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

“啪”

“啪啪”

脆響聲中,李吳山好像瘋了一樣狠狠的把耳光甩在張三娃的臉上,彷彿一頭暴怒的野獸般瘋狂的咆哮着:“混蛋,混蛋!”

現在的張三娃,實際佔有倭國、琉球、臺灣等海外諸地,是吳山軍校當中戰功作爲卓著之人,自從五年前開始征討倭國以來,一路勢如破竹,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連續攻佔了倭國、琉球和臺灣以及周邊島嶼,隱然就是所有軍校生當中的第一人。

“倭國太上皇”“海東土皇帝”“軍校英雄”“李吳山得意大弟子”等等這些光環加身,早已讓張三娃的名聲超越了他的兄長張大娃。連那自稱天皇的倭國皇帝見了他,都會忍不住的打哆嗦。只要他張三娃跺一跺腳,海東諸地全都得顫抖。

就是這樣的一個海東霸主,卻不得不離開自己在京都的臨時駐地,主動回來請罪。

因爲大旗軍打了敗仗,而且敗的非常之慘。

這是大旗軍自成立以來,遭受的第一場戰役級別……哦,不,是戰爭級別的慘敗。

李吳山和張三娃本人的不敗金身被打的紛紛碎碎。

在大旗軍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這樣的慘烈大敗,作爲最高指揮者,只有他張三娃才能承擔起這個責任。

雖然已經被李吳山的打耳光抽的口鼻冒血,張三娃卻依舊把身體挺的筆直,任憑鮮血順着嘴角流淌下來,卻不敢擦拭一下。

噼裡啪啦的耳光脆響聲中,在場的一衆高級軍官無不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張三娃率領的徵東大軍吃了敗仗,而且不是那種戰鬥級別的戰敗,而是戰役級別甚至是戰爭級別的慘烈戰敗。

以戰養戰是幾年前就制定好的戰略安排,征服了倭國之後,順勢“收復”琉球,然後藉助倭國人畏懼強權的心理,組織倭人征討盤踞在臺灣的荷蘭人。

倭國之戰,琉球之戰鬥打的順風順水,彷彿猶如神助一般,張三娃個人軍事天賦得到了淋漓盡致是發揮,一時間名聲鵲起,號稱海東霸主。

在後來的臺灣之戰中,雖然遭遇了一些波折,終究還是打下來了,逼的荷蘭人舉旗投降。接下來就應該征討呂宋了。

在所有人的心目當中,的呂宋不過是彈丸之地,既然能征服倭國,肯定可以輕而易舉的踏平呂宋。但事實卻給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大旗軍歷史上第一次慘敗出現了,百戰百勝的金身亦被徹底打破。

盤踞在呂宋的佛郎機(西班牙)人在中途設伏,採用“半渡而擊”的方式,故意放張三娃的前置部隊登陸,然後出動戰艦猛烈攻擊隨後而來的船隊,一百四十多條運兵船還有近百條補給船,根本就沒有看到海岸線的影子,就遭到了西班牙戰艦的兇猛攻擊,最終逃回來的不足一半。

征討呂宋的第一波主力,一萬一千多人當中,有近六千人葬身魚腹,好不容易纔籌措起來的物資全都打了水漂兒。雖然主力尚存,但卻再也沒有了晚輩的海上運送能力,再也不可能威脅到西班牙人了。

征服太平洋西岸沿海諸國的計劃因爲這次慘敗,不得不戛然而止。

作爲東征大軍副總指揮的韋無病,因爲前期登陸呂宋而後援徹底斷絕,已陷入佛郎機人的重重包圍之中,下場已經可想而知了。

“那佛郎機人之所以能夠制霸全球,所憑藉的無非就是他們的海軍,我囑咐過你多少次了,千萬心他們的海上力量,千萬心,你……”

這場慘烈大敗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很多早已經註定好的後續作戰計劃頓時成了泡影,對於時間越來越緊迫的李吳山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校長,再給我一次機會,我的主力還在,我一定能把佛郎機人殺光……”

“混蛋——”怒吼聲中,李吳山的巴掌高高揚起,卻懸在了半空,最終還是沒有落在張三娃的臉上。

暴怒的神情漸漸淡去,化爲一聲無奈的長嘆:“這一敗,罪責在你,也在我的身上。因爲你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做海軍。”

“不要再想着征服呂宋了,不要再想了,你們做不到!”隨着一聲長嘆,李吳山無奈的說道:“你帶上一本《海權陸權通要》回去吧,暫時不要想着呂宋的事兒了,你們打不下去來,這事兒必須我親自出……”

雖說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已經覆滅了很多年,但那畢竟是一個把國運壓在海軍之上的西方霸主,虎死雄風在,其海軍的能力依舊不可覷。

張三娃雖然能征善戰,終究不明白什麼叫做海權,不知道真正的海軍是什麼樣子。

不是在掛起幾面大帆,然後把火炮搬到船上就是戰艦了。也不是說只要有足夠多的船隻就是可以稱之爲海軍了。

徵遼的時候,張大娃能夠憑藉漁船渡過渤海,那根本就是瞎貓撞上死耗子式的狗屎運,而渤海只是內陸海,和太平洋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前期一連串的勝利,讓本就對海軍沒有足夠認知能力的張三娃過分的迷信“只要登上陸地就天下無敵”的思想,因爲敵人根本就不給他登陸的機會,而是要把他消滅在海面上。

這是陸權國家的短板,不可能和曾經的海權霸主在汪洋大海之上爭鋒。

百年海軍,絕不僅僅只是隨口一說,而是鐵一般的事實。

海軍的建設除了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和海量的戰艦之外,還需要無數次海戰的磨練。而一支海軍的日漸成熟,需要漫長的時間和無數的財富,才能堆砌出來。

所有的這些條件,李吳山都不具備。

原以爲會有撤職之類的懲罰,想不到僅僅只是打了幾個耳光。

如此慘烈的戰敗,竟然只是這麼輕飄飄的處罰?

其實,最大的責任根本就不在於張三娃,而在於李吳山。

在不具備制海權的情況下,就貿然攻擊海上對手,這是過分的自大,同時還存在一種僥倖心理。

最大的過錯,在李吳山這邊而不是在張三娃的身上。

“你回到倭國之後,只需要做一件事。”李吳山說道:“給我鎮住倭國、琉球和臺灣,若有人趁機作亂,立刻蕩平。”

雖說剛剛吃了一場大敗仗,但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張三娃卻有絕對的信心:“是!”

“我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手段,也不在乎你殺了多少人,這三地一定給我死死的釘住。”

“是。”

“若有任何叛亂髮生,我唯你是問。”

“是。”

“你們都下去吧。”

就在張三娃等人要退去的時候,李吳山忽然又說了一句:“你娘挺想你的,你去看看她。”

張三娃的眼窩子一熱,強忍着沒有掉下淚來,“啪”的打了一個軍禮:“是!”

衆人散去之後,李吳山頹然而坐,死死的盯着桌上那副呂宋地圖一言不發。

不知不覺之間,夜幕降臨了。、

“老爺……”金雀兒輕輕的將一盞子清茶送到了他的面前:“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老爺不必太過於在意呂宋之敗。”

“海權,陸權,海權,陸權……”就好像是發了癔症似的,李吳山反反覆覆的唸叨着這句話,用一種自言自語般的語氣說道:“好厲害的海權霸主,真的很厲害呀!”

金雀兒跟隨李吳山這麼多年,素來就知道這位李老爺的脾氣性情,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會立刻反擊回去。但是現在,李吳山卻沒有任何要反擊的意思,足以說明他確確實實對呂宋無可奈何了。

想來也是,那呂宋孤懸海外,又打不過紅毛鬼的強大海軍,也就真的只能望洋興嘆了。

“其實,要想擊敗紅毛鬼攻佔呂宋,並非絕對沒有辦法。”依舊是那種自言自語般的口吻:“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建設強大海軍,但這需要幾代人的漫長時光……”

海軍這玩意,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以李吳山的能力,窮十年之功,確實能夠打造出一支無敵於天下的陸軍,但是海軍……三五十年的時間已經算是非常樂觀的估計了,而且還需要無法計量的人力物力……

李吳山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建設海軍,而且他也等不了那麼久。

“婢子相信老爺還有別的辦法。”

李吳山終於回過頭來看了看金雀兒:“還是你瞭解我呀,我確實有別的辦法,但這同樣需要時間,可能需要不少時間呢……”

“對於呂宋,眼下確實是鞭長莫及,不過我不會放棄,總有一天,我會讓紅毛人知道我的厲害。”李吳山終於端起那碗茶水,一仰脖喝了個底朝天:“我覺得很乏,這戰敗的善後事宜就由你來處理吧。”

“是!”

李吳山不是沒有想過藉助鄭家的力量,但這種想法根本就是一廂情願。

鄭家原本就是橫行於海上的海賊,這一點毋庸諱言,雖然他們確實有着很強大的海上實力,但是和呂宋的紅毛鬼比起來,還是有着不的差距。

因爲李吳山的出現,清軍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打到江南,所以鄭家的實力依舊侷限於近海,而不是象原本的歷史上那樣發展成爲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在這種情況下,民族英雄鄭延平也沒有發揮出原本的作用。

在原本的時間線上,鄭成功的發展壯大和南明尤其是閩浙沿海抵抗力量的支持息息相關,但是隨着李吳山的出現,這一切都沒有出現。

大明朝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充其量也就是有些近海的戰船而已,根本就派不上什麼大用場。

正在出神之際,看到窗外晃動的人影,李吳山儘量用一種比較輕鬆的語氣說道:“別在外面瞎晃悠,進來吧。”

隨着一陣門軸轉動之聲,銀雀兒推門而入,怯怯的說道:“時辰不早了,老爺……老爺也該歇息了。”

“現在什麼時辰了?”

“亥時初刻。”

“還早着哩。”

對於李吳山和金雀兒來說,晚上十點多鐘確實還有點早。

這些年來,李吳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夜生活,經常爲了某一件事情忙活到後半夜甚至是凌晨,睡的越來越晚起的也越來越晚。

完全是受到了李吳山的影響,金雀兒也成了典型的夜貓子,幾乎每天都要到了凌晨纔會回房休息,每一天的早晨都是從中午開始的。

雖說銀雀兒已經成了李夫人,但是李吳山和金雀兒在一起的時間反而更多,而且是多的多。

這倒不是說銀雀兒會吃姐姐的醋,她絕對沒有那樣的想法,因爲他知道老爺和姐姐在一起是在忙活正經的事情,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早在她和李吳山成親之前就是這個樣子。

銀雀兒知道老爺剛剛發了一通脾氣,心情肯定很糟糕,所以希望他能夠早點休息。

不過呢,老爺和姐姐顯然還不想休息,銀雀兒索性象以前那樣坐了下來,雖然她什麼都不懂,卻喜歡就這麼看着李吳山和金雀兒忙忙碌碌的樣子。

或許,這也是一種生活習慣吧。

金雀兒是個女光棍,但妹妹銀雀兒卻不是,畢竟她已經是李夫人了。

“老爺還是回房休息吧。”

“那你呢?”

“我還得忙一陣子,困了自然會去睡覺。”金雀兒笑道:“明天湯若望的那個什麼機器就要送過來了,老爺還得早起去看呢。”

金雀兒說的那個“什麼機器”,其實就是就是一架由蒸汽機帶動的“切削機”。

四年前,委託湯若望從歐洲帶來了四架蒸汽機,這才仿製出了可以作爲動力使用的高壓鍋爐,製造出了真正的蒸汽機。後來聽說歐洲的意大利人又鼓搗出了一種使用軸承傳動的切削機。聽了簡單的介紹之後,李吳山就知道這是一種結構比較複雜的機牀。

自從有了高壓蒸汽機之後,吳山軍校的裝備部也能造出機牀,但卻無一例外的全都是通過皮帶傳動,無論功率還是效率都有很大的不足之處。

軸承傳動肯定代表着機器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這是典型的“一體機”。

在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機牀確實就是意大利人鼓搗出來的,但卻是英吉利最先推廣普及,但是真正的大規模使用卻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在機械設計方面,大明朝確實稍顯落後,但卻不存在代差,最多也就是落後半個身位而已。而李吳山總是能夠快人一步的意識到先進技術和先進機械的意義,就算不能最先發明創造出來,也可以做大最先普及應用,以最快的速度轉化成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運用到生產生活當中……

這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

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章 吃大戶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備份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四十五章 討債鬼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五章招兵買馬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備份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三百章 軍閥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一媒婆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