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

“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首唐詩道盡了大運河的故事,流傳至今。

強盛一時的大隋王朝爲此河而滅,這話雖然有失偏頗卻也並非全不道理。隋朝和大運河的關係千絲萬縷早已說不清道不明瞭,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隋後的歷代王朝當中,大運河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溝通南北,變天塹爲通途,不得不說這是隋煬帝的一樁功績。

世人都說這連通數省的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修的,其實不然:大運河的修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幾百年的歲月裡,歷朝歷代都在大運河上下過功夫。

唐、宋、元、明,都在不停的完善這條重要的水運大動脈,和隋朝時候比起來,現在的大運河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變得更加完善便利,作用也愈發凸顯。

但是,這條大運河並不是一直都處於暢通的狀態,偶爾也會出現“栓塞”的狀況。

尤其是從揚州以北都魯南的這一段兒,從嘉靖年間的出現了嚴重的淤積,河牀越擡越高,水面越來越淺,通行也越來越困難了。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湖漕相濟”!

星羅棋佈的湖泊和密密麻麻的河流水體系,攜帶着大量的泥沙,在漫長是歲月裡逐漸填充到了運河裡邊,就出現了通行不暢的狀況。

早在萬曆年間,朝廷就曾經提出過“湖漕分離”的治河方案,準備把湖泊和運河分離開來。從技術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大明朝的事情……好事不一定就能有好的結果。

張居正主政的時候,曾經試圖踐行“湖漕分離”的治河方案,調撥了大量銀錢徵發了很多河工。工程剛剛開始不久,隨着張居正的死也就是人亡政息了,反而滋生出大量的貪官和一連串腐敗案,最終不了了之。後來,大明朝的日子就是王二過年——一天不如一天,這事也就耽擱下來了。

時至今日,因爲戰亂,這一段河道的通行狀況越來越糟糕……

“漕運,漕運,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高郵縣尊大人不停的抱怨着:“往來費用全都由我這個的縣衙來出,弄出了虧空還是我的責任,我找誰說理去?”

這個時候的江北,還沒有建立起直屬的漕運衙門,一應的物資運送都需要地方官來操持。身爲高郵縣的父母官,縣尊大人只能親自出馬,押送一批糧食經運河北上。

好在這一趟運送還算是順風順水,雖然耽擱了不少時日,終究還是送過去了。現如今正是承着空船沿原路返回,準備第二波次的運送。

“鄔先生,你好好的算算,這次運送咱們到底貼了多少銀子?”

姓鄔的筆墨師爺本不主管錢糧事,但這位高郵縣尊大人剛剛上任還不到一年,沒有齊備的刑名、錢糧主管師爺,只有他這麼一個跟隨多年的筆墨師爺,完全就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事情都要擔起來。

“東翁吧,這一趟怎麼也得兩千多兩銀子吧?”

“嘶!”高郵縣令發出了一聲好似牙疼般的輕響:“這麼多錢?”

“一來一往,人吃馬嚼的,還能少了?尤其是上去的時候,那四百多個縴夫……”

這段運河淤塞嚴重,必須使用縴夫,亂七八糟的開銷加起來,竟然有兩千多兩,而且這些銀子只能由縣衙貼出來。偏偏這還不算完,這樣的運送需要持續四次,零零總總的算下來,差不多要貼出去萬把兩的銀子。

對於一個的縣衙來說,這絕對是筆巨大的開支,而且是額外開支。

“鄔先生,你說這筆錢洪承疇……洪督會不會給咱們報銷?”

“東翁啊,您就不要想着洪督能給衙門報這些銀錢了。”筆墨師爺苦笑着指了指在河面上緩慢航行的這九艘大船:“洪督沒有讓咱們自行組織船隻運送就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縣尊大老爺和一應的隨行人員就坐在大船之上,但這些大船卻和高郵縣衙沒有任何關係——這些船是洪承疇找來的。

既然是洪承疇組織起的水面運送,那運費當然得找他去要,反正高郵縣尊大人絕對不會給船工們一個銅板。

用地方衙門的錢補貼漕運,還想要我們掏運費?想不要想!

“我估計呀,這筆錢不要好要啊!”

“洪督根本就沒有打算給!”

“啊——”縣尊大人很驚訝的說道:“他不給錢?那這些船工可怎麼辦?別到時候找咱們要銀子……”

筆墨師爺呵呵的笑道:“這個就不必東翁老大人擔心了,洪督自然有辦法。據學生所知,洪督是用鹽引作爲漕糧的費用……”

這是一個很高明的辦法。

因爲持續的戰火,淮揚一帶已經被打爛了,稅收根本不足額,但朝廷的漕糧是一定要送上去的。於是乎,洪承疇就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既然徵收不來那麼多的糧食,就把這事交給地方商戶去辦理,但他卻不給錢,而是用鹽引來支付。如此一來,既可以解決糧食很難及時籌集的問題,又能省下很大一筆銀錢。

當然,這麼大的事情一般的商販肯定做不來,也只有金玲堂胡家敢接下這筆生意。

作爲徽商當中的實力派,金鈴堂的分號已經開到了京城,遍佈大半個北方。他們組織人力物力,幫助洪承疇運送漕糧,雖然本身賺不到錢,但卻可以通過壟斷官鹽的方式找補回來。

不管是對於金玲堂胡家,還是對於洪承疇,這都是一個穩賺不虧的生意。

而高郵縣令,只不過是負責這一段的督運而已。在他的轄區之內,一切額外的開銷都由縣衙支取。

洪承疇怎麼樣,漕糧怎麼樣,根本就不是一個的七品芝麻官應該關心的事兒,縣尊大老爺更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運送一次,就是兩千多兩的虧空,這可吃不消啊……”

“東翁不必發愁,學生已想好了應對之策。”經驗老道的筆墨師爺笑着說道:“這筆銀子雖然是由縣衙來出,但東翁卻可以把這筆賬掛起來,反正也是有出處的,就留給您的後任好了,至於到底掛多少……還不是由着老爺的心思麼?”

把財政赤字留給下一任地方官,然後巧立名目虛開賬目,把財政赤字弄的更大,不僅把洪承疇交代的差事辦好了,自己還能趁機渾水摸魚撈一筆……

嘖嘖……這纔是爲官之道啊。

正準備誇獎師爺幾句,縣尊大人忽然意識到了點什麼,看了看艙外問了一句:“怎麼回事?船怎麼停了?”

船確實已經停下來了,不僅九艘大船全都停下,連前後的引船和護船也全都停了下來。

這個船隊,就這麼靜靜的停在暮色之中的河面上一動不動。

沒過多久,消息傳來:因爲操作不當,前面的引船傾覆,來了個底朝天,橫着倒扣了下去。

這一段運河本就淤塞嚴重,北上的時候因爲承載重物吃水太深,還專門動員了幾百個縴夫。現如今雖然是空船輕載,吃水沒有那麼深了,但前面倒扣了一條引船,後面的船隻根本無法通行,只能停下來等待。

“需要等到什麼時候?今天晚上還能回去麼?”

“這可說不好。”姓鄔的筆墨師爺說道:“學生已派人問過金鈴堂的人了,他們已經開始打撈沉船清理航道了,至於什麼時候才能弄好,就不大好說了……”

“這些做生意的就是不靠譜。”縣尊大老爺滿腹牢騷:“送漕糧的時候都是順風順水平安無事,怎麼現在空船輕載了反而翻了船?真是晦氣……”

運河東邊的蘆葦蕩中,楊瘋子他們已經埋伏了整整一天。

也許是李大帥的情報上說起過,所以史環堅定的相信今天一定會有漕船從此經過。事實果然如此,從高郵縣出發的漕船雖然回來的晚了一些,卻終究還是來了。

襲擊漕船?開始的時候楊瘋子是這麼認爲的,其他的弟兄們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根本就沒有水面作戰的力量,更嚴重缺少弓箭等遠程武器,怎麼襲擊水面上是漕船?

雖然船隊行的不算快,但是憑藉這點人手根本就無力攔截。

“漕船一定會停,肯定會停下來,到時候咱們就有機會了!”

漕船會停下來,真的嗎?

鐵一般的事實再次證明了史環的絕對正確:黃昏時分,船隊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停止不動了。

天色昏暗,漕船不動,確實的發起攻擊的最好機會,但史環卻始終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而是以空前的耐心繼續等待。

有過了約莫一個多時辰,天色早已漆黑一片,又升起了團團霧氣,只能隱隱約約的看到船上的燈火……

這絕對是一個發起突襲的絕好機會。

“你們看到了沒有?倒數第三條和第四條船。”史環指着那兩條大船說道:“靠過去!”

雖然這些船明顯是空載狀態,但是能夠襲擊清軍的運送船隻,也是不的戰功。

可惜的是,史環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發動攻擊,而是很直接的說道:“前行遊鳧上船,不要動武,更不能傷害任何人!”

不傷人?那還怎麼突襲?

突然之間,楊瘋子等人明白過來:史環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襲擊,而是上船。乘坐清廷的漕船跳出清軍的包圍圈!

船隊之所以在這個節骨眼兒莫名其妙的停下來,就是故意製造事端拖延時間,在等他們。

而史環則知道那艘船上有自己人在接應,她一直都在等這個信號的出現。

那兩條船看起來和別的船隻沒有任何分別,只是燈火的數目有點細微的不同:船頭五盞航燈,船尾則是三盞。

前五後三,這是吳山的諧音,也是李大帥在密信中提到的暗號。

只要是掛起這個標誌,就是自己人。

在夜色和大霧的掩護之下,一行人跳進冰冷的水中,慢慢靠近了那兩艘船……

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五百七十一章 浪漫男兒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家覺悟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四百二十七章 手法粗糙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野心膨脹第二十章 各有心思第二百零三章 嫂夫人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五百一十九章 成本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南京去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