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唯願

元寶一愣,爾後乾淨利落地說:“女主武氏,殺之便是。等國師找到變數之人,不知猴年馬月,時間長了,恐生變故。”

元寶這話回答得頗合李世民的胃口,然而天下之大,武氏何其之多,何況這武氏未必就是姓。萬一指的書武將呢?

“殺之?”李世民陷入深深思索裡,他也想着一殺了之。然後,如何確定殺了的那個就一定是這石頭所說的女主武氏?

“是。方纔國師說女主武氏已降生,星斗移位。可見,女主武氏並不是成人,乃嬰孩。這一兩年出的武姓女嬰,殺之。若是,星斗自然歸位;若不是,星斗自然還維持不變。”元寶面無表情地說。他是個暗衛,他住保護主子,若要他來處理事務,他覺得殺之即可。

李世民也覺得此事挺好,便叮囑元寶辦理。想了想,他又說:“將莫小宋調到長安來,專門司職此事。”

“是。”元寶得了命令,冷冷地走出了甘露殿,也不由得瞧了瞧暮色降臨的夜空。

此刻已是暮色降臨,夜空裡星斗閃爍,如同一顆顆眼睛。天空玄妙,星臨萬戶。

“星星真的會說話?”元寶不禁自語。然後,他盯着那星星瞧了片刻,自嘲地笑自己想多了。

如今最重要的是要找出這女主武氏,殺之,永絕後患。

元寶離開後,李世民去立政殿用了晚膳,爾後再度去了東宮,與太子交涉了一番。

“大將軍說,執法要嚴,要有理有據;但有理有度,且要將劍南道軍中進行改革,做到公平公正。”李承乾說。

李世民對這種套話,不感興趣,只將張嘉協助他一事說了。

“他河東張氏發展勢頭很不錯,且張氏又是蜀中豪強。如今,從旁協助於你,你等於得了張氏助力。不過這張嘉小小年紀就能執掌張氏一族,絕不是個省油的燈。你要謹慎處之,若是可能傷到自己的刀,寧願熔之。”李世民又是一番教導。

李承乾自然是感激不盡,他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太子了,父親與弟弟都處處爲他打算。

李世民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將那個預言告訴李承乾,只叮囑太子幾句,就回去休息了。

至於李恪,從皇宮裡出來,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楊氏六房。剛翻身落馬,門房麻桿就迎出來牽馬,笑嘻嘻地向他請安。

“九姑娘可在?”他問。

“殿下來得不湊巧,九姑娘不在。”麻桿回答。

“可知去了何處?”李恪連忙問。

麻桿摸了摸腦袋,說:“九姑娘帶了冬梅與阿碧出的門,說是去拜訪義父,應該是去柴家了。”

李恪聽完,拉過馬匹繮繩,翻身上馬。

“殿下,可要回來用飯?”麻桿朗聲問。

“不用。”李恪回答一聲,已策馬奔騰了好遠。

日落黃昏,映照着長安的古城牆,皇城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

協助太子與左屯衛將軍張嘉找到獨孤信印信後的獨孤思南,特被允許選一個匹配的官職。獨孤思南只選了個小小的翰林院修撰。李世民說要給他挪個更有前途的官職,獨孤思南請辭:說自己初涉政事,對自己的能力估算不清,待日後真有才學,再報效朝廷。

李世民覺得這人說話中肯,便允了獨孤思南翰林院修撰一職。任了職位,便可申請一個小居室爲自己的住所。然而,獨孤思南並沒有去尋找住所,仍舊住在柴府的臨水榭。一則因阿芝讓他在這裡等她回來;二則因柴令武的堅持;三則,因王謝一直貼身跟隨他,他去別處都不太好。

於是,找出獨孤信的印信後的他,危機算是解除,然而他依舊住在柴府,每日裡去辦公,都是王謝陪同。至於印信找到後,獨孤思南瞧着那塊印信也是沒主意。倒是李承乾胸有成竹,拿着皇家秘密檔案裡提供的信息,對比印信,很快就找到了獨孤家族藏匿的寶藏。

那寶藏在迷途山的某座山中。李承乾拿着繪製精緻的地圖,帶着皇家獨有的尋寶隊,花了足足七日,於高山險峻處,尋到了寶藏的藏匿所。

於是,獨孤家處心積慮藏匿的驚人財富就這樣被找了出來。陛下親自選拔了人,由太子李承乾親自督辦。將那寶庫的大門打開。那石門是整塊大石打磨而成,重千金,但李承乾根據獨孤信印信上的圖案輕而易舉打開了石門。

石門一打開後,人們驚呆了。因爲人們發現這整座山的內部都被修築成各種房間,每間房都藏匿着各種財富,黃金、白銀、珠寶、玉器、古玩、字畫,還有各種兵法、奇門遁甲、醫藥等的書籍,一些失傳的古書籍也被收在這裡,裡面甚至有幾個房間收藏的是傳世且失蹤已久的兵器。

李承乾親自帶人將這些財富登記造冊,足足忙了六天。

爾後,左屯衛軍一車一車搬運入了長安。作爲獨孤氏唯一的後人,獨孤思南在寶藏被全被搬回國庫後,特許被邀請前去參觀。饒是知曉獨孤氏有驚人財富的他,也被震驚了。

那些財富,足可以支撐起一百個大唐王朝了;足可以讓任何一個世家富可敵國,直接將朝廷幹掉了。

“這,這是蘭亭序的真跡!”獨孤思南終於還是激動起來。

李世民看他一眼,笑道:“先生高義,將這樣的財富獻給朝廷。這蘭亭序的真跡便送給先生吧。”

獨孤思南搖搖頭,道:“陛下,這是國家,是朝廷的,你也斷然不可隨便送出去。王羲之乃書法大成者,朝廷敢妥善保存。”

李世民一愣,再度讚美他高義。

“不過,這些醫學典籍,兵法,陣法,倒是可以給予有用的機構去研究。”獨孤思南建議。

李世民當即就讓人整理,將一些典籍送到了工部,待格物院日後使用。

參觀完那樣驚人的財富,足足用了半天時間,還是走馬觀花地參觀的。

李世民要賞賜他,他直直搖頭,道:“臣不要賞賜,唯願能留在長安爲朝廷效力。”

他是怕李世民許他的大官,將他丟到外地去做個刺史什麼的。官雖然大,但離阿紫太遠,實在是不好。

“你這是對大唐有莫大的功勞。必定要賞賜的,至少要讓你重振獨孤氏。你獨孤一門,可是豪門貴族。如今人丁單薄,顯貴不在。”李世民很嚴肅地說。

“臣唯願做個小小翰林修撰,留在長安。”獨孤思南再度懇求。

“罷了,朕準你所請。但重振獨孤家這事,還得要做。你不要封地千里,至少也該建獨孤氏宗祠,修築獨孤家廟,供奉獨孤先祖。”李世民退了一步。

獨孤思南一想:在這個時代若要守得住人,必定要有足夠的財富與權勢。而家廟、宗祠則是必備的,於是,他點點頭,鄭重其事地跪下,說:“多謝陛下好意,那就請陛下助我重振獨孤氏吧。”

於是,李世民親自頒佈旨意。在獨孤思南曾住過的太原鄉村修築了府邸、宗祠、家廟,還賜予了一千畝封地。

獨孤思南對此不敢興趣,柴令武便遣了柴府的心腹前去督查處理。而獨孤思南依舊住在柴府臨水榭,等待江承紫歸來。

卻說江承紫歸來已經是夜晚,回到家後,吃了幾大碗蜀中帶回來的大米做的白米飯,洗了澡,好好修整了一晚。第二日起牀,先是去向楊王氏請安,詢問了母親的身體狀況,又叮囑青湮好好地看着楊王氏這一胎。爾後,她又去找王先生說話,說了說迷途山中的藥材情況,也詢問了他藥鋪的準備情況。

走了一圈,心裡最記掛的便爸爸。於是,一大早她見天色亮起來,便對家人說:“今日義父班師回朝,我理應去拜會。”

楊舒越覺得女兒說得在理,但轉念一想,國公爺凌晨就班師回朝,這會兒定然是要去早朝,便勸阿芝晚些去。

“你這麼早去柴家,國公爺也是不在家的。”楊舒越說。

“是呢,你用了早飯,再喝一碗燕窩,估摸着你義父下了早朝,你再去唄。”楊王氏也說,爾後就吩咐周媽媽去檢查廚房的燕窩。

江承紫也沒辦法,只好在家吃了早飯,才帶了冬梅和阿碧去了柴府。

江承紫說來拜訪柴紹,還真不是打的幌子。在她心裡,柴紹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俠肝義膽、處事公正,最要緊的是對她是真的很好。之前,他來蜀中,情況是那樣危急,他爲了公正公平,徑直收了她爲義女,實則就是爲了保護她。

對於柴紹的所爲,她十分感激。

再者,自從蜀中一別,她再沒見過柴紹。她來到長安後,柴紹就一直在外領兵。對於一個時刻守衛着國家安危的軍人,一個十分重視士兵生命的將軍。江承紫沒辦法不佩服。

因此,她對家人說來這裡看望義父,也並不全是託詞。

日頭已很高了,她剛在柴府翻身下馬。柴府的門房就迎出來,笑着問好,將她的馬帶下去吃草了。

江承紫一過了柴府二門,就看到柴令武在院子裡練武,一身短打,很是幹練。

“阿芝妹妹,你來了。”柴令武將手中長戟一扔,隨手抓了一塊帕子擦了擦手。

“義父可下朝了?”江承紫問。

“還沒回來。”柴令武擦了擦汗。

江承紫頗爲奇怪,問:“怎麼會還沒回來?我瞧着街上很多朝臣下朝呢。莫不是陛下留了義父吃午飯?”

“留是留了,只怕不是吃午飯。”柴令武一邊引着江承紫往正廳走,一邊說。

江承紫聽這話裡有話,便警覺地問:“莫不是今早出了什麼事?”

“什麼事我就不知了。只知有人託魏徵遞了一本奏摺,貌似跟蜀中軍界有關。”柴令武壓低聲音說,說完又叮囑,“這事,你千萬不要對旁人提起。”

江承紫一面點頭,一面想:這蜀中軍界,不就是山難道與劍南道麼?這兩地可都是蕭氏一族的地盤。

“莫不是有人要對蕭氏下手?”江承紫低聲問。

“應該是。”柴令武也很是嚴肅,隨後就冷笑一聲,“也該殺殺他們的威風了。這幾年,蕭氏一族也是猖獗得很,那聯姻都做到我頭上了。”

“呀?蕭氏派人上門說媒了?”江承紫訝異。

“想要搭上柴府,拖我們下水,可沒那麼容易。”柴令武不願多講。

江承紫也沒多問,她思前想後,想着前些日子李恪才說要處理蕭妃,這會兒就有人蔘了劍南道、山難道的軍界,莫不是這是李恪的手筆?

她正兀自分析,柴令武卻說:“我父親一時半會兒恐怕回來不了。你既是到這裡,自然還該去拜會一下獨孤先生。獨孤先生與王謝都很掛念你。”

“你不掛念我麼?”江承紫反問。

柴令武哈哈笑,說:“爲兄自然是掛念你的。”

兩人一起大笑,柴令武連短打也不換,就與江承紫一併往臨水榭去。這一路上,他簡單地介紹了一下獨孤氏藏匿起來的寶藏,一邊介紹一邊捶胸頓足遺憾:“阿芝啊阿芝,你可知那時怎樣驚人的財富啊。”

“你捨不得?”江承紫問。

“任憑誰,也是捨不得啊。”柴令武哭喪着一張臉,作痛心疾首狀。

“如果在你家,你守得住嗎?”江承紫斜睨他一眼。

柴令武抓了抓腦袋,更加沮喪,有氣無力地說:“守不住。”

“這不就了結了?你還想什麼?”江承紫反問。

柴令武點點頭,道:“還是妹妹透徹。當初這一步棋真真是走活了。不僅救了獨孤先生,還牽制了長孫氏與蕭氏以及許多世家,另外殺雞儆猴,讓長孫氏斷了四房這一脈,也不知威懾了京城多少人。”

江承紫未置可否,她當時想得很簡單,要讓爸爸擺脫那些不必要的糾纏與危險,堂堂正正地在大唐活下去。而那些財富對於死過一回的人來說,就是身外之物。

“我哪裡有那麼神?我只是感念先生的遭遇,爲他想辦法。後面一系列的事,可不是我能預料到的。”江承紫說。

柴令武只當她是謙虛,說了幾句話,忽然想起已是晌午,自己得去吩咐廚房準備午膳。於是,他風風火火地跑了,留下江承紫一人站在臨水榭的荷花池邊。

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動(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誓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三十九章 氣度不凡第三百六十六章 輸贏第六百八十五章 溫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可曾婚配第五百七十四章 前夕第二百二十四章 山迴路轉不見君第三章 被欺負第五百一十三章 二貨第一百七十二章 洛江山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三章 觀望第五百四十八章 陰氏第五十五章 可怖第五十二章 身輕如燕第一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八卦的尾聲第六百二十三章 承諾第二百零四章 自己爽纔是真的爽第三十二章 是福是禍第六百六十六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章 英雄救美啊啊啊啊第七百一十四章 誰?第六十三章 我不是壞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道真相的他們第七百三十二章 危矣第二百章 妥協第四百九十七章 落腳地第五百四十八章 陰氏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道真相的他們第二百零七章 疑雲密佈第一百零一章 心懷鬼胎的男女第一百五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四章 氣場第七百六十章 迎第七章 門第第六百五十七章 墓黎主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面紅心跳第五章 淡藍的光第五百六十五章 歷練第六百九十五章 心謀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想第五百七十七章 最佳人選第四百六十五章 先例頗多第九十五章 心動第七百七十二章 琢磨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光第一五十四章 江承紫的小心思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想第六百六十一章 誰第三百九十章 絕殺第四十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原來第七百七十六章 暖暖的幸福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夜第一百五十六章 長孫濬的告誡第五百四十六章 訓小叔第六百六十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百八十五章 溫情第五百六十一章 更隔蓬山一萬重第六百三十九章 疏而不漏第三十章 心底的願望第三百六十章 內情第三百四十章 這個姑娘不簡單第七十七章 威脅一隻鳥第四百二十一章 迫捐第三百四十四章 拜會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幸第一百零六章 撒嬌第一百二十七章 原來是他第五百三十八章 名不副實第七百零五章 一時好奇第九十章 最頂端第五十六章 交集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零二章 楊宸的過往第一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七百零三章 直截了當第四百九十四章 另一番感受第四十五章 六房的秘密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謝第七百零五章 一時好奇第八十七章 深夜之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訓斥第四百六十一章 越發接近的真相第三百七十九章 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利益者第一百九十章 他也是男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等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思量第八十二章 會面第九十一章 阿唸的算盤第七百三十一章 訣別書第四百四十二章 楊氏八卦天團第五百零五章 娃娃親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要點臉行不第二百三十二章 應對第五十六章 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