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

想不到的是,這位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卻有幾分果斷決絕的剛烈,知道了南京即將陷落的消息之後,不僅鼓勵錢謙益勇敢面對以身殉國,而且已經做好了同殉的準備。

“老爺乃是士林領袖文壇宗師,聖人教誨忠義之理遠勝妾身百倍,這個時候可不能三心二意了。”

風塵女子柳如是明顯要比文壇領袖錢謙益要鎮定的多,從容不迫的說道:“北都淪陷,眼看着這南都又是不保。當此天下皆亡之際,如老爺這樣的斑斑大才忠義之臣,一定要以身殉國才行。唯有如此才能不負國朝恩養,才能留下百年之後的壯烈之名。若是三心二意,就算苟活一時,只怕也難逃一世罵名……”

連素來嬌媚柔弱的柳如是都這麼說了,錢謙益的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遲疑的說道:“你……你這麼說,分明就是要我去死……”

“不是妾身要老爺去死,而是時局如此,不得不死。更何況老爺早已說出生爲明臣爲明鬼的壯烈豪言,這個時候若是苟且偷生投靠了清廷,豈不爲人恥笑?”

“這……死字好說不好做呀!”

“老爺時常耳提面命,經常教導妾身忠義之要。那文天祥是何等的壯烈,老爺不是一直都對文丞相敬仰有加的麼?而今正是效法之時……”

要錢謙益去效法寧死不降的文天祥,這實在太爲難他了。

“老爺本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做不出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的壯舉,比不得精忠嶽武穆。但卻可以做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宋亡之時有文天祥,明滅之際有錢謙益,前後輝映名垂千古,也是一樁佳話……”

這個時候的錢謙益已經後悔了,後悔自己不該爲了邀名而當衆說出“死爲大明之鬼”的豪言壯語。奈何覆水難收,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被柳如是幾句話堵在這裡,錢謙益萬般無奈,索性一咬牙高聲喝道:“取筆墨來。”

柳如是看出他已經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對他的敬仰之心頓時又多了幾分,馬上取來筆墨紙硯,以供錢謙益錢大老爺書寫絕命遺書之用。

提起狼毫筆,蘸飽了松煙墨,在那口柳木棺材上寫下幾個大字:“大明死節之臣,蘇州錢謙益之槨!”

緊接着,又揮毫潑墨,給自己寫好了一份萬分慷慨的“遺書”,把自己對大明朝的忠誠之心和報國之意全都寫在紙上,洋洋灑灑數百言,真是字字珠璣筆筆龍蛇,文壇大宗師的文字功底果然不同凡響。

按照正常情形,遺書已經寫好,就連棺材上的擡頭文字都寫的整整齊齊,接下來就應該做“以身殉國”的壯舉了。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錢謙益反而顯得無比猶豫。

拿起柳如是早就準備好的短刃,想要橫刀自刎,卻又沒有自裁的勇氣。看了看那條白凌,想到吊死在房樑上的悽慘景象,更加的不敢那麼做。捏着那個裝滿了劇毒之藥的青花白底瓷瓶,始終不敢湊到脣邊……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他錢謙益不想死。

“局勢已萬分緊迫,還望老爺速速決斷!”

“我……要不……就再等等吧,興許……興許還不到一定要死的時候呢……”

柳如是伺候錢謙益這麼多年,深知他的秉性,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能說出“再等等”的話語,還有什麼好等的?

分明就是想等着清軍進城之後跪地請降!

什麼士林領袖,什麼文壇宗師,不過是貪圖富貴貪生怕死之徒罷了。

這個時候的柳如是萬分失望,早已心灰意冷。一來是因爲國破城亡,再者也是後悔自己所託非人,竟然嫁給了這樣的一個老頭子。

萬念俱灰之下,拿起那條早已準備好的白凌,朝着錢謙益蹲身一禮:“奴既已委身於老爺,便是老爺的人,此時此刻多言無益,唯有先行一步,老爺千萬珍重……”

錢謙益很清楚的看到了柳如是目光中的失望和冷淡,低着頭什麼都沒有說。

柳如是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拿着那條白綾子默默的進屋。先是坐下來仔細梳妝,打扮整齊之後又換了一身素淡的衣物,將那白綾子往房樑上一掛,繫了個死扣兒……

當外面的錢謙益聽到屋裡傳來凳子倒地的聲響之時,就知道柳如是已懸樑自盡了,一時間竟然精神恍惚了……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忽然出來一陣陣嘈雜的歡呼,其中還夾雜着聲聲吶喊:“辮子兵退了……”

“大旗軍回援了,清軍已退!”

“城池守住了,守住了……”

聽着外面的歡呼與吶喊,已顧不得辨別真僞,錢謙益猛然拿起那柄短刃橫在頸項之間:“國破之際,吾絕不苟活,當以此身殉城……”

雖然做出了一副橫刀自刎的樣子,那些個僕役卻不攔阻。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錢老爺不過是做個樣子而已。剛纔他就捨不得死,聽到了清軍已退的消息,就更加不會真的抹脖子了。

僕役們根本就不理會惺惺作態裝模作樣的錢謙益,而是猛然衝進屋子裡去,七手八腳將懸掛在房樑上的柳如是解救下來……

大旗軍回援,擊敗清軍,逼的多鐸不得不放棄已經拿到手的戰果,當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太子猛的一拍大腿豁然起身,手舞足蹈的大叫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會是這個樣子。我煌煌大明立國兩百七十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太祖餘蔭之下又怎麼會如此不堪?唐有李績,宋有岳飛,我就知道大明一定會有扭轉乾坤的功臣!”

“日月輝耀之下,怎容虜醜猖獗?”或許是因爲太過於興奮的緣故,太子的臉上好像起了一團烈火,紅的有點兒嚇人:“盡起各軍出城迎戰,定要全殲虜醜生擒多鐸!”

這次南京保衛戰,真是千鈞一髮,要不是大旗軍回援的及時,南京必然陷落。這個時候要全軍出戰,完全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太子這個人非常隨和,終究是少年血熱,聽到清軍敗退的消息立刻就興奮起來。經過程園畢的提醒之後,才強自壓制住狂喜的心情,故意做出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穩姿態,保持着君主的尊嚴和沉穩,但言語之間卻還是顯露出狂喜之下的興奮心情:“怎麼樣?怎麼樣?程愛卿不再懷疑李帥的忠心了吧?哈哈……”

這個時候的程園畢面有愧色:“當初先皇對李帥寄予厚望,這託孤之重託國之任,全都委於李帥一身。現在看來,先皇的識人之明託付之效,果然不是我們這些個做臣子的所能比擬。許是先皇早就看出了李帥的滿腔忠義,這纔將復國之望完全寄託在李帥身上。李帥忠勇無雙,不負先皇信賴,不負先中宮之信賴,果然奮起,我大明中興有望了!至於這全殲虜部生擒多鐸之事,自有李帥擔綱,也無需皇上操心了!”

事實證明,在打仗這個事情上,君臣上下全都是外行,加在一起都不如李吳山。所以還是不要在軍事上瞎指揮了,完全交給李吳山去做,而不是在一旁指手畫腳,顯然會有更好的效果。

雖然還沒有拿到具體的戰報,但眼下這個局面,足以說明大旗軍已經對清軍構成了重大威脅。要不是被大旗軍一刀捅在心窩子上,多鐸絕對不會放棄已經拿到手裡的南京城。

南京無虞,清軍將敗,這個局面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出來了。

既然戰事無憂,那麼,接下來就應該進行更加重要的事情了:登基稱帝。

只要太子正式登基,豎起大明正統的旗號,才能號令四方,聚集天下忠義之士。到時候萬衆相隨天下一心,收復北方光復大明故土完全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一媒婆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一百八十三章 兇名昭著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二百八十七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收學生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一百七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七十五章 英雄還是梟雄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一媒婆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二百七十九章 迥異之處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五百七十八章 吾學踐吾志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