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

翌日的清晨時分,陽光底下顯得熱烘烘的。李來亨帶着楚闖兵馬,正頂着初升的旭日行軍。將士們一個個汗落如雨,衣褲都溼透了,好像剛從水裡撈出來一樣。飛揚的塵土落在他們的身上頭上,左一道右一道地勾畫出凌亂的臉膛線條。

雖然是一場急速行軍,士兵們也確實又渴又累,但所有人還是保持着嚴整的隊形,顯露出楚兵過人的紀律和戰鬥力。

沒有敢大聲說話,只有腳步聲踢踏作響,長矛槍尖和大刀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一羣騎兵親衛們簇擁着李來亨等人入城,劉芳亮摘下頭盔,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他到大名城以後,才發現其餘的大順軍士卒們,精神面貌相較於沮喪的楚闖和左營將士,居然還顯得更爲低落和不堪。

連城門處的守兵都是那樣的無精打采,大順朝的江山好像真的成爲了一間破屋子,只要有人在它的門上踹一腳,整棟房子就會土崩瓦解。

劉芳亮實在看不下去了,他飛快地跳下馬,衝入大名府守軍的人羣裡面,一把抱住了一個自己認識的陝北老兄弟,高聲笑道:

“你小子,這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也沒有缺胳膊斷腿的,這模樣比狗韃子的狀況倒是好得多嘛!我和來亨在真定突圍的時候,我親手殺了狗韃子的一個漢軍旗副都統,一刀就將那廝右手上的五根手指,一併削去。你瞧瞧,狗韃子敗得更慘!幹嘛要這樣愁眉苦臉的?”

那名軍官先是苦着臉說不出話來,被劉芳亮連問一氣後,才侷促不安地搓着手說:

“那……那或許吧。韃子敗得真的是這樣慘嗎?”

精明的方以仁趕緊湊到了李來亨的耳邊說了幾句話,李來亨隨即就讓手下的親兵們將好幾個滿洲兵俘虜拉到了城門處。

郝搖旗抽出刀來,指着那幾個俘虜對順軍守兵們介紹說:“看看,都來看看。這些滿洲兵還不是被咱們隨侯活捉了許多嗎?你們都過來仔細瞧瞧,滿洲兵也不過是兩條胳膊兩條腿,他們死傷同樣很慘,俺看滿洲兵確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些俘虜其實並非獲鹿大戰前後的清軍,而是早在碭山之戰的時候就被李來亨活捉的俘虜。

這羣俘虜多數都被抓去了山東,每天在山東各州縣“巡迴”,給當地的百姓們做公審大會的演出道具。

其中有那麼幾個碭山之戰的俘虜,就被關押在臨清。李來亨獲悉李過在大名府穩住腳跟以後,就決定將這些滿洲兵俘虜也一起帶去大名,或許能夠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所以方以仁一看劉芳亮鼓舞將士們的說辭,並不管用。知道說的話,終歸比不上活的俘虜管用,這便和李來亨商量着,趕緊將這些俘虜兵拉出來,供將士們泄憤。

果然,守軍將士看到這些清軍俘虜以後,沮喪的心情才漸漸轉變爲激憤的怒火。人人臉上的神色都略微發生了變化,眼中的希望也變得更爲鮮明瞭起來。

李來亨拍拍手,讚道:“樂山一言,安定人心啊。”

城門守軍人心大定,接着望樓處的士兵就把號角吹響,嗚嗚嗚的長鳴聲響徹大名府,人們終於知道,李隨侯回來啦!

顧君恩、陳永福、牛成虎,還有李過的副將馬重禧都騎着馬親自到城門迎接李過的到來。親兵隊伍早在最前面,騎士們將李過的旌節高高舉起,一騎親衛馳至李來亨的身旁,將一頂小黃蓋舉到了李來亨的頭上。

李來亨心下略微吃了一驚,隨即問道:“好直,我義父呢?現在大軍又是何情況?尚能聚兵再戰否?”

顧君恩等幾人面色各異,顧君恩自己先是咳了兩聲,然後回答說:“君侯,獲鹿一場惡戰下來,荊侯是殊死拼命才奪回了大行皇帝的遺體……義侯傷勢很重,現在身體情況頗不樂觀。牛相等人在彰德方面,似有不聽宣召的態勢,如今局勢危殆,大順江山究竟能否危而轉安,一切都要靠君侯多做準備了。”

李來亨和劉芳亮兩人聽完顧君恩的回答,馬上就意識到了眼下時局的緊迫程度。

李過受了重傷,身體情況很不樂觀。那麼李自成留下的“我侄當爲武王”的遺詔,還能否說服大順軍中其他地位和李過等夷相當的大將們,接受李過登上皇位呢?

劉芳亮一甩手,憤憤道:“我絕沒想到啓翁會是這樣的人!我絕沒想到雙喜會和啓翁是一丘之貉!我劉芳亮真是一個瞎子!”

方以仁拍馬上前說:“好直,那田見秀呢?田帥表過什麼態嗎?荊侯……荊侯他自己又有沒有說過,到底要什麼時候舉行登極典禮,繼承皇位?或許現在戰況緊急,確實無力舉辦大典,但荊侯還是有必要儘快宣佈稱帝之事,好穩定人心。”

這回顧君恩沒有回答,而是李過的副將馬重禧替他做了回答。

馬重禧在軍中綽號馬柺子,善用騎兵,也是一個能夠獨當一面,文武兼備,且又足智多謀的大將。

獲鹿大戰以後,大順軍戰將凋零不少,像馬重禧這種有大局觀的將才,重要性就更是大大提升了許多。

馬重禧接道:“太原方面,現在遭到清軍從北面、東面一同夾擊,形勢非常嚴峻。田帥因此沒有對荊侯的事情說過半句話,他只是多次要彰德和大名府方面,儘快增派援兵支援太原前線。

田帥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也就沒有多說什麼話了。至於補帥他……他總說要等身體好起來,才能考慮稱帝的事情。還說當下要緊之事不在於稱帝繼位,而在於儘快穩住大順軍的陣腳,沿着晉南、豫北等地的地勢,儘快建立起一條新的防線,好阻止狗韃子殺進中州大地。”

從馬重禧支支吾吾的話語裡,李來亨也能聽出李過暫時不打算稱帝的意思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李來亨爲李過的慎重和無私感到扼腕嘆息,現在這種時候,人心未定,李來亨真的是希望李過能夠是一個更加自私、更加有野心的人一些呀。

“罷了,罷了。義父自己一定明白他的身體情況,也一定明白現在大順軍面臨的危急情況。我們現在都不是什麼危急存亡之秋了,而是韃子的刀刃已經架在了我們的脖子上面,再不有所振作,就將要引頸受戮了!

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呀。唉,馬叔,你快帶我去見義父吧。我必須親自勸勸他,時不我待,天下大業,容不得三退三讓的事情。”

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章 李天下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十六章 李過和高一功是一種人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章 龍鳳廟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