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

此次深入湖廣,李吳山所能夠調動的兵力只有一萬上下,卻創造出殲敵一萬的戰果,真可謂是輝煌大勝。

大旗軍的主力還在江南,僅僅只是帶着區區幾個營頭和一衆的闖軍殘部,就打出這樣的局面,頓時震驚朝野。

在不使用大旗軍主力的情況下,就能殲敵一萬,這說明什麼?

說明李吳山李大帥指揮有方用兵如神,隨隨便便就能打出旁人想都不敢想的勝仗。

“大明軍神”“武穆重生”“武侯再世”等等溢美之詞鋪天蓋地而來。

“萬歲,湖廣之戰絕非如外界傳言的那樣,更不是因爲忠勇公真的用兵如神!”作爲大旗軍的監軍,又有牛柱兒這樣的心腹全程參與了湖廣之戰,高起潛顯然比其他人更清楚蘊含其中的奧妙,並且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李吳山獲勝的關鍵:“此勝,全賴那些個學生兵!”

李吳山的用兵方略確實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但要說他是曠古凌今的“軍神”,那就顯得有些誇張了。

李吳山的指揮水準雖然在及格線以上,但卻距離“軍神”二字還有十萬八千里那麼遙遠。

他之所以能夠在湖廣打的這麼漂亮,並非是因爲李吳山本人有多麼厲害,而是因爲那些個學生兵。

作爲高起潛的心腹嫡系,牛柱兒把每一場戰鬥的經過都做了詳細彙報。

牛柱兒是大旗軍的營官,高起潛是大旗軍的監軍,這本無可厚非。但高起潛卻發現取勝的關鍵不在於李吳山,也不在於大紅狼等人,而是完全取決於那些學生們。

吳山軍校的學生們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讓牛柱兒無比震撼,回來之後馬上對高起潛做了詳細彙報。

雖然高起潛也不大相信一羣學生能夠有如此犀利的戰鬥力,但是通過牛柱兒的描述和他自己的覆盤,很快就得出了一個不容置疑的答案:軍校學生的戰鬥力遠遠超過大旗軍的精銳營頭,不是超過多少的問題,而是超過了多少倍的問題。

李吳山之所以敢於率領一羣雜七雜八的烏合之衆深入湖廣,之所以敢於在阿濟格的眼皮子底下殺了一個來回,就是因爲他早就知道這些學生的戰鬥力到底有多麼強悍。

雖說大旗軍是李吳山的私兵,終究還頂着一個“太子親軍”的名頭,是由大行崇禎皇帝欽命組建的隊伍,至少還能用君臣大義壓住大旗軍。

但是,這些學生根本就不在大旗軍的戰鬥序列之內,甚至連軍隊都算不上。

他們只是學生,並且僅僅只是李吳山的學生。

朝廷根本就調動不了。

李吳山對軍校學生的控制,遠在大旗軍之上,朝廷連一點插手的可能都沒有。

“據老奴所知,吳山軍校的學生之所以如此善戰,最要緊的就是火器二字!”高起潛並沒有親眼目睹學生們的戰鬥,只能憑藉牛柱兒的彙報再加上自己的推測進行描述:“在犀利的火器面前,敵軍幾無還手之力,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雖然這些學生們是李吳山的私人武裝,但是復隆皇帝卻不認爲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他李吳山能組建軍校,我堂堂的大明天子爲何不能?

既然火器這麼厲害,乾脆就組建一支類似的火器軍不就可以了嗎?

李吳山僅憑兩千多使用火器的學生,就能打出黃州大勝的局面,若是以朝廷的名義組建更大規模的火器新軍,想必一定能夠取得更大勝利。

“恕老奴斗膽直言,這恐怕不行!”

“爲何不行?”

大明朝不是沒有火器兵,也曾有過成規模的火器軍,但實戰效果……想當年,京城的火器營在李建泰的率領下去阻擊闖軍,卻被劉宗敏打的滿地找牙,李建泰被俘之後投降了闖軍……

隨便招募些人手,配備火器之後就是百戰百勝的軍隊了?

真要是這麼簡單的話,大明朝又何至於被李闖和清廷輪着番的折騰?

“老奴愚見,吳山軍校的學生們之所以如此勢不可擋,必有內因!”

作爲一員老將,高起潛深知強兵的根本。

所謂的強兵,雖然武器裝備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卻不是根本原因。三大營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爲京畿防禦的主要力量,三大營的裝備和待遇無疑的最好的,但卻被多鐸殺了個稀里嘩啦,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

強兵的根本在於人!

真正的虎賁強兵,絕不僅僅只是因爲武器裝備的良好,人的因素纔是最重要的。

僅僅只是經過兩年多的訓練,李吳山就把幾千孱弱的少年變成了無敵的軍隊,這裡頭一定有原因。

既不能調動吳山軍校的學生,也不能直接組建一支現成的火器軍,也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李吳山出風頭了。

高起潛和復隆皇帝之間的關係,既是君臣又是主僕。早在“闖宮奪門”之時,作爲南京三大軍頭之一的高起潛就第一個對當時的太子表示了效忠,絕對算是皇帝的心腹肱股之臣。若不是有這一層關係,也不會把“大旗軍監軍”這個至關重要的使命放在他的身上。

高起潛雖是個身殘的宦官,但卻和那些只知道誇誇其談的文臣絕不相同。

朝中的文臣,大多是空口白話,就算是有些個耿直能諫之臣,最多也就是指出時政弊端。高起潛卻不一樣!

他不僅能夠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還能提出解決的辦法。

“既然你提起此事,想必已有了應對的方略吧?”復隆皇帝面帶微笑的說道:“朕素知你忠直的能臣,又是先皇簡把起來的內臣,最是公忠體國。有什麼法子你就說出來!”

“老奴以爲,軍校學生能有如此戰力,根本之根本還在於一個教字!”

軍校學生以前不過是普通的少年子弟,經過李吳山兩年多近三年的調教之後,就成爲戰力無雙的軍隊,只能說明李吳山傳授給他們很多獨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外人是無法瞭解的。盲目的鸚鵡學舌,必然會畫虎不成反類其犬。

只有深入學習,才能明白忠勇公練兵的獨到之處。

“以老奴之見,朝廷若想練出強兵,只需一個字!”高起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學!”

學?

向李吳山學習!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態度,也不是簡單的政治口號,而是要認真執行深入貫徹。

按照高起潛的說法,就是派遣一批絕對信得過的人手,深入到吳山軍校裡邊,去學習李吳山的練兵之法。等這些人學成之後,再以他們爲骨幹組建一個類似於吳山軍校的軍校,編練出一支由朝廷直屬的火器新軍!

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七十五章 英雄還是梟雄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十章 大比賽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章 軍閥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三百一十五章 效忠對象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七章 姐妹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一百零八章 妖夢入懷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一章 吃大戶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遠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決不投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南京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三百六十五章 野心膨脹第三百七十五章 破事一籮筐第二百八十七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