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

炎炎盛夏之中,清軍御帳之前,臉色慘白的皇太極卷着一裹貂皮錦袍,時不時地拉緊自己的領口,卻也遮擋不住那一重勝過一重的森寒之意。

南翼戰線遭到真定援軍的突襲,已顯動搖,北翼戰線又遭到李過伏兵的攻擊,吳三桂在前後夾擊之下,雖然有兵力優勢,可士氣崩塌,更加是左支右絀,幾乎將要滅亡。

主力交戰的中央戰線,順軍步卒已經突入清軍戰線之中。多鐸心生懼意,多番派人到御帳前向皇太極跪乞援兵,戰況緊急若星火,稍稍怠慢一二時分,或許就將導致大清國的江山天下頓時傾頹崩塌。

但,皇太極還是沒有動。

他在等什麼?

連洪承疇都極爲焦急,額頭上的汗水像雨滴似地不斷落在面前的土壤裡,居然將身前數寸之地打溼,使人感到氣氛是何等的危急與緊張。

皇太極這才終於開口問道:“流賊兵已經盡出否?李自成橫行天下久矣,不等流賊全線席捲而出,朕也不能不留有後手。”

范文程回答說:“陛下,流賊一支奇兵伏在戰場北面的青紗帳中,趁吳三桂不備,已經殺穿了北翼戰線,擊破劉澤清、高第二鎮兵馬,勢如破竹,直搗關寧兵中軍之中,斬將奪旗,殊爲強悍。”

吳三桂、關寧軍的存亡,都與洪承疇將來在大清內部的政治地位有極密切的關係。所以洪承疇當然爲吳三桂此時的生死存亡感到分外的憂心,他急慌慌的樣子,已經完全喪失了鎮之以靜的氣度,居然催促皇太極說:

“時不我待、時不我待啊,陛下。此刻再不用兵,闖賊就將盡張其旗鼓,大展威其靈,奪我軍之將魄、我兵之鬥志,到時候雖有神兵降臨,也將手無迴天之靈。狂瀾將至,陛下當此危急存亡之秋,還請即刻出兵,力挽殘局!”

和范文程一樣同爲大清國內三院學士的滿洲人剛林,聽洪承疇這樣出言不遜,就立刻痛斥道:

“大汗自有主張,你豈敢出言犯駕!”

皇太極卻沒有仔細聽這幾個人在說些什麼話,他的眼睛看得很遠、視野望得很廣,目中不僅侷限在李自成的一人身上,而且放眼於黃河上下,放眼於天下之廣,數十萬滿洲人將來二百年的氣運,到底寄託於何處?

恍惚之間,皇太極面前的景色驟然一邊,從青草飄飄、蘆葦蕩蕩的獲鹿,變成了白山黑水的遼東原野。

白霜蒙地,寒氣砭骨,乾冷的雪地上,皇太極只感到冷風透入五臟六腑之中,漫天星斗照耀於天,澗中激流淌在浮冰之間。雄鹿和受驚的小獸奔於林間,抖落了樹上堆積的厚厚霜雪,驚起一片啪嚓的響聲。

調鷹蹴球的建州先民們正在做着行兵出獵的準備,幾名讓皇太極感到眼熟的僕從,正在爲努爾哈赤牧馬披鞍,劈柴做飯。出身葉赫那拉氏的孟古哲哲,也在僕人當中,正給天命汗收拾衣甲,她是努爾哈赤的幼妻,也是皇太極少年時就早早逝去的母親。

“啊!”

皇太極想要開口呼喚母親,卻發現口中無法發出一點點的聲響。建州先民們已經上馬奔騰了起來,他們在山城之間不斷戰鬥,在這苦寒的世界裡開闢出了後金國家的基礎,爲首的勇士就是皇太極的大兄洪巴圖魯褚英,他不畏險阻,披甲上陣,領兵飛速前進,征服了好幾十處的屯寨。

可是轉眼之間,後金的勇士就倒在了皇太極的暗箭之下。皇太極突然感到腿上一緊,他低頭細看,驟然看到是雙目流出血水的大哥褚英正死死抓住自己的腳踝。

“洪太!你這個狼心狗肺之徒,離間我父子,毀壞後金江山,怎麼還有臉活在這世上啊!”

接着皇太極眼前的景色又驟然一邊,從浮冰飄散的遼東山澗,變成了建州人的堂子之中。他看到被自己逼死的多爾袞之母阿巴亥,靜悄悄地坐在堂子正中央熬煮湯水,招手邀皇太極上來共飲此食。

皇太極兩腳好像依舊被褚英緊緊抓住,又好像被遼東的冰寒所凍結,一動不能動。接着大妃阿巴亥的神情就變得猙獰且可怖起來,她的指甲越長越長,簡直就像是一隻野獸。

阿巴亥的聲音再也不是皇太極記憶中那種可愛的樣子,她口中好像噴出鮮血,濺在了皇太極的臉上:

“洪太,我把一切寄託在你的身上,你爲什麼要陷害我和代善?你爲什麼要將我活活逼死,讓我爲老汗殉葬?你忘了你曾對我說過的每一個諾言了嗎?”

不等皇太極做出回答,一個持劍的男子就出現在了阿巴亥的面前。他是在四城之戰以後被皇太極治罪囚禁,最後瘐死獄中的二貝勒阿敏。

阿敏執劍指着皇太極,怒斥道:“我爲你平定朝鮮,和代善一起擁護你做大汗,你怎麼能謀害於我?我們枉爲兄弟!”

皇太極雙眼劇痛,血氣上涌,他的喉間好像被毒蟲噬咬,身體上的每一寸肌膚,都好像正在受着凌遲之苦。

萬分的痛楚讓天聰汗深陷在阿鼻地獄裡面,他很想說些什麼話,來爲自己在這些冤魂的面前辯解,可到了最後,皇太極卻只是更加明白了過來,他的一生所爲,絕不容他人置喙。

“吾心吾行,澄如明鏡;所作所爲,皆屬大義。”

皇太極抽出腰間的寶劍,沒有分毫遲疑地將眼前的大哥褚英、大妃阿巴亥、二貝勒阿敏一個一個刺殺。

直到面前的屍首和血水凝聚在一處,那個曾在皇太極的記憶中,留下一個英勇、無敵、傲慢又愚蠢背影的父親,天命汗,努爾哈赤,終於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努爾哈赤放聲大笑:“我爲天命汗,揮刀斬尼堪。尼堪不死,建州不興,洪太,你做得好,你做得對!這些人都該殺,妻子、兒女、兄弟,都該殺,不殺他們如何興我建州?以後你還要殺更多的尼堪,方能恢復大金的偉業。”

皇太極激烈地咳嗽了好幾聲,他的所作所爲,一切卑鄙無恥的權謀,一切血腥殘忍的屠殺,都是爲了使得那些在關外白山黑水裡苦苦生存掙扎的女真人,使得這些諸申之民,能夠擁有一個無比幸福與安康的家園。

爲此他不惜殺死自己的妻子、兒女和兄弟手足,更不惜用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尼堪漢人的屍骨,鋪墊成通往滿洲人幸福國度的神聖大道。

“李自成,會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絕不會是你。”

皇太極將寶劍收回鞘中,被他突兀舉動所震驚的范文程、洪承疇、剛林等人都不明所以,跪伏在地上。

一種潮紅的血色涌到了皇太極的臉上,使他的氣色顯得格外光彩照人。

“李自成已經攻入到中軍的附近了嗎?”

范文程回答說:“豫王多次請援,力有不支。敵人中軍兵力甚爲強盛,似有直插我大清兵馬中軍旗下之勢。”

皇太極輕笑道:“李自成已入我的阱中,困獸落阱,是將死矣。”

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二章 顧炎武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章 李公子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二章 惠世揚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