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度,**曉不開。

這是唐代詩人張蠙早年遊塞外,觀黃河,望陰山有感而作。河套草原一輪白日噴薄而上,萬里黃河天外飛來,大漠、黃河、陰山以及草原寥廓蒼茫,極盡壯美。

風吹走低見牛羊,至夏秋二季時,黃色的沙漠中不斷延伸出片片如茵的草地,肥壯的牛羊成羣結隊,駿馬和駱駝奔馳不息。只要一陣清風吹過,近處的草浪動盪起伏,遠方的風沙如龍席捲,青蒼蔚藍的天空猶如其大無比的圓頂氈帳將整個河套籠罩起來。

鞏阿岱和錫翰兄弟都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他們本來都算是皇太極的嫡系人馬。但皇太極死後,在多爾袞和豪格兩派陣營中,鞏阿岱兄弟卻背叛了鑲黃旗的誓言,投入了多爾袞的麾下。

七月河套青草與黃沙相雜,熟悉草原道路的外藩蒙古兵正在前方頂着風沙開道。大漠和草原之上,是一隊又一隊如狼似虎的滿蒙騎兵。

在馬隊的身後,則是長長的駝隊。駱駝可以幫助清軍運送補給,關鍵時刻駝馬也可以幫助清軍作戰。

這是一支清軍的偏師,他們從偏關出塞以後,穿行人煙稀少、沙漠縱橫的前套荒原,經土默特、鄂爾多斯,逼近邊牆,星夜疾馳,衝往寧夏方向。

除了鞏阿岱兄弟以外,吳三桂的親信副將楊坤也帶着一支部隊跟在清軍隊伍裡。這是多爾袞考慮到寧夏節度使陳之龍起兵響應,認爲有必要在偏師中存有一員漢軍大將,好起到招撫陳之龍的作用。

西安方面,楊承祖和吉珪的陰謀是早就和多爾袞通過氣的。但是寧夏的叛變則對清軍來說,也是突如其來的。因此即便是多爾袞,也感到準備不足,應對十分倉促。

睿王收到陳之龍的求援密信以後,馬上就和義王吳三桂商議,派遣以外藩蒙古兵爲主的一支偏師,迂迴塞外,繞過大順軍佈防嚴密的延綏一帶,自河套挺進寧夏,匯合陳之龍所部寧夏叛軍以後,再和西安叛軍對延綏進行三面夾擊。

爲了抓住戰機,鞏阿岱衣不解甲、人不離鞍,帶着偏師軍隊,不顧大量馬匹累死、病死,迅馳突進,馬上就取得了驚人的戰果。

原本在明朝時,在寧夏和榆林一帶,都設置有大量臺堡。但是現在這些邊牆守軍,要麼已經被袁宗第抽調去保衛延安,要麼就已經跟着陳之龍叛變,絕大多數邊塞臺堡都已經喪失了他們過去所具有的的防邊功能。

鞏阿岱兄弟與楊坤所到之處,只有少數臺堡守軍進行了毫無意義的垂死掙扎,同清軍稍作鬥爭。更多數的情況,則是當清軍抵達的時候,險固的臺堡早就是人去樓空,放任塞外胡虜肆意踐踏。

楊坤身爲關寧軍的一份子,也是九邊邊軍的將門世家出身,目睹此景,只能睹物思人,爲之神傷,大嘆道:

“闖賊調走臺堡守軍去打內戰,致使九邊不守,大明二百年邊牆竟然成爲烏有,李闖必將因此留下千古的罵名。”

鞏阿岱的弟弟錫翰卻不懷好意地說:

“今後貴國與我大清就是兄弟之邦了,長城內外既然是一家,還談什麼九邊邊防?楊總兵,我朝是來爲貴國剿滅羣盜、復君父之仇的,你可不要忘記這點呀。”

楊坤被錫翰說的十分尷尬,不好再說話,只能狼狽往前走去。鞏阿岱和錫翰兩兄弟相視一眼後,全都大笑了起來,其餘的滿蒙八旗兵也都面露戲謔的笑容,使得那些關寧兵都感到異常的羞憤。

鞏阿岱自信滿滿,他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戰士,奔襲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顯露出一絲疲色,反而感到精力戰意均更加沸騰和旺盛。

“睿王妙計,奇兵迂迴河套,闖賊怎能想到會在背後痛吃一刀呢?”

眼看寧夏一帶已經在望,錫翰馬上就自領前鋒之任,率領一支精悍的前鋒軍輕騎狂飆掃向黃河重鎮。因爲鞏阿岱估計陳之龍應該還在寧夏等待清軍援兵抵達,所以爲了方便招撫和溝通,他就讓楊坤也帶兵隨同錫翰一同擔任先鋒,儘快衝向寧夏,以免順軍調集兵力來奪城。

清軍以一千多名外藩蒙古兵開道,錫翰和楊坤又各帶八旗兵和關寧兵各千餘名從後跟進。他們沿着都思兔河進入寧夏境內,守衛後套邊防的鎮遠關、威鎮堡、姚福堡、李綱堡等地皆無臺堡兵守備,錫翰見狀便不再設防,直抵寧夏城下。

但他和楊坤都沒想到,清軍迅速抵達寧夏以後,遇到並不是前來迎接他們的陳之龍,反而是大順軍的旗幟——

守衛森嚴的寧夏城上,大順的軍旗連綿招展不止,士兵們據守城垛,佈列槍炮,沉着以待。清軍纔到城下,初時未有防備,立即就遭到順軍守兵的猛烈反擊,銃彈、箭矢、檑木、落石皆如雨下,王永強、孫守法也都站在城頭鼓舞士氣,號召順軍將士們堅守住寧夏城。

李懋亨小心翼翼地透過城垛上的炮眼望着清軍隊伍,心有餘悸道:

“今天所遇,實是天底下最千鈞一髮的戰情。咱們上午方平定寧夏,黃昏前清軍前鋒軍竟然就已經殺到。如果稍遲片刻,一旦令清軍趕在我們之前,先行入城,那再想要斬殺陳之龍,收復寧夏,就將是千難萬難的事情。”

天命眷顧大順,但王永強和孫守法二人也不敢掉以輕心。清軍只有在剛剛到達寧夏城下時,因爲驕縱無備才遭到守軍殺傷,等到錫翰、楊坤反應過來以後,他們便指揮清軍在寧夏城外立下營盤,等待鞏阿岱率領大隊駱駝趕來,準備強行攻城。

王永強的弟弟王永鎮看着城下清軍往來縱橫,迅速建起軍營的威勢,憂心忡忡地說:

“韃子兵看起來有四五千人,後續人馬或許還要更多。大哥和孫將軍帶來的兵馬只有一千,雖然沿途收編招撫了不少潰逃的叛兵,現在卻也只有五六千人,韃子人馬全部到齊以後,守城事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孫守法遙望東虜隊列,輕蔑地說:

“韃子現在立足未穩,讓我先帶五百騎劫營吧!”

王永強勸止道:“韃子兵非尋常叛兵可比,孫將軍萬一陷在敵陣裡面,於我軍士氣實在不利。”

孫守法還沒有衝出多遠,他的戰馬就被流彈射傷。王永強在城上見狀大驚,趕緊揮動旗幟,要求鳴金收兵,城頭守軍也同時發力射擊,阻止八旗兵攻勢,王永鎮則打開城門,帶着千餘步卒守住城門,等待孫守法退回城內。

“韃子兵比叛兵厲害得多!孫鬍子這下該知道收斂了吧?”

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八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