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

“李侍講勞累奔波多有辛苦,又清瘦了許多,”太子起身,親手給李吳山搬了個坐器,示意他坐到自己身邊:“李侍講上仰先皇遺命,中系復國之重任,下承大旗軍萬千將士,千萬要保重身份,莫太辛苦了。”

這段時間以來,李吳山確實很忙也很累,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兒,稀稀拉拉的胡茬子愈發顯得臉色晦暗,和往日裡的神采飛揚輕鬆寫意比起來,簡直判若兩人。

太子親自搬椅子給他坐,還如此的溫言相勉,簡直就是一副君臣和睦的最好寫照。但太子終究太年輕,所有的動作和言語都透着一股刻意而爲的稚嫩。

這顯然是那些個文臣教給他的,用來收攬李吳山之心。

對於這種手段,李吳山覺得非常可笑,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殿下詔臣前來,應該不知是爲了說這些話吧?殿下與我既是君臣亦是師徒,這一路走來歷經風雨。做出這幅樣子反而顯得生份,有什麼話還請殿下直接言明……”

在這之前,程園畢等人曾經仔細商議過,甚至早就擬好了一篇說辭,但卻被李吳山一針見血的道破,太子登時就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了。

下意識的看了看程園畢,程園畢則端起茶碗,慢悠悠的品着茶水,似乎沒有看到太子的眼神兒。

當太子把目光轉向路恭行的時候,路恭行很不自然的扭了扭身子,故意不和太子的目光相對。

太子當即就明白了,接下來的這句話只能由他親口說出。

猶豫了好半天,太子才鼓足了勇氣,問出了那個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這半個月以來,李侍講厲兵秣馬,是意欲何爲呀?”

這段時間以來,李吳山瘋狂備戰,不僅把潁州各地的駐軍抽調一空,還把壽州、懷遠等地的大旗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動,幾乎把能夠抽調出來的軍事力量全都集中在鳳陽。更有甚者,李吳山還下達了總動員的命令:兩丁抽一,三丁抽二,嚴禁民間私自買賣糧米以及皮革、油、漆等等戰備物資,施行嚴格的統購統銷……

種種跡象表明,李吳山要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這種規模的總動員,對於民間的傷害極大,不僅嚴重抑制了民間的商貿活動,甚至傷及到了農業根本:眼下這個時節,正是春耕備播的關鍵時刻,李吳山卻在各地大肆抽取壯丁勞動力,若是耽誤了春耕,今年的收成一定會大打折扣。

但眼下的局勢卻沒有那麼緊迫,似乎根本用不着做這樣的動員。

雖說清軍已經攻佔了豐城、碭山一線,但那是弘光朝的江北防禦體系的邊角地帶,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眼看着他們鷸蚌相爭做一個得利的漁翁豈不是更好?

因爲左良玉打着清君側的幌子順江南下,江南朝廷已經慌了,急急吼吼的抽調最有可能威脅到鳳陽的黃得功部南下。

眼下的鳳陽,安全局勢空前的好,李吳山卻擺出一副緊張的戰前姿態,你到底想做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李吳山毫不隱瞞,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作出了回答:“決戰,臣要率領大旗軍與建虜決戰。”

當初路恭行問起的時候,李吳山也是這麼說的:決戰,我要和多鐸決一死戰。

現在的大旗軍規模很大,算上羅長腿和廉金斗等各部人馬,能夠拼湊出將近兩萬戰兵(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還沒有形成戰鬥力的新兵),達到了一個數量上的空前規模。但戰鬥力卻並沒有顯著的提升。

因爲擴充的太快,訓練時間嚴重不足,裝備沒有完全跟上等等緣故,現如今的大旗軍就應該休養生息慢慢壯大。

而且從大局上來看,無論是江南的弘光朝還是江北的清軍,實力都遠遠超過大旗軍數倍,至於浮江而來的左良玉,更是號稱百萬大軍。與這些個對手們相比,大旗軍還是太弱太了。

從當初倉皇逃離京城相比,現如今的太子已經有了一片還算穩固的地盤,正是應該潛心發展徐徐圖之的時候,貿然做出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絕非明智之舉。

連太子都能看清楚的問題,李吳山不可能不明白。

開始的時候,太子等人以爲這只不過是李吳山故佈疑陣,是爲了恫嚇來自四面八方的對手。但是現在看來,他好像是在玩兒真的。

“這個……李侍講真的打算與建虜決戰?”

“淮揚一破,江南危矣,臣已下定決心與多鐸拼個你死我活。”李吳山說的斬釘截鐵擲地有聲:“臣要在淮揚與建虜決戰,不是魚死就是破!”

“李侍講不是在開玩笑的吧?”

“此等軍國大事焉能說笑?”

太子等人立刻就明白了,李吳山說的是真的。

他真的要清軍決戰了。

但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在大旗軍還沒有足夠實力的情況下,貿然決戰,絕對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選擇。極有可能會斷送大旗軍,甚至會徹底斷送剛剛看到一絲曙光的復國希望。

太子正要開口說點什麼,李吳山已經顯得有些不耐煩了,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頭,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我知道殿下和諸公的顧慮,也很清楚現在的大旗軍還沒有強大的能夠和多鐸決戰的程度。但淮揚一戰,關係到千秋氣運,關係到華夏存亡,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局勢好像還沒有崩壞到那種地步吧?

如今的清軍攻城略地氣勢正盛,正是兵鋒極銳之時,甚至完全可以用橫掃天下所向披靡來形容,這個時候去和多鐸決戰,就算是勝利也必然是一場代價高昂的慘勝。若是打敗了,那就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因爲大旗軍一敗,一切的一切就全他孃的完蛋了。

“我意徐徐圖之……”

多鐸已經打過來了,眼瞅着就要進攻徐州,揚州十日的慘劇就在眼前,你給我說徐徐圖之?

最近的事情太多,李吳山的心頭確實有點火氣,顯得更加不耐煩了:“淮揚一破,江南再無阻礙,天下就亡了。我不知殿下是怎麼想的,但是我,我李吳山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坐視不理。我可以清清楚楚的告訴殿下,告訴諸位,這一戰絕不可免,就算把大旗軍拼光了也在所不惜!”

“但是……”

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一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三百三十章 亂臣賊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九十四章 金陵臣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保密工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們和我們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小皇帝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六十三章 柔弱女子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三章 唯命是從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三百一十五章 效忠對象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月之期第一百零九章 驚天豪賭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四十八章 大明末日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五百四十一章 虎父犬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四百八十章 外戚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四章 銀雀兒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一百八十六章 帥府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