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

李國英,原名李狗兒,原籍山東,是左良玉的舊部,現領黃州府剿防使之職,率部駐守平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阻止豫東南一帶的闖賊亂竄。

左良玉雖死,但他手下的部將還有不少,比如說盧光祖、徐恩盛、郝效忠等,都是有名的大將。和這些人比起來,李國英顯得有些過於平庸,但卻是左部的嫡系,素來被左良玉視爲心腹之人。

這主要是因爲李國英是左良玉的兒時夥伴,是光着屁股一起長大的交情。

左良玉幼年喪父,在他兩歲的時候母親改嫁他鄉,在親戚的撫養之下吃百家飯長大的。當時的李狗兒家境稍好一些,總是從家裡偷些乾糧餅子給左良玉吃。年紀稍長以後,二人一起給私鹽販子做挑夫,在一個鍋裡掄馬勺,是一個餅子掰成兩半吃的交情。

後來左良玉飛黃騰達,自然不能忘了以前的老兄弟們,李狗兒投靠了左良玉謀了一個軍職,成了大明的軍官。

雖說李狗兒這人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卻勝在老實本分,而且對左良玉極度忠誠,自然被視爲心腹,不僅提拔的很快,而且左良玉親自給他取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李國英、

從崇禎元年至今,李國英始終追隨左良玉,已二十一年了。在左良玉身死之後,繼續追隨左夢庚,絕對屬於左家軍當中的元老。

對於左夢庚投清這件事,李國英沒有任何意見,既不同意也不反對,而是抱定了一個想法:做大明的軍官也好,給大清效力也罷,都和他無關,他只對左家人效忠。

李國英是個典型的鄉民,斗大的字兒認不了一籮筐,什麼家國天下什麼春秋大義全都不在乎。只是單純覺得當年的左良玉對他不薄,自己就應該給左家人賣命。

正是出於這種簡單的報恩想法,在收到左夢庚的命令之後,李國英一刻也沒有耽擱,馬上率部出戰。

李國英的作戰手法和他這個人完全一樣:呆板、僵化,雖然顯得非常保守,但卻異常謹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爲深知自己不是什麼絕世名將,所以從不玩弄那些眼花繚亂的技巧,也從不適用複雜的戰術,因爲他知道自己沒有那個本事。

老老實實的執行上司的命令,“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他的作戰思想。打呆仗打爛,一點一點的磨,打消耗戰,然後利用人數優勢把對手活活堆死,這是李國英用老了的手法。

這次也不例外!

大紅狼是闖軍舊部,他率領的人馬大多出自闖軍。這對於李國英而言是一個優勢:因爲闖軍是他的老對手了,早就習慣了闖軍的作戰手法。

用熟悉的戰術和熟悉的敵人交戰,對於李國英而言完全就是輕車熟路,就算是閉着眼睛也知道應該怎麼打。

事實恰如李國英所料想的那樣,按部就班老老實實的打了幾天呆板的讓人乏味的戰鬥之後,毫無亮點可言的攻防戰就逐漸變成了消耗戰,最終的勝負不是取決於誰的智慧更靈動,而是取決於誰的人數更多。

大紅狼的援兵已經到了,這完全就在李國英的預料當中,但他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爲他的援兵也在陸陸續續的趕過來。雙方都把援兵投入戰場之後,依舊要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打消耗戰,是李國英的拿手好戲。

反正時間在自己這邊,又是內線作戰,甚至不需要戰勝對手,只要持續不斷的消耗下去,對手就會知難而退了。

當自己的右翼(敵之左翼)出現了新的敵人之後,李國英馬上就把預備隊增援了上去:你拱卒我也拱卒,你增援我也增援,反正我能調動一萬多人馬,佔據壓倒性的數量優勢,那就耗唄,誰怕誰?

僅僅過了一個多時辰,李國英就得到了消息:左翼潰敗。

剛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國英根本就是一頭霧水,第一反應就是消息有誤。

左翼原本就有兩千多人馬,加上剛剛增援上去的一千六百人,差不多四千人馬呢,佔據了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可謂兵力雄厚,怎麼可能會敗下陣來?

雖說早就聽說大旗軍英勇頑強戰力剽悍,在那個方向上卻只有兩千多人。以四千對兩千,怎麼也不會敗吧?就算大旗軍真的是天兵天將勢不可擋,也不可能敗的這麼快呀!

從時間上推算,戰鬥不過剛剛打響,要想分出勝負怎麼也得三五天的時間吧?怎麼可能剛一接戰就敗了個稀里嘩啦?

這完全不符合常理嘛。

所以,李國英堅持認爲是軍情有誤,而是不是整個左翼已打穿了。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軍情戰報如同雪片一般紛紛而來:左翼敗了,而且敗的非常之慘。近四千人馬被敵人打的丟盔棄甲,正匆匆忙忙朝着這邊潰敗下來。

李國英不是沒有打過敗仗,但這次卻是真的懵了,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兵力最雄厚的左翼到底是怎麼敗下來的。

從時間上推算,左翼的潰敗幾乎是在一瞬間產生,能夠出現這樣的效果,說明對手在這個方向上投入了至少兩倍甚至三倍的兵力。

但對手的總兵力都不到一萬,而且主攻方向是在麻縣,平湖一線只不過是分戰場,不可能有太多的敵軍。

大軍團作戰,不是捉迷藏,不可能做到徹底的掩飾和隱藏,更不可能把一兩萬人馬憑空出現在某地。

難道說對手把所有的兵力全都壓在左翼上了?

這就更加的沒有可能了,因爲李國英已經和大紅狼在正面戰場上打了好幾天!

最先敗退下來的潰兵說,他們遭遇的是股敵軍,也就是一兩千人的樣子……

這一次,李國英已經對自己的軍情繫統完全絕望了:這他孃的不是睜眼說瞎話嗎,一兩千人就能瞬間擊敗四千人?難道說對手全都是三頭六臂的天兵天將?

不可能,絕對沒有這種可能。

唯一的解釋就是:對手在左翼方向上埋伏了大量人馬,突然殺出來纔會有這樣的效果。

不論如何,左翼的潰敗都是不爭的事實,戰鬥經驗豐富的李國英當機立斷,毫不猶豫的把最後一千多預備隊全都投入左翼,希望可以穩住局面。

奈何事與願違,這壓箱底的一千多預備隊敗的更快,還沒有看到對手是什麼樣子,就直接敗下來了。

這第二波支援,根本就沒有達到左翼戰場,就和己方的潰兵迎面相遇了。

兵敗如山倒可不是一句誇張的形容,而是對事實的真實陳述。敗兵如同潮水一般,好像是一羣被獵狗追趕的鴨子,根本就收拾不起來了。

四千多人當不能稍微阻擋對手,這一千多援兵還能掀起多大的浪頭?乾脆直接撤了回來,免得被己方的敗兵衝散,到時候局面就會更加糟糕。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李國英是一頭豬,也知道敗局已定了。

收拾敗兵重整戰線?只有沒有上過戰場的雛兒纔會有這麼天真的想法。

幾千敗兵呼啦啦的敗退下來,光是那股慣性就勢不可擋,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就算是武侯再世軍神重生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爲了避免敗兵衝散自己的陣線,李國英做出了一個雖然說不上精明但卻絕對中規中矩的選擇:帶着自己的本部中軍飛速撤退。

撤退和潰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這種情形之下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先行脫離接觸,撤退到安全距離之外再行收拾人馬重整旗鼓,以圖再戰……

如果在正面對敵的大紅狼能在這個時候抓住機會,死死咬住李國英的尾巴,不給他從容撤退的機會,必然會是一場輝煌大勝。可惜的是,大紅狼的戰鬥經驗和李國英一樣豐富。

打了好幾天,都是難分難解的局面,當面的對手李國英並沒有呈現出明顯的敗相,忽然就莫名其妙的全軍撤退了。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居然還玩弄這樣的鬼花招,大紅狼要是上當那才真的活見鬼了呢。

大紅狼本能的認爲李國英是在玩弄“詐敗”的花招,纔沒有在第一時間下達銜尾追擊的命令。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給了李國英寶貴的喘息之機。

雖然早就知道李大帥會攻擊敵人的側翼,但大紅狼也算是大旗軍的一員,知道大旗軍的戰鬥力。就算是李大帥再怎麼勇猛,畢竟兵力擺在那裡,僅有一個不算大旗軍嫡系的“己”字營和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直屬隊,能夠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就已經足夠,完全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擊敗對手。

在同一件時間上,敵我雙方都出現了重大誤判:李國英過分低估了對手的戰鬥力,而大紅狼則認爲是李國英在耍花招,絕不肯上當。

但是,沒過多久,大紅狼就覺察到事情有點不對頭了:李國英撤的太匆忙了,直接就甩下了單薄的右翼,慌慌張張的調頭就跑,這不等於是把猶豫白白送給大紅狼了嗎?

完全是出於謹慎的考慮,大紅狼還是沒有敢於貿然進攻,而是派人去找李吳山覈對確認。

“報將軍,敵之側翼已被李大帥擊敗,正倉皇撤退。大帥正率人馬沿途追趕……”

怪不得李國英跑的如此匆忙,原來是側翼已經被李大帥打崩了。

李大帥不愧是李大帥,果然是人的命樹的影,大明戰神的盛名之下果然無虛,僅僅只帶着一個“己”字營就“閃崩”了李國英。

“報將軍,己字營還在原地未動!”

“己”字營還在原地?聽了這話,大紅狼登時就懵了。

如果“己”字營按兵不動的話,那對手的側翼是被誰打崩的?

李吳山李大帥再怎麼厲害,也不能象傳說中的趙雲趙子龍那樣單槍匹馬直闖軍陣吧?那種事情只會出現在戲文裡頭,兩軍交戰的戰場上永遠都不可能出現。

“己”字營根本就沒有參與戰鬥,而是作爲預備隊繼續等待李吳山的命令,現在還停留在原地。

那麼,現在正在追擊李國英的是誰呢?

“李大帥正率火器營與敵激戰。”

火器營?大旗軍中根本就沒有這個建制,哪裡來的什麼火器營?

“就是那些學生,大帥率領學生們窮追李國英部,已前突二十餘里了……”

聽了這句話,大紅狼的腦袋裡就好像鑽進了一萬隻蒼蠅,頓時就炸了,一跳三尺高的破口大罵:“我把你個親孃的牛柱兒,我日你八輩兒祖宗。我早就知道老閹賊的人不靠譜,老子要活剮了你……”

這事本和牛柱兒無關,大紅狼之所以如此咬牙切齒的大罵牛柱兒,就是因爲牛柱兒在如此緊要關頭按兵不動。

那些個學生只是來“觀摩學習”的,雖然不是遊山玩水也和遊山玩水差不多了。雖說那兩千多年輕人都是大帥一手培養的,終究不是士兵而是學生啊。

大帥都帶着毫無戰鬥力的學生們衝上去了,牛柱兒卻按兵不動作壁上觀,這他娘已不是違反軍令那麼簡單,這是要害死李大帥啊。

那兩千多學生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見過血,怎能是李國英的對手?一定是牛柱兒故意拖延,想要借李國英之手置李大帥於死地。

那牛柱兒本不是大旗軍的嫡系,“己”字營也是高起潛的舊部,和大帥不是一條心也是完全能夠想象到的事兒,卻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下作。

這分明是想害死李吳山李大帥,然後高起潛那老閹賊就可以順勢接管大旗軍了。

這個時候的大紅狼恨不得把牛柱兒大卸八塊,但卻已經顧不上了。

現在最要緊的是去拯救李大帥和那些學生們,至於如何泡製牛柱兒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起兵,盡起所有兄弟,追上去,救大帥!”

這個時候的大紅狼是真的炸了,以最快的速度集合起隊伍,連輔兵都甩下了,直接就率部衝了上去。

“我的大帥呀,你可千萬堅持住啊,千萬不要有什麼三長兩短……”從來不信神佛的大紅狼竟然喃喃的祈禱起來:“甭管是哪尊菩薩哪位大仙兒,千千萬,萬萬千,說甚麼也得保佑我大紅狼這一回哦。就算你們保不住李大帥,好歹也要保住我家太平啊。我郎家四代單傳,就這麼一根獨苗苗,我的兒若是有甚麼三長兩短,漫說我郎家歷代祖先不能饒我,就算我那夫人也能把我生吞了……”

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太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八章厲害之處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三百章 軍閥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一媒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世界在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二十章 各有心思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二十九章 所圖者大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三百六十五章 野心膨脹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四百一十七章 恩怨情仇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