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

張皮綆的馬槊上猶自垂下叛兵的鮮血,不論是順軍將士還是叛軍士兵,皆爲這位驍勇的少年鬥將凜然不可挑戰的神威所震懾。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來亨的親衛鐵騎全數將刀劍出鞘,寒光之盛,遠勝於十萬口橫磨劍的光輝。

李來亨傲然立於軍陣中心,他手裡的花馬劍正在微微顫抖,似乎欲渴飲敵人的鮮血: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

鹿臺、高陵、臨潼之間,縱橫數裡的偌大戰場,一瞬之間,竟然鴉雀無聲,只有一行大雁從空中飛過,數聲鷗鳴,打破寂靜。

馬進忠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完全僵硬了,熱血正在瘋狂涌動着。慷慨激憤與昂揚不屈的熱情,正透過鮮血,從他的指尖貫穿手掌,繼而通過臂膀,最終上涌到胸腔和頭顱裡。這是馬進忠多少年來已經忘卻的少年壯志,滿腔豪情幾乎令他夢迴到十五年前——那一天,飽受官紳欺凌的馬進忠悍然把他運送的一車綢緞倒入水中,用一支木棍打死了官差,從此嘯聚山林。

誰無少年時呢?

每一位目睹了晉王神威的順軍將士,在這以後的許多年裡,都不可能忘懷眼前的景象。持劍屹立如石雕的李來亨,他是大順軍的旗幟與圖騰,戰士們先是都如馬進忠一般,被不可思議的滿襟豪情衝擊到說不出話來。

接着又過了一會兒,人們都把手裡的武器高高舉了起來。不,不僅是武器,被高高舉起的還有海螺、象牙號角、衝鋒號和一面面的軍旗,大順軍的陣地上飄舞起了一片烏雲,密不透風,充滿能量,而且一定會釋放出不能被匹敵的雷電。

叛軍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了,連楊承祖本人都目瞪口呆。他們眼睜睜看着李來亨衝入順軍軍列之中,鼓舞士氣,卻不能對此進行絲毫的阻擋。

叛兵們望着前方,那區區數千殘破的士兵,現在卻好像被一條鎖鏈連接在了一起。如果說三根箭矢捆綁在一起,尋常人等就已經難以折斷,那麼一百根、一千根、一萬根的箭矢呢?

楊承祖好像明白了人心到底是什麼,但或許他明白的又太晚了。

羅顏清在望着李來亨,她的眼睛裡面好像有星星在躍動,如此熱忱、如此憧憬,那是楊承祖此生所未見過的眼神。

只是在將近十年前,當初起的曹營被官軍圍堵在黃河岸邊時,比今天的李來亨更年輕的楊承祖救起落水的羅顏清時,他好像見過與此依稀相似的眼神。

但那畢竟是快要十年前的事情了。

順軍兵力有限,李來亨帶來的數百親軍,人數更加有限。一旦時間拖宕,戰機必然喪失,楊承祖即便在內心深處再畏懼李來亨,遲早也會發現李來亨只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不過。

軍心可用。

李來亨想着,自從他在竹溪縣殺兵造反以來,好像總是小心翼翼,從來沒有過一次真正的意氣用事。

唯獨今天,李來亨絕不能讓晉王妃受到任何傷害。

他將花馬劍筆直指向楊承祖大纛所在的位置,多日來的奔波令他只是高舉手臂,都感到一陣彷彿肌肉撕裂般的劇痛。

可這劇痛和李來亨此刻的心潮澎湃相比,簡直不值得一提。

“風在吹了……張皮綆,風向向着哪裡?”

張皮綆回答說:“殿下,風向西吹。”

在順軍的前方,是不久前羅顏清下令以輜重構築的層疊工事。李來亨看着那些野戰工事,終於下令:“縱火焚燬路障,全軍破道進擊!”

此刻的李來亨,在順軍將士們的心目中,大約確實與神明無異。軍神的命令充滿力量,馬進忠和趙應元立即將士兵們所剩無多的火藥拿了出來,用來點燃縱火,燒燬前方的工事路障。

風正向着西方吹動,萬國衣冠拜長安,天下風向亦歸於長安。鹿臺之下,七月間的渭南大地草木茂盛,枝丫編生,風助火勢,火借風勢,烈火焚於戰場之上,很快又佈於草木之間,終於形成一條硃紅色的火舌躥燒入叛軍的營壘之中。

凱旋光耀長安土,順軍多秦人,叛兵亦多秦人,兄弟手足的相殘,於此刻達至巔峰。

但李來亨是顧不上那麼多了。

“擒殺楊承祖,封侯賜萬金——”

“殺楊承祖,封侯——”

戰場上大火不斷蔓延,熊熊烈焰將樹木吞噬以後,又燒進了叛軍的營壘裡,可怕的焦香氣息滿溢在李來亨的鼻尖,他心中同樣感到沉重,但又相信大順軍是到了重新定於一尊的時候了。

“衝到長安去!”

數千順軍將士,此時在李來亨幾百親軍侍衛的帶動下,全部都從被燒開的路障工事裡殺了出去。

殺聲動天,鹿臺與高陵之間的道路本就狹窄,此時大道兩旁的山林又被烈火焚燒,叛軍兵力雖然佔據數倍優勢,可是全軍被火勢堵塞在路上,前軍退、後軍進,中軍已潰,叛兵們已經看不到誰是敵人、誰是友軍,在漫無邊際的火海和煙霧中,人們自相踐踏,死者不可計數。

李來亨的口鼻間只能聞到火焰焚燒和鮮血的氣味,他衝馳在順軍隊伍的最前方,手臂依舊保持着高高舉起的動作,花馬劍上甚至還不及沾染任何一滴叛兵的鮮血,但只是這樣的姿態,就鼓舞起了全軍不可一世而且將要戰鬥直到勝利爲止的無畏氣魄。

“楊承祖逃了!”

馬進忠驚呼出聲,他帶着不到一百人的騎兵向前猛衝,叛軍人數衆多,難以完全避開火勢,只能擁堵在一處,任人宰割。馬進忠拼命衝開人羣,他連射數箭,卻還是望見楊承祖那一隊騎兵狼狽逃出亂陣,只好遺憾地放下弓箭。

楊承祖一逃,叛軍前鋒部隊便徹底崩潰了,他們雖然佔據着數倍於大順軍的兵力優勢,可失去了鬥志以後,也不過淪爲待宰的牛羊。

李來亨同樣略感遺憾,幾千大順軍士兵藉着火勢捨生忘死的突擊,讓他對大順的未來充滿信心,但楊承祖居然逃了出去,到底是棋差一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六十章 反對第七章 左鎮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十章 李寨主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二十六章 歲入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