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湖北失陷

?崇禎看完之後,將信遞給了楊嗣昌;楊嗣昌看了一遍後也很是無語。?

良久,崇禎才冷笑道:“朕還真不知道,原來皇太極也這麼恨龐剛,竟然特意來信讓朕拿他的人頭來換取兩國議和,楊愛卿,你意下如何啊?”?

楊嗣昌不假思索的說道:“皇上,請贖老臣直言,老臣以爲即便是那龐剛再桀驁不馴囂張跋扈,也輪不到那韃子來指手畫腳,即便是要將其明正典刑也得讓咱大明自個來,什麼時候輪到他們那些蠻夷來對咱們指手畫腳了?”?

“嗯,愛卿言之有理。”崇禎面色稍微緩和了一下,隨即說道:“咱們大明的事用不着別人來替咱們操心,雖然那龐剛遲早是要被朕治罪的,但皇太極此舉卻也證明了一件事,他們這些女真人橫行了這麼些年,終於也有讓他們感到怕的人啊。”?

說到這裡,崇禎的心既有些酸楚也有些欣慰,酸楚的是龐剛這麼能打的一員大將,怎麼就和朝廷越走越遠了呢,欣慰的是有了龐剛在,看平日裡橫行霸道的女真人還敢不敢肆無忌憚的來大明搶東西了。?

楊嗣昌看着崇禎的面容,他很理解崇禎的感受,一個讓韃子如此忌憚的將領卻不受朝廷掌控,任憑是誰當皇上心裡都不好受。更何況韃子還在信裡威脅說若想議和,前提條件就是要殺了龐剛,可他們也不動動他們那豬腦子想想,龐剛若是這麼好殺還輪得着他們開口嗎?朝廷早就將他大卸八塊了。?

正當楊嗣昌心裡浮想聯翩的時候,崇禎又遞給了他一封信楊嗣昌一看原來是去青州宣旨的馬勉寫來的,上面不但說了他們到青州後的所見所聞,而且還將龐剛舉不出兵的理由和要求寫了出來,看得楊嗣昌是心驚肉跳。?

“好傢伙,三省總督,虧他也說得出口,也不怕被撐死。”楊嗣昌拿信的手都在顫抖這麼囂張的話在大明開國近三百年來還是頭一遭啊。?

看完後,楊嗣昌趕緊躬身道:“皇上,這個龐剛實在是太大逆不道了,臣以爲必須嚴懲?

否則我大明威嚴何在,國法何在!”?

“好了好了,別裝模作樣了!”崇禎不耐煩的一擺手,沒好氣道:“若是愛卿真的要爲朕分憂,那就派人將那龐剛捉回來吧。?

楊嗣昌看到崇禎不高興了,趕緊乾笑了幾聲低下了頭就不做聲了。?

崇禎罵了楊嗣昌後見其裝傻不悅的問道:“楊愛卿,朕叫你來是讓你裝聾作啞的,朕問你,對於馬勉以及關外的來信要如何處理較爲妥當?”?

*啓航文字*楊嗣昌沉吟了半響纔到:“臣還是那句老話,我大明對那些蠻夷之輩決不能妥協,龐剛再怎麼不是那也是我大明的人,還輪不到他們來指手畫腳。至於如何處置龐剛之事,臣以爲如今我朝兵力匱乏着實不宜再大動干戈,至於龐剛要的三省總督之職咱們不能不給,也不能全給,依臣只見不如給他在湖北就地徵糧徵兵之權,畢竟要讓龐剛爲國出力的話,不給他點甜頭他是不會發兵的。”?

說到這裡楊嗣昌心裡也暗暗腹誹這位皇帝實在摳門,冠軍侯的名頭雖然尊貴但這年頭再尊貴的名頭也不如看得見的好處來得實在,畢竟誰也不是傻子,吃力不討好的事誰也不會做。?

崇禎沉默了片刻,嘴角蠕動了一下正要說什麼,突然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了過來,“孩兒見過父皇,見過母后。”?

崇禎一擡頭,一個嬌俏的身影已經站在了周皇后的身旁,正怯生生的看着自己,原來是自己的女兒來了,看到了朱嫩贓,崇禎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招手道:“嫩姓,到父皇這邊來。”?

“嘻嘻,父皇最好了。”看到自己跑過來崇禎並沒有生氣,朱嫩姚心中的些許驚慌被拋到了九霄雲外,笑着來到了崇禎的身邊摟住了他的脖子掛在父親的身上撒嬌。?

“父皇,您好久都沒去看女*清逸爾雅*兒了,女兒都想死您了。”?

崇禎生下的子女不少,但只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能存活下來,平日裡也十分疼愛這個女兒,此刻他被朱嫩姆弄得毫無辦法,只得板着臉道:“看看你,想什麼樣子。都十四歲了,還像個小孩子一樣,快下來。”?

“哦!”朱嫩姆這纔想起這裡還有一名大臣,趕緊嘟着小嘴鬆開了抱着父親脖子的手。?

慈愛的看了看女兒,崇禎才轉頭對楊嗣昌說道:“愛卿之意朕也考慮過,可朕擔心若是授予龐剛節制湖北地方之權,將來恐會尾大不掉。”?

楊嗣昌心中暗歎一聲,皇上的擔心雖然有道理,可如今是朝廷有求於人家,總得拿出點誠意來吧,可現如今皇上心裡那道彎顯然還沒轉過來,現在人家擺明了已經不將朝廷放在眼裡了,你還端着架子不放,那怎麼行呢??

楊嗣昌還沒回答呢,朱嫩贓就搶着說道:“父皇父皇,您說的龐剛就是去年在城牆外大破韃子大軍的那名千戶麼?”?

聽了女兒的話,崇禎不禁苦笑道:“人家現在已經不是千戶,而是冠軍侯了。,”——,~~~?

“什麼,他已經是冠軍侯了?”由於朱嫩姆在宮中的消息並不靈通,對於外界之事並不是太瞭解,但是她對於朝中已經一百多年沒有封爵之事還是很清楚的。因此,乍一聽此消息,她立即瞪大了美麗的眼睛,滿臉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正當朱嫩姆捉着崇禎的手還想追問什麼的時候,一旁的周皇后發話了:“嫩姓,你父皇正忙,你別去打攪他。”?

“哦!”朱嫩姆委屈的應了一聲,走了過來依偎在周皇后懷裡,眼巴巴的看着父皇處理政務。?

此時的崇禎也很是無奈,龐剛這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着實讓他頭疼,最後崇禎才無奈的說道:“好吧,楊愛卿你現在就下一道旨意,並將王命旗牌給他帶過去,朕就暫且忍了這口氣,若是他不能平定湖北,朕再和他新帳老賬一決算。?

雖然崇禎是用惡狠狠的語氣說話,都誰都聽出話中的怨恨~~~?

崇禎十月中自?

正值秋收季節,青州城外到處都佈滿了黃燦燦的麥穗,無數人正在收割着麥子,田野上到處都是歡笑的聲音。?

今年以來,龐剛在大力收攏流民的同時,對於青州、登州和萊州這三處地方投入了不下一百萬兩的銀子來發展農業。?

在龐剛的不予餘力的支持下這些地方各處都大興水利,密密麻麻的水渠和水車隨處可見,辛勤的投入如今終於得到了彙報。?

進入秋收以來,無論是青州、登州還是萊州都捷報頻傳,各地紛紛傳來了豐收的消息,這也讓心裡有些緊張龐剛終於鬆了口氣。?

爲了表示親民之舉,龐剛還帶着一幫將領也參加了收割麥子的活動,不料還沒割上幾塊地,就被鐮刀割破了手,不得不提前退場,這也讓從來沒參加過此類勞動的龐剛大爲沮喪。?

不過龐剛沮喪的心情並沒有維持多久,很快華嚴就求見了他,向他稟明瞭目前收穫上來的糧食產量。?

“大人,截止昨日登州、萊州和青州三地共收穫糧食三百萬石,這些糧食足以讓養活三州之地的百姓還有剩餘,按照原本約定的稅收,咱們可以收穫五十萬石糧食左右。”?

“嗯做得好!”龐剛欣慰的點點頭又問道:“華經歷,你算一下本官若是再徵兵的話,這五十萬石糧食能養活多少兵馬?”?

華嚴沉吟起來默默計算了一下才回答道:“咱們的兵馬約爲五萬人,加上兩萬水師就是七萬,除去供應現有兵馬的糧草外,咱們若是在徵收五萬兵馬,這些糧食可以供咱們遲到明年春糧收穫……”?

“這麼多?”龐剛喜道:“好,那麼咱們就再*啓航文字*徵五萬大軍。”?

“什麼,再徵兵?”華嚴嚇了一跳,大人,“若是再徵這麼多兵,咱們的糧食就有些吃緊了!”?

龐剛淡淡的說道:“怕什麼,只要有了兵,你還怕沒有糧食嗎?”?

看着龐剛面無表情的臉龐,華嚴總感覺大人彷彿有些心事,看來他在擔心着什麼。?

龐剛確實在擔心,因爲總有一股莫名爲危機感在他心中縈繞,雖然他大敗了滿清、大敗了李自成,但他很清楚,這並不能成爲他高枕無憂的理由,現在的山東雖然看起來很是富饒,商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着一切都是需要實力來保障的,在沒有徹底打敗流寇和韃子之前,這一切都很有可能成爲鏡中花水中月。?

“大人,馬公公求見!”一個聲音在簽押房外響了起來。?

“請他進來!”?

“遵命!”?

很快,馬公公晃着公鴨步走了進來,一進門就一臉如釋重負的說道:“侯爺,咱家給您賀喜了!皇上答應您的條件了,皇上已經下了聖旨,並賞了您王命旗牌,讓您節制湖北一省文武,四品以下官員您可以先斬後奏!”?

龐剛和華嚴的目光對視了一下,倆人很是有些意外,雖然崇禎對龐剛的要求打了折扣,但龐剛知道,這已經是崇禎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不過這還達不到龐剛的要求。?

“這還不夠!”龐剛緩緩的搖了搖頭:“馬公公,本官要的是三省督撫之權,但皇上卻只給了湖北一地,若是賊寇往湖南或是河南流竄,本官又當如何呢?”?

馬公公苦笑了一下,“侯爺,咱家也跟你說實話吧,依皇上性子能退到這步已經是最大的忍讓了,您一下子就想節制三省那是不可能的。”?

龐剛搖頭道:“是嗎?既然皇上這麼爲難,那本官就不要了,這聖旨和王命旗牌您趕緊收好,打哪來還哪去,本官還不伺候了!”?

“什麼,您要抗旨!”話說到這裡,馬公公再好的脾氣也受不了了,冷着臉道:“龐大人您可要想好囉,您真要抗旨會有什麼後果!”?

馬公公這麼以威脅不打緊,牛脾氣發作起來的龐剛也冷笑道:“好啊,本官倒想看看能有什麼後果,本官也不怕實話告訴你,條件就是這樣,皇上若是不樂意就請他自己派別人前往湖北吧,本官還不伺候了!來人啊,送客!”?

隨着龐剛的話音落下,門口被打開,兩名親衛站在門前,右手按在刀柄上,冰冷的目光緊盯着馬公公,左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氣得渾身發抖的馬公公大聲咆哮道:“龐剛,你這個無君無父的賊子,你會後悔的!*清逸爾雅*”?

“哼!”龐剛從鼻孔噴出了一聲冷哼:“好啊,本官等着這一天。來人,送客!”?

“砰六?

當大門被關上時,龐剛長長的吐了口氣,微微閉上了眼睛,此時的他看似平靜,但心中卻是洶涌澎湃,他這一拒絕,也就意味着湖北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淪陷,這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我不是救世主,也救不了那麼多的人~~~”?

崇禎十年大年三十?

華夏的農曆新年,在這個原本是萬家歡慶的日子裡,並非家家戶戶都能閤家歡慶吃團圓飯。?

至少在湖北的襄樊就是如此,在半個月前,李自成攻陷了襄樊後又馬不停蹄的率部攻陷了湖北的首府武昌府,湖北巡撫投誠被俘後被李自成砍下了腦袋。?

緊接着劉宗敏率領着五萬賊寇又向嶽州府殺去,大有一舉將湖南也一口吞下之意。?

武昌陷落,整個大明都爲之震驚,這也意味着大明將一個省府拱手讓給了流寇,同時也給全天下發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整個大明已經是外強中乾了,跟着流寇造反已經不再是掉腦袋的勾當,而是有可能成爲一個從龍的功臣。?

而李自成在攻陷了湖北後,聲望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受此消息影響,原本還在四川苦戰的張獻忠也猶如打了雞血般攻佔了整個大半個四川,在這個新年裡,整個大明都陷入了一種風雨飄搖之中。?

闖軍攻下了武昌後第一時間就搶佔了糧倉,但其結果卻讓李自成和衆多將領們大爲失望,武昌的糧倉裡只有區區不到三萬石的糧食,這些糧食還不夠十多萬闖軍和他們的家屬吃上一個月的。?

爲了籌集糧食,李自成又下令抄了武昌城中所有富戶士紳的家,這回的結果讓他們喜出望外,他們一共超出了近八十萬石的糧食,這個結果也樂壞了李自成和一衆將領,有了這些糧草,至少在半年之內他們就再也不用爲糧草發愁了。?

有了糧草的李自成也難得大方了一把,開始在城裡開倉賑糧,新歸順的李巖也趁機向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行仁義,禁兵淫殺,收人心以圖大事”。?

在李巖的勸解說下,李自成也接受了李巖的一些意見,約束手下士卒,把一些向貧苦百姓搶掠或者侮辱婦女的抓起來用軍紀來處置,並當衆對士卒宣稱:“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而李巖也很懂得一些輿論宣傳的奧妙,他派人扮成商賈,在民間廣佈流言:“闖王仁義之師,不殺不掠”;還編出童謠,讓小兒到處傳唱:“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就是在這一年,嗷嗷待哺的湖北饑民如大旱之望雲霓,“惟恐自成不至。”“從自成者數萬。”一時間李自成在民間的威「啓航」望達到了一個高峰……?

北風呼呼的掛着,雪花不斷的從天空中落下,此時的武昌城內積雪已經有近兩尺深。無數衣衫襤褸的流民龜縮在高牆大院的牆角下,戰爭讓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一切,現在的他們已經一無所有。?

年關已至,糧食、青菜和柴火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闖軍雖然不時的開倉賑糧,但面對數十萬的百姓卻顯得僧多粥少。一般小戶人家簡直沒法過生活。闖軍攻佔了武昌後,所有的糧倉都被他們佔領,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糧價就像洪水氾濫,不停地上漲。窮家小戶們望天無路,哭地無門,只好等着活活餓死。?

衆多的平民百姓既無錢買糧,又買不到糧,每日僅能一餐,而且一餐也只能吃個半飽。武昌城內原有許多空曠的地方,長着野草。近日有許多人提着籃子去挖野草,但人多草少,沒幾天就被挖光了,前日下了一場雪後,更是連草根也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陸續有人不斷的死去。?

今天,李自成在武昌城的巡撫衙門裡宴請闖軍的各大將領,數百人齊聚一堂將巡撫衙門映襯得無比的熱鬧。?

在衙門的大堂上,穿着一身鮮紅新衣裳的李自成看着下手衆多的部屬,心中一片歡喜。?

此刻在他的力邊坐着的是衆多將領,而左邊卻是坐着李巖和另外幾名書生模樣的幕僚。?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自成攻下湖北後,聲威大震之下,便陸陸續續有文人來投奔他,在這些人裡頭便有兩個人比較受到李自成的重視,他們一個叫牛金星,另一個叫宋獻策,

第184章 密議第246章 回青州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456章 城破第17章 面見指揮使大人第142章 反攻第419章 湖北失陷第304章 多爾袞第233章 仗義出手第537章 勝了一半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457章 我就要神機營第494章 拼死一搏第279章 新年第305章 高起潛的潰敗第351章 殺第519章 領命出城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245章 崇禎生氣了第535章 步卒逼近第140章 胡兒敢再戰否第281章 龐剛不是孔有德第443章 仿製火銃第119章 退卻第391章 潰敗第260章 談崩了第139章 穩住第354章 放虎歸山四百九十三章 後宮之爭第38章 不歡而散第317章 打了就走第528章 商討對策第407章 留下一營兵馬如何第317章 打了就走第356章 鉅額的軍費第553章 僵持不下第309章 老子不幹了第81章 幫個忙好嗎第535章 步卒逼近第342章 投彈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106章 花燭夜第260章 談崩了第188章 只要他沒事你也一定沒事第309章 老子不幹了第188章 只要他沒事你也一定沒事第111章 斥候之戰第536章 決戰第101章 灌溉工具第510章 校場閱兵(下)第169章 進城平叛第442章 火銃運到第328章 被包圍了第391章 潰敗第159章 瑣事第108章 準備第470章 動員會議第91章 青州震動第251章 宣旨第325章 不讓他們進城第376章 枉凝眉第137章 弓箭手的對射第498章 抵達京城第29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章 出兵討賊第97章 倉皇逃竄第440章 不交不行第228章 定下來了第228章 定下來了一百四十八章 皇帝召見第288章 清兵叩關(下)第35章 列陣迎敵第133章 暖心閣中議事第313章 目標,盛京第545章 授首第235章 街頭行刺第468章 出發迎敵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7章 挖野菜第553章 僵持不下第184章 密議第543章 孫希夷第522章 慘重的損失第559章 全書完第104章 燧發槍第334章 救人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456章 城破第199章 報告第354章 放虎歸山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411章 聞人君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380章 抵達衛輝府第475章 來到第551章 膠着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476章 危若朝露第229章 這裡的碼頭靜悄悄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