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家族利益

夜幕籠罩着洛陽城,徽安門外一支大軍正準備列隊起拔,城門口崔鳴在數十名將領的簇擁下正向朱滔告別,他含淚向朱滔長施一禮道:“盼師尊凱旋歸來,本王會在洛陽城頭日夜爲師傅祈禱。”

主將朱滔頂盔貫甲,騎在崔慶功最心愛的大宛馬上,他的眼中隱隱蘊含着淚光,一臉肅然地向崔鳴拱手道:“小王爺但請放心,朱滔此去當剿滅李師道,早日爲小王爺解憂,我不在洛陽,望小王爺約束軍紀,以獲取洛陽民衆支持。”

“師傅之言,本王當銘刻於心,師傅一路保重。”

“保重!”

朱滔向衆人揮了揮手,毅然下令道:“大軍出發!”

五萬大軍以及數千輛輜重大車緩緩啓動,向西北方進發,李師道的六萬大軍就部署在洛陽西北一百餘里外的黃河岸邊,這支前去剿滅李師道的軍隊中有兩萬人是崔慶功保有的精銳部隊,是他十幾年來從來不會讓軍權旁落的隊伍,而今天,這支精銳部隊的指揮權第一次交給了外人,而且是交給了朱滔。

朱滔投靠崔慶功的時間並不長,但憑藉他的精明能幹而屢立奇功,深受崔慶功的重用,但無論他再怎麼能幹,崔慶功對他始終保持着用文不用武的原則,始終沒有忘記他是朱泚之弟,一直以來就絕不給他帶兵的機會,事實證明崔慶功的戒備之心是完全正確的,就在朱滔大軍離開洛陽僅五十里後,朱滔便下達了他的第一道命令,“大軍調頭向南進軍。”

這一天是朱滔已經夢寐以求了整整一年,在大哥朱泚死後,重振朱家的心願便一直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內心,但他也知道自己已經不會再有大哥當年那樣的機會了,他就彷彿是一頭尋找獵物的野狼,在經過數月的審視後,他的目標便鎖住了崔慶功的軍隊,這是一支內部充滿了重重矛盾的隊伍,只有矛盾的激化下他的野心纔有可能變爲現實。

朱滔下達了第一道命令後,大軍開始緩緩調頭,他縱馬衝上一座小山丘,凝視着夜霧下的遠山,他的目光中閃爍着難以掩飾的激動,此刻,自己的手中終於有了復興的資本。

“朱將軍!”身後忽然傳來了遠遠的呼喚聲,朱滔回頭望去,只見山丘下數十騎軍士簇擁着一名大將飛馳而來,爲首之將正是崔慶功的心腹愛將李中雲,朱滔心中的激動頓時被一蕩而空,他最擔心的事情果然來了。

李中雲被崔慶功任命爲飛龍將軍,他手下有一萬騎兵,是兩萬精銳營之一,他本來就不滿朱滔被任命爲主將,但軍令如山,他不敢不服,可現在明明李師道在北,朱滔卻下令調頭向南,使他百思不得其解。

“朱將軍,你爲何命令大軍調頭向南,難道你並不是爲了去打李師道嗎?”

“李將軍誤會了。”朱滔早胸有成竹,他微微一笑道:“你以爲李師道會象一塊石頭一樣等着我們前去剿滅嗎?現在千牛衛從西而來,他必然會尋路逃脫,所以我推斷他會走西南方向的缺口,我們搶先一步,正好可以截住他的去路。”

李中雲心中狐疑不定,雖然朱滔說的有幾分道理,但他仍然對朱滔的動機表示懷疑,沉思一下他又問道:“適才朱將軍也說官兵大軍將前來,不知朱將軍準備怎樣應對?”

“此事自有小王爺決定,不是我能做主,更不是你有資格來問。”朱滔臉色一沉道:“我奉小王爺之命出戰,所有決定權皆在於我,若李將軍不服我的調度可找小王爺投訴,但大軍在外,我的命令你只管服從,這一次就算了,再若有下次,我定斬不饒!”

李中雲連連冷笑了幾聲,一抱拳轉身便走了,朱滔盯着他的背影遠去,眼中迸出了一道殺機,此人得儘早殺掉。

經過一夜的行軍,朱滔的大軍已經過了洛陽,抵達了距離洛陽西南約八十里的谷水河畔,這一帶林木茂盛,低矮的山巒連綿起伏,一直延伸到遠方,行軍整整一夜,大軍皆精疲力盡,朱滔見河水清澈見底,便下令全軍就地休息,三軍頓時歡聲雷同,數萬士兵蜂擁着向河水衝去,河岸兩邊人潮洶涌、喧鬧非常。

朱滔找了一塊大石坐下,藉助微弱的晨曦,他取出一幅地圖仔細研究行軍路線,他的計劃是向東南突圍,那一帶是楚行水的淮南軍,戰鬥力要大大弱於張煥的隴右軍,即使遭遇到了也能突圍而出,但朱滔的最終目的地是前往江南西道的豫章一帶,在去年長沙刺殺了張煥後,他便仔細考察了豫章的情況,那裡駐軍稀少且土地肥沃、極易立足,還有波光浩渺的鄱陽湖可供大軍進退,是建立基業的良地,而且一旦站穩腳跟他便可向太后臣服,利用朝廷的內鬥中取得生存的可能。

這個計劃他已經策劃了無數遍,早已爛熟於胸,可一有機會他總是忍不住取出地圖再默看一遍,思索着可能會有的漏洞,應該說漏洞是沒有了,現在的關鍵是說服衆軍隨他南下,當然,他也有充分的藉口:伐李師道是假,爲洛陽大軍打開南下的通道纔是真。

朱滔將地圖收了,他這才擡起打量周圍的地形,此刻他正位於一個葫蘆形峽谷的中部,谷水從峽谷中縱穿而過,峽谷寬約三裡,周圍是連綿的羣山,鬱鬱蔥蔥的樹木佈滿了山頭,天色已經麻麻亮,河兩岸橫七豎八躺滿了他的士兵。

朱滔眉頭一皺,此處地形並不是駐營休息的最好地方,極易被人伏擊,他立刻站起身大聲令道:“傳令全軍起拔,繼續向南進軍!”

話音剛落,峽谷兩邊的樹林中驟然爆發出一片喊殺之聲,不計其數的騎兵從樹林中衝出,揮舞着戰刀,迅猛地撲向河岸邊正在休息的朱滔軍,朱滔軍猝不及防,頓時亂成一團,不僅是樹林中有伏兵殺出,從峽谷口的另一端也有數以萬計的騎兵殺來,殺氣沖天,他們就彷彿一羣蓄勢已久的猛虎撲入了羊羣......

朱滔眼睛都急紅了,他大聲狂呼士兵們鎮靜,但喊聲已經失去了作用,五萬大軍已無法組織有效抵抗,在伏兵犀利地衝擊下,朱滔軍兵敗如山倒,大軍丟盔卸甲,滿山遍野地向谷口的另一頭奔逃,朱滔也被十幾名親兵扶上戰馬,就在這時,在他左側五十步外出現了一千餘騎兵,只見爲首一員大將手中弓弦拉如滿月,正目光陰毒地盯着朱滔,嘴角溢出了一絲冷冷的笑意,朱滔也忽然看見了他,心中猛地一寒,就彷彿一腳踏空墜下了萬丈深淵,此大將不是別人,正是他信誓旦旦要去剿滅的李師道。

一支箭凌空射出,迅疾如電,射向朱滔的面門,他躲無可躲,萬念皆灰地閉上了眼睛,就在他閉眼的一瞬間,一支狼牙箭從他眉心射入,一箭射穿了他的頭顱。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五,李師道帶着朱滔的頭顱,投降了刑部尚書楚行水,二月二十八日,三十萬唐軍包圍了洛陽城,在楚行水擔保不殺崔鳴的允諾下,崔鳴正式開城向官兵投降,至此,近一年的中原之亂終於告一段落。

長安,收復洛陽的消息尚未傳到長安,但河北軍大敗的消息卻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它彷彿一聲驚雷,立即打破了長安平靜的局勢,一直在平靜局勢下激盪的暗流終於浮出了水面,無數保持着觀望態度的官員們紛紛改旗易幟投向張黨,形勢已經明朗化,曖昧沒有了市場,態度鮮明纔是大勢所趨。

張煥的府前車流如潮,數百名官員拿着名帖擁堵在大門外的臺階之上,聲音喧鬧嘈雜、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誠意和忠心交給前來收帖的大管家,那種架勢就彷彿米價即將上漲之前糧鋪,可以說這幾天是孫管家有生以來腰桿挺得最硬的日子,無數平時高高在上的五品官、六品官此刻在他面前無不綻放媚人的笑容,這些官場老油條個個深知管家的重要性,只要他略動手腳,他們的名帖極可能就會出現在張煥的書房中。

不僅是張府,就連崔寓的府前也破天荒的出現了不少故舊門生,他來拜訪老上司、來拜訪恩師,懷古推今,皆是希望能夠通過崔寓跨進張黨的門檻。

隨着崔慶功之亂被平息的消息傳來,長安滿城沸騰,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歡呼雀躍,迎接這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而投靠張黨的熱潮也隨之到了頂點,朝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每日卯時三刻前,上朝的隊伍浩浩蕩蕩出現在朱雀門前和丹鳳門前,積累數年的惡習竟似乎在一夜之間被扭轉過來了。

和男人們擁張的熱潮同步,無數長安的名媛貴婦也找出種種藉口來張府拜見張煥夫人裴瑩,談談孩子的教育方式、談談某種時尚的新款化妝,或者邀幾人同來張府呼盧喝雉鬥幾輪樗蒲,順便再不經意地表達一下丈夫對張尚書的景仰之情。

裴瑩始終表現出一種大婦的風範,無論是尚書夫人還是郎中之妻,她都熱情接待,但這種熱情就彷彿七十度的開水,有熱度而無沸點。

今天也和往常一樣,幾名貴婦正耐着性子地坐在大廳裡等待接見,她們已經等了半個時辰,依然不見主人的蹤影,若照往常,這種怠慢客人的情形是萬萬不會出現,丫鬟只告訴她們,夫人正有重要的客人,儘管幾名貴婦等得心急如焚,卻沒有一個人敢把它表現在臉上,在某種時候,女人的城府往往要比男人深沉得多。

今天裴瑩確實在接見一名特殊的客人,小客房裡,裴瑩腰挺得筆直地坐着,她目光冷厲,臉上看不見一絲笑容,在她對面,她的兄長裴明凱垂手而立,神情淒涼而充滿了悔恨,他將立裴明遠爲家主繼承人的繼承書交了出來。

自從裴佑寫信告訴京中所有族人,家主早已把正式的家主繼承書交給了他,裴明凱便整天生活在一種極度恐懼之中,他經常在夢中被提刀來清理門戶的二叔嚇醒,被血淋淋前來追魂的父親嚇得不敢入睡,他一夜一夜的不眠,身子迅速消瘦了,直到河北軍因裴明耀的擅自行動而導致大敗,裴明凱更是悔恨不已,裴家的衰敗就彷彿發生在一夜之間,甚至就源於他的一個念頭。

但比悔恨還要讓他痛苦不已的是怕死,一旦二叔返京,私改家主繼承書的罪名就足以使他在家廟中被處死,隨着大限之日的一天天來臨,裴明凱終於狠下一條心來乞求妹妹的幫助。

“我知道我做錯了事,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說我是嫡長子,從小便被族人視爲下一代家主,爲此我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從不出去喝酒亂來,更不會以權謀私,敗壞我裴家的名譽,可就因爲我腿腳不便,父親就不再考慮我立家主的可能,這對我是不公平的,難道我就願意瘸一條腿嗎?他竟忘了我的腿是怎麼瘸的,我這可是爲了救三弟而摔斷的啊!”

委屈的淚水終於從裴明凱的眼中流出,父親的冷漠無情使他心中充滿了怨念,他還想繼續說下去,但裴瑩卻冷冷地打斷了他的自憐。

“我想知道,父親究竟是怎麼死的?”這是一直縈繞在她心中的疑問,她絕不相信父親會因爲丈夫出兵河北而被氣死。

裴明凱‘撲通!’跪下,他捂着臉哀哀地痛哭起來,“父親確實已經出現了迴光返照的跡象,可是我的腦海裡想全部都是家主繼承人,全然忘了父親不能再受刺激,父親問我是不是二叔已經兵敗,我一時糊塗便說有這個可能,父親一時激憤就、就去了。”

裴明凱拼命搧自己的耳光,放聲大哭,“我有罪,是我害死了父親!是我害死了父親!”

“夠了!”裴瑩氣得渾身發抖,果然不出她所料,父親是被大哥氣死的,她站起來,手顫抖着指着裴明凱斥道:“你給滾,我看着你就噁心!”

裴明凱的心一下子冷了,妹妹的絕情深深刺痛了他,他慢慢站起來,發狠道:“好吧!你們都要我死,我就死給你們看,就讓我一個人來承擔裴家敗亡的罪責吧!尚書夫人,或者可以稱你爲未來的大唐皇后,只希望你在享受榮華福貴之時,偶然也能想起你那苦命的大哥吧!”

說罷,他慢慢轉過身,萬念皆灰地向門外走去,就在他即將走到門口時,裴瑩忽然叫住了他,“你等一等.”

裴明凱站住了,他已如死灰一般的心忽然又點燃了一線生機,只聽裴瑩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人死不能復生,你這下半輩子就給父親守靈吧!”

.......

裴明凱擦乾眼淚走了,裴瑩卻陷入了深深的苦悶之中,她放過大哥並非是因爲心軟,而是她不得不考慮裴家的長遠利益,大哥若一死,二叔與四叔的矛盾必然尖銳化,裴家也將步入張家與崔家分裂的後塵,從此將真的走向衰敗,這絕不是她願意見到,在當前局勢下,裴家內部的團結遠遠要比內部分裂重要得多。

當裴家處於強勢之時,裴瑩是千方百計維護丈夫的利益,可是當丈夫的聲望日高,而裴家卻開始走向衰敗時,作爲裴家的唯一嫡女,裴瑩不可能不考慮裴家的前途;而作爲父親最心愛的女兒,她又怎能不考慮父親的遺志?

況且裴家的政治前途又和她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一旦丈夫真的登上九五之位,崔家將不可避免地重新崛起,那崔寧會不會威脅到自己的皇后之位?

裴瑩心裡比誰都清楚,丈夫對崔寧的愛實際上是遠遠超過自己,眼看着崔寧又有了身孕,如果她生的還是兒子,那麼崔家會不會有非分之想。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裴瑩是世家之女,她太清楚太子之位對於世家意味着什麼,儘管丈夫離九五之位還有很長一段的距離,但無論如何,一個勢力強大的孃家對於鞏固她和兒子的地位是百益無一害的。

她慢慢走到門前,凝視着遙遠的天空,夕陽的餘暉灑在她嬌美的臉上,她的眼中充滿了無盡的惆悵。

第144章 使者第54章 戰朝堂(三)第311章 安西戰略(一)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306章 扼守張三城(上)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414章 筆筒案(二)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42章 圍爐話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章 揮琵琶(中)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9章 舞財權(上)第180章 磨刀(下)第138章 帳篷春色(下)第44章 過新年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297章 兵分兩路第228章 厲兵秣馬(一)第24章 碎葉風雲(五)第22章 離別日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77章 狹路逢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413章 筆筒案(一)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328章 安西戰略(十八)第46章 大湖築城第352章 兵分兩路第25章 賭意氣第398章 撲朔迷離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54章 戰朝堂(三)第71章 射胡月(四)第104章 爭奪家主(六)第379章 江淮風雲(六)第67章 驚天變第330章 矛盾叢生(上)第50章 鳳翔行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97章 明遠歸來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312章 安西戰略(二)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58章 小酒肆第99章 爭奪家主(一)第45章 年夜飯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81章 巧栽贓第19章 舞財權(上)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168章 抉擇(下)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336章 細微變化第131章 三渡黃河(中)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1章 平底鍋第66 章 君入甕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9章 千里追獵.第274章 兩支奇軍(上)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26章 碎葉風雲(七)第409章 人才輩出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50章 鳳翔行第177章 回紇與黨項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17章 相親會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55章 滅頂之災第57章 君不知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316章 安西戰略(六)第38章 綁佳人(中)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51章 聯姻難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162章 兩日風雲(四)第405章 夢月老人第238章 虛晃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