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

李吳山笑了笑,很是謙恭的說道:“臣身負先皇託國之重,自當盡心竭力。如今天下稍安終於不負先皇託付之重,縱使臣即刻身死到了九泉之下,面對先皇之時也能俯仰無愧了……”

當年崇禎皇帝把你們兄弟姐妹託付給我,把復國的重任託付給我,我就應該竭盡所能的去做。如今終於完成了先皇的臨終囑託,就算是我死了也可以坦然面對九泉之下的先皇和先皇后了。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之極,大義凜然之極,誰都挑不出毛病,但卻是沒有營養的廢話。

費了這麼大的力氣,終於光復故國再造大明王朝,到了最後卻什麼都不要?你李吳山比周公還要周公比聖賢還要聖賢?

復隆皇帝要是真的信了,只能說明他的智商有問題,他還沒有幼稚到這個地步呢。

“你我君臣之間,不必如此客套,”復隆皇帝說道:“此間只有你我二人,無論說些甚麼都不會再有旁人知曉。無論李侍講想要什麼樣的高封厚賞,只要朕還能拿得出就斷無相拒之理……”

“既然萬歲如此言,那臣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李吳山說道:“我想要一筆錢。”

錢?多少錢?

“六百萬兩……應該差不多就夠了。”

六百萬兩白銀,相當於近八百萬錢,這確實是個天文數字,畢竟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身後事才用了三四百萬的開支。

但是,這筆錢卻一點都不多,而且少的可憐。

如果僅僅只是用錢就能把李吳山給打發了,這點錢真的不算什麼。

雖說江南富庶,復隆朝廷的財政狀況大爲改觀,但畢竟剛剛辦了一場大事,朝廷不可能一下子拿這麼多錢出來。

但這筆錢卻是一定要拿的,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得給。

因爲這筆錢是用來酬功的。

用六百萬兩銀子買一個光復北地的結果,簡直便宜到家了。

畢竟李吳山控制着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盤,總體實力一點都不比江南朝廷弱,甚至還要凌駕於上。若是李吳山真的裂土割據,形成一個事實上的“南北朝”局面,和朝廷分庭抗禮,江南也不能真的就拿他怎麼樣了。

哪怕是李吳山要一大堆官職,也比直接要錢好的多,但他還是要錢了……

李吳山絕不是貪戀錢財之人,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復隆皇帝的心中登時就冒出兩個字來:自污!

自古功高不賞,李吳山真的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程度,早就賞無可賞了。其總體實力已隱然超越了江南朝廷,尤其是軍力,更是無敵於天下。在這種情形之下,他竟然開口要錢?

這是典型的“自污”,其實就是爲了表明自己是個貪戀錢財的目光短淺之輩,是個滿足於富貴錢財的庸碌之人,藉此來麻痹朝廷,然後再用這筆錢壯大實力,到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就真的不好說了。

“這個……光是錢財何以酬功?何以彰顯賞罰分明之效?”復隆皇帝面帶微笑,說的雲淡風輕:“以李侍講之功,什麼樣的高官顯爵都不算過分,就算是封妻廕子世襲罔替也是應當的。有個事情朕已思慮良久,該是時候辦理了……”

“當初李侍講率數百忠義之士,受先皇託孤託國之重,迎朕等由北而南至今底定天下已歷數個春秋。李侍講因公而廢私,子嗣綿延之事耽擱至今,朕心有不忍,專以爲李侍講尋一良緣……”

“李侍講胸有乾坤腹存錦繡,更是忠誠無雙,定是要於國同存於國同休的,尋常女子自然匹配不得。”復隆皇帝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朕欲將皇姊下嫁,於李侍講匹配良緣,如此你我雖有君臣之名,實爲家國一體,豈不美哉?”

聽了這話,李吳山當時就愣住了。

你要把長平公主嫁給我?那我豈不成了皇帝的親姐夫?豈不成了大明朝的駙馬?

按照朝廷體制,駙馬不得干預軍政民事,除非是另有委派,比如說崇禎朝的李國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李吳山一點都不擔心江南朝廷以此爲藉口拿下他手頭上的權利,畢竟自己的實力在這裡擺着,就算是公然對抗也不虛。

真正讓李吳山吃驚的是,朝廷竟然想出這樣的辦法,也不知這位大明天子是怎麼想的,真以爲我稀罕一個公主嗎?

別說了公主殿下了,就是天上的仙女又能如何?不過是個女人罷了。

李吳山笑了:“臣不過是個粗鄙的廝殺漢,長平殿下乃是先皇嫡血金枝玉葉,臣怎敢癡心妄想匹配天家?”

“李侍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我君臣結親,一來是爲了彰顯家國一體,再者也是我了將來考慮。假以時日,李侍講之子嗣就是朕的甥輩,到時候封王封爵光耀門庭,必可傳爲千古佳話……”

因爲你姓李,所以不可以封王,但你的兒子就不一樣了。

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外甥,雖然姓李但卻是我朱氏的近親,就算是真的封王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一定不是空虛的頭銜,而是真正掌控一方的諸侯。

在這大明朝,這是有先例可循的。

洪武年間,太祖皇帝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把當年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元勳殺的乾乾淨淨,唯獨對自己的親外甥李文忠另眼相待,不僅委以重權還封爲公爵,死後更是追封王爵,那就是一個異姓王。

除此之外,還有云南的沐家,那是朱元璋的義子,同樣世襲罔替做到了於國同休。

只要李吳山和長平公主締結婚姻,只要生出個兒子來,最低也是沐家那樣的待遇,而且肯定還會更高。到時候就算是真的成爲掌控一方的諸侯,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你的子孫後代已經可以世襲罔替與大明朝同始終了,你就應該不會再生出和朝廷對抗的心思了,畢竟就算是李吳山怎的造反,收益也並不比這好多少,還會留下篡逆的惡名,未免顯得有些不划算……

李吳山沒有回答。

既沒有歡天喜地的滿口答應下來,也沒有公然反對。

復隆皇帝還在等着他最後的答案。

無論皇帝做出多麼鎮定從容的模樣,其實他的內心已萬分緊張。如果李吳山斷然拒絕,那就意味着他最終還是會和朝廷翻臉,這已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李吳山一直沉默,氣氛頓時就顯得凝重起來。

過了好半天,李吳山才終於擡起頭來,臉上卻已沒有了剛纔的微笑,而是顯得非常鄭重:“臣想私下見一見長平殿下,還望萬歲允肯。”

“允!”

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二百零三章 嫂夫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遠行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七十五章 英雄還是梟雄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九章開闊眼界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官難當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二章 糟老頭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九章開闊眼界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爺勝祖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一百零一章 最是交情見面初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