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

他們只能心中肉痛,面上苦笑,紛紛襄贊李來亨“公私合營”的主意是如何巧妙、如何讓利於“民”。

刀架脖子上,又有什麼辦法,能保全性命於亂世已屬不易,與民爭利就與民爭利吧!

面對李來亨的步步逼近,易道三真的覺得自己是底線一步比一步低了。再這麼下去,自己是不是就完全成爲積極從賊分子,乃至於流賊的中流砥柱支持者了?

荒謬啊。

“使君公私合營,讓利於民,既有陶朱手腕,又有端木遺風,真使人佩服!”

李來亨臉上掛笑,趁熱打鐵,當場便讓支度副使張玉衡安排這些士紳去按手印。這些人有幾斤幾兩的家財,有多少錢的田息收入,早就在帥府掌控之中,今天無非是走一個過場,也是安安他們的心。

畢竟在左良玉敗退回襄陽、丁啓睿回師至武昌的關鍵時刻,李來亨也不想腹背受敵。這些士紳固然可以揉捏整治,但也沒必要卡在這個時候將他們剷除乾淨。

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谷哥,大元帥的意思是要你短暫跟我這邊待一段時間,還是要久留湖廣?我們這邊實在是缺人啊!各個地方都短缺人手,各個地方都缺人急用,你帶來的這幾百騎,都是有經驗又可靠的老兵,若留在湖廣,稍加培訓,全都可以充當大任,立即就可以緩解我的燃眉之急。”

李來亨對谷可成帶來的這數百騎闖軍老本勁兵,也是垂涎欲滴。

他現在忙於擴軍應對左良玉和丁啓睿回楚,可是擴軍的同時,又要從闖軍裡頭抽調一批骨幹到地方上擔任官吏和莊使、莊司,人手哪裡夠用?

隨營學堂雖然已經辦了幾個月,可終究是杯水車薪、不敷使用。

“我到隨州來,當然是要一直留在這邊,幫來亨你做事了。”谷可成悍勇善戰,堅毅耿直,也是一員大將的材料,他如此直言,實在讓李來亨心中感到歡喜,“闖王在河南連戰連捷,官軍全都避戰不前。現在河南只剩下開封一座堅城,尚能阻滯闖軍兵馬的行動。闖王的意思就是讓你在湖廣稍微堅持一段時間,一等攻破開封城,大元帥立即就會輕提大兵南下,替你解決掉左良玉。”

李來亨知道開封城沒有那麼容易攻破,看來他總還要自己獨力應對一下左良玉……

不,也不能這麼說。

丁啓睿要回來武昌,那跟在他屁股後面的張獻忠和革左五營也要到了。

根據紅隊掌握的情報來看,張獻忠和革左五營都擁有近二萬部衆。李來亨如果能夠同西營、革左聯盟,大家協力作戰,那同時打敗左良玉和丁啓睿兩支兵馬也並非難事。

李來亨若有所思,對谷可成說道:“這好極了,谷哥既然願意幫忙,我自然會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置……嗯,正好現在湖廣闖軍要進行大規模擴軍,我也打算稍稍改變闖軍的一些編制,使其能夠更加適合三楚之地丘陵、水網密佈的地形來作戰。谷哥,我聽說大元帥在朱仙鎮大捷以後,重新編制各營兵馬,定下了掌旅、部總一類的新頭銜,你清楚這些嗎?”

“對,朱仙鎮大捷以後,義軍兵馬又增加許多,爲了便於指揮,便重新編制了兵馬,部署勁兵,分爲五營。”

李來亨知道後世歷史中李自成要等到攻克襄陽後,纔在襄陽建制,確立了大順軍的五營兵制。沒想到現在形勢發展如此之快,李自成這麼快就開始進行了闖軍正規化的建設。

“五營兵制?具體是如何呢?”

谷可成答道:“除了都尉、掌旅、部總、哨總以外,闖軍老本勁兵以其中最精銳的兵馬組爲中權親軍,稱之爲中營,由田總哨任制將軍。剩下四營,則爲左營劉芳亮、右營袁宗第、後營李過。”

李來亨“哦”了一聲,明白了李自成的佈置,但還是明知故問道:“那麼前營呢?”

“前營自然就是來亨你這支兵馬了,大元帥不太清楚你在湖廣發展的具體情況,所以不便於直接任命前營的各級將領,全任你這個前營制將軍便宜行事。”

李自成對自己算是十分對得起了,如此信賴器重,委給自己便宜行事、自主任命前營各級將領的權力,真算是閉門天子、開門節度的地位。

看來李自成制訂的五營軍階,還是制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都尉、掌旅、部總、哨總的順序。後世歷史中劉宗敏和田見秀擔任的則是比制將軍更高一級的權將軍,不過看現在的意思,李自成似乎只讓田見秀擔任和其他各營統帥一樣的制將軍,而沒有設置更高一階的權將軍。

這是爲了平衡嗎?還是因爲田見秀近段時間表現不佳?

李來亨心中盤算,經過這一波擴軍以後,他估計自己手頭戰兵大概會有近二萬人左右。

李自成原定的編制裡,一個標大概是七千人,編制太大,適合在廣闊的中原作戰,而不適宜在水網、丘陵密佈的湖廣作戰。

他之前已經和高一功、方以仁、郭君鎮等人商議過一些方案,大抵是如此安排:

哨爲最基層的作戰單位,步兵每十人編爲一哨,設哨總一人;

五個長槍哨(長槍兵配弓箭)、五個牌刀哨(牌刀手配火銃或弓箭,若火銃富裕,也可以將部分牌刀哨完全改編成火銃哨)爲一步兵隊,設部總一人;

四個步兵隊、一個炮兵隊(下轄五個炮兵哨,以小型的弗朗機、將軍炮、虎蹲炮爲主,戰時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給各步兵隊)爲一步兵旅,設掌旅一人;

騎兵旅編制較小,轄三個騎兵隊,共三百騎;炮兵旅則轄五個炮兵隊,根據輕重炮的配比,擁有十門至二十餘門輕重火炮;

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一個炮兵旅(齊裝滿員的話就配有25門發射3斤鉛彈的大將軍炮)爲一步兵標;四個騎兵旅、一個炮兵旅爲一騎兵標;皆設威武將軍一人、都尉三人(旗鼓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以上步兵標3000人,騎兵標2000人,都是基本戰術兵團,大概可以應付湖廣地區的絕大部分戰鬥情況(當然火炮火銃方面,現在裝備數量還遠遠不足,只能先空着,等待今後補齊)。

按照這樣的編制,湖廣闖軍近二萬人,大概可以編成四個步兵標12000人、三個騎兵標6000人、一個炮兵標2000人。

如此編制的二萬人部隊,絕對是一支相當強大,而且可以獨當一個戰略方面的野戰兵團了。

最高的營一級,李來亨的打算就是設置制將軍一人、左右果毅將軍兩人。

既然李自成讓他便宜行事,那爲了方便考慮,前營的中樞指揮就可以同節帥府用同一套班子,也就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合部辦公。

他自己自然是要兼任湖廣節度使和前營制將軍,而節帥府的屬官們,像掌書記方以仁、都營田使白旺、支度使白鳩鶴這些人,也可以直接負責起前營的相關職責來。

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二章 白土崗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二章 顧炎武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