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上)

崇禎十五年九月十二日,上午辰時,丁啓睿率數鎮明軍再次出營列戰。

他們氣勢如虹,整個軍陣正面排開蔓延達十餘里,丁啓睿與車營仍居中軍,虎大威,左良玉等分居兩翼,還有當地官兵,雜牌兵列陣後方,作爲預備隊押陣在後。

大陣向前推進,人馬鋪天蓋地,旌旗蔽日,對面的流營,也不約而同出營列戰。

陳永福與虎大威、姜名武策在陣中,一樣緩緩而行。

看對面的流賊佈陣,陳永福收起自己的千里鏡,冷哼一聲:“饑民在外,次步卒,次馬軍,最後是老營驍騎,記得崇禎十三年某與永寧侯去汝州打流賊,他們就是這樣佈置,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這樣子。”

虎大威同樣冷哼一聲:“在闖賊心中,他們眼中,饑民的人命,或許只值一顆鉛彈吧。”

他說道:“若只這樣想,闖賊就打錯盤算了,三晉商行在平陽府,潞安府都有設立商鋪,賣銃賣藥,吾等子藥源源不斷,他們想以人命來填,那就來填吧,看誰先支撐不下去!”

身旁姜名武有些羨慕地看看虎大威與陳永福手上的千里鏡,這可是好東西啊,有錢沒處買,聽說是永寧侯贈送給他們的,若自己也有一架,那就好了。

他也怒哼一聲,冷笑說道:“闖賊想與我師拼消耗,在這開封城外,他們確實是打錯盤算。”

他看了一眼陣後,中軍與已方軍陣後,很多士卒推着各樣的土車,這些後方的雜兵們,更多是負擔各鎮輜重雜務,各樣土車,他們就趕製不少。

對溫士彥告誡的流賊火炮。虎大威自然非常相信,不衝他與王斗的交情,此類事情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虎大威如此重視。陳永福與姜名武自然也一起重視。

土車可以防炮,這是依王斗的建議,明軍等在松山之戰時的經驗,何況早些年的鉅鹿之戰,王鬥便使用各類土袋防護清兵的紅夷大炮,虎大威親身經歷過。

況乎昨日流賊果然動用了火炮,豈知今日會否更多?多準備些總沒錯。

看着那些土車。姜名武心想永寧侯真是奇思妙想不斷,他對王鬥聞名已久,只恨不得一見。

……

中軍位置,今日的丁啓睿、楊文嶽一樣信心滿滿。昨日的勝利,給他們帶去極大的鼓舞,在二人看來,無論流賊使用什麼手法,自己皆可以從容應之。一一化解。

驅趕流民?他們不是陷入重圍的曹、王二人,饑民來多少,死多少!

計毒莫過絕糧,然這麼短的距離,也不會有此隱憂。況且,已方馬兵一樣不少。

此時彙集在朱仙鎮的騎卒中,僅在左翼的左良玉人等便有馬兵一萬餘,這其中左良玉有七千餘騎,楊德政、方國安合之有三千餘騎,右翼的虎大威、陳永福、姜名武人等,加起來也有七千餘騎。

此外中軍與預備隊中,各將官多則數百騎,少則數十騎,合起來也有四千餘騎,比如丁啓睿的督標營中,雖只有幾百人馬,但都是一色的騎兵。

此次雙方會戰,明軍騎卒總估計在一萬四千餘騎,當然,這內中不免有些將官吃空餉,喝兵血,事實兵額多少,可能永遠是個迷,敢深究內中者,都不會有好下場,但估算近萬騎還是有的。

不提虎大威等新軍步卒,這些騎兵中,各鎮戰力相差不是很大,畢竟騎兵都是明軍中的精銳,衆人向來非常重視,就算戰力有所區別,也不會相差太多。

他們戰力強弱,更多還是依據主將意志來說,主將拼死搏戰,麾下騎兵同樣勇氣超凡,主將不想打,他們戰鬥力就弱了,特別家丁,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虎大威、陳永福各有家丁千人,姜名武有二百多,左良玉倒有二千多,他最初處於遼鎮,後調到中原腹地打仗,也是身經百戰,再上招降納叛,來者不拒,軍中頗有部分精銳。

馬兵七千,內家丁二千,又步兵數萬,在中原腹地是股龐大的力量,這也是左良玉一直非常受朝廷重視的緣故。

馬兵密密巡邏,後方無憂,在二人看來,流賊黔驢技窮,也使不出多少新花樣,結硬寨,打呆仗,以不變應萬變,與賊拼消耗,便是他們的繼續方略。

……

與昨日下午一樣,雙方一佈陣,流賊便驅趕饑民,對明軍三翼發動瘋狂的進攻。

“舉銃!”

“虎!”

雄壯的齊呼喝應聲中,右翼虎大威、陳永福位置,二鎮第四排共八百名銃兵戰士,整齊踏前一步,將手中火銃翻下,黑壓壓對準了前方又一波衝來的饑民們。

此時硝煙瀰漫,刺鼻的血腥味充斥盈野,陣地平原上,到處是哀嚎的流賊傷兵,還有那些密密死去的屍體,慘烈的情形足以讓人心驚,不過流賊人海戰術不是鬧着玩的,一波饑民剛退走,這不一波又瘋狂涌來了。

二鎮新軍戰士共計三千二百名銃兵,他們分爲四排,以前後戰術各排輪次,已經打了好多輪了,此時第四排上前,瞄準數十步外的瘋狂流賊,他們的喜怒哀樂,盡在眼前。

雖然這些饑民中,內中一些人不單是瘋狂,各人臉上還帶着無奈,祈求,心若死灰等神情,但他們握銃的手,仍然絲毫不動。

從賊了,就該知道從賊的結果,自己若心存憐憫,瘋狂的饑民衝上來後,他們可會對自己手下留情?自己留情了,到時死的就是自己,自己也有老孃,家人也需要撫養啊。

這些新軍戰士,同樣耗費了虎大威與陳永福無數心血,盡是根據王鬥分享的“良家子、分田地”等致勝秘訣編練,但耗費銀錢與精力,卻遠遠超出王鬥許多。

便如現在王鬥軍中,所有軍士,都沒有軍餉。也沒有安家銀,但虎大威等人就不得如此,否則新軍戰士就招募不來。

然此時養兵費用並不低廉。安家銀,一般每人需要二十兩。最少也是十兩,選募的兵士,每兵月餉一到二兩,軍官等等,更就高了,一營三千多人軍隊,一個月光軍餉就好幾千兩。招兵時安家銀費用還沒算呢。

又有器械,盔甲,子藥等等,花費就更多了。

特別要給新軍們分配田地。開墾費用不少,各方扯皮極多,每每讓人頭疼無比,虎大威等人曾想過不分配田地,但事後發現。這又與普通官兵有何區別?

無產者無恆心,有產者纔有恆心,三、四十歲還未成家立業的老光棍,跟家有妻小子女之人,那想法就完全不一樣。雖然現在田畝上收入不多,但卻給士兵們增加了無比的忠誠度與粘性度,個個願爲保衛家園而戰,願爲主將而戰。

再說,虎大威等人也發現,只奔着軍餉,不願種田的人,盡大多不是良家子,他們最後成爲兵痞,兵油子的可能性很高,最終會毀了自己的心血。

所以耗費再大,虎大威等人也咬牙堅持,只是再多的兵,他們就養不起了,好在價有所值,這些新軍戰士們,確實個個戰鬥意志極爲堅韌,流賊一波波進攻,都被他們的火器,從容擊潰於陣前。

“放!”

爆豆一般的火銃聲接連不斷響起,各銃火門與銃管口端騰出的白色煙霧再次在明軍陣列中瀰漫開來,八百名銃兵戰士,發動了猛烈的齊射,就見前方流賊身上一股股血霧冒起,然後這些中彈的人似乎一呆,口鼻流血中,滾倒地上無比慘痛的哀嚎起來。

虎大威就看到一個賊兵,臉上滿是茫然的神情,他跌跌撞撞,腹間還拖着一根長長的腸子,就那樣走了十幾步,無力的撲倒在地。

饑民的攻勢越來越無力,此次新軍只是一次猛烈的齊射,這波的饑民就潰敗了,闖賊以飢兵衝陣,面對己方陣列森嚴的銃陣,真真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今日打了這麼久,還沒有一個饑民能摸入銃兵戰士十步前的拒馬槍上。

陳永福也舉着千里鏡眺望,透過瀰漫的硝煙,還有陣間平原到處流淌的鮮血,對面龐大的流賊軍陣隱隱在望,似乎,他們比最初時逼得更近些,陳永福總感覺今天的流賊有點奇怪,不知在醞釀什麼陰謀。

虎大威也有這種感覺,總覺得那些密密匝匝的飢兵步卒後方,似乎隱藏着什麼東西,但戰場的硝煙使得這方天空陰暗,便是用千里鏡一樣看不清楚。

二將不斷派遣哨騎過去,也總被流賊馬兵盯得死死的,每每剛一靠近,就被他們趕得遠遠的。

巳時中,對面的流賊陣地似乎很久沒有動靜了,深秋的寒風吹拂着,最後慢慢的,將陣間的硝煙完全吹去,露出晴朗的天空,也讓雙方的視線變得清晰起來。

這是……

虎大威與陳永福舉着千里鏡的手,不約而同顫動一下,心頭涌起一股寒意。

這是,流賊的火炮?

中軍方向,煙霧更爲濃烈,硝煙散去時間更久,當丁啓睿與楊文嶽放下千里鏡時,均看到對方臉上無比難看的神情。

就見對面一里多外,密密麻麻擺着流賊一門又一門的火炮,粗粗估計,內中的佛郎機小炮,就不會下於一百門,當中大將軍佛郎機炮,更不會少於五十門。

原本前方聚集的饑民們,已經盡數撤走了,所留的,便是這些火炮在前,然後火炮後方,是無數的流賊步卒,火器兵,弓箭手雲集,這些遠程兵後方,又是層層疊疊的賊兵槍陣。

二人心頭涌起寒意同時恍然大悟,怪不得感覺今日流賊旗幟又大又多,他們陣中還常常塵土沖天,先前二人看賊在搞疑兵之計,還暗暗笑話,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一門一門流賊火炮對着這方,火炮前端不遠,更盡多層層尖銳的拒馬槍,不但如此,這些火炮的身旁,還疊了不少土袋作掩護,聞聽流賊攻打洛陽時,便壘了不少土臺,那些土臺前方有土堆作爲護牆,中間留出缺口安放火炮,有如一個個垛口,與官兵的土車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來賊中並未無人。

右翼那方傳來緊急情報,似乎流賊也以龐大的火炮對付虎大威他們,聚在那方的大將軍佛狼機炮,同樣不會少於五十門。

“這……這該怎麼辦?”

戰事設想與自己估計大相徑庭,丁啓睿不由手足無措,楊文嶽的拳頭握緊又鬆開,又握緊,他對丁啓睿建議,立時下令中陣向前,車營推上去與流賊對射。

畢竟他車營中大部分都是小炮,很多連一里都打不到,而流賊的大將軍炮,則可以打一里多,幹這樣挺着,情況危險。

丁啓睿只是道:“本督……本督……

而這時,蹄聲響起,卻是溫士彥奔到丁啓睿身旁,他臉上帶着鐵青的神情,往日的儒雅盡數不見,似乎又恢復到當時向王鬥獻塞外之策時那種陰冷。

確實溫士彥很惱火,丁啓睿等對他百般防備已經懶得說,但此時情況危險,他溫士彥是來觀察的,不是來送死的,如果中軍這樣幹挺着被火炮轟打,便是靖邊軍都難以支持下去。

再看丁啓睿遲遲拿不出一個決斷,他就果斷奔來了。

一見丁啓睿面,就毫不客氣地喝道:“丁督師,立刻傳令後陣土車推上來,爲各戰車掩護!傳令車營上前,與賊對射!傳令右翼的虎大威等,讓他們騎兵上去奪炮!立刻,馬上!”

丁啓睿被溫士彥劈頭蓋臉一陣暴喝,有些呆呆的:“哦,好,好的……”

楊文嶽也顧不上溫士彥口氣無禮,說道:“溫大使,可否要令左翼的左良玉等,將他們騎兵也調來?”

溫士彥道:“不,戰情分析,賊以火炮對我中軍及右翼,那在左翼,那他們便是以馬兵攻擊了,幾萬騎卒,怕左良玉他們支持不住,立刻將虎大威等人的新軍調過去,以拒馬及銃陣,將他們打死在那拒馬之前!”

溫士彥惡狠狠說着,神情越發猙獰。

……

呼嚕嚕,一匹戰馬打起響鼻,引得無數的馬匹騷動,流營步陣後方,密密層層的流賊馬軍已經集結,放眼過去,密騰騰的各色馬兒,似乎鋪滿了平原大地。

“臨陣,列馬三萬,名三堵牆。前者返顧,後者殺之!”

最終,李自成還是決定採納楊少凡的意見,更下了嚴令,爲了增加攻擊力度,還決定闖營的老營衝在最前面,這可是闖軍中最精銳的力量,一兵倅馬三四匹,指的就是他們。

除此外,馬隊戰陣中,還有李過,袁宗第人等在間指揮,長相粗豪的郝搖旗,更扛了杆闖字大旗策馬軍陣的最前方,決定以雷霆之勢,一舉攻破左良玉側翼。

當然,李自成等多少保留一些意見,三家聯軍近六萬馬兵,約有五萬騎攻擊左翼,內中約四千餘老營戰士,餘下的一千多老營,還有近萬馬兵,還是留在步陣後方押陣或指揮。

“是非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李自成,賀一龍,羅汝纔等神情凝重,他們看着中軍與右翼方向,這方依着楊少凡的佈置,應該沒有問題,層層的火炮前方,是疊疊的拒馬,明騎若要奪炮,怕會死傷慘重,更不說火炮後方,是雲集的已方步陣。

決定已經下了,就看最終戰果了,李自成深深呼了口氣,義軍不能與官兵消耗下去,今日必須分出勝敗,就拭目以待,是己方步陣先被虎大威他們攻破,還是已方馬隊先攻破他們的左翼。

楊少凡站在一門大將軍炮的後方,看那炮手將引線點燃,引線嘶嘶燒着,不斷冒出火花。

他雙目閃動了一下,眼睛微微的眯起。

第91章 火藥沒了第784章 算計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647章 情報第76章 法與情第781章 騙局第666章 騷動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744章 發展第243章 鉅鹿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581章 銀圓第676章 孫傳庭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791章 顫慄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44章 優勢第7章 白甲第658章 構想第279章 強攻第551章 說服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83章 老胡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47章 火箭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747章 火箭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4章 升賞第626章 信念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658章 構想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120章 大敵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772章 到了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67章 扮象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515章 及時第204章 拷問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399章 忠勇伯第38章 私人莊田第376章 技窮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145章 處決(中)第488章 致意第42章 修牆第52章 衝突第249章 看誰狠!第808章 拉開第585章 軍工廠第532章 反響第619章 野心第29章 分解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41章 暴雨第730章 傾瀉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56章 追諡第508章 衝鋒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560章 清算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542章 暗殺第458章 安排第260章 援兵第491章 攻山第610章 直搗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642章 火器營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39章 水車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84章 去與留第7章 白甲第212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