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

在這些學生面前,李國英竟毫無還手之力,一瞬間就被打的閃崩。親眼目睹了學生們的戰鬥力之後,大紅狼已心悅誠服,沒口子的誇讚着:“不愧是大帥一手調教出來的兵,行,真的行,硬是要得!”

面對大紅狼的盛讚,李吳山只是微微一笑:“郎將軍謬讚了,他們還只是學生,不能算做是兵。此一戰不過是牛刀試,算不得甚麼。”

一上來就把李國英給打崩了,就這還是牛刀試?李大帥可真夠謙虛的。

這還真的不是謙虛,而是事實。

在大紅狼看來,這絕對是一場輝煌大勝,對於李吳山而言,真的算不了什麼。

學生們擁有壓倒性的火力優勢,而且啓用了全新的戰鬥模式。敵我雙方的差距已不可以道里計,而是存在至少一個代差。

領先整整一個時代,出現碾壓效果不足爲奇,這樣的戰績完全在李吳山的預料當中,卻徹底顛覆了大紅狼對戰爭的認識:“嘖嘖,可真是厲害,直到現在纔算是明白了我家太平說的那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衝的越猛就死的越快……”

在絕對密集的火力面前,如舊式軍隊那樣奮勇前衝,用血肉之軀去扛火器,絕對是在送死。那一陣陣密集的排槍,士兵的悍勇已經成了一個笑話。因爲這已不再是戰鬥,而是排隊行刑!

看到學生們的火器如此犀利,大紅狼當然見獵心喜:“不能再讓兄弟們拎着刀子上去拼命了,我也得想法子弄點槍炮什麼的……”

“郎將軍不是外人,我就對你說點實在的東西吧。”李吳山說道:“學生們之所以能夠速勝,火器犀利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卻不是決定因素……”

拿起火銃就是新式軍隊了?哪有那麼簡單!

大明朝本就有成建制的火器營,但實戰效果卻非常不堪,甚至還不如披堅執銳的老式軍隊。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大明總兵李建泰就曾率領三千火器兵和闖軍廝殺,當時的大紅狼就是帶隊的將領之一,照樣把李建泰打的鬼哭狼嚎大敗而歸。

由此可見,學生們的戰鬥力並非是來自於火器,至少不完全是。

火器本身的犀利果然重要,但絕對的秩序和嚴整的紀律都是維持戰鬥力的關鍵因素。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大紅狼永遠都不可能明白:火器的使用不僅極大的提升了戰鬥力,還是對戰爭模式的顛覆。從學生們走上戰場是那一刻開始,一種全新的戰鬥模式隨之產生,而戰鬥模式的更新則徹底改變了戰爭……

也就是說,新式軍隊的出現,不僅僅只是表現在殺敵數字上,還會有更加深刻更加廣泛的影響。

“這事不妨以後細細說起,”李吳山笑道:“眼下的當務之急,則是清掃李國英的殘部,此事就拜託郎將軍了。”

李國英的總兵力約莫一萬四五的樣子,真正可以拉出作戰的也就是將將萬餘人馬,連續兩次激戰,被學生們幹掉了三千多,雖然還有大量的殘部,事實上已經算是被全殲了。(這一段話是廢話,原本不想寫的,只是爲了回覆某些讀者的議論,同時順便做一下歷史科普。在整個冷兵器時代,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全殲,而且事實上也做不到這一點。就以李國英之戰爲例子說明一下:李國英部的總兵力有一萬五上下,但他必須駐守平湖到橫水一線,這就需要至少四千多的駐軍,可以調動的機動兵力最多也就是有一萬而已。這一萬的機動兵力還需要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李國英的本部中軍和左翼軍,還有預備隊。至於少量的警戒附屬部暫不計算在內,粗略的估計中軍在四千多人的樣子。只要他的中軍一敗,基本上就算是被打敗了。而打敗他的中軍,只需要將傷亡數字積累到三成,也就是一千多死傷,就可以造成中軍的徹底崩盤,進而引發整個戰場的閃崩。在整個冷兵器時代,三成的傷亡數字就是一個硬標準,同時也是分水嶺。當傷亡數字達到三成以後,軍隊還沒有崩潰,命令還能夠執行下去,就可以算是當之無愧的強悍之兵了。所以,面對總兵力達到一萬五的李國英部,只需打死打傷一千多人,勝負就已經分出來了,所以李國英才會毫不猶豫的撤離做第二次部署。在千百年的漫長時光當中,因爲通訊技術和指揮體系的落後,只要擊潰敵之中樞,就可以奠定勝局。只要能夠殺死殺傷敵人機動兵力的三成,就算是全殲。至於說敵人有一萬人馬就砍下一萬個首級這種事情,從來都不存在……當然,弄虛作假或者是殺良冒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著名的薩爾滸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上的資料很多就不在這裡贅言了。)

李國英的殘部雖然數量很大,卻已是無頭之鳥,在失去了組織度之後完全就是一盤散沙可以隨意收割了。

在這個時代,最大的戰果從來就不是直接出現在戰場上,而是出現在戰後的清剿過程當中。失去了指揮並且被嚇破了膽的敵之殘部才重要的“送人頭的源泉”,追剿敵之殘部肯定會比戰鬥本身的收穫更大。

在戰場上打死幾千人卻在大戰過後俘虜幾萬人的戰例比比皆是,不僅不稀奇反而成爲一種常態。

雖然人頭就意味着戰功,但大紅狼卻更加希望和李大帥並肩作戰:真英雄好漢子從來都不屑於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頭“撿人頭”,想要功勞就得真刀真槍的去爭取才是。

“我素知狼兄高潔,不稀罕投機取巧貪佔別人的功勞,”先給大紅狼戴了一頂高帽子之後,李吳山笑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事狼兄不去做就沒有人去做了……”

“不是還有牛柱兒那王八羔子的麼?”

牛柱兒還在身後磨蹭,這“撿破爛”的活兒剛好可以交給他去幹。

“己字營已於昨日奉命南下……”

在大紅狼率部“增援”學生兵的同時,幾乎是前腳趕後腳的功夫,李吳山就已命令“己”字營南下了。

南下?現在的牛柱兒最應該做的事情無非有兩件:要麼趕過來和李吳山匯合,要麼回過頭去配合劉春生攻打麻縣,南下做什麼?又能南下到哪裡去?

“黃州,兩日之內,必須拿下黃州!”

當李吳山說出自己的戰略意圖之時,大紅狼當即就被嚇傻了:攻打黃州?李大帥你是不是還沒有睡醒?

黃州可不是麻縣,更不是平湖,那是府治所在之地,被阿濟格視爲湖廣的戰略支撐要地,駐紮着七萬清軍。

雖然七萬這個數字肯定是吹出來的,必然有很大的水分,因爲左部人馬素來就有誇大兵力的“優良傳統”。可那畢竟是一府之地呀,就算不可能真的有七萬大軍,打個對摺三四萬人馬還是有的吧?

就憑牛柱兒那兩千多人馬,再加上李吳山的這兩千多學生兵,就要去打黃州?

這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打勝的問題,而是李吳山有沒有睡醒的問題。

就算這些學生戰力卓絕,全都是三頭六臂刀槍不入的天兵天將,黃州距離此地的直線距離還有一百來裡,若是順着道路走的話,則是一百五六十里的的路程,就算是急行軍,也得走兩天。

到時候光是趕路,就能累的爬不起來,必要的修整也是需要時間的,怎麼可能在兩日之內拿下黃州?

這種事兒,大紅狼想都不敢想,難道說這就是李大帥說的全新的戰爭模式?

“是的,這就是一種新式戰爭,以後狼將軍就會明白。”

新式戰爭,新式戰爭,這個新詞兒大帥已經提起過好幾次了,大紅狼還是無法理解。

打了幾十年仗在戰場在翻翻滾滾大半生的大紅狼,在李吳山面前,覺得自己越來越無法理解戰爭了,就好像是一個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的新手雛兒……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第五百八十二章 英雄歸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熊衛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三百零四章 二子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任現任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狼子野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九十章 銅牆鐵壁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九章開闊眼界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十六章噩耗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七章 姐妹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四章 銀雀兒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