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

史可法的面色一窒,正要開口說點什麼,那個年輕的傷兵腦袋一歪,已經去了。

最後看了這個士兵的眼,身手將那雙還沒有瞑目的眼睛慢慢合上,猛然站起身來高聲喊道:“危七爲國殺敵力戰而死,死的壯烈堪稱國士。他臨死之前親口對我說,一定會在九天之上看着袍澤弟兄殺退敵軍,諸位定要血戰到底不負危七一片血誠之心……”

兩軍鏖戰,生死一線,軍心士氣極端重要,爲了激勵衆人,哪怕是危七屍骨未寒,未免軍心浮動,史可法毫不猶豫的篡改了他的最後遺言……

爲了守住揚州城,史可法可以做任何事情,這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而已。

“江北淪陷,揚州已是最後孤城,是我大明唯一之土,縱是身死亦不容有失。淮右大旗軍援兵已至……”

大旗軍馳援揚州的消息大家已經知道了,但那麼一點少的可憐的兵力能濟什麼大用?這揚州城只怕還是會陷落的吧?

史可法很清楚的知道大旗軍的那三千多四千不到的援兵根本就不足以喚起軍事士氣,只能繼續給士兵們畫餅充飢:“朝廷的十萬大軍已泛與江南,旦夕之間即可來援。到了那個時候,內外夾攻,定讓多鐸死無全屍……諸君血戰朝廷封賞必厚,只需再守一日……至多兩日,即可凱旋……”

揚州的重要性已經強調了千百遍,這一戰的意義大家都心中有數,但是援兵呢?

大家翹首期盼的援兵在哪?

督師大人總是說援兵馬上就要到來,大家已經聽的耳朵都起了老繭,但是除了大旗軍的那幾千人馬之外,江南之兵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過。

仗已經打成了這個樣子,朝廷若是真的想要支援揚州,就算是爬也爬過來了吧?

江南的弘光朝是什麼樣子,大家的心裡早就有了計較:原本駐防揚州周邊的各個軍陣,以前全都是驕兵悍將,爲了爭奪這個肥的流油的駐防之地,不等清兵到來就開始攻打揚州了。清軍一開過來,卻比兔子跑的更快,有些人甚至直接就投降了清軍轉過臉去就打揚州,辛苦經營的江北防禦體系瞬間土崩瓦解,只剩下這座孤城。

雖然史大人口口聲聲說援兵馬上就要打來,但大家早已不對援兵抱任何希望了。

援兵根本就指望不上,只能依靠自己!

爲了守住揚州,弟兄們真是賣了死命的去打,就連揚州城內的老幼婦孺也發動起來,紛紛前來助戰。

灰瓶、滾木,石塊,熱油等等這些東西,全都是揚州的百姓們肩扛手挑弄上來的。爲了儘快堵住被火炮轟開的缺口,老百姓們已經把自己的房子都拆了,毫不猶豫的把梁木檁椽運送上來。

爲了補充捉襟見肘的兵力,素來有“愛民”美譽的史可法一再從民間抽調丁壯,直接就把那些沒有經過訓練甚至缺少基本常識的老百姓投入到戰鬥當中。

這樣的“士兵”根本就擋不住敵人的進攻,傷亡高的嚇人。有很多這樣的“新兵”甚至來不及看清楚對面的敵人是什麼樣子,就已經被密集如雨的弓箭射成了刺蝟……

尤其是今天上午的戰鬥,清軍攻勢前所未有的兇猛,完全不顧死傷,硬頂着火炮和弓箭的輪番射擊,不顧一切的蟻附爬牆。

一旦敵軍有效突破,揚州就真的全完了,八十萬父老即將滅頂。

誰也不敢後退一步,不顧一切的死守,但敵人實在太多了,很不就守不過來。

當清軍攻上城頭的時候,萬般無奈的史可法只能冒險:召集了三百敢死之士隱身於屯兵洞中,不顧一切的殺出去,及時打斷了清軍的後續攻擊,總算是穩住了局面。

可惜的是,那三百個敢死之士陷於幾十倍的敵軍當中,全都被砍成了肉醬,連屍體都收不回來!

眼看着對面的清軍又一次擺出了進攻的架勢,史可法拔出裝飾用的佩劍高高舉起厲聲大呼:“全軍準備接戰,火炮準備……”

火炮,是揚州防禦戰中的第一功臣。

但是現在,炮臺上的火炮大多已不堪再用了。

沉重而又笨拙的火炮雖然威力強大,卻因爲轟擊的過於頻繁,根本來不及自然冷卻,有些火炮的內膽已經開裂,根本就無法繼續使用。還有些甚至直接炸膛,將附近的清膛手和司炮手炸的支離破碎血肉模糊。

雖然庫存的火藥還有不少,但能夠使用的火炮卻只剩下最後的六門了。

除了火炮損耗嚴重之外,很多守城設施都出現了嚴重的破損。尤其是那些重型器械,損耗程度驚人。

爲了抵禦清軍的登城車、攻城錘之類的大型器具,揚州守軍專門製造安裝了很多重型器械,比如說大型牀子弩和龐大的起落錘,都是對付敵軍重型器械的法寶。

但是現在,專供牀弩使用的巨型弩箭已所剩無幾,六架起落錘也報廢了一半,真正可以依賴的就只有弓箭了。

但弓箭手的數量已經減少到非常危險的程度,已很難實現遠程壓制和殺傷效果……

“持我的手令,去找李總兵調些軍馬過來……”說到這裡,史可法又專門補充了一道命令:“若是東線吃緊無兵可調,就去找南線的高副使……”

揚州總兵官李棲鳳駐守東線,和西線的戰鬥比起來,那邊簡直可以用輕鬆來形容。但這位李總兵本就不是史可法的部曲,對於他的命令也不怎麼理會,只是按部就班的守住自己的防區而已。雖然史可法幾次想要從他那邊抽調兵力增援通泗門一線,但那李棲鳳卻總是陽奉陰違,不僅不發援兵,甚至還派人找史可法要增援。

其實在史可法很清楚,不大可能從東線抽調得出人馬,所以又補充了一道命令,希望駐守在南門的高祁鳳能夠增援一下。

高祁鳳是馬士英的人,由他擔當史可法的副手,本就有牽制平衡之意。希望他能看在同朝爲官的份兒上,而且南線已經有了大旗軍的幾千援兵,或許能夠調撥一些援兵過來吧。

果不其然,這二人再次推脫,直接用一句“無兵可用”就把史可法的命令頂了回來,害得他不得不再次從北邊的史德威處抽調人馬。

史德威倒是能夠體諒史可法的難處,二話不說就帶着兩百多人趕過來了。

兩百多號人馬,簡直少的可憐,根本就不夠守住一段城牆之用。

但史可法卻知道這已經是史德威能夠做到的極限了,再想從北邊的鎮淮門一線抽調更多人馬顯然已不可能。

“大人,這個局面真的是沒有法子了……”史德威先看了看史可法,低着頭心翼翼的說道:“實在不行的話……趁着現在還有南邊的水路可走,撤吧。撤到了江南去,總還有個機會……”

“一派胡言!”這句話觸怒了史可法,他低吼着怒視自己的義子,大義凜然的說道:“朝廷將淮揚委於我手,怎能輕言放棄?這棄土之責誰能擔待得起?如今江北防線僅剩這揚州孤城,吾必不負朝廷託付,定要與揚州共存亡!”

所謂的朝廷是什麼樣賣相,史可法心中雪亮,甚至比史德威知道的更多,但卻始終邁不過君君臣臣的那道坎兒。

皇帝昏庸,不代表整個朝廷昏庸。就算是朝廷裡頭奸臣當道,總還有些個忠臣義士的吧?就算是君臣全都昏庸的沒邊兒了,也不是自己辜負朝廷的理由。

文死諫武死戰,這纔是臣子的本份。只要刷新鼎革,朝廷一定會變得清明起來。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弘光帝昏庸混蛋一輩子,他也是大明朝的皇帝啊。

身爲臣子,若是棄了這揚州城,如何對天下人交代?就算是千秋百代之後,也會留下滔滔罵名!

“萬歲是什麼樣子,朝中是什麼樣的局面,輪不到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說三道四,斑斑青史必有公論。我等只需抱定了忠誠之心一力報效也就是了。嶽武穆寧可屈死,文天祥執守宋節,正是我輩典範……”

岳飛文天祥,當然是昭昭忠魂千古傳頌,但是揚州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還抱着愚忠之心就真的有用嗎?

史可法明顯意猶未盡,似乎還想說點什麼,遠處的號炮已經響起,戰鼓之聲滾滾而來,響的驚天動地。

“韃子又攻上來啦!”

遠處的清軍如怒潮狂濤,翻翻滾滾掩殺而至。

“揚州存亡只在今日,千秋忠義昭昭烈烈,”史可法高舉着佩劍,瘦乾枯的身形彷彿一尊銅像,矗立在揚州城頭,發出尖銳的吶喊:“迎戰……”

史德威本能的往前邁了幾步,將史可法掩在自己身後,忽然卻有退了回來,喚來一個親兵,聲對他說道:“速出安江門,去城外找大旗軍的劉三房,找他調些兵過來……”

“大旗軍能派兵過來?”

連揚州的李總兵和江北的高副使都不願意用自己的嫡系人馬來填通泗門的血肉磨坊,大旗軍這樣的客軍肯調兵過來增援嗎?

“肯不肯的我也說不準,但是現在這個局面……也只能指望他們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九十六章 半壁君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三十七章 江湖騙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千鈞重託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一百二十章 硬氣漢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太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八章厲害之處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辮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三百一十二章 翻舊賬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三百七十七章 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