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6 御前議事】

反正只要韋寶能給足九百萬兩紋銀,只要能削去韋寶控制的山東步軍的兵權,怎麼都好說。

這兩點,是魏忠賢的底線。

“魏公公,陛下知道我要入宮求見的事兒了嗎?”張維賢開門見山的問道。

“陛下正在忙,今日恐怕不方便。”魏忠賢依然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樣,語氣卻很柔和,雖然不失禮貌,卻讓人很不舒服。

張維賢哼了一聲,“魏公公,我不常來找陛下,偶爾來一次,你也要阻撓嗎?況且我今日的確有要緊事要對陛下說!如果陛下不見,我就讓韋寶今日離京返鄉去了,到時候可別怪我沒有打招呼。”

“國公爺這話可讓老奴吃罪不起啊,老奴怎麼敢阻撓國公爺見陛下?陛下現在的確有事。至於韋爵爺的去留,豈是老奴這等下人決定的了的?國公爺你對老奴這般說,不是爲難老奴嗎?”魏忠賢不緊不慢道。

張維賢冷笑一聲,一副胸有成竹,好像早就知道魏忠賢會這麼說一樣,“魏公公,咱們認識也不是兩三年了!你我都爲陛下登基出過力,算是共過患難的人,有什麼事兒無需藏着掖着。小寶他不可能拿出九百萬兩紋銀,憑什麼啊?別說沒有那麼多銀子,就是有那麼多銀子,大明就小寶這個一個官了?就海防總督衙門這一個衙門了?憑什麼什麼事情都要小寶攬下來。我給你提個章程,你聽就聽,不聽也由着你。首先,小寶頂多出三百萬兩紋銀,其次,小寶在年關必須提海防總督衙門!雖然小寶過了年也才十六歲,是年輕了一些,但光憑小寶一去遼東就完成了裁軍,爲朝廷省了大筆銀子,還把來犯的努爾哈赤擊退這兩件大功,十六歲升任總督就不爲過。另外,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以及九處通商口岸必須統統歸海防總督衙門管轄,朝廷政令不能朝令夕改,否則底下人還不亂傳?我知道小寶和你魏公公的關係向來很好,實在搞不懂你爲什麼突然翻臉!就是爲了裁掉海防總督衙門統屬的步軍軍權?”

魏忠賢微微一怔,沒有想到張維賢會這麼的開門見山,張維賢向來很高傲,從來不拿正眼看他魏忠賢,更不要說和魏忠賢談什麼具體的事情了。

如果是別人說這些話,魏忠賢可能無所謂,但張維賢的權力和聲望,比親王和首輔合起來都要大的多,張維賢是陛下的長輩,是真正能在陛下面前說得上話的極少數人之一,另外,英國公府世代統領禁軍,數萬京營將士,不管有多少戰鬥力,總歸是很嚇人的,有很強的震懾效果。

魏忠賢有點尷尬,不想和張維賢談這些,卻又沒有辦法裝糊塗,因爲他知道肯定是韋寶告訴了張維賢,張維賢現在纔會出頭來找自己,裝糊塗裝不過去。

但若是答應了張維賢的要求,魏忠賢也很難辦到。

因爲一方面,魏忠賢眼不下這口氣,合着你張維賢是大明皇帝嗎?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另一方面,魏忠賢並沒有外界看到的那麼大的權力,魏忠賢事事要向皇帝請示,必須等到皇帝點頭才行的。

雖然有客巴巴的幫助,加上魏忠賢會抓時機,請示的時候,大都放在皇帝忙着做木匠活的時候。

但朱由校並不傻,就算沒有達到嘉靖皇帝,萬曆皇帝的聰明度和掌控朝局的能力,至少朱由校是絕對不笨的,並不如外界想象的那麼容易糊弄。

尤其韋寶這件事,皇帝從頭到尾知道的非常清楚,肯定是皇帝拿主意,自己算什麼?

“國公爺,您這真的是難爲老奴了,老奴是什麼?老奴還不就是陛下的一條狗嗎,老奴能做什麼主?”魏忠賢苦着臉道。

韋寶在一旁看的暗暗好笑,魏忠賢也有畏懼的人,還以爲你真的是權傾天下的九千歲呢。

英國公張維賢突然一拍旁邊的牆壁,把韋寶和魏忠賢,還有在場的一衆太監都嚇了一跳。

這裡是皇宮啊,天底下敢在皇宮,當着魏忠賢的面這麼狂的人,可真的五根手指數的過來。

“魏忠賢,你是不是覺得老夫給你臉了?老夫這樣與你商量,已經給足了你面子,若是不肯,少說廢話,老夫現在就要求見陛下,你去速速通報!”張維賢怒道。

“國公爺,別發火啊,氣大傷身。”魏忠賢賠笑道:“這大清早的,國公爺哪兒來的這麼大的火氣。”

韋寶暗暗點頭,讚歎魏忠賢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英國公張維賢也不遑多讓,兩個人一個發怒,一個接招,都能感受到是高手在過招。

進退有據,攻守雙方都很穩健,誰也嚇不到誰。

“魏忠賢,老夫好話說盡,你既不答應老夫,也不幫老夫傳話,是不是真的當你能在宮內外隻手遮天了?你本事再大,能大過當初的鄭貴妃和西李娘娘嗎?”張維賢怒道。

鄭貴妃和西李娘娘都是明末三大案的主角。

晚明三大疑案或稱明末三大案,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

這三起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誌着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

梃擊案是明朝三大迷案之一。

事發時間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瘋漢張差闖入太子宮,持棍亂打太子朱常洛,驚動朝廷。

太子之爭,舉棋不定釀禍端,是報復,還是栽贓,撲朔迷離。

最終張差以死而告終,梃擊疑案糊塗了結。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朱常洛即位,爲泰昌元年,鄭貴妃爲保全自己,取悅新帝,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能彈會唱的美姬進獻給泰昌帝。

貪婪酒色的泰昌帝納八名歌姬後,本已虛弱的身體,決計服用紅丸。

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進飲食,再進一丸,於次日凌晨即亡。

此藥爲紅色,故稱“紅丸”。

朱常洛登基後寵妃李選侍照顧皇長子朱由校遷入乾清宮。

不到一個月後,朱常洛死於紅丸案。

李氏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欲居乾清宮,企圖挾皇長子自重;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爲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宮噦鸞宮。

李選侍萬般無奈,懷抱所生八公主,倉促離開乾清宮,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

張維賢提出鄭貴妃和西李娘娘,已經是對魏忠賢非常嚴重的敲打了。

魏忠賢一驚,嘆口氣道:“國公爺,這事老奴真的根本說不上話,老奴這就可以爲國公爺去向陛下通報。但是老奴要說,銀子不可能少,朝廷眼下急需九百萬兩紋銀。這事是陛下最着急的事兒,若沒有這事兒,老奴相信,也不會有人諫言開海禁,開放通商口岸,允許民間與洋人做買賣了。至於削去海防總督衙門所統屬的滄州府、登萊和山東幾處地方,這是爲了韋爵爺好,手底下有一堆步軍,對海貿沒有任何幫助,反而給人海防總督衙門把手伸得太長的印象,有什麼好處?至於韋爵爺晉升正二品總督,這是陛下和內閣的事兒,老奴只是一個下人,哪裡左右的了朝廷官員任命。”

張維賢聽魏忠賢這麼說,知道魏忠賢沒有打啞謎,說的是實話,表情稍微好看了一點:“那就快幫忙通報陛下吧,別耽誤工夫,陛下知道是老夫求見,再忙也會抽出一點工夫。”

魏忠賢又看了一眼韋寶,韋寶始終面無表情,魏忠賢不由暗生怒火沖天,心說好你個韋寶,昨天還答應的好好的,今天就用你老丈人來壓咱家!走着瞧。

魏忠賢對英國公說句:“國公爺稍等,老奴這就去向陛下通報。”便離開了。

“岳丈大人,這一下算是徹底得罪了魏忠賢了吧?他肯定會去陛下面前使壞。”韋寶貼着張維賢的耳邊輕聲道。

宮裡面到處都是魏忠賢的耳目,就這麼小的聲音,韋寶都擔心被人聽了去。

“沒事,晾他魏忠賢不敢怎麼樣。”張維賢也同樣壓低了聲音,“你不必太擔心,我對陛下還是瞭解的,陛下不可能爲難你。連你都信不過了的話,陛下還有什麼人可以相信?要是沒有你,大明不管是財政還是邊軍,還不鬥靠了你嗎。”

韋寶沒有說什麼,暗忖恐怕老丈人太自信了,你英國公府和皇家的淵源再深,關係再怎麼密切,皇帝畢竟是皇帝,豈是你輕易能擺佈的。

況且這件事關係太大,別說魏忠賢,別說皇帝,可能他們都左右不了,因爲還有羣臣的威力呢。

大明的言官們可是很來勁的,自己十六歲想升任正二品總督和開放通商口岸這兩件事,絕對不是好通過的事情。

李鴻章就曾經說過,“言官制度,最足壞事。故前明之亡,即亡於言官。此輩皆少年新進,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實得失、國家利害,但隨便尋個題目,信口開河,暢發一篇議論,藉此以露頭角;而國家大事,已爲之阻撓不少。當此等艱難盤錯之際,動輒得咎,當事者本不敢輕言建樹;但責任所在,勢不能安坐待斃。苦心孤詣始尋得一條線路,稍有幾分希望,千盤百折,甫將集事,言者乃認爲得間,則羣起而訌之。朝廷以言路所在,又不能不示加容納。往往半途中梗,勢必至於一事不辦而後已。”

明朝政治的混亂,是多方面造成的。

韋寶覺得言官制度造成多大程度的影響說不好,但可以明確的是明朝言官制度是造成明朝政治混亂,人浮於事,黨同伐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許一開始,言官制度本身還是不錯的,畢竟朱八八在政治方面還是很有天賦的。

只需要稍作修改,禁止風聞奏事,可能就好些了。

彈劾必須給出證據來論證。

有理有據彈劾,有獎,晉升,資歷等,風聞奏事無憑無據受罰。

憑什麼一個言官說我當總督的有問題,總督這麼高的官職,就得被言官左右。

大明的言官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冕之王。

韋寶知道老丈人不算草包,但才能真的非常有限,屬於典型的老紈絝,所以懶得和岳丈大人討論了,再說這裡也不是討論的地方。

魏忠賢趕到了乾清宮,第一時間將張維賢帶着韋寶來了的事情告訴了客巴巴。

客巴巴皺了皺眉頭,“這事情不是都解決了嗎?你提的條件,韋寶不是都答應了嗎?爲什麼又會節外生枝?”

“多半是韋寶告訴他這個老丈人,他老丈人頭大脾氣大,不是容易說服的主,這不,跑到宮裡面充大頭來了嗎?非要見陛下。”魏忠賢道:“張維賢既想給韋寶保住步軍的軍權,又想給韋寶弄個正二品總督,還想將銀子縮減爲三百萬兩。前兩項都還能商量,第三項是絕對不可的,眼下朝廷急缺銀子,三百萬兩紋銀,杯水車薪,派不上多少用處。”

“那現在怎麼辦?總不能擋着不讓張維賢見陛下吧?這老傢伙來頭太大,他若硬要見陛下,是有辦法見到的。攔也攔不住啊。”客巴巴爲難道。

客巴巴沒說錯,張維賢若是真的硬要見皇帝,其實並不難,只要說皇帝長時間不露面,張維賢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領着一幫大臣求見。

大明若是沒有這個機制的話,皇帝哪天被人控制了,或者被人殺掉了,都沒有人知道。

朱八八的好些政策,其實都是爲了保護後繼之君,爲了保護體制正常運轉的,的確很科學。

“咱家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不得靠你想辦法了嗎?”魏忠賢道。

“就是你一開始多事,非要擋韋寶一下,惹得陛下猶豫不決了,這事一開始就該讓陛下自己拿主意。”客巴巴埋怨道:“這些事情你不要管,尤其是陛下知道的事情。”

“咱家能不管嗎?陛下太善,還太年輕,韋寶那小子滑頭的狠!”魏忠賢嘆口氣道。

【0147 張嫣西李客巴巴】【0153 王體乾】【0507 返回韋家莊】【1019 我是韋寶舅舅】【1061 信王選後】【0143 東李的壽宴】【0698 韋大人主持考選】【0303 到底沒忍住】【0043 國民大帥哥】【0379 很頭疼的薊遼督師孫承宗】【0662 生來就是爲了出風頭的人】【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0613 貞明公主的心意】【0517 北汛口議事】【0805 曹文詔】【0529 韋公子講學】【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524 韋公子到公州見李倧】【0672 李利民】【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039 管事和隨扈】【加更7】【0042 這纔是人生】【1054 封公爵】【0621 韋總裁的爹孃和老丈人們】【0887 韋爵爺開心的期待】【0056 建奴商幫】【0674 楊雪】【0054 暫時只要男的不要女的】【0785 東營水師大營】【0795 布衣之怒】【0326 韋總裁的休閒人生】【0628 連祖大壽都來了】【0599 洪霙會道歉嗎】【0056 建奴商幫】【0590 佔萍查探誓約】【0986 韋爵爺不同意合作】【0565 節外生枝的毛文龍】【0022 決定幾個人一生命運的夜晚】【0597 韋寶給兩班大臣們一點面子】【0884 高第主持議事】【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990 李永貞爲九千歲出的主意】【0866 該怎麼報就怎麼報】【0042 這纔是人生】【0353 吳襄很不高興】【0075 馬廄】【1004 韋寶見聰古倫】【0738 十萬兩黃金和終生爲奴】【0052 通關路引】【0569 雙方都很糾結】【0470 韋公子故弄玄虛】【1016 韋爵爺去遼東】【0270 山海樓請同窗】【0123 手術完成】【0151 先開業後辦典禮】【0495 盜劫計劃第二階段】【0662 生來就是爲了出風頭的人】【0912 韋總裁親自赴約】【0907 扼殺家族式腐敗】【0949 天啓算是很不錯的皇帝】【0497 很厲害的沖天雷】【0603 仁穆大王大妃出手了】【0230 第一次牽手的滋味】【0559 建奴與天地會密談】【0548 一個破綻便將代善賣了】【0129 綹子沒有被牽着鼻子走】【0152 會說故事的韋寶】【0614 兩班大臣要打韋寶的臉】【0001 帶着鐵甲艦到大明】【0141 李成楝】【0948 韋爵爺回京】【0670 七品官吊打閹黨加東林黨】【0377 天地會第一案】【0808 吳三鳳的仕途願望】【1071 趙克虎和林小玉的往事】【0431 聰古倫格格的情愫】【0979 韋寶沒想到】【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1033 排隊槍斃戰術】【1066 輔國公黨】【0892 學聰明瞭的努爾哈赤】【0686 天生大贏家】【0583 偶遇】【0832 高情商韋大人】【0150 西李的傲氣】【1062 義妹田氏義姐張皇后】【0639 一下就考完了】【0278 是海盜嗎】【0067 名副其實的小地主】【0536 李適和韓明璉成爲家奴】【0549 連取四城】【0722 官場通常都是反着來的】【0103 譚瘋子】【0529 韋公子講學】【0270 山海樓請同窗】【0984 太監】【0974 君臣飲宴】【0582 李倧親自出馬】【0464 撫寧城一片石城不老亭薊遼新商圈】【0169 遇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