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

作爲欽命的江北總督,洪承疇可謂位高權重,但卻從不擺總督的架子,總是笑呵呵的,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

今日的洪承疇穿了一身便服,還戴了一頂八瓣兒的圓皮帽,看起來就象是個生活富足的財主,而不是統領江北各軍的總督。

面對着三十幾個大大的官員,洪承疇並沒有急於開始正式的“工作會議”,而是命令手下開啓了一罈好酒,給在座的衆人每人斟了一杯。

“諸位覺得我這酒怎麼樣?”

總督大人賜酒,當然得說了,更何況這酒確實不錯,入口綿甜脣齒留香,衆人紛紛盛讚。

“看來各位都是懂酒的行家啊。”洪承疇把玩着酒杯,笑呵呵的說道:“這酒本是山西的姜總兵給宮裡貢的御用汾酒,太后又賞給了我四十大壇,還專門用馱馬送給這裡來,足見皇恩浩蕩。可惜呀,可惜我是個外行,根本就品不出這絕品佳釀的好處。與其平白的糟蹋好東西,還不如給諸位拿去享用。一會兒議事完畢之後,你們每人帶一罈子回去喝了吧……”

“多謝洪督恩賞,下官等有口福了。”

洪承疇哈哈大笑着說道:“什麼恩賞不恩賞的,左右也是用太后的東西做水順的人情罷了。雖說這絕品佳釀是賞給我的,可諸位都是實心用事的同僚,還不是賞給咱們大家的麼?”

作爲江北總督,洪承疇的使命就是平定江南,但他的做事風格卻和多鐸完全不同。

同樣是帶着平定江南的使命,多鐸性情乖張喜怒無常,動輒就要殺人立威,而且從不把歸順過來的新附軍當人看,搞的這些新附軍頭目和地方官員戰戰兢兢敢怒而不敢言。相較於暴戾狠辣的多鐸,洪承疇簡直就是一位笑面菩薩。

他從不擺“總督大人”“欽命大臣”的架子,也很少動用刑罰,哪怕是對一些微末吏,也總是面帶笑容耐心和藹,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親切感。

這絕對不僅僅只是故意做做樣子而已,事實上,自從洪承疇成爲多鐸的繼任者以來,確實推行了很多改良性質的政策:重新統計人口丈量土地,招攬流民分配田產,對於儘快穩定江北局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和只知道橫徵暴斂的多鐸比起來,無疑高明瞭很多。

在對待新附軍的態度上,洪承疇也更加務實。最重要的一個舉措就是進行軍事改革:取消八旗戰兵的種種特權,把很多分屬不同營頭的新附軍統一改組成爲徵南軍,雖然還是有很多事實上的不平等,那些個“滿洲太君”依舊高高在上,但卻從制度上實現了軍人之間的平等。

現如今的徵南大軍當中,有不少就是當初多鐸的手下,而劉良佐部則算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洪承疇從不把最近投靠過來的新附軍當做是自己的奴才,而是把他們視爲手下,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當初南京保衛戰的時候,劉良佐等人看到情形不對,直接就拋棄了多鐸選擇跑路自保。拋棄主帥私自撤出戰場,這本是一項大罪,但洪承疇卻沒有追究,反而替劉良佐等人百般遮掩。

在多鐸那個時代,數量衆多的新附軍完全就是懾於清軍的強大才不得不歸順,至於有多高的忠誠度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到了洪承疇主持江北局面的時候,因爲種種措施的推行,極大的收復了新附軍之心,忠誠度明顯提高了很多。

他洪承疇本就明朝的大將,卻投靠了清廷,大家都是半斤八兩,都是改換門庭的貳臣,沒有了主子奴才的區別,反而沒有那麼多的心理障礙。

“漢生啊,”洪承疇親切的呼喊着一個新附軍頭領的表字,笑呵呵的說道:“我聽說你又納了一房姬妾,還是遠近有名的美貌女子。你的年紀已不了,可得保重身體啊,別到時候沒有被對手打倒,反而倒在女人的肚皮上……那可就好說不好聽了哦……”

在一片鬨笑聲中,那個叫做漢生的新附軍將領尷尬的笑了笑:“我是什麼樣的人,洪督最清楚不過了。我這人沒有多大的出息,就是有點好色……”

以洪承疇的身份和權勢,適當的和手下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反而更能促進上下級之間的和睦關係。

“自古英雄愛美人嘛。”洪承疇面帶笑容,說的雲淡風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丈夫三妻四妾本就是常有的事兒,喜好美色也是人之常情,終究不能沉溺其中,畢竟咱們還是有正事要做的……”

氣氛已經掌控的恰到好處,在一片上下和睦的情緒之中,終於說起了會議的重要議題:

“現如今的江北局勢是什麼樣子,我就不必多說了。最要緊的當務之急無非就是兩個字——剿匪!”

作爲清廷一方在江北的最高軍政長官,洪承疇當然不會承認“北伐先遣”的概念,也不說那些四下出擊的股武裝是造反軍,而是稱之爲“匪”,無形之中凸顯了清廷的統治地位。

“匪亂頻繁,地方不靖,具體的情形諸位都是知道的,我就不再贅言,現在就想說一說如何才能剿滅賊匪的事宜。”

剿匪行動已不是一次兩次了,但卻從未在根源上徹底解決“匪亂”的問題,反而越剿越亂,“賊匪”越來越多,已漸進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在這個問題上,洪承疇沒有象多鐸那樣大罵屬下無能,也沒有把責任推到新附軍的頭上,而是首先做了自我批評:“既然朝廷將江北軍政都委於我手,沒有能夠儘快平定地方,首要責任在我而不在諸位。”

會議剛剛開始,洪承疇就主動把責任攬到了自己的身上,給諸多的新附軍頭目吃了一顆定心丸。

“匪亂屢剿而不滅,而戰之罪,問是因爲地方上頗多刁民與賊匪勾結……”

這句話一針見血,算是說到了關鍵之處:北伐先遣各部再怎麼厲害,終究人數稀少,而且又是在敵人的大後方作戰,天時地利都沒有優勢。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北伐先遣各部無論是規模還是戰鬥力,都不能和正規的清軍作戰部隊相提並論。之所以屢剿而不滅,不能把責任推到軍隊的身上,因爲這確實不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當初多鐸在淮揚一帶橫徵暴斂殘酷殺戮,雖然以征服者的姿態佔領了淮揚和整個江北,但卻沒有能夠收服人心。尤其是在南京兵敗身死之後,因爲江南殘明的存在,江北的百姓大多還是心懷大明,對於清廷有着本能的牴觸心理,所以總是傾向於那些“賊匪”,甚至有不少地方官吏都覺得江南殘明有打回江北的可能,所以做了三心二意的騎牆派,在給清廷做事的同時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絕,往往是陽奉而陰違,這就註定了無法徹底剿滅賊匪的局面一定會出現。

只要不能儘快平定江南,江北的百姓就始終三心二意。若是想平定江南,就必須穩定江北,看起來這好像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但洪承疇已經找到了破解的辦法。

“諸位反覆剿匪,卻總是被賊匪牽着鼻子走,往往會弄師勞兵疲但卻徒勞無功。”洪承疇面帶微笑的說道:“我的意思呢,是讓兄弟們先撤下來好好的修整修整,爲平定江南養精蓄銳做好準備。至於這匪亂麼……佟將軍,就要有勞你了。”

佟圖賴一叉手,表示了遵從之意。

“佟將軍帶你的鑲黃旗漢軍剿匪,我再抽調從正白旗和鑲黃旗中抽調十一個牛錄的八旗戰兵給你,應該夠了吧?”

“足夠。”

“那就這麼定下來吧。”

派遣精銳的八旗戰兵去剿匪,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八旗戰兵是清軍當中戰鬥力最強的那一部分,人數非常稀少。在以往的時候,尤其是在多鐸時代,八旗戰兵一直都被當做是進攻的主力,不到決定勝負的時候根本就捨不得使用。往往都先利用數量龐大的新附軍去消耗敵人,最後才讓精銳的八旗戰兵去進行收割。

如洪承疇這樣,把最精銳最能打的八旗戰兵派出去剿匪,去和散落各處的山賊土匪作戰,以前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部署。

用八旗戰兵剿匪,用數量龐大的新附軍作爲平定江南的主力,這樣的部署蘊含着洪承疇的深意。

江北的新附軍本就是明朝舊部,而且有很多本就是出自以前的淮揚軍。而那些個“賊匪”之中又有不少淮揚軍舊部,作戰的時候難免會有些顧慮,甚至會出現手下留情暗中溝通的狀況。

把八旗戰兵派出去剿匪,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也不必理會錯綜複雜的地方軍政關係,只要倚仗強悍的戰鬥力一路平推過去就可以了。

“具體的作戰計劃我已經擬定出來,大家都幫着參詳參詳……”

“一切但憑洪督做主,我等無不遵從。”

洪承疇呵呵一笑:“朝廷把江北託付給我,我又不是三頭六臂的神仙,還不是要倚仗諸位協力同心?這江北之事不是洪某一人的,而是需要大家一起扛起來。我先說說剿匪的具體方略,大家幫着看看有沒有什麼疏漏,也好拾遺補缺的嘛……”

和獨斷專行的多鐸完全相反,洪承疇很重視手下這些帶兵將領的意見,總是把作戰計劃拿出來一起討論,充分聽取一線作戰部隊的意見和建議。

“這個作戰計劃,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用精銳的八旗戰兵佔據幾個重要節點,利用彼此之間的聯絡將賊匪限制在固定區域之內,讓賊匪無法流躥不能相互溝通。然後充分利用我軍的戰鬥力優勢掃蕩地方,將其逐一剿滅……”

“還有,這不僅僅只是兵事,地方官府也要配合。對於誠心歸順我大清的子民,應重加賞賜,至於那些個私通賊匪心懷不軌的刁民,則要重重懲處,以彰賞罰分明之效……”

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十三章 鬼話連篇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相送禮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三百九十五章 內應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二十三章 最終處置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們死了我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九十二章 小家子氣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三百章 軍閥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四十章 知府人選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