東林黨干將,東林黨魁、當朝首輔周延儒或許也有麻煩,畢竟查出的十餘名五品以上犯罪官員,大多是周延儒這幾年提拔的,溫體仁一黨絕對不會放過打擊政敵的好機會,皇上心裡肯定也很惱火。”

“東南各地豪強這次損失不小,僅是東廠和錦衣衛抄沒的私鹽、硫磺、倭刀、錫錠、香料和貴重木料等等,至少價值80萬兩銀子,但只要風頭過去,東南豪強必然會加倍報復!”

“魏國公和吳公公他們因爲皇上要穩定朝局,加上南京六部官員放下架子低頭服軟,所以選擇見好就收,我能理解他們,但我擔心他們失去警惕,唉!等我忙完這段,再找個時間和他們好好說一說。”

韓玉虎、姜玉龍和楊大鼎聽了師兄朱道臨的一番分析,逐漸生出擔憂之心。

朱道臨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爲了讓三位師弟儘快成長起來,許多不該說的話朱道臨都說了,目的就是培養他們分析事務的能力,打開他們的視野。

下一步,朱道臨還要把已經歸心的親衛營變成自己的教導隊,言傳身教一年半載,把涌現出來的優秀人才逐步放出去帶兵,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支忠於自己如臂使指的軍隊。

ps:謝謝77白熊大大的打賞!謝謝紫星綺月、silence_song大大的月票!小火繼續求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鼓勵!

第354章 相互算計第415章 供不應求第181章 打賭第129章 慢慢陪他們玩第25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456章 最難辜負美人恩第460章 剪髮第419章 東方不亮西方亮第411章 瀛洲軍第213章 假腿第265章 對峙第412章 四方會談第101章 蓄勢待發第399章 初見成效第107章 打出門去!第367章 臨陣斬將第252章 有驚無險第484章 爭分奪秒第65章 大計劃第324章 總督衙門第314章 面子問題第248章 應對第151章 信王府老人第326章 北上先鋒第483章 宏偉藍圖第27章 開啓新局面第249章 瞞天過海第280章 大明帝國疆域第335章 秘密武器第41章 吃軟不吃硬第123章 誰是我的朋友?第205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456章 最難辜負美人恩第235章 神奇的鐵櫃子第311章 御下之道第387章 霹靂手段第45章 秦淮河的風光第297章 周皇后第163章 意想不到的鑄鋼炮第282章 風塵僕僕第283章 親衛長第473章 執念第170章 激怒第309章 事了拂衣去第459章 如夢如幻第344章 來去匆匆第247章 亂刀捅死老師傅第85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509章 連聞噩耗第158章 嘗試第484章 爭分奪秒第9章 立身之地第94章 神蹟製造者第258章 天下糧倉第74章 陰魂不散第391章 恩威並濟第130章 捨得第3章 情義深重第413章 獨一無二的淡水港第177章 天恩浩蕩第103章 佛郎機人第299章 隨意的魅力第388章 南下北上第211章 千頭萬緒第263章 行將對決第379章 江南武學院第226章 報廢集裝箱第495章 聞風而動第402章 日新月異第242章 供狀第51章 多情並非薄倖人第68章 回家過年第451章 威懾第172章 漸入佳境第218章 檢閱第140章 全城震動第352章 變天了第295章 瀛洲的由來第140章 全城震動第165章 木蘭產子第184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387章 霹靂手段第44章 秀瞎你的眼睛第205章 兵在精而不在多第357章 戰雲密佈第355章 付出第77章 意料之外的收穫第330章 破局第414章 深層合作第450章 忌憚第430章 滅門第105章 老子很累了第57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47章 謠言四起第178章 黃金白銀第320章 痛苦的抉擇第52章 大發神威第211章 千頭萬緒第271章 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