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揣摩

(求收藏,求推薦,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持,求更多的支持和鼓勵。)

鄭勳睿的分析是非常準確的,但是能夠做出這等分析的可不止他一人。

周延儒和溫體仁也作出了準確的分析,他們基本揣測到了皇上的心思。

會試考題是禮部絞盡腦汁準備的,一共是十套考題,其中每一套考題的第一個題目是最爲關鍵的,也是決定會試走向的重中之重,一旦皇上在十套考題之中圈定一項,那麼主考官和同考官都要開始熟悉考題,便**速閱卷,這個時間一般都是在二月初六,主考官和同考官二月初七就進入到貢院,到時候他們也就知道了考題,開始做出相應的準備。

進入到貢院,周延儒和溫體仁知道考題之後,大爲吃驚,因爲這不是禮部所出的考題,這是皇上直接出的考題。

作爲內閣首輔和內閣輔臣,若是不能夠知道皇上的心思,很多時候不能夠迎合皇上,順着皇上的思路思考和處理問題,那就不要想着能夠在內閣大臣位置上多長的時間,很快就會被其他人所取代,周延儒成爲內閣首輔的時間雖說不長,但能夠充分的揣測到皇上的心思,爲皇上所信任,至於說溫體仁,年歲大了,經歷過太多的風波,用老奸巨猾來形容是不過分的,更是能夠揣測到皇上的心思。

主考官和副主考兩人迅速商議,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達成共識。

他們很清楚,皇上需要人才,崇禎元年到如今,朝中大臣特別是內閣大臣走馬燈一樣的調整,這表現的是皇上內心的焦慮,對於朝中大臣不滿意,迫切需要更加有能力的人才,可惜朝中大臣,絕大部分都是天啓年間遺留下來的,經歷了很多的風波,譬如說閹黨和東林黨之間的鬥爭,又譬如說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鬥爭,那些殘酷的鬥爭和壓制,讓很多的大臣失去了鬥志,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了。

皇上清楚其中的利弊,知道朝着很多大臣,都是難以依靠的,那麼從科舉考試之中發現人才,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袁崇煥的事件,讓皇上對朝中大臣的看法更加的不好,當初重用袁崇煥的時候,皇上是絕對信任和言聽計從的,朝廷儘管困難,可袁崇煥需要的銀子全部滿足,袁崇煥說五年的時間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皇上完全相信,甚至袁崇煥擅自斬殺一品武官毛文龍,沒有請示,皇上也忍住了,但遼東的局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在毛文龍被斬殺之後,後金韃子失去後顧之憂,入關突襲,千里奔襲,直接威脅到京城了,導致京師戒嚴、各地軍隊進京勤王。

如此嚴重的後果,是皇上難以承受的,也讓皇上累計的不滿徹底爆發,最終導致的結局,就是袁崇煥被磔殺,家產查抄,家人發配三千里,而且朝廷之中的大臣也守到牽連,內閣大臣錢龍錫罷官下獄。

如此情況之下,皇上修改了考題,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弄清楚其中的利弊,周延儒和溫體仁在錄取貢士方面,也很快達成共識,那就是必須以考生的文章是不是能夠結合現實、提出新穎的治國觀念爲主了。

閱卷開始,周延儒和溫體仁召集了諸多的同考官,強調了閱卷的要求,他們的要求雖然簡單,可落腳點是明確的,凡是能夠提出新穎的治國理念,或者是對朝政、民間疾苦、朝廷面臨的問題做出分析的,文筆出色的文章,就是能夠被被錄取的文章。

明確的要求,被諸多同考官吸收,這也讓閱卷的工作進展加快了。

五天的時間,第一輪考試的兩千五百多篇文章,全部都被看過,其中的五百篇文章被挑選出來,四百名貢士將在這五百篇文章之中產生。

周延儒和溫體仁沒有閒着,所有挑選出來的文章,他們在第一次看的時候,將其初步分爲三類,一類是異常出色的文章,這樣的文章不多,二十篇以內,第二類是中等水平的文章,這一類的數量比較龐大,有接近四百篇文章,此外就是下等水平的文章,這些文章基本就是被淘汰的命運。

第二次仔細閱讀的時候,那就是確定錄取人員名單的時候了,這一次看過之後,被錄取的四百人,基本確定下來,除非是有特殊的情況,否則不會出現什麼變動,四百篇文章,同考官和主考官悉數都要背書,接着存檔,以備將來查詢。

第三次就是精讀了,那就是挑選出來的十來篇最爲出色的文章,通過相互之間的比對,確定最爲優秀的文章,能夠被確定下來的最爲優秀的文章,基本就是會試會元了。

初步確定會元人選之後,同考官還要找出此人第二篇和第三篇的文章,由主考官審閱,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若沒有問題,那就最終確定下來。

閱卷和確定名次的時間,一共就是九天,餘下的三天時間,需要書寫榜單,做好發榜的準備,更加重要的是,主考官和副主考要覲見皇上,呈上會元以及前十名貢士的文章,由皇上審閱,若是皇上有異議,名次還有可能變動。

一般情況之下,主考官和副主考確定的前十名貢士以及會元不會出現什麼變動。

會試優秀的人才,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皇上記住了,皇上會詢問相關的情況,以便在殿試的時候,特別注意這些人。

忙的頭昏眼花之後,所有名氣和錄取的貢士悉數定下來了。

周延儒揉了揉腦袋,笑着開口了。

“溫大人,總算是不負皇上的重託,只不過這會元的人選,是不是有些過於年輕了。”

“下官覺得沒有任何的問題,大人弱冠之年連中會元、狀元,乃是大明之驕傲,此次會試的會元雖說是年輕,可文章的確是不錯的,大人和下官都審閱多遍了,會試會元如此之年輕,說明大人的學問得到了繼承,此乃是大明盛事啊。”

被溫體仁不着痕跡的拍了馬屁,周延儒很是高興,他當年的會試和殿試無比風光,二十歲的年紀連中兩元,引發了諸多的驚歎,如今的會元,和他當年的情形是差不多的,而且這個會元的基本情況,他們也調閱了,確實算得上是人才。

與溫體仁之間的配合多了,周延儒覺得很是舒服,溫體仁總是能夠順着他的思路做出解釋或者是決定,就算是某些時候,看似難以解釋的事情,溫體仁也能夠說出理由,讓內閣順利的通過,有如此的助手,誰不高興。

這一次會試,兩人之間的配合,可謂是達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了,就連對文章的分析,都是大同小異,這在以往基本是不大可能的,崇禎元年的時候,當時的內閣首輔和內閣次輔,在確定會元人選的時候,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最終還是皇上決定的。

“溫大人學識淵博,本官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啊。”

“大人客氣了,下官是跟隨大人學習,就說這會試會元的人選,下官一時間都難以確定下來,若不是大人朝政建議、民間疾苦、朝廷隱憂幾個方面結合起來判斷,下官都不知道該如何的確定了。”

“溫大人就不要客氣了,單從年紀方面來說,溫大人處事穩重,眼光獨到,的確值得本官學習。”

“不敢不敢,下官在大人這個年紀的時候,尚屬懵懂無知,若是要參與到會試如此之大的事情之中,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的處理了。”

周延儒仰頭哈哈大笑,溫體仁就是這樣,他說出來的每一個道理,溫體仁總是能夠找到解釋的理由,而且將功勞全部歸結到他的身上,這太難得。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個道理,周延儒雖然知道,可真正到了那個地位,還是要忽略的,他可能沒有想到,溫體仁這樣的聰明才智,最終是要直接針對他的,畢竟人人都想成爲內閣首輔。

“溫大人,不管怎麼說,皇上殫精竭慮,爲大明之江山嘔心瀝血,這是值得你我學習的,此次會試之考題,本官也沒有想到,皇上如此重視人才,你我自當心領神會,爲皇上挑選出來合格的人才。”

“大人說的是,其實大人不說下官也明白,大人一心爲國操勞,爲皇上分憂,憑藉着豐厚的學識和無窮的睿智,鎮服了朝廷上下,更是得到了皇上之信任,下官還要繼續努力,爲大人分憂。”

“溫大人這話說的不對,你我都是爲皇上分憂,這朝中事情太多,皇上每日都是苦苦思索,崇禎元年到現在,哪一天不是如履薄冰,本官真的不知道如何說了。”

溫體仁點點頭,沒有說話,其實這一次的會試,其中也有小小的貓膩,當然這些事情,他是不會說的,記住就可以了,也許日後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出來作用的。

收拾完畢,兩人起身,準備去給皇上稟報了,當然重點是周延儒直接說,有什麼遺漏的地方,溫體仁補充。

兩人朝着皇宮走去的時候,還在不停的小聲商議,看上去特別的親密和諧。

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328章 抓重點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218章 殊死抵抗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546章 再次的告誡第499章 穩不住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628章 不同的要求第559章 青縣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76章 割袍斷義第717章 朱仙鎮之戰(7)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778章 閃電戰(8)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17章 縣試第188章 計謀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400章 抽絲剝繭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228章 蛇鼠一窩第859章 堅定目標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737章 自我毀滅的開始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3章 黑子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14章 種植技術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871章 歸宿(1)第453章 神一般的判斷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336章 衛漕兵丁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685章 裂縫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910章 漂亮的巷戰第646章 微服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317章 秦良玉的來信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75章 不可忍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777章 閃電戰(7)第448章 排擠和算計第221章 平衡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222章 天意如此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503章 監軍第91章 京城路上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544章 狂妄的代價(8)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58章 城破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167章 末路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238章 真正的聯合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87章 取捨之間第449章 裂縫第376章 平衡術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80章 登基稱帝(1)第38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06章 理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