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李巖獻策

明末行

當然了,這段時間裡投靠李自成的文人也不止是牛金星和宋獻策以及李巖三人,但衆謀士中卻以這三人爲最。

宋獻策身材矮小有若孩童,且長着一張馬臉,他的長相可以說非常醜陋,但此人卻有一個十分了得的本事,那也是走江湖的人特有的本領,那就是會揣摩上意。

宋獻策一見李自成便對李說:“流入順河干,陷於十八灘,若要上雲天,起自雁門關。將軍開始起義就是馬上稱王,定國號爲闖,已經驗證了這種說法。現在按‘起自雁門關’一語,將軍起義就是從現在開始啊!”

李自成一聽,大喜,便拜宋獻策爲軍師,由於宋獻策身材矮小,故而闖軍中人又戲稱其爲孩兒軍師。

坐在李巖下首的另一名年約四旬的文人則是牛金星,他留着三絡長鬚,容貌儒雅清秀,一眼看去便是一副飽學之士。牛金星河南寶丰人,於崇禎十年因與王姓親戚起釁,被誣以抗欠賦稅、強佔婦女18人,而遭“盆冤”,被革去舉人,充軍盧氏當差服役。

牛金星遭此大難自是不服,恰逢李自成攻陷河北全境,李巖派人一遊說,立即欣然來投,來之時還還不忘喊上了自己的好友宋獻策,可以說李自成手下的三大謀士私底下的交情都不錯,也可以說是同氣連枝的,嗯......至少現在是如此。

此時的李自成是志滿意得,他從崇禎二年起兵到現在已有九載,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被官兵追着在深山老林裡轉悠,即便是偶爾攻下幾個縣城後也生怕被大隊官兵包圍而趕緊跑路,哪有像現在這樣攻下一省全境,堂而皇之的坐在巡撫衙門的大堂裡大口喝酒這麼威風。

坐在主位上的李自成看着下首那些人才濟濟的將領和謀士,心中感到前所未有之滿足。

李自成舉起了手中的大腕高聲喝道:“諸位兄弟,此次我等義軍能攻下湖北,全賴諸位兄弟的扶持於幫忙,李某再次謝過大夥。這杯酒李某先乾爲敬!”

李自成說完,就端起了大碗“咕咚咕咚”的將酒一口喝乾,放下大碗後,李自成的臉色也變紅了起來。

看到此情此景,劉宗敏第一個叫了起來:“好,闖王給咱們臉,俺們也不能不兜着,兄弟們。幹!”

“幹!”

衆位將領見此情景豪氣大生,一個個端起了大碗“咕咚咕咚”的牛飲起來,有的人連酒水流到衣襟上也不察覺。和衆位將領的“豪氣”不同,以李巖爲首的諸位謀士們只是端着酒杯淺飲,通過相互的對比襯托,更是顯得一派儒雅之氣。

一碗酒下肚後,李自成的話坐回了自己的位子,將頭轉過左邊笑道:“李公子,現如今咱們已經攻下了湖北。可以說已經有了一塊自己的地盤了,下一步該如何做還請李公子賜教。”

李巖二十歲,面如冠玉。頭髮整齊用發巾束在腦後,渾身上下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氣質,與人說話時讓人如沐春風,很是讓人敬佩。事實上他來到闖軍不久,就與闖軍中許多將領相處融洽,關係十分之很好,。

李巖微微一笑,一年到頭從不離手的紙扇往左手心一拍,微笑道:“這有何難。依學生之見,眼下朝廷已然是自顧不暇,這點從咱們攻打湖北朝廷卻無力出兵救援就可看出,眼下的大明已然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咱們大可學學昔日洪武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策略,在湖北發展生產。積蓄財力,另一邊則可向湖南進攻,只要再攻下湖南,咱們擁有兩省之地,再發展五年。則霸業可期!”

“哈哈哈........”

這時,劉宗敏的聲音響了起來,他大笑道:“李先生的學問是極好的,但卻是書生之氣太重,咱們義軍能攻下湖北,憑藉的可不是什麼錢糧,而是諸位兄弟的勇武。我們跟着闖王十多年,從來就沒有弄什麼“高築牆、廣積糧”這一套,那朱元璋有什麼了不已,不也是叫花子出身麼,咱們闖王至少還是個驛卒,怎麼着也比叫花子強吧,李公子您說的那一套也就適合叫花子。依我看,咱們打完了湖北就去打湖南,打完了湖南咱們就可以打回陝西了,天下之大哪裡沒有咱們兄弟的容身之處,大夥說對不對!”

“哈哈哈........對頭,劉總哨就是豪氣!朱元璋和他的紅巾軍算什麼,咱們闖王可比他厲害多了。”

衆將領聽後哈哈大笑,對劉宗敏的話都甚爲贊同,只是他們卻沒人注意到左邊的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等人眼中露出了不屑之色。

李自成雖然眼裡也露出笑意,但嘴上卻喝道:“捷軒不得無禮,李公子乃大才,他的話總是有道理的,你怎能如此說話呢,還不向李公子道歉!”

劉宗敏此時正吃着一塊豬排骨,他將豬肉嚥了下去後“呸”的一聲吐出了嘴裡的骨頭,這才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朝李拱拱手道:“李公子,對不住了,俺老劉是個粗人,不大會說話,您多包涵!”

李自成看到劉宗敏大大咧咧的樣子,眉頭就皺了起來,他生怕李岩心中不痛快,對李巖歉然道:“李公子,捷軒就是這個性子,您別見怪。”

李岩心中暗歎一聲,面上卻依然笑意盈盈道:“沒關係,劉將軍性子直爽,學生歡喜得緊,只是學生之提議不知闖王認爲如何啊?”

“這.......”

李自成沉吟了半晌才歉然道:“李公子,實不相瞞,我義軍雖說都是苦出身,眼下軍中卻是缺乏能幹官吏,那些精通政務的官吏就更少了,我總不能讓捷軒他們去屯田吧。”

李自成的話一出口,衆人都大笑起來,衆人實在是無法想象,讓一臉絡腮鬍,性格粗魯的劉宗敏去屯田會是怎麼樣一翻情景。

有人湊趣的說道:“李公子,咱們義軍向來就是打了就走,習慣了和官兵捉迷藏,從不在一個地方多做停留,所以朝廷才把咱們稱爲流寇,若是咱們在湖北定居下來那還叫什麼流寇啊!”

“哈哈哈.......就是!”

衆將哈哈哈大笑,起來:“要俺說啊,咱們這一招可比什麼洪武帝可高明多了,就算是那朱元璋重生只怕也奈何不了咱們吧?”

聽着衆將的話,李巖最終只得無奈的搖頭坐下了。

看到李巖面色不善,李自成爲了安慰他,笑着說道:“李公子,他們都是一羣粗人,你別跟他們一般見識,現在義軍壯大了,我打算新成立一個河南營,欲請李公子擔任河南營統領,您一下如何啊?”

“這........”李巖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畢竟建功立業一直是他的夢想,有這樣的好事他當然不會拒絕啦?

看到李巖當上了河南營的統領,一旁的宋獻策也不禁有些眼紅。

宋獻策心中雖然很是瞧不起盧宗敏這些粗鄙之人,但城府深沉的他依然面露微笑道:“劉總哨和諸位將軍說得不錯,此刻的大明“國運將終”,正是我軍趁機擴大戰果之時,學生近日夜觀天象,發現了一句諺語曰:“十八孩兒當主神器”,吾心甚喜啊!”

“哦,十八孩兒當主神器?此乃何意啊?”李自成壓制住心中的狂喜,臉上依舊一片肅然的問道。

宋獻策捋了捋須得意的說道:“孩兒者,“子”也,十八合起來則是“木”字,木子合一則爲李字,神器則爲天下定鼎之神器,這句話的意思則是說有一李姓之人可持神器入主天下,而此人是誰難道不是已經昭然若揭麼?”

宋獻策的話一出口,大廳裡頓時一片寂靜,衆人都面面相窺起來。

隨即“轟.......”的一聲,衆人的情緒開始激動起來,劉宗敏豁的站了起來,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大聲笑道:“這還有什麼好猜的,這句話分明就是說闖王會入住天下當皇帝嘛。”

“對頭,他個驢球蛋蛋,這句話說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嘛!”

“是啊,闖王當了皇帝,咱們不就是開國大將軍了嗎?”

隨着宋獻策的話,衆人的神情都開始振奮起來,這番話不禁讓李自成喜出望外,同時衆位將領也像是打了雞血般興奮起來,衆人眉飛色舞之下,整個大堂都顯得亂哄哄的。

於興奮不已的衆人不同,李巖面上卻閃過一絲不快之色,在他看來,沒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義軍就會猶如浮萍般只能四處漂泊,根本談不上穩打穩紮,若是遇到稍大一些的風浪看似強大的義軍隨時都會被大風颳走。

這些弊端都被李巖看在眼裡,原本李巖想趁着大夥都在的時候規勸李自成,但沒想到被李自成一口拒絕了。

心中焦急的李巖正想再度規勸,但卻被一旁的牛金星拉住了衣袖。牛金星衝着他輕輕搖了搖頭,示意他事情已經不可爲,不要再做無用功了。

看到牛金星的神色,李巖只得閉上了嘴,輕輕嘆了口氣只是這嘆氣聲卻是如此的無奈。

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477章 拼命的崇禎第141章 接着再打第252章 訂下日子第14章 潛入第12章 打人第172章 要收編第514章 狙擊第428章 攻陷德安府第535章 步卒逼近第10章 遇襲第312章 轉向第241章 談判第105章 成親第462章 趁機打鐵(下)第71章 陰謀第205章 爭奪城門第433章 終於走出這一步第182章 選船第143章 頂住第209章 鎩羽而歸第45章 借錢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496章 禪位大典第199章 報告第464章 菊花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533章 火炮出現第406章 流寇要逃走第506章 錦州城第119章 退卻第207章 爭論第99章 一封來信第431章 春風得意的牛栓第403章 福王召見第420章 李巖獻策第87章 不願意出糧,那咱們就讓他出血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38章 不歡而散第212章 新的火炮第23章 新來流民第14章 潛入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388章 逼近第113章 初次交鋒第58章 他想要幹什麼第178章 動手第99章 一封來信第58章 他想要幹什麼第176章 你們是什麼人第194章 出兵朝鮮第171章 全部處決第227章 商議第212章 新的火炮第395章 向東門挺進第435章 自立爲王第446章 要擴大海上貿易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393章 驚慌失措第67章 出城殺敵第355章 往哪發展第359章 說到底就是缺銀子第204章 進城第16章 逃離賊窩第20章 請命屯田第89章 開始抄家第13章 挽弓當挽強第509章 校場閱兵(中)第332章 籌劃第415章 崇禎的新想法第一把八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76章 晉升第318章 盧象升危險了第389章 強烈的反差第304章 多爾袞四四百一十七章 大大的獎賞第356章 鉅額的軍費第41章 找誰合作呢第372章 無奈的劉宇亮第165章 答應了第408章 離開洛陽第349章 藉口籌糧第221章 有人要提親第141章 接着再打第23章 新來流民第476章 危若朝露第497章 進京述職第64章 密謀第27章 勞動之餘第139章 穩住第375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79章 又見抄家第212章 新的火炮第249章 崇禎發怒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533章 火炮出現第6章 新軍戶報道第499章 科考第556章 早做打算第154章 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