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

周圍的滿洲人都看不出多爾袞的真實想法,在他那張冷峻的臉龐下究竟藏着什麼樣的心思?

碩託是禮親王代善的第二子,他的父親代善留守北京,還保存着八旗軍最後一點生力軍。而且碩託自己的兄弟子侄和親友,已經有太多人戰死在了大順軍的手裡。

他看着山坡下耀武揚威的李來亨,雙眼充血,滿是憤恨,心中除了復仇再無其他想法。碩託直接握起長弓,由於清軍戰馬已經死傷殆盡,他沒有馬匹可用,便乾脆步行向前,拼了性命也要給李來亨以一點顏色看看。

丘陵上的其他清兵,看到碩託單槍匹馬就準備下山射殺李來亨,無不露出駭然震撼的神色。一直默然不發一言的多爾袞,到此時才終於冷哼了一聲,命令道:

“殺……”

攝政王的侍衛們都仔細凝神聽着他的命令,即便多爾袞要他們以卵擊石,以這最後區區數百兵力對李來亨發起一場絕望的衝鋒,這些清軍的大內侍衛們,也絲毫不會膽怯後退。

可他們隨即都發出了一聲驚叫,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滿不可思議的眼神。

多爾袞的口中,一個字一個字地發出了最後一條命令:

“殺了碩託。”

碩託持弓步行衝鋒,他身上的甲冑早就在和闖軍的一次次搏鬥中,只剩下了半副片甲。碩託的後背沒有一處傷口,將近二十處創傷全在身前,膽略如何,由此可知。

丘陵雖然低矮,但山坡的坡度卻非常陡峭。碩託衝得太快,腳下打滑,很快就從跑步下衝,變成了用腳跟摩擦着山坡向下面衝滑過去。

雖然碩託的旗分屬於正紅旗,但他與在獲鹿之戰被順軍擊殺的阿達禮一樣,都是多爾袞的死忠鐵桿。哪怕今天清軍十萬精銳死傷殆盡,只剩下了最後幾百人,碩託依舊會相信只要能殺了李來亨,只要能保護多爾袞衝出去,大清依舊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李來亨……李來亨!李來亨!受死啊!”

碩託依靠腳跟摩擦着山坡,全身向下滑落。在急速的下降中,他的手掌卻感到異乎尋常的穩定,弓柄和弓弦都好像長在了碩託的手心上,另一支滿洲人慣用的重箭箭矢插入其中,鋒頭迅速對準了李來亨的那道身影。

“受死……受死啊……李來亨!”

不等碩託的重箭放出,他的背後就感到一陣刻骨的冰涼:

一根、兩根、三根、四根……十幾根箭矢同時洞穿了碩託的身體,他那副早已被闖軍士兵破壞至不成樣子的盔甲,根本無法起到任何有效的防護作用。

碩託低下了頭,看到一根根箭矢從自己的背後,射穿胸腔、射穿腹部……鐵製的鋒頭穿透內臟,帶着血淋淋的臟器碎片露出體外。

鮮血涌上喉頭,碩託嘔的一聲吐出大片血水。他停下了腳步,也停下了手中的弓箭,轉過頭去,看到了那站在山峰上的多爾袞,正滿臉冷漠。

多爾袞身旁的侍衛實在想不通,他爲聽從攝政王的軍令射殺碩託而流下熱淚:

“王爺……王爺……到底是爲什麼!”

多爾袞好像沒有聽見這些人的哭喊聲,他先把手中的鐵笠盔扔到了地上,接着又解下了身上的甲衣,也丟到一半。

然後是配在身上的腰刀,也被多爾袞取了下來,扔到了山坡旁的草叢裡。

多爾袞步步向前,每往前走一步,便自行解除身上的一件武裝,直到他完全赤手空拳,走到了山坡的中央。

那些清廷侍衛目中滿是詫異,李來亨則饒有興趣地望着這位難纏的敵手:

多爾袞扯住了自己腦後的金錢鼠尾辮,啪的一聲將辮髮解開,散成狼狽的一片。然後他就雙膝同時跪下,一個人,面對着李來亨身後的千軍萬馬,跪伏在地,叩首在地,口中高聲吶喊道:

“奴酋多爾袞……奴酋多爾袞請降!”

李來亨的瞳孔微微放大了一點,以多爾袞的爲人和性格,他的主動投降是在意料之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李來亨還是不能對這頭狡狐完全放心,晉王以眼神示意,讓李懋亨和張皮綆兩人率領數千兵馬入山繳械,將剩餘清軍的武裝盡數解除以後,再派幾十名士兵控制住多爾袞,才下馬在徐州城下,與多爾袞進行第二次會晤。

與去年的野豬嶺之會相比,這一次的徐州之會,勝敗分明,不必說成王敗寇,大順軍那徹底壓倒了東虜的力量,已經讓李來亨擁有了無窮的信心和底氣。

李來亨命士卒們爲多爾袞準備了一把簡單的椅子,揮手請他坐下:

“九王,無恙。孤在開封功德林,還爲你準備了另外一張椅子。”

多爾袞披頭散髮,顯得非常狼狽,但又好像有些情急一樣地跪求道:

“李王!濟爾哈朗在太原,阿濟格在濟南,多鐸在西安,代善在北京,尚各擁雄兵數萬。李王既願納番邦小臣歸降,小臣但願爲李王出使北方,招降禮、鄭、英、豫四王歸降。”

李來亨失笑:“不着急、不着急。九王,咱們來日方長,這件事還不着急啊。孤本以爲九王會在山上自殺殉國,還想着攻破將來收取燕晉以後,若獲得九王的母親子女,孤一定全都善待之。

九王何等英雄人物,孤一定待九王之母如孤之母,孤一定待九王之子嗣如孤之子嗣,視如己出,不使九王殉國以後,遺憾人間。

九王……九王怎麼不殺身成仁,以殉大清國?”

多爾袞的臉色十分精彩,但他終於還是控制住了情緒,低首回答:

“孤王……我!如若小臣殉國葬清,殿下便能善待小臣的父母子女,小臣當然願意自殺。

可是……可是小臣沒有媽啊!殿下知道,小臣的媽早就沒了!”

李來亨咳了一聲說:“嗯……如果九王有兒子,孤一定替你養育成人……可惜九王不能生育,沒有子嗣,可惜啊!孤怎生這樣糊塗?忘了九王是沒媽的人!

可惜!是孤糊塗了!竟然忘了九王不能生育,沒有子嗣,而且是沒有媽的人。”

李來亨又爲多爾袞寬解道:“你媽沒了……你媽雖然沒了,九王願意投降,免去一場干戈,孤自當善待你。”

多爾袞狠狠跪倒在地,瘋狂磕頭:

“李王不殺小臣……只要李王不殺小臣,一切都好說。”

李來亨嘆了一口氣,他算是心滿意足。繼續再折辱多爾袞,也無必要,以後將多爾袞押送回開封,或者公審,或者如何拷掠炮製,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多爾袞現在拼命請降,爲了保住一條性命做到如此地步。無非是寄希望於自己還有逃出生天的機會,亦或者是寄望於阿濟格、濟爾哈朗、吳三桂等人能夠在其他次要戰場獲得勝利。

但李來亨卻清清楚楚知道:

天下之勢已在我手,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阻擋自己前進的步伐了。

多爾袞,就算你獻祭親媽也沒有任何用處。

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編制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三章 龍鳳廟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