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

李來亨同小虎隊的將士們蹲在一起,吃完用麪疙瘩、包穀、野蔬摻煮的糊塗湯,用手抹了抹嘴巴。他心裡對聯軍的前途極不樂觀,懷裡逗弄着小貓狸奴,很不自在。

近段時間夷陵的氣候好了許多,封凍正在漸漸消融,但這也大大方便了官軍的進剿。自從張獻忠在瑪瑙山慘敗以後,時局對義軍就越發不利了,楊嗣昌將圍剿張獻忠的左鎮和秦軍幾萬兵馬,都抽調到了鄂西,從遠安和宜都兩面進攻。不僅使得聯軍原定的進攻荊州府之事,徹底泡湯,更加危及到了聯軍的生死存亡。

在這種形勢下,也就無怪乎那些掌盤子們各尋出路了。李來亨一邊搖頭嘆氣,一邊伸出手指在小貓額頭上點了好幾下。

幼辭本來在一邊給李來亨擺弄晚餐,她平常對狸奴成日吃魚卻不抓鼠,很有意見,這時候卻又產生了護犢子的心理,將小貓搶到自己懷中,不讓李來亨繼續虐待了。

“嗨呀,阿辭都不讓我逗逗狸奴了!你的脾氣這樣大,以後怎麼嫁得出去嘛。”

李來亨不說還好,這話一說又撞到了幼辭的槍眼上,惹得小女孩悄摸摸踹了他一腳。李來亨吃痛,正想叫出聲時,卻看到自己熟悉的羅顏清縱馬飛馳到闖營老營門前,躍身下馬,急匆匆跑過來。

他看羅顏清一臉焦急的情形,知道事情恐怕很不簡單。就拍了拍幼辭的小腦袋,同她講自己將有正事要做了,要她抱着狸奴回屋休息去。幼辭看到羅顏清過來,嘴巴扁扁的有些委屈,但也知道李來亨這樣說,一定是確有其事,還是乖乖聽話,帶着狸奴離開了。

“羅小姐,你這樣匆忙過來,是有什麼要事相告嗎?”李來亨收斂了在幼辭面前嬉笑的樣子,沉聲問道。

他心裡其實已對羅顏清的來意洞曉了幾分,但李來亨的本意,還是不願意相信曹營將會作出最爲錯誤的那個選擇。

羅顏清眼帶歉意,她咬了咬嘴脣,別過頭去,不願意直視李來亨,口中呢喃道:“很對不起……或許曹營將對你們不利了。”

羅顏清大概沒有想到,李來亨聽到這個消息後,還是一臉沉穩的樣子。其實這個答案多少已在李來亨的意料之中,他更爲擔心的是羅顏清單騎奔來,將這個消息告訴給他,是否意味着曹營即將動手了?而羅顏清這樣做,又是否將導致她個人處境的危險?

李來亨斂聲問道:“羅小姐,你將這個消息告訴給我,曹營會如何處置你?是我對不起你,請你快回吧。”

輕咬嘴脣的少女,伸出顫抖的手想說些什麼話,但她看着李來亨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一句話都沒說出口去。羅顏清深吸一口氣後,立即轉身上馬,她高高揚起馬鞭,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一樣,抽在馬身,疾馳而去。

遠去的塵埃消失在了街道的盡頭,李來亨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苦笑一會兒後,重新露出從容而堅定的神色。

老營的大門最外側是一排飯堂,這個時間點飯堂都沒人,羅顏清的目光被飯堂所阻礙,並未看到老營更內側中闖軍的動靜。李來亨穿過飯堂,走到內側,高夫人正帶着一大羣婦女匆忙地收拾着戰士們的行裝,袁宗第和白鳩鶴則帶着工匠們將鐵匠鋪裡的小爐子都拆卸開來,田見秀和吳汝義則站在一張長條板凳上,指揮着將士們搬運糧食,還有其他許許多多人正在忙碌之中。

闖軍絕非毫無準備。

事實上,當闖軍發覺到羅汝才和惠登相的投降傾向後,李自成就已經做好了同聯軍分手的打算。只是在李來亨拆穿了楊嗣昌的招降條件內,可能包括要求羅汝才和惠登相消滅闖營這一條之後,更加加速了闖軍的撤離速度。

郝搖旗和慶叔也都在忙碌小虎隊的撤離工作,因爲小虎隊這裡還存放着不少大炮和火銃,因此慶叔特地叫來了小虎隊的那名高級俘虜方以仁,叫他幫忙指點火器如何收納較好。

方以仁自知自己在闖營中雖然有性命之憂,不敢不小心翼翼從事。他在郝搖旗面前低眉順眼地教導了一些火器的存放和管理常識,看到李來亨過來後,立即露出一副更加順從的表情,恭聲說道:“管隊的,這些大炮斤數較高,我們沒有大車也缺乏騾馬,要走山道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知道管隊有沒有什麼辦法?”

方以仁一口一個管隊,儼然將自己視作了小虎隊的一份子。李來亨心裡覺得好笑,嘴上則說這件事他真要去找掌盤子問問,叫方以仁稍安勿躁。

李來亨也知道,雖然闖營最後只獲得了繳獲大炮中的一小部分,但這畢竟還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若非萬不得已,他絕不願意輕易放棄掉。

“掌家。”李來亨此時在闖營中地位不斷上升,已經躋身闖營最核心的戰將之列,可以直接去見李自成了。他徑直走到李自成和另外幾位大將李過、劉芳亮、李雙喜議事的小屋內,將方以仁所說的大炮運輸困難的問題,講給大家聽。

李雙喜有段時間沒和李來亨好好聊過了,他一把摟住李來亨的肩膀,笑道:“好小子,最近辦事越來越有大將的樣子,想想當初在竹溪縣時的小乞丐模樣,真是想不到今天嘞!”

“雙喜,別和來亨胡鬧了,咱們要談正事。”李自成只披着一件露出胳膊的羊皮襖子,他笑罵了李雙喜兩句,倒是站在李自成身後的親兵衛士黨守素見到李雙喜這樣一幅不成器的樣子,又扶額輕嘆兩聲。

李自成正色道:“大家覺得那些大炮要如何處理?”

“我想……”劉芳亮細想一會兒後答道,“乾脆少帶走一些糧食,這樣或許便能把大炮運走了。”

李過則反對說:“就算少帶一些糧食,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騾馬運輸。而且我們要離開聯軍的話,糧食是最緊要的東西。”

“補之說得不錯。”李自成點了兩下頭後,對李來亨說道,“糧食纔是我們最爲緊要的東西,那些大炮就留給羅汝才吧,我們乾脆不要了!”

李自成這話剛一出口,李雙喜就大吃一驚,反對道:“義父,你怎麼這樣說,那些大炮憑什麼要白白送給羅汝才?何況曹營打算投降了,將大炮送給羅汝才,他將來豈不用來攻打我們?”

“哈哈哈,雙喜兒,你不瞭解羅汝才。”李自成又哈哈笑了起來,“我說過,羅汝才並不是一個會出賣兄弟的人。他現在有所動搖,是受了惠登相的影響,我們若將大炮留給他,羅汝才更加會覺得自己對不起朋友,這樣就更加不會投降了。”

李來亨聽到這話,猶豫一會兒後,說道:“掌盤,剛剛曹營的羅顏清過來偷偷告訴我,說是曹營將要對我們動手了,勸我們早些離開,羅汝才似乎沒有那麼好心。”

“哼。”李自成眯起眼睛,“來亨,你以爲羅汝才御下如此不嚴,會連自己的親妹妹都管不住嗎?我對羅汝才的瞭解比你們每個人都要深,羅顏清提醒你曹營要動手是假,勸我們早些離開纔是真。這樣看來,或許羅汝才已經快要壓制不住其他營頭了,若我猜的不錯,我們再不走,惠登相可能就要聯合其他營頭動手了。”

李雙喜又大吃一驚,他在人情世故方面實在太薄弱許多,對這些勾心鬥角一點理解不到。其他人則迅速領會到了李自成話中的意思,李過跟着問道:“我們現在脫離聯軍,究竟要去哪裡?”

“我看還是應該回去陝西。”劉芳亮第一個回答,“我們對陝西最熟悉,而且那裡災民很多,民風又強悍,隨時可以募兵增強實力。”

李自成聽完劉芳亮說的話後,又看向李雙喜,示意李雙喜也提意見,李雙喜便說:“去陝西很好啊!咱們又能打回老家了,我們就去陝西吧!”

似乎是對李雙喜的答案並不滿意,李自成又望向了李來亨。李來亨心中一動,知道闖王內心恐怕早就定了主意,便回答說:“我看去陝西很不妥,陝西受災多年,地方殘破、人煙稀少,而且三邊秦軍既多且強,我們去陝西前途是很渺茫的。如今楊嗣昌到處抽調兵馬,官軍全部集中在湖廣和川陝邊界,相反河南腹地官軍兵力空虛。而且河南人口稠密,如今受了旱災、蝗災,流民衆多,聽說較大的山寨股頭就有上百股。”

李來亨又補充說:“中原流民人數遠比陝西多得多,但他們不比陝北邊民剽悍善戰,大多缺乏作戰經驗。我們若進入中原,就像是一點星星之火投入乾草之中,必將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好,好,好!”李自成連連擊掌稱讚,“如今咱們突然出去,只要奔入河南,號召饑民,就會立刻扭轉大局,使朝廷驚慌失措。來亨說得極好,我們就應該去河南,像一顆熊熊燃燒的火種一樣,將朝廷爲我們堆疊在中原大地上的乾柴,全部點燃!”

“事不宜遲,咱們立即輕裝出發。將大炮都留給羅汝才,將中原留給自己!”

上弦月已經落去,山影昏黑,樹色如墨,闖軍趁着夜色,將老營營房中的重要物資全部席捲一空。所有人分成數隊,田見秀率領頭隊、袁宗第率領二隊、高一功率領三隊,保護老營。李過和李來亨率領精兵作爲四隊,走在老營後邊,剩下李雙喜等親兵暫時跟着老營出發。

雖然闖營動作乾淨利落,但能夠這樣悄無聲息地撤出夷陵城,似乎還是由於曹營的刻意放鬆。原本由曹營兵馬駐守的北門,今夜不知爲何無人看守,門洞大開。李來亨帶着小虎隊走出城門後,騎在戰馬之上,回望夷陵城,微微嘆了口氣,便對郝搖旗笑罵兩聲,叫他催促小虎隊的大夥,急速行軍,離開夷陵了。

一個時辰以後,曹營終於行動起來了,楊承祖和羅顏清率部接管了闖軍的駐地。羅汝才緊隨其後,帶着親兵隊伍趕到,他看到羅顏清帶人將一批大炮運了出來,驚奇問道:“小清,闖營怎麼沒有把大炮帶走?”

羅顏清臉上帶着憂愁和思念的神色,不知在想着誰,她回答說:“闖營在大炮邊上留了張紙條,落款是李來亨。他說闖營上下都敬服曹帥,眼下雖然大家要分手別行,但也要傷了和氣,這些大炮是闖營留給咱們的送別禮。”

羅汝才愣在原地好長一段時間,他擡頭仰望天空,喃喃道:“我一輩子不願對不起朋友,這回卻還是對不住李自成了,又哪有臉面去受楊嗣昌的招降?”

(第一卷《乳虎嘯谷》完)

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六章 六尚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七章 順兵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章 反對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二十八章 方太師的議論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