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談判(上)

宣仁元年十二月二十日,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隊穿過隴右大地,緩緩向南開進,軍旗招展如雲,盔甲在陽光下閃着寒光,一張張面無表情的臉龐充滿了殺氣,這是河西軍的精銳,護衛着他們的都督前往開陽郡達成最後的協議。

在大唐左相裴俊特使的穿梭調解下,河西和隴右達成了最後的口頭妥協,雙方以黃河爲界確定爲自己的勢力範圍,張煥將會郡交還隴右,而韋諤則將八千降軍的家屬近四萬人交付河西,並原則上准許商人在兩地自由貿易、販運糧食、馬匹、鐵器等敏感物品。

這次張煥南下,就是爲了正式簽署雙方的和解協議,由大唐戶部侍郎裴佑和禮部侍郎蔣渙擔保張煥的安全,在開陽郡的屬縣南由縣舉行簽字儀式。

不過雙方達成的口頭妥協並沒有落到書面,所有的條款都必須當場逐條確認敲定,這就意味着談判還有最後一步。

隊伍走得很慢,只以一天八十里速度向南推進,這一天,隊伍離開陽郡已不足百里,張煥騎在馬上,他的位置在隊伍的正中,由左右五百名親衛護衛着,這一次裴瑩沒有跟來,留在了武威郡,而在他旁邊的馬車上坐着戶部侍郎裴佑。

張煥微微瞥了一眼裴佑,見他若由所思,似乎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他不由笑道:“糧食問題一直是河西的軟肋,這次裴侍郎專程爲糧食之事親赴河西,張煥多謝了。”

裴佑約四十餘歲,是裴俊的三弟,他是進士出身,二十幾年來由州縣一步步做到戶部侍郎,屬於實力派的人物,掌握着大唐的財稅收支。這次他受裴俊之託來河隴,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確認張煥是否真的決定依附裴家,作爲條件,裴家每年將從河東支援張煥十萬石糧食。當然。糧食是以朝廷支援張煥西進收復整個河西的名義撥出。

裴佑性格謙和,話不多。但他地每一句話總能說到點子上,雖然張煥即將成爲他侄女婿,但他卻並沒有因此視張煥爲晚輩,聽張煥說到糧食,他沉吟一下道:“張都督,這次撥付糧食是左相特批,他費了很大力氣才說服內閣,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最好在適當的時候回一次長安。”

他的意思張煥當然明白,僅僅是口頭上表示依附是不夠的。他必須拿出足夠地誠意,也就是說,他得在行動上有所表示,其實說穿了,他與裴俊之間是一種鬆散地利益結盟。儘管他們之間即將成爲翁婿。

“我打算過完新年就去長安。感謝左相一直以來照顧。”張煥微微一笑道。

裴佑笑着點了點頭,“還有瑩兒也一併帶回去。”“那是當然。”

隊伍又向前行了一程。離南由縣已不足十里,南由縣黑黝黝的城牆已隱隱可見,這時,一隊騎兵從遠方飛馳而來,這是韋諤派來地先遣官,爲首之人在馬上大聲道:“韋尚書已在三裡外等候張都督,請軍隊就地駐紮,最多五百人隨從。”

立刻有士兵稟報了張煥,張煥微微一擺手,“就地駐紮!”

三千騎兵開始下馬紮營,張煥則在五百親衛的護衛下,與裴佑一起向南由縣城馳去,舉行正式談判的地方並不在縣城內,而在南由縣北五里處的一片高坡上,在高坡之南同樣也駐紮着三千隴右軍,與西涼軍同等距離,這是雙方事先商談好的細節,以張煥親自深入隴右,若沒有足夠的誠意,則無法達成真正的和解。

在高坡上之上搭建了六座巨大的帳篷,幾頂帳篷之間均相隔百步,從高空下望就彷彿是一朵巨大地梅花,其中正中間的白色帳篷便是會商地正式場所,靠近高坡,只見西涼軍的行軍司馬羅廣正率領幾個人從山坡上飛速迎來。

“都督,屬下已經安排妥當,請都督隨我進帳歇息。”

張煥點點頭,他向裴佑拱拱手笑道:“裴侍郎,我們等會兒見。”

裴佑亦拱拱手,跟隨着引領官去了另一座大帳,這次談判是在朝廷的主導下進行,一共是三方參加,具體主持者是德高望重的郭子儀,他在河隴地區極具人脈,就算是韋諤也是他的晚輩,這樣一來,雙方就能在一個平等地氣氛下進行協商。

張煥進了自己地大帳,大帳里布置得十分華麗,帳頂上向四面垂着輕幔,彷彿是一座巨大的宮殿,地上都鋪着名貴地波斯地毯,一座高兩丈長三丈的白玉屏風將大帳隔成兩半,旁邊一隻紫銅爐縈縈繞繞點着檀香,整個帳篷裡香氣撲鼻,而在大帳的四角各擺放着一隻上等的越州青瓷,青瓷旁則站着一名年輕美貌的侍女,淺笑含羞,身材豐腴,隨時等待招喚,

張煥掃了帳內一眼,忍不住笑道:“看來韋家爲表現誠意,確實下了不少血本!”

羅廣正點了點頭,“光是佈置着六座帳篷聽說韋家就花了二萬貫,還有數千軍隊的糧食、人員調配,這少說也有幾萬貫,不光是錢,韋尚書還親自來視察過兩回,並接見了屬下,詳細詢問都督的生活習慣,知道都督喜歡青瓷,還特地在開陽郡找來了這四隻越州青瓷,由此可見他們十分重視這次談判。”

張煥瞥了一眼那幾個侍女,笑了笑道:“既然如此,你爲何不告訴他,我不需要陌生人伺候?”

羅廣正遲疑一下便道:“這四個女子是韋老夫人的心意,屬下推遲不掉,只能等都督來了以後再做決定。”

“那好!我現在就決定讓你把她們送回韋府,都換上我的親兵,我睡覺也安穩一點,還有這個,”

張煥一指燒得正旺的香爐和青瓷,“把它們都搬出去,再給大帳裡通通風。”

羅廣正無奈,只得按張煥吩咐的辦。隨即十名親兵走進了大帳,昂首橫刀,氣勢威嚴地向四角一站,前後帳門打大開。一股清新而寒冷的風迅速清滌了帳內的異香。使帳內原本有些淫糜的氣氛立刻添了幾分肅殺之氣。

這時,帳外忽然傳來一聲爽朗的大笑。“看來老夫是畫蛇添足了。”

張煥急回頭,只見韋諤在幾個隨從地陪伴下正遠遠走來,而自己的親兵則列成兩行,一個個虎視眈眈的盯着他。

張煥急忙迎了出去,這才發現在韋諤的身後還跟着一個長相俊美地年輕人,正是韋清,只是臉上一副千般不情願地樣子。

張煥上前拱手施禮道:“韋世叔若有事,派人來說一聲就是。張煥自當前去拜訪,怎敢勞駕世叔親來。”

韋諤搖了搖頭。他有些感慨道:“想不到賢侄還肯叫我世叔,唉!早知是這樣,我們叔侄又何必鬧得這般不愉快呢?”

他指了指放在旁邊地香爐和青瓷,回頭對韋清道:“看見沒有,你總是不服氣人家。爲什麼你比不上呢?這就是原因。我讓你從軍,你卻不肯。舍不下那點富貴風流,這樣我怎麼放心把韋家交給你。”

韋清陰沉着臉,低頭一言不發,張煥見他真把自己當成了長輩,他不由暗暗冷笑一聲,再有兩個時辰雙方就要正式開談,他現在卻跑來套近乎,借教訓兒子來壓低自己的身份,無非是想取得心理上地優勢,以便在最後的談判中佔得先機。

他也不多言,揹着手站在一旁悠閒地看着,彷彿韋諤所說的事情和自己毫無關係,韋諤說了兒子半天,卻不見張煥上前規勸,他又笑了笑對張煥道:“韋清即將要進京任職,他什麼都不懂,還望賢侄多多教他,若賢侄不嫌棄,就讓韋清叫你一聲大哥吧!”

說到這裡,他向兒子使了眼色,讓他上前下拜,可半天韋清仍然無動於衷,就似乎沒有聽到他的話,韋諤勃然大怒,他猛地轉過身,啪地一聲脆響,狠狠地抽了韋清一記耳光,“混蛋!你個沒出息的東西,女人就是天嗎?”

韋清捂着臉,但他依然倔強地硬着頭,目光死死地盯着地上,一動也不動,張煥卻微微一笑道:“韋世叔,年輕人性子倔一點這是好事,將來做某件事能夠執著,你不應該責打韋賢弟,以後他在京中,自然有他的叔輩們提攜,我長年在河西,就算有心也無力了。”

說完,他一擺手請道:“韋世叔請帳內坐吧!”

韋諤本來是打算在最後的談判之前,讓兒子和他結交,以打亂張煥的談判部署,但沒想到兒子竟這麼不爭氣,爲了一個女人而放棄大局,他又想到他上次擅自殺死自己地大將,讓自己在軍中無法交代,他心中竟一時有些灰心,

他嘆了口氣,向張煥擺了擺手,也不多說什麼,徑直去了,韋清卻站在原處一動也沒動,捂着臉,目光盯着某處,就象被人施了定身法。

張煥也懶得理他,直接進帳去了,不料他剛走到帳門,卻聽見韋清在身後低聲道:“張煥,既裴瑩已決定跟你,那就請你一心一意待她,不要再娶別的女人,要讓她這一輩子幸福快樂。”

張煥停住了腳步,半晌,他哼地冷笑一聲,一甩帳簾,將韋清關在了帳外。

兩個時辰後,雙方地簽字儀式正式開始了,和他們居住地帳篷完全不同,白色地巨大帳篷裡空空蕩蕩,什麼物品都沒有,士兵都在帳外,他們各站一邊,涇渭分明,一個個腰挺得筆直,目光冷酷地盯着對方。

可以容納千人地大帳裡,一共只有八個人,他們呈品字形而坐,北面是朝廷派來調解特使和幾個保人,兩個元老郭子儀和顏真卿,戶部侍郎裴佑,禮部侍郎蔣渙、太府寺少卿郭全,他們正襟危坐,臉上都沒有半點表情。

東面則坐着韋家家主和幾個韋家重臣,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韋諤,尚書右丞韋諍,少府寺卿韋度,開陽郡刺史韋評以及隴西郡刺史韋讓,他們面帶冷笑,目光中隱隱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而他們的正對面只坐着一個人,讓他們又恨而又無可奈何的張煥,涼州都督兼武威郡刺史,他面帶微笑,不時友好地和朝廷來使們一一打着招呼,卻沒有理睬對面之人,似乎沒有把韋家衆人放在眼裡。

一聲清脆的鐘鳴響過,談判正式開始,兩名侍者擡着一張低矮地案桌上來,將它橫放在張煥和韋家人之間,又擺上筆墨紙硯,今天地主調解人是汾陽郡王郭子儀,而記錄者是太府寺少卿郭全。

“各位,老夫受裴相國的委託,特來調解兩家之間地一些糾紛。”郭子儀首先站了起來,他看了看雙方,微微一笑道:“首先一個前提,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你們兩家都是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臣子,而你們所爭的土地,也是我大唐的國土,這個前提你們兩家可承認?”

韋諤和張煥對望一眼,同時點了點頭。“那好,第一條,會郡五縣爲隴右節度使下所轄,不屬於涼州都督管轄範圍,涼州士兵須撤出會郡

第23章 碎葉風雲(四)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25章 碎葉風雲(六)第144章 使者第6章 林芝堂(上)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73章 爭兵權(二)第47章 封鎖與反封鎖第194章 隴右來信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291章 漕運之爭(下)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180章 磨刀(下)第56章 危險邊緣第150章 談判(上)第388章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8章 軟刀鋒第378章 江淮風雲(五)第53章 戰朝堂(二)第52章 回紇內訌.第71章 射胡月(四)第5章 張家主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7章 初建戰功第39章 回紇驚變(下)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257章 鳳翔之變(中)第43章 左相國第32章 慈恩寺第24章 同船渡第266章 第三者是誰?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203章 崔寧探父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33章 碎葉風雲(十四)第1章 平底鍋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19章 瘋狂的代價.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50章 鳳翔行第368章 風聲再起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11章 萬里來使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20章 舞財權(下)第75章 爭兵權(四)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292章 驛站小事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75章 爭兵權(四)第12章 抓把柄(上)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335章 再返長安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11章 萬里來使第407章 碎葉銀礦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28章 立奇功(上)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48章 張破天第88章 長孫家(下)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60章 罷官職第4章 揮琵琶(下)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50章 鳳翔行第325章 安西戰略(十五)第151章 談判(下)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31章 長安行第35章 利與情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17章 相親會第138章 帳篷春色(下)第257章 鳳翔之變(中)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157章 崔小芙召見(下)第109章 真正的較量(下)第231章 厲兵秣馬(四)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318章 安西戰略(八)第49章 挑內亂第33章 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