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

這裡的人們,在飢餓的折磨之下,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簡直就是一羣餓瘋了的野獸。現如今終於有了糧食,卻沒有哪怕一個人衝上前去哄搶,而是老老實實的等待着楊瘋子的分配。

在他們的心目當中,楊瘋子不僅僅只是一個現世的神靈,同時還是公平和公正的化身。他總是儘可能的照顧那些老人和孩子,儘可能的照顧到每一個人。

在楊瘋子的身上,彙集了人類所有的優點,本身就代表着公平和正義,同時還有慈悲、憐憫等等世間的一切美德。完美無瑕的人性,就算是他不是真神,也是一個可以媲美神靈的聖賢級別人物了!

“把車子推進來吧。”

裝在車子上的真是糧食吧?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裝在麻袋裡的,根本就是麥稻粟米之類普通意義上的糧食,而是糧食的副產品,其中有一半是豆餅,那是榨油之後的副產品,還有些乾燥的豆渣,已經碾米坊篩出來的碎米……

這些東西,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糧食,而是糧食加工過程產生的副產品,通常都是作爲飼料使用,偶爾也會拿去釀造價格低廉的劣酒。除此之外,就只有那一車黑粉可以勉勉強強算做是糧食了。

所謂的“黑粉”就是在麥子加工成麪粉的過程中,介於麪粉和麩皮之間的產物,這東西確實可以拿來吃。但是在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工業原料”,尤其是廣泛應用於紡織業和造紙業。

把這樣的黑粉摻雜鹼土煮沸之後,經過稀釋後塗抹在布匹的背面,就是印染行業當中的“掛漿”工序,染色之後再洗下來。用於造紙的話,則可以讓紙張顯得更加挺實更有韌性……

就是這些不能算做是糧食的糧食,成爲這萬千生靈的保命口糧。

當人們歡天喜地的卸下這些“救命物資”的時候,十七歲的少女伊勒佳卻弄來些熱水,用柔軟的麻布蘸着熱水擦拭他臉上的血污,那副心翼翼的神態彷彿是在擦拭整個世界一般:“偉大的阿布卡,他們……他們打你了?”

“沒……沒有……是我自己不心跌了一跤……”

雪楊瘋子的腿腳本就不怎麼利索,再加上雪厚而路滑,確實很有可能栽倒。

但是,栽倒和捱揍的傷痕有很大的分別,楊瘋子臉上的污血和淤青明顯就是被人暴揍過一頓,這讓伊勒佳愈發的感同身受,恨恨的詛咒着:“以惡語對神,必口舌生瘡潰爛而死,打過神的手一定會爛掉,我詛咒他們身在地獄永世受苦……”

“我不是什麼神,也不知道這世間是不是這的有神。就算是真的有,神也一定是寬容的……”

聽了這話,伊勒佳先是呆了一下,很快臉上就升騰起無比虔誠的神態,目光卻愈發的柔和了。

寬恕一切可以寬恕的,這纔是神佛應有的胸懷和氣度。她愈發堅定了自己內心中的那個念頭:眼前的這個人確確實實就是曙光之神的化身,就是現世的阿布卡。

她喃喃的唸叨着,用歌唱一般的語氣吟唱着古老的歌謠:“神說,陽光普照。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會照耀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不論他是善良還是邪惡,也不管他有什麼樣的罪行……”

“神會替愚昧的人們扛起罪惡,洗淨他們,讓我們可以安詳的升上天堂,我們死後會永遠的停留在神的身旁,那裡沒有飢寒沒有災禍……”

這些救命的“口糧”給了他們極大的希望,但是,直到現在楊瘋子都不知道這些東西是誰送過來的。

“是一個姓鄭的人,他說是阿布卡的朋友,但以後再也不是了。”伊勒佳說:“那個姓鄭的人還說,他之所以送這些東西過來,完全就是看在楊……看在阿布卡的面子上,是爲了全以前的兄弟情分,從此以後他就和阿布卡恩斷義絕形同陌路了……”

姓鄭的人?那一定就是鄭肅鄭頭兒了。

自己過去求援借糧的時候,鄭頭兒不僅嚴詞拒絕,甚至還動了手,怎麼又在事後送東西過來?

很顯然,這絕得是鄭頭兒的本意,而是得到了更高級別的授意。真正“雪中送炭”的那個人不願意和此事扯上一丁點的關係,所以才假借鄭頭兒之手。

楊瘋子很清楚的知道背後主使之人是誰,但他卻不能說出來……

如同地獄一般的南海子終於升起了炊煙,人們開始象正常人那樣生活做飯。

這裡沒有整齊的房舍,只有低矮的窩棚,一羣又一羣衣衫襤褸的旗人們雖然經歷了災難,卻終於得到了他們最想得到的東西,比如說安全和最基本的糧食。

在這裡,楊瘋子的意志就是聖旨,就是神諭,他說每個人每天只有二兩的口糧定額,那就真的只有二兩,誰也不能違背。未來的日子還很漫長,必須儘可能的節省。

每天二兩的口糧定數,當然不足以維持正常的體力消耗,尤其是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僅僅只是餓不死罷了,但人們有的是辦法。

把草根和榆樹皮之類可供果腹的東西撕扯爛了,放進鍋子裡猛火熬煮,雖然只有一丁點的糧食,卻能夠煮出一大鍋稀粥一樣的糊糊,足夠一家人吃好幾頓的了。

“豐哥豐舅,開飯嘍……”

女孩尋月碰這一個大大木碗,給楊瘋子送飯來了。

早已飢腸轆轆的楊瘋子朝着尋月做出一個善意的微笑,端起木碗正準備吃的時候,才驚訝的發現自己的碗裡不是爛泥一般的稀糊糊,而是真正的糧食。

滿滿的一大碗黑豆,已經煮熟了,其中還有些紅褐色的高粱粒子。

這是純粹的糧食,沒有摻雜一丁點草根樹皮之類的“填充物”。

在這裡,只有楊瘋子纔有這樣的待遇,只有他纔有資格食用糧食。

“這東西……這碗飯是哪兒來的?”

尋月似乎被楊瘋子的焦急神態給嚇到了,聲說道:“是我娘煮的,我娘說只有你纔可以吃這樣的飯……”

楊瘋子二話不說,端起飯碗就衝了出去。

佟家大姐和佟五伯正在捧着熱氣騰騰的飯碗“享用晚餐”,楊瘋子劈頭蓋臉的就問了一句:“黑豆和高粱是哪裡來的?”

“楊……阿布卡,是這樣的……”佟家大姐說:“我們卸下車上的東西之時,才發現每一輛車的車底下都藏着一個黑布口袋,口袋裡裝着黑豆、綠豆和高粱,還有些穀子。”

佟五伯說道:“我們商量了一下,認爲這是您的朋友送給您吃的,所以專門把這些東西儲存起來,用來給你一個人吃,別人都不許碰……”

“東西在哪兒,快帶我去看看!”

這些真正的糧食和其他的糧食副產品完全不同,全都裝在黑色的口袋裡,其中多是些豆類,豇豆、黃豆和黑豆爲主,還有些紅豆和綠豆。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穀子、高粱和蕎麥之類的東西了。

如果鄭頭兒真的希望能夠吃到糧食的話,就應該送來黃米或者是高粱米,而不是弄這些沒有脫殼的東西。

爲什麼一定要使用黑色的口袋……

楊瘋子已經明白過來了:“這些東西絕不能碰,連一粒都不許吃。”

“我們當然不會吃這些金貴的糧食,全都留給你一個人吃……”

“這是種子!是種子,你們明白嗎?”

這裡的一把穀子,只要撒到地裡去,經過春耕夏播之後,到了秋季就能收穫半口袋或者是滿滿的一口袋黃米。

種子就是希望,種子就是未來!種子的意義,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

“你的身體太虛弱了,我擔心……”佟家大姐憂心忡忡的說道:“你可千萬不能有任何意外啊。若是你倒下了,天就塌了,吃的好一點誰也不會說什麼……”

楊瘋子的身體狀況早已大不如前,再也不復以前的雄健和強壯,完全就是一個弱不禁風的病夫,連走路都必須拄着柺杖,哪裡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還不如佟五伯的身子骨更硬朗呢。

萬一要是楊瘋子有任何三長兩短,就全完蛋了。

所以,大家一致認爲,應該讓他吃的更好一點,身體更強壯一點……

“餓死爹孃,不吃種糧,不能吃種糧啊。”楊瘋子反反覆覆的唸叨着這句話“這裡的每一粒種子,都不許吃,誰都不許,等到天氣轉暖之後,要撒播到地裡去,只有這樣纔能有收穫……”

餓死爹孃不吃種糧是一句很通俗的諺語,足以說明種糧的重要性了。這個道理佟五伯等人不是不明白,但卻沒有辦法。

雖然已經有了一些糧食,但這裡的人口實在太多了,無論再怎麼節省,那點糧食都不足以支撐到新糧收穫的季節。唯一的辦法……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楊瘋子再次去城裡借糧,不論如何他都是漢人的大英雄,總是有機會借到些糧米的……

但楊瘋子卻知道那種可能已絕對不存在了。

眼前的這點不是糧食的糧食,就是最後的支援,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對方送來了種子,就足以說明以後不會再有任何類似的援助了,他們必須自力更生,或者說是自生自滅。

對於這一點,少女伊勒佳極度反對讓楊瘋子再次外出借糧,她的理由極其充分:“爲了這點吃的,阿布卡已經被打成了這個樣子。若是再出去借,若是阿布卡被打死了……阿布卡再也不能出去了,再也不能,他必須和我們在一起……”

楊瘋子說道:“眼下的這點口糧肯定不夠,但卻可以支撐一陣子。大家都是有手有腳的人,怎能總是指望借糧過活?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必須勞作……”

所謂的“皇家獵苑”其實不過是一片荊棘密佈草莽叢生的“蠻荒地帶”,既沒有良田可供開墾也沒有工具可供使用,更是嚴重缺乏必要的原材料,看似無法從事任何生產活動,但卻擁有一個別處不具備的巨大優勢:勞動成本。

這有的是人,而且勞動力的成本幾乎爲零。

爲了現在的身上衣衫口中食,爲了以後的長遠打算,不論男女不分老幼,全都動員起來。

身強力壯的男人們用原始的工具挖開一處處斜坡,建造出一個又一個簡陋的土窯,然後砍伐樹木燒薪爲炭。或者是砸開冰封的河面,從冰冷的水底撈出一塊塊膠泥,用最原始的工藝彷彿揉搓製造出簡陋的泥盆、泥罐,再用柴草煅燒成爲可以勉強湊合着使用的陶製器皿……

女子們則在樹林中找到蕁麻或者是藤麥,把表皮剝離下來,一點一點的搓製成繩,然後割蘆葦編草蓆,或者是割藤條編制匾、筐、籃等常用器物……

老人和孩子們則專門找到那些“寸草不生”的鹽鹼荒灘或者是“紅泥坑”,不厭其煩的收集“鹼土”和“紅泥”,然後用大量的清水反覆淘洗,最後蒸乾就可以得到少量的“土鹼”和“土硝”了……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不管這樣的生產方式有多麼原始,也不論生產效率有多麼底下,在勞動力價格爲零的前提之下,數以萬計的男男女女晝夜不同的勞作着,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相當驚人。

所有的這些東西,基本上全都是用來交換的商品,旗人們只能從事生產,作爲唯一一個可以走出這裡的人,楊瘋子天然就是最終的銷售者。

這些所謂的商品,其實並不怎麼好,卻勝在價格低廉。一斤穀子就可以換三個荊條筐或者是四個黑條提籃,一把剪刀再加一把繡花針,就能換到三十六斤上好的白炭,如此低廉的價格總是可以吸引到一些商人。

在完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楊瘋子終於聯絡上了京城的幾家雜貨鋪,第一筆交易就在南海子邊上順利完成。

七十車上好的白炭和一百多車雜炭,再加上四千多丈麻繩和許許多多的草繩、葦蓆等物,以及兩袋子“土鹼”和少量的“土硝”,以低的讓人不敢相信的價格銷售出去。換回來四百多石“黑麪粉”和一些的碎米,以及鋤頭、鐮刀、砍柴刀、針線、鐵釘等生產生活用具。最要緊的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第一次擁有了食用鹽……

自力更生,終於初見成效!

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四章 銀雀兒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朝君臣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辮子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七章 姐妹第三百九十五章 內應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一媒婆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