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

無邊的夜色籠罩天地,雨水還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外面不時傳來士卒巡夜的腳步聲……

公主殿下似乎在等着李吳山主動開口說點什麼,但李吳山明顯沒有那個意思。

長平公主似乎也不知從何說起,枯坐片刻之後又開始老調重彈:“先帝大行之時的情形,至今依舊記憶猶新。當時父皇曾經說過,李侍講是我大明的文天祥。”

“臣愧不敢當!”

“託孤之時,先帝曾經有言在先,讓太子與我等對李侍講悉聽悉從……”

“先皇信賴微臣如斯,臣慚愧。”

“那個時候的情形,你我都很清楚,已到了千鈞一髮之時!一切應以大局爲重。”長平公主微微的昂着頭,似乎是在追憶那個萬分緊要的生死時刻:“當時李侍講不顧生死保護太子突圍,還記得當時我也身受重傷……”

“亂軍之中,殿下確實傷的不輕。好在殿下有百靈護體,些許傷痛應已無大礙了吧?”

“回想起來,那個時候我真的很怕,怕的要死,唯恐李侍講真的把我丟下,或者乾脆直接給我一刀。”

當時的長平公主已經受傷了,肯定不能讓她落入闖軍手中。爲了保住大明朝最後的尊嚴,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李吳山肯定會讓她自盡,或者是乾脆一刀砍死。

這個事情當時曾有很多人親眼目睹,現在她又說起來,到底是什麼意思?

長平公主笑着擺了擺手:“李侍講不必解釋,其實我早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並非是李侍講要置我於死地,而是因爲情形緊迫不得不如此。畢竟先皇早就有了這個意思,若不是李侍講拼死擋住了大行皇帝的刀子,我早已追隨先皇而去了。”

當時那個情形,崇禎皇帝本來是要親手殺死她的,卻被李吳山給擋住了。時至今日,傷痕依舊。

現在說起這個事情,已沒有了當初的驚心動魄,更多的反而是一種感慨和唏噓:“當時我若真的走不動了,李侍講會親手殺了我,是也不是?”

“是,實在是因爲……”

“若是太子呢?若是太子受了重傷,李侍講是不是也會那麼做?”

шωш ☢ttKan ☢¢ 〇

“當然不會。”李吳山回答的斬釘截鐵:“太子殿下乃是一國之儲,先皇大行之後,太子就是大明,身系國祚氣運,縱是刀山火海臣也要保護太子殺出去以圖將來。”

“太子就是大明?”

“當然!”

“太子就是天下正統?”

“當然。”

“說的好!”長平公主猛然長身而起,那副和藹微笑的表情一掃而空,臉上全都是肅穆和凝重:“先皇慧眼識人,所託不負。當此洶洶之際,唯有李帥還記得我大明正統所在……”

到了這個時候,李吳山終於明白長平公主要說什麼了。

“原來殿下已經知道了南京那邊的消息!”

長平公主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說道:“是的,已經知道了!原以爲李帥還不知曉,現在看來……連我等都已經聽說了,李帥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南京那邊的消息?什麼消息?

當然是新朝成立的消息。

崇禎皇帝大行之後,先是闖賊竊據京城,然後就是清軍入關,一連串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與此同時,南京這邊也沒有閒着。

京師亂起,崇禎皇帝死社稷的消息傳到江南之後,宗室藩王各自打起了算盤,全都做起了“君臨天下”的美夢,“國不可一日無君”的說法塵囂日上。就在各方勢力緊鑼密鼓的圍繞“由誰來繼承大明正統”而爭論不休的時候,幾個軍頭搶先立福王爲帝。

當年李自成在洛陽幹掉了福王,福王世子跳牆逃命,後來廕襲了福王的爵位,現如今又被幾個軍頭迎請進南京,堂而皇之的做起了大明天子,改元“弘光”建立新朝。

對於太子而言,這個消息簡直就是毀滅性的。

一直以來,太子所能夠倚仗的就是一個“大明正統”的名義,總是有意無意的給人們描繪出一幅大有希望的美好前景:京城雖然丟了,卻還有南京。南京那邊早就有建制齊全的整套官僚系統,只要太子殿下過去了,就能順理成章的登基稱帝。

江南半壁本就富庶,控弦之士百萬,更有近乎於無限的後勤供給,又有無數忠臣良將。到時候只要一聲令下,就能北伐復國收拾河山了,

但這僅僅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誰也沒有想到,福王竟然稱帝了。

如此一來,“大明正統”的大義名分頓時蕩然無存,最光鮮的那層外衣已經被直接扒了下來,露出太子殿下最真實的本來面目:他不過是就一個喪國喪家的少年罷了。

既然你是大明正統,爲何坐在南京龍庭之中的真龍天子另有其人?

這麼多人擁護着你,圖的就是一個將來。現如今你連當皇帝的希望都沒有了,還憑什麼讓別人效忠?

一旦大旗軍將士知道了這個消息,還能不能繼續效忠,已經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原以爲李吳山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所以長平公主才漏夜前來,就是希望能夠得到李吳山的保證。

直到現在,長平公主才明白過來:連自己都能知道的消息,李吳山沒可能不知道,而且一定知道的更早。

事實上,新朝建立已一個多月了,因爲信息閉塞路途遙遠,現在纔剛剛聽說。

拿着早就過時的消息,擺出一副“我絕對相信你”的態度來試探,事實上李吳山早已知曉,這讓長平公主感覺非常尷尬,那種難堪讓她頗爲無地自容,甚至不敢直視李吳山的目光,只能故作鎮定的說道:“既然李帥已知道了,那……將來做何打算?”

必須摸清李吳山的態度,這一點至關重要。

現在的太子殿下已經什麼都沒有了,若是再失去了大旗軍的支持,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剛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太子頓時慌亂,路恭行、程園畢等人緊急商議對策,雖然拿出了好幾個應對的辦法,但卻始終無法繞過李吳山和大旗軍。

到了最後,那些文官和東宮學官們不得不無奈的承認:在這個事情上,李吳山的態度具有決定性意義,必須想方設法的取得他的支持,否則就真的全完了。

“殿下,你本不該來!”李吳山說道:“這事若是由太子親自與臣說起,絕對會更好一些。”

這麼大的事情,太子本人不出面,卻讓你個公主來和我談,這算怎麼回事?

公主的身份固然尊貴,但是在這種大變故面前,絕對無法和太子相提並論,甚至還不如讓路恭行前來更合適一些。

長平公主當然知道自己過來和李吳山說這個事情確實不合適,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就在今天早上,太子等人剛剛因爲“太康伯”時間和李吳山弄的很不愉快,轉過臉來馬上又要無視江南新朝向早已成爲孤家寡人的太子效忠,唯恐李吳山有不好的情緒把事情弄的更僵,所以才由長平公主出面。

“殿下剛纔說的那番話,想必用過不少心思吧?”

剛剛口口聲聲說的天花亂墜的“忠貞不二之臣”“先皇託付之重”只不過是爲了試探李吳山的態度而已,無論說的多麼懇切動容,都不是長平公主的真心話

“這……”直接被李吳山當面說破,長平公主更加難堪,但局面已經都了這個份兒上,事關太子將來和大明正統,容不得半點含糊,長平公主也就只能硬着頭皮承認了:“李帥目光如炬,早已洞悉我心。非是我要用言語試探,只是茲事體大……”

“你呀……”李吳山第一次沒有使用“殿下”這個尊稱,而是和長平公主面對面的直言你我,雖然少了君臣的上下尊卑,卻多了幾分親切之意:“你年紀,對於世道人心所知不多,偏偏卻自以爲懂些馭人之術,其實不過是貽笑大方而已。若是直接問起,反而比你反覆試探要好的多……”

“我……我知道剛纔寒了李帥的忠貞之心……”

“寒心?那倒沒有,”李吳山笑道:“先皇曾將你託付與我,我又曾諾與大行皇帝,就一定會遵守諾言,行光復大明之事。無論局面如何,此心依舊!”

“此心依舊”雖然只有輕飄飄的四個字,卻有泰山之重,長平公主雖然有些幼稚和天真,但卻一點都不傻,馬上就聽出了蘊含在這四個字當中的深意。

這就是李吳山的正式答覆。

到了這步田地,李吳山依舊願意效忠太子,能說出“此心依舊”的話來,長平公主只感覺到一陣陣眩暈,好似已經虛弱一般全身無力,心中卻是狂喜,感動的都要哭了。

強自拿捏着公主的身份,施施然站立起來,朝着李吳山深深一禮,十分懇切百分動容的說道:“李帥之心,天地可證。還望李帥能不計前嫌……”

“前嫌?什麼前嫌?你是在說今天早上太子和我吵架的事情嗎?”李吳山哈哈大笑着說道:“太子殿下本就是我的學生,有了不同的見解不是很尋常的事情嗎?怎麼就說起前嫌不前嫌的了呢?言重了,實實的是言重了。”

不管怎麼說,我都是太子師,當然不會和自己的學生有什麼“前嫌”。

“不要再說什麼忠心不忠心的了,這個忠字金貴的很,不能總是這般輕浮的掛在嘴邊唸叨,忠還是不忠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李吳山看了看這個和銀雀兒同樣年歲的公主殿下:“下一步應當如何作爲纔是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還望太子殿下儘快拿出個章程來。”

對於太子和那些個文官而言,取得李吳山的效忠纔是最要緊的,至於下一步應該怎麼辦這個最現實的問題,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

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世不忘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零二章 潰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五章招兵買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