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覲見皇上

聽着龐剛在一旁滔滔不絕的講着科考的改革制度,魏同年等人卻在擔心是不是自己的聽力出現了幻覺,以至於聽到這麼一段匪夷所思的東西。

臨了,華嚴才結結巴巴的說道:“陛下......您.......您所說的都是真的麼?”

“廢話!”龐剛白了他一眼,不耐煩道:“你以爲朕在跟你們開玩笑麼,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人再能幹也不能樣樣皆精。比方說朕看你們戶部的一些人,連算盤都打不好,如何爲國出力,如何替朝廷辦差?就拿前些天山東和河南押解進京的那批銀子來說吧,都三天了,你們戶部的人還是沒能算清楚山東、河南所要繳納的賦稅多少和應該返還多少銀子,這樣的蠢材不要也罷!”

聽到龐剛竟然將自己的戶部稱爲蠢材,華嚴頭上的冷汗就冒下來了,同時心裡也有點小委屈,在組建戶部的時候他就遭到了一些列的難題,前朝那些官油子他不敢招募太多,新招募來的官員會算法的又太少,連華嚴自己都親自上陣拿算盤了,可由於賬目太多,一時之間哪算得完啊。

看到華嚴低頭不語,龐剛這才嘆了口氣道:“看看,看看吧,朕怎麼說來着,術業有專攻,那把那些只會講子曰孔雲的書呆子弄進戶部,連本賬冊都算不清,整天還只會坐在那裡喝茶,這樣的人要來何用?依朕看啊,要他們還不如到大街上請幾個賬房先生好點,至少賬房先生還替朕算賬!”

此時華嚴的頭幾乎要縮到褲襠裡去了,臉紅得幾乎要滴血。

教訓完了華嚴後,龐剛又把頭轉向了聞人君,“聞愛卿,你的吏部也要擬一個條陳出來,從今往後,咱們大華對於讀書人和做官的可就沒那麼多優惠了,今後要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任何人都概莫能免,朕不管他有什麼功名,當什麼官,只要做了生意,種了田的,都必須要向朝廷納糧,上稅,不要管它是什麼老資格。該納的稅要是少一文,朕照樣治他的罪!”

而聞人君此時連驚訝的力氣都沒有了,皇上這下可是要和全天下的讀書人和士紳爲敵啊,這個政令一出,那可是捅了一個馬蜂窩啊。本來聞人君還想說些什麼的,可看到龐剛擺出了一副斬釘絕鐵的模樣,他也只能無聲的搖頭嘆息了。

對於這點,龐剛的態度是十分堅決的,雖然龐剛坐了天下之後自問做不到絕對的公平。但有些事情那是必須做到的,例如免稅這一條,他決不允許在他的治下出現任何哪個階層或勢力能免稅的情況出現。

也絕不允許存在不納糧的田地。不納稅的商人和個人。否則,以國人趨利避害的天性,數十年以後,免稅的漏洞便會被無限的擴大化,最終導致納糧和納稅政策的變形,重演明末的悲劇,要麼全部都不收!要麼全部都要收!這就是龐剛的想法。

坐上了這個位子之後,龐剛也花了一段時間來研究,結果他發現。前明的耕地面積大約有一億畝左右,總面積是相當廣大的(後世華夏即二零一零年的耕地面積是一億畝,即中央屢屢提到的耕地保護紅線)。而按照明朝建國初期制定的每畝二斗(約三十七點六斤)的稅率,每年可以收取三百億斤(約一點六億石)的田租。按照每石五錢銀子計算,國家的田賦收入。應該有差不多八千萬兩白銀。

但事實上明朝的朝廷真的能收到這麼多的賦稅麼,大明朝廷的財政收入(即戶部的太倉庫),每年不過是三四百萬兩左右。加上皇帝的私房錢(內帑)二三百萬兩,一年也不過是七百萬兩左右,根本不到八千萬兩的一成。爲什麼差別會這麼大?很簡單。因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田地,都掌握在士紳官僚羣體的手上,而士紳官僚階層是不用納糧的。

九成以上的人羣,只擁有不到一成的土地,需要承擔沉重的賦稅。不到一成的士紳官僚羣體,掌握着九成以上的土地,卻不需要繳稅。爲了應付不斷強大起來的滿人,朝廷不斷的攤派糧餉,最終只能攤派到那些可憐的農民的身上。本來那不足一成的土地,負擔就已經非常的沉重,哪裡還經得起屢屢加餉?農民們活不下去了,自然要起來造反,於是纔出現了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反賊,最後大明就這樣把自己給玩死了。

聞人君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苦笑道:“大人,若是這樣,那麼全天下的士紳都會和您作對的。”

龐剛聞言後冷笑了:“作對?誰要在這件事上和朕,那就是朕的敵人,朕就會調集朕的鐵騎去和他好好的講“道理”!”

看着龐剛面無表情的臉龐,聞人君嚇了一跳,再也不幹吭聲了,他知道每當自家老闆出現這種表情時,那就是天王老子也拉不回他的決心了。

此時的龐剛心裡在冷笑,憑什麼富得流油的有錢人不用繳稅,反倒讓窮得屁股漏風的農民卻要承擔沉重的賦稅,而這,就是明末的真實寫照。這,也是明朝滅亡的最根本的原因。這,也是明末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農民的問題不解決,國家不可能安定。所以,施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是新王朝必須要施行的國策,任何人或勢力,誰要擋在前面就是龐剛的敵人,也會遭到他無情的打擊!

御書房裡一片寂靜,只餘下幾聲急促的呼吸聲在不停的喘息着。

ωwш¤тTk ān¤¢o

龐剛的話實在是太讓人吃驚了,吃驚到對他們三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都產生了強烈懷疑的地步。

無論是宋代還是明代,講究的都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皇帝不過是他們推舉出來的代表而已,當然了,這個代表也是其中最具實力的一個勢力,但若是這個勢力沒有足夠的實力,被別人代表也不是不可能。

而作爲統治階層的士大夫們,自然要爲自己的階層說話,官紳本事一體,哪有自己收自己稅的道理。於是乎,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士大夫階層不用納稅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也堂而皇之的納入了國家的律法裡。

自從隋朝開始了科考制度開始,士大夫階層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慢慢的取代了昔日的門閥勢力成爲這個社會的主要階層。這個階層的勢力是如此之大,大到連皇帝也不敢輕易撼動的地步。而今天,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卻要在他們頭上動土了,他要把這個階層所享受的最重要的特權給奪走。

龐剛沒有理會面前這三位已經陷入呆滯狀態的臣子,他站了起來,走到三人的面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沒有商量的餘地。對了,魏愛卿,關於皇莊之事朕現在就可以答覆你,那些皇莊必須收回。然後分發給周圍無主之流民,朱家的子孫已經做了幾百年的蛀蟲,現在是時候自力更生了!”

龐剛的話充滿了不容置疑的韻味。眼裡閃過了一絲堅決的厲芒。

這時,門外傳來了一個尖銳的聲音,“啓奏陛下,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等人請求覲見.......”

朝陽門外,吳襄等十數人老老實實的跟在前面幾名身穿黑色精鋼鎧甲鎧甲的侍衛身後向着東南方向走來。

吳襄等人也就祖大壽和祖大樂兄弟二人曾在數年前入過皇宮覲見過皇帝,其他的如吳襄等人頂多也就在紫禁城外頭過過眼癮而已,現在衆人走在鋪着整齊青石板的路上,望着周圍那雄偉大氣的建築和周圍威嚴肅穆的侍衛,心中確實很是有些忐忑。

改朝換代了。他們這些鎮守邊關的將領猶如無根的浮萍,整日惶惶不可終日,只恐那位新登基的那位皇帝看自己不順眼將自己發配道哪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甚至將自己削爲平民,那就一切休矣。

吳三桂等人也不是沒想過要反抗或者自謀生路。但是無論他們怎麼想法子都繞不過去一個坎,那就是他們空有強大的武力,但卻沒有支撐這支武力的基礎和根基,沒有了內地的支持,他們但凡敢露出哪怕那麼一絲的不滿。對方就會將自己碾成粉末。甚至這一切都不用他們親自動手,只要斷了他們的補給就可以了。

紫禁城很大,而吳三桂他們可沒有在這裡騎馬的資格,一直跟在侍衛的身後走了近兩刻鐘纔來到一個氣派的大殿前。

“你們在此等候一會!”

一名侍衛吩咐他們在此等候,自己上前和站在門口的一名太監說了幾句。那名太監頓時望了過來,看到尚且身穿紅色鴛鴦戰襖的幾名明軍將領站在前頭,眼中露出了一絲驚訝之色,他點了點頭,然後就向大殿內快步走了進去。

又過了一會,這名太監這才走了出來,看來這名太監還頗有幾分地位,手中的浮塵朝吳三桂等人一擺,尖聲道:“你們就是從遼東趕來的吳襄、吳三桂以及祖大壽等衆將吧,你們今兒的運氣真好,一來就能蒙陛下召見,也不知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好了,你們都隨咱家過來吧。”

說完,這名太監也不待他們答話,就轉身向前走去。

“誒.......這位公公,請您留步!”

一旁的吳襄趕緊快步上前,從懷裡掏出了一根小金條塞到了這位太監的手中,陪着笑臉問道:“不知這位公公如何稱呼?在下遼東都督同知、總兵二中軍府都督吳襄這廂有理了,咱們都是軍中武夫,不懂這天子腳下的規矩,還煩勞公公提點一二。”

輕輕的將金條在手中顛了顛,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份量,看到這幾位武將如此上道,這位太監臉上漸漸露出了一絲笑容,他點了點頭道:“咱家姓馬,就在這乾寧宮當差,你們放心,皇上今兒心情尚可,你們進去後只要小心對答,應該就不會出什麼大錯,還有,今上的性子那是極爲仁和的,你們只要應對得體就好。”

看在銀子的份上,馬公公不厭其煩的“指點”着吳襄,令吳襄這位從未進過皇宮的人不住的道謝不已。

衆人很快就來到了御書房門口,馬公公讓衆人在外頭等候,自己則進去稟報,很快。馬公公出來示意衆人趕緊進去。

當吳三桂等人進入御書房時,就看到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御書房的龍案後坐着一位年約三旬,身穿龍袍,面目略帶清秀但渾身充滿着一股說不出的威嚴的年輕人正在目不轉睛的看着衆人,在他的的旁邊還坐着三名分別穿着硃紅色一二品大員服飾的大臣,也正打量着他們。

祖大壽和祖大樂兄弟是和龐剛並肩作過戰,是認得龐剛的,看到龐剛後後趕緊上前跪了下來叩頭。並高聲叫道:“臣遼東都督同知、總兵二中軍府都督吳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少傅左總督,監管錦州祖大壽.......等參見吾皇,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等免禮平身!來人啊,給諸位大人賜坐!”

一道威嚴清朗的聲音響了起來。

“謝皇上!”

衆人站起來後,很快就有人端來了軟凳讓衆人坐下。

龐剛坐在龍案後,眯着眼睛端詳着衆人,含笑道:“諸位愛卿,誰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啊?”

聽到皇上第一個就問起了吳三桂,衆人不禁微微一驚。吳三桂趕緊幹起來躬身道:“啓奏陛下,微臣正是吳三桂。”

龐剛的眼睛微微一眯,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這位後世著名的大漢奸一眼。發現這位有明的傢伙賣相還挺不錯,濃眉大眼,一張國字臉,不管是放在後世還是現在,那就是一張標準的官臉,換句話說那就是天生就是當官的。

看到皇上目不轉睛盯着吳三桂,吳襄心中不禁有些打鼓,莫非長伯得罪過當今聖上不成?按道理說不可能啊,長伯長這麼大還從未離開過遼東呢。

看到龐剛盯着吳三桂目不轉睛的目光。別說吳襄、祖大壽他們了,就連吳三桂自己都覺得有些滲得慌。

幸好龐剛很快就將目光轉移到了祖大壽和祖大樂的身上,面上露出一絲微笑道:“祖大壽、祖大樂,兩位愛卿,咱們又見面了!”

祖大壽和祖大樂兩兄弟站了起來對龐剛齊齊施了一禮。兩人只覺得嘴巴一陣發苦,昔日龐剛只是一名小小的千戶,而今卻貴爲一國天子,人生之機遇真是何等玄妙。

祖大壽苦笑道:“昔日末將有眼無珠,竟然不識陛下龍顏。真是有眼無珠,請陛下贖罪。”

龐剛哈哈大笑起來,“祖愛卿此言差亦,昔日你我並肩作戰共同殺敵,那是袍澤之誼,今日你我見面則是君臣之誼,況且昔日連朕也未曾想到會有今日,卿若早就知道的話那你乾脆就卸甲歸田改行做算命先生好了!”

看到龐剛說得有趣,衆人都笑了起來,御書房裡的氣氛也爲止輕鬆起來。

龐剛又把手指向了左邊坐着的三位大員道:“對了,愛卿等還未見過這幾位大人吧?朕爲你們介紹一下,這位乃當朝內閣首府魏同年魏大人,這位乃戶部尚書華嚴華大人,這位乃吏部尚書聞人君聞大人,你們同殿爲臣,可要好好相處纔是!”

吳襄等人在來之前也曾經做了一番功課,此刻一聽,得.......全都是當朝的大佬級人物,尤其是那魏同年,不但是當朝閣老、國丈,更是當今西宮皇后的父親,說不定還是日後東宮太子的外公,這可要好好巴結纔是。還有那個總管天下官吏的吏部尚書、總掌天下錢財的戶部尚書,全都是不能得罪的主,衆人趕緊重新站了起來一一給這三人見禮。

龐剛笑眯眯的看着衆人在面前一一見禮,心中也暗自打起了算盤。

這個祖大壽在歷史上雖然是投降了滿清,但也是在被圍困了三個月後,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都被逼到吃人肉的情況下才投降的,以這位老兄的脾性,若是放在後世的美國,說不定回來後都能弄一枚國會榮譽勳章戴戴。自己也不能憑藉着他還未做的事情來定他的罪吧?

還有吳三桂,後世的人都說他是衝冠一怒爲紅顏大漢奸,但是知道的人都清楚,歷史上明末的情況確實非常糟糕,崇禎死後,李自成這些人太不厚道,既霸佔了人家的媳婦,又要求人家投降,最後還殺了人家的全家,這樣的狗屁叨叨的事情落在誰身上都得造反。

但是龐剛也看得出來,吳三桂才能是有的,但這廝的野心也不小,權力慾望太重,這點從歷史上他看到康熙決定消藩後就急吼吼的跳出來造反就能看出來。

剩下的人裡頭,吳襄、祖大樂、等人就好辦得多了,給個位子安置就是,但是他們這一家在遼東紮根了這麼多年,如何安置他們卻是一件難事啊,想到這裡,龐剛不禁沉思了起來........

第360章 派出使團如何?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248章 朝野震動第23章 新來流民第490章 出大事了第146章 你的火器哪買的第216章 要什麼好呢第193章 決定第213 炮擊大營第446章 要擴大海上貿易第47章 投宿第147章 韃子要跑第227章 商議第482章 破城第418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433章 終於走出這一步第358章 龐剛的條件第257章 不速之客第291章 虐殺第314章 瘋狂殺戮第293章 施粥第415章 崇禎的新想法第333章 人肉盾牌第181章 交底第400章 鬱悶的流寇第324章 順水推舟第292章 被彈雨淹沒的清兵第119章 退卻第10章 遇襲第481章 激烈攻防第207章 爭論第378章 呂維祺的心思第178章 動手第429章 劉芳亮第428章 攻陷德安府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250章 又來了個欽差第25章 準備砌城牆第441章 微妙的情緒第374章 傻眼了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206章 入西門第163章 出鹽第170章 這些是叛兵第324章 順水推舟第539章 孤注一擲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239章 停船、收稅第504章 宋興和的爲難事第500章 覲見皇上第143章 頂住第74章 協商第433章 終於走出這一步第89章 開始抄家第159章 瑣事第19章 設宴第418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235章 街頭行刺第306章 把他們接回來第421章 知我者岳父也第443章 仿製火銃第224章 敢跟老子搶媳婦第515章 排槍第154章 賜宴第324章 順水推舟第263章 馬公公很爲難第438章 加稅第302章 報功第69章 血戰第71章 陰謀第431章 春風得意的牛栓第548章 轉移炮口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第378章 呂維祺的心思第399章 劉宇亮的抱負第69章 血戰第549章 炮擊盛京第481章 激烈攻防第399章 劉宇亮的抱負第43章 前往青州第462章 趁機打鐵(下)第416章 馬公公來了第408章 離開洛陽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194章 出兵朝鮮第166章 流言蜚語第193章 決定第123章 威震敵膽第415章 崇禎的新想法第273章 柳如是要走第1章 城管來了第500章 覲見皇上第420章 李巖獻策第444章 這就是差距第122章 老子就從中間過第268章 海上激戰第338章 血肉磨坊第29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24章 敢跟老子搶媳婦第260章 談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