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

李自成、賀一龍、羅汝才、孫可望等站在陣間向前方觀望,官兵的堅韌,出乎他們意料之外,本以爲曹、王大敗後,開封兵馬定當聞風喪膽,未想到竟然絲毫不落下風,力抗他們百萬大軍也不膽怯。

他們在流營中到處巡視,此時身處的,便是一片剛退下來的饑民營地中,這些地方盡是各類的窩鋪棚子,僥倖餘生的饑民們,正大口大口吃着分到他們手上的野菜湯與窩窩頭。

很多地方還搭上類似戲臺似的高棚,一些戲子在咿咿呀呀唱着戲,旁邊聚攏的饑民一邊大口吃喝,一邊高聲叫好,很多人笑中有淚,心傷家人的死傷,慶幸自己的存活。

這些饑民的作戰,一般是戰前喝碗稀粥或吃個窩窩頭,然後在狂熱氣氛的鼓舞下,拖着虛弱的身體往前衝鋒,死戰不退,直到鳴金退下者,便可獎勵幾個烙餅窩頭什麼,退下時,一桶桶擺在他們面前。

那些事前潰敗,怯懦不戰者,則會一排排砍下他們人頭,比如攻城戰時,未取到定額牆磚者,皆要斬首。

就衝這些窩窩頭,很多饑民也願意打仗,婦孺同樣如此,雖說流營基本按男丁編隊,婦孺可以留在後方,但畢竟多一個人就多一份食物,家人在一起也可以相互照應,增加戰力。

留在後方,餓瘋了的流民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易子而食,在這個時代只是普遍現象。

當然,若人力不足。或是某些情況下,就會強迫婦孺上了。

李自成等人淡漠地看着這些饑民。他們的悲歡離合,在各人心中只是流水無痕,吸取與曹、王新軍作戰的經驗,這些戰後退下的饑民們,也不會與那些未戰的飢兵處於同一區域,以保持龐大的饑民羣體士氣不落。

李自成甚至在觀察這些饑民的表現,那些心傷落淚者,繼續在饑民中慢慢熬吧。那些表現出無所謂,甚至興高采烈者,步營不用說,甚至是未來馬隊及老營的理想人選。

他看向明軍那邊,心中只是盤算這場戰事。

虎大威、陳永福那邊不好打,他們新軍一樣火器犀利,列陣森嚴。就算比不上曹、王新軍,也差不了多少,對他們,義軍不論是馬兵衝擊,或是流民攻勢,皆是鎩羽而歸。

況乎。虎大威人等相比孤軍被困的曹、王二人,更具有極大的優勢。

明軍中陣一樣難攻,還有左良玉等那邊,一樣出乎李自成意料之外,打得頗爲艱難。

該如何破之?流營各將都在思考。

楊少凡跟在李自成身邊。望着明軍那方陣地,也若有所思。

下午時分。流賊對明軍陣地進行了數波狠打,他們每波至少是數萬人單位,一波中又分爲若干潮,人海遠望,滔滔不絕,但官兵還是頑強的抵抗下來。

饑民畢竟是饑民,就算爲了吃喝食物亡命攻擊,但他們狂熱來得快去得也快。

特別遇到火器,對面一陣銃響,然後莫名其妙的,身旁就一片片人倒下,血肉橫飛中,自己還未看清對方銃彈蹤影,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感覺,更加深了各人恐懼,往往明軍銃響不久,前方攻打飢兵就陣陣崩潰了。

明軍騎兵也不少,他們頻繁出擊,驅趕潰敗的饑民,特別有一次,造成流營上萬人的饑民收攏不回來,也不知逃向何處。

似乎怎麼打,也難以突破明軍那邊的戰線,李自成想到從左良玉那方攻破,然他們雖然兵雜但人也多,各鎮中鳥銃,三眼銃,弓箭齊打,還是打得饑民陣陣潰回,只要肯戰,官兵戰鬥力還是強上饑民不少。

近酉時,李自成不得不下令收兵,就算有流營馬隊斷後,官軍騎兵還是一直追殺他們到營寨之前,耀武揚威奔騰,流營士氣低落,官兵士氣高漲。

……

當日收兵回營,丁啓睿下令殺豬宰羊,犒賞軍士,衆官將也聚在丁啓睿的行轅內慶賀。

衆將放浪形骸,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往日這種粗俗的舉止,定然惹來丁啓睿等不快,此時也覺得順眼了,能吃能打,方是橫行沙場,慷慨悲歌的豪傑之士。

當然,相比衆武將,楊文嶽等文官還是保持着體統,不會那麼粗魯,但不知不覺中,也喝了不少酒。

左良玉猛地拍案站起,嘴上帶着濃濃的酒氣,走到虎大威身前,大聲說道:“虎大帥,左某要敬你一杯,你讓人趕製的土車,可幫了左某等大忙了!”

楊德政與方國安皆道:“是啊,也幫了我等大忙,該敬虎帥一杯!”

下午,闖營也動用了十幾門火炮,雖內中只有幾門大將軍佛郎機炮,但也打死打傷左翼左良玉、楊德政、方國安等一些人馬,正好營地內有一些虎大威趕製的獨輪車,板車類土車,丁啓睿連忙讓人運來,佈置在陣地之上。

此時丁啓睿回醒過來,確實,虎大威安排的土車派上了用場,雖然他認爲闖營火炮能力也就這樣了,溫士彥等人的建議,過於小題大做,但能減少一些士卒傷亡,也是好事。

他哈哈大笑,說道:“不錯,左將軍等說得不錯,吾等當敬虎帥一杯,爲虎將軍賀!”

衆將一齊站起,皆舉杯大聲道:“爲虎將軍賀!”

虎大威舉杯手上,這個爲國征戰多年的老將大聲道:“當爲督師賀,爲衆將賀,最重要的,爲我大明賀!”

“爲大明賀!”

衆人聲如驚雷,一飲而盡,然後皆是哈哈大笑。

衆人坐下,接下來氣氛輕鬆一些,丁啓睿捻着長鬚與身旁官員竊竊私語,不時微微點頭。左良玉、楊德政、方國安等人鬧鬨着斗酒,虎大威與陳永福幾人則輕聲交流什麼。

席間。楊文嶽談起車營子藥用了不少,看來需要節省,免得到時火藥告匱,車營戰力不在。

一場酒一直喝到近亥時,丁啓睿微有酣意,最後他舉杯站起,朗聲說道:“今日之戰,也證明了官兵只要敢戰。流賊便有百萬衆,又何懼之有?諸君,報效朝廷,只在今日,明日捷報傳聞時,便是聖上開顏日,諸位留名青史。封妻廕子,也是等閒!”

衆將皆是站起大吼:“爲國殺賊,義不容辭!”

……

明軍在慶賀,流營這邊,各營當家也在議事。

今日之戰,雖說李自成等人定的方略。便是若對付曹、王二人一樣,以饑民消耗官兵的子藥與士氣,但顯然的,朱仙鎮的情況,與當時曹、王情況不同。果真消耗下去,可能首先支持不住的是流營這方。這讓李自成等人暗暗着急。

“不若使用火炮吧。”

經過覆沒曹、王新軍之戰,革裡眼賀一龍對使用火炮,火器有了很大興趣,他建議集中所有的火炮,猛轟官兵陣地。

今日之戰,流營雖然動用部分火炮,但卻沒有押上全部力量,一是試探,二是李自成覺得將火炮放在最關鍵的時候使用爲好,最後,也有出於節省火藥的考慮。

畢竟在李自成等人心中,炮彈火藥,可比饑民的人命重要多了。

不過火炮粗粗試探結果,卻讓流營各人有一種沒有達到預先期望的感覺。

哨騎回稟的結果是,左良玉等那邊使用了一種土車,擋住了不少炮子,似乎這種土車,曹、王有在使用,現在開封官兵也在使用,怎麼他們的花樣越來越多?

羅汝才撫着自己的兩撇鼠須,說道:“火炮可以用,但有幾點需要注意。”

他伸出自己手指:“一,無論炮轟明軍哪個方位,他們皆可以使用土車,怕到時火炮威力大減,畢竟官兵不是孤立無援,可以從容趕製數不清的土車,這不是曹、王可以比的。”

“二,無論炮轟明軍哪個方位,義軍趁機攻打,官兵皆可從容支援,義軍怕達不到預定理想目標。”

“三,他們也有火炮,就算很多射程不如,但可以推進對轟,他們的馬兵,最後還可以奪炮。”

衆人都是沉默,羅汝才說的不是預想,而是到時肯定事實,劉宗敏扯着自己頭髮惱怒道:“驢球子,感覺現在這仗,打得越來越與往日不同了。”

郝搖旗咬着牙也是恨恨不已,他之所以有了郝搖旗的外號,便是往日喜歡親自舉旗衝鋒,鼓舞將士跟隨,但在崇禎十四年那場戰事後,他就很少有類似舉動了。

每每想起當日在洛陽城外,爲義軍斷後發起的衝鋒情形,他就暗暗心驚不已。

當時舜鄉軍的銃炮戰陣太可怕了,身旁一個個熟悉的人倒下,親近的部下死傷一大半,連隨同衝鋒的李雙喜與張鼎一同身死,雖然最後他死裡逃生,帶了幾騎逃跑,但事後那種恐懼感卻一直籠罩心頭。

往日官兵火器少又糟糕可以讓他施展武勇,但現在東路火器蔓延,郝搖旗感覺自己膽子越來越小了,之前對戰曹、王新軍,他就沒有類似動作,營中也越來越少人叫他郝搖旗,本名郝大勇反屢屢被人提起。

郝搖旗感覺到恥辱,他有一種感覺,再這樣下去,象他這種人終會被淘汰,豈能不讓他又恨又懼?對王鬥恨之入骨?

當然,這也是崇禎十二年同樣被打成碎肉的鰲拜鬼魂,沒有告知郝搖旗等人情況緣故,否則當時他肯定不會那麼冒失。

李自成手指在案上敲擊着,慢慢的,他看向身旁沉默不語的降將楊少凡,微笑說道:“不知楊兄弟有什麼好方法對付官兵?”

所有人都看向楊少凡,目光閃動,楊少凡若有所思,他慢慢擡起頭來,從容說道:“其實現在義軍與官兵打這仗,末將覺得很象一個典故,田忌賽馬。”

他說道:“要破官兵大陣,末將覺得還是要從左良玉那邊着手……此人典型一個軍頭,自私自利之輩,當年楊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便置之不理,現在丁啓睿對左良玉也無可奈何,常常使喚不靈。現在左良玉他肯戰,只是覺得官兵可能大勝,想搏軍功罷了,若最終損兵折將,讓他覺得得不償失……”

李過插口道:“今日這仗也打了,方纔曹爺也說了,左良玉那邊怕不好打。”

楊少凡淡淡道:“確實,然最關鍵的是,看闖王與各位當家,舍不捨得下本錢了。”

李自成來了興趣:“楊兄弟詳盡說說。”

楊少凡抱拳道:“是。”

他說道:“方纔曹爺也說過,義軍猛攻左良玉時,官兵餘處可能救援,所以,我們要先糾纏住他們可能援兵……末將的意思,我義軍所有火炮,對向官兵的中軍,還有虎大威他們那邊,然後……”

他眼中閃過森寒的神情:“各營當家的,集中所有馬兵,猛攻左良玉左翼,他的土車能防火炮,防得住驍騎嗎?”

流營所有人吸口冷氣,一些知道典故的,暗暗心想:“果然是田忌賽馬。”

很多人目光還投在楊少凡身上,虎大威,陳永福等人有新軍,楊少凡曾經也是管新軍的,但他現在毫不猶豫,以最狠辣的手法對付他們,此人……

當然,楊少凡對官兵狠,這對義軍是好事,他們都在思索楊少凡的計略。

李定國看了楊少凡良久,他慢慢出聲:“有一點可慮,我義軍馬隊盡數去對付左良玉,官兵那邊,就有可能以馬兵攻我軍陣,甚至炮戰時過來奪我火炮,最終勝敗難說。”

楊少凡道:“末將獻此計策,其中利弊需要各當家斟酌,闖王定奪。末將提議的是,爲儘快攻破左良玉軍陣,義軍最好佈置最強的馬隊在前方,這也是塞外韃子的手法,每每官兵大潰。”

郝搖旗猛地站起,對李自成抱拳叫道:“闖王,末將願親自執旗,率老營衝在最前,攻破左良玉的軍陣!”

李自成沉吟不語,楊少凡的提議,與往日義軍風格迥然不同,他們一般是老營放在最後,這樣便是饑民步卒潰敗,他們骨幹不失,很快便可東山再起,這也是他每每席捲百萬的竅門,現在楊少凡突然要其改變……

他手指不斷敲擊案上,發出沉悶的聲音。

流營各當家的對塞外韃子也沒什麼概念,只是議論紛紛,爭執不下。

第748章 鼠疫第624章 攻寨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186章 命運第516章 合圍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714章 議所向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560章 清算第572章 公審第447章 土袋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208章 爭糧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642章 火器營第620章 讓我們奮戰吧第451章 攻入第790章 監國第508章 衝鋒第798章 奪下第84章 去與留第662章 思想第103章 登城第454章 奪炮第430章 京師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750章 聯軍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596章 魅力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50章 決斷第445章 矮德第710章 胡寨主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488章 致意第730章 傾瀉第572章 公審第327章 滅之第457章 首級第764章 進取第619章 野心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34章 到了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103章 登城第577章 髒活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508章 衝鋒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757章 準備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803章 到齊第581章 銀圓第6章 狼煙第445章 矮德第147章 空缺第731章 擋住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815章 霰彈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120章 大敵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100章 值得第657章 宣統第454章 奪炮第158章 嬰孩第88章 繳獲所得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581章 銀圓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453章 潰敗第153章 銀礦第465章 側翼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805章 三方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641章 自盡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592章 “封地”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