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

揚州始建於春秋時代,現如今的揚州城主體部分修建於元末。洪武皇帝開創大明定都南京之後,曾有過一次修繕,卻也不過是在原有的規模上做了一些修修補補,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營建則是在嘉靖年間。

嘉靖朝修建的城區部分更加靠南,被當地人稱之爲“新城”。

老城雖然年代久遠,但卻高大堅固,充分體現出了堅城要塞的特色。幾十年前修建的新城則顯得低矮了不少,但卻更加精巧,除了最主要的安江門之外,還有兩個附屬的門一個水門。

相較於老城的堅固高大,臨江的南門則更加註重火力配備,僅僅是大型炮臺就有十幾個之多。

在遠程火力的支援下,揚州守軍奉命出城而戰,與從隋皇洲方向攻上來的大旗軍順利會師。

這一戰,遠沒有想象當中的那麼激烈。

合圍揚州的主攻方向在西邊的通泗門一線,清軍僅僅只在南線佈置了一個蒙古旗和六千多炮灰部隊。當隋皇洲水寨失守的消息傳來之後,南線的清軍知道揚州守軍一定會殺出來和援兵匯合,爲了裡面出現內外夾擊的狀況,選擇了主動朝着西南方向收縮,在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上繼續保持威脅姿態。

和大旗軍順利會師之後,史可法其實是很失望的。

“五萬援兵”的消息完全就是史可法杜撰出來的,僅僅只是爲了鼓舞軍心士氣,他早就知道大旗軍不可能有那麼都,但也絕對沒有想到會這麼少。

只有不到四千人馬。

對於偌大的揚州戰場而言,這四千人馬就好像是撒進滾滾江河中的一把胡椒麪,雖然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但卻根本改變不了大局。

“我家大帥恐揚州不守,特命我等來援。”帶隊是劉三房說道:“大帥親率主力押後,不日即可抵達……”

這句話馬上就讓史可法心頭的希望之火再次燃燒起來:“李吳山……你們的主力有多少人馬?”

“九千!”

一萬三千人馬,這是大旗軍的全部家底兒,雖然距離史可法說的“五萬援兵”還有很大出入,也算是一支強有力的援兵了。

按照史可法的安排,這三千多四千不到的援兵就應該馬上進城佈防,但劉三房卻拒絕了史可法的提議,而是堅持要守在安江門一線。

原因非常簡單——李吳山極端看重大運河與長江相連的這一段水道,並且將之視爲可以起到決定作用的生命線,他甚至給劉三房下了死命令: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守住這條線,至少要守兩個晝夜。在這之前,就算是死也得把自己的屍體留在那裡。

守住這條水上通道,就會有更多的援兵到來,而且還可以把原本駐守的南線的揚州守軍抽調一些出來去支援最主要的西線。

四面合圍的攻城戰,更講究牽制、策應、主次分明,而西線的通泗門一帶顯然就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主戰場。

通泗門外,清軍大營綿延二十多裡,各種各樣的物資堆積如山,簡直如同堅壁鐵桶。

形形色色的旗幟在風中飄揚,穿着各色軍服的士兵頻繁調動,傳令騎往來飛奔,儼然就是一副大戰在即的緊張場面。

在這個戰場上,清軍集結起了一個漢軍旗和一個蒙古旗,全都是齊裝滿員的精銳。如果再算上作爲預備隊使用的那個滿洲旗,再加上一部分原屬於歸德的前明新附軍和其他的雜牌軍隊,總兵力超過了五萬,相當於把徵南大軍的一半兵力擺在了這裡。

尤其那個滿洲旗,全都是鑲白旗的老底子,完全就是多鐸的本部親軍,不僅戰鬥力極其強悍,而且意志頑強忠誠度很高。

多鐸當然不會直接把自己的本部親軍推上去,這樣的主力一定會使用在刀刃上,作爲最後的攻堅力量。

爲了發揮出兵力上的優勢,攻擊範圍一再擴大,幾乎涵蓋了整個西線。只要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了突破的跡象,作爲預備隊使用的滿洲主力立刻就會壓上去。

連續多日的慘烈大戰,幾度攻防之下,交戰雙方已經逐漸摸清了彼此的套路。

象前幾日的交戰一樣,最先展開攻擊的依舊是作爲炮灰使用的新附漢軍。

“佟二哥,你覺得這次能夠攻得下來麼?”

二哥是佟圖賴的名兒,這是一個很親近的稱呼,而不是因爲他比多鐸年長几歲。

“我看有點難。”佟圖賴非常直接的說道:“揚州城本就是堅固,最是易守難攻,眼下的消耗還是不夠,恐不能一戰而競全功。我估摸着,這樣規模的進攻再持續兩日……最多三日,差不多就應該可以了。”

“這一次能攻進去最好,實在攻不進去也無所謂。”多鐸很輕鬆的說道:“我已派了阿爾音的蒙古旗到了南線,就算這邊一時難下,也能牽制不少兵力,總有機會補上南邊的缺口。”

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戰鬥力這個最直接的層面上,還可以實現從容的調度。就算短時間內無法攻破西線,也能把南線的揚州守軍調動過來,到時候南邊就有了機會,可以再次把運河一線的缺口堵死。

“大旗軍的戰鬥力可能沒有那麼不堪,僅憑一個阿爾音怕是無法封死那邊……看看吧,要是實在不行,我就過去支援一下。”

“這個大旗軍到底是什麼來頭?以前怎不曾聽說過?”

能夠在旦夕之間攻克儀真,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隋皇洲,行動迅速出手之果斷,處處透着狠辣決絕的風格,但多鐸卻從未聽說過“大旗軍”的名號。

在多鐸的心目當中,所謂的大旗軍,應該就是和淮安軍、徐州軍差不多的性質,都是地方上的軍頭罷了。

“這個大旗軍麼……”佟圖賴說道:“我也所知有限,只知大旗軍本是北地人馬,我軍入關的時候帶着崇禎太子南遷到了淮右。其首腦是一個叫做李吳山的民團頭子。”

民團頭子?也就是說,大旗軍根本就不是正規的軍隊而是民團?

民團的戰鬥力可能會比一般的治安軍要稍好一些,但卻絕對無法和正規軍相提並論。

儀真的額勒真和隋皇洲的水軍竟然敗於民團之手?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三百八十八章 談判鬧劇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四十一章 我是有身份的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三百一十五章 效忠對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五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三百章 軍閥第十九章 戰場紀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八十三章 小城固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五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備份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八十六章 和議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四十五章 討債鬼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並進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四十三章 債主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