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9 折箇中吧】

除了英國公張維賢,大明估計沒有幾個人敢這麼對皇帝說話了,因爲皇帝已經明確說了,至少要九百萬兩紋銀。

違反皇帝的意願,那就等同於抗旨不遵啊。

“英國公,我知道你體恤韋愛卿,但銀子還怕多嗎?海防總督衙門的九百萬兩是他們的份額,別的衙門上繳的銀子,是別的衙門的份額,銀子越多越好。”朱由校道。

魏忠賢聞言大喜,暗贊皇帝長大了,會說話了,這話,正好切中要害!

本來魏忠賢接連錯失了之前的策略,想讓韋寶繼續在正三品的位置上暫領海防總督衙門,想把山東、登萊和滄州府,以及數萬登萊步軍都劃出去的計劃落空。

若是再將九百萬兩紋銀,降爲三百萬兩紋銀的話。

魏忠賢就不單單是覺得沒面子,而且會覺得朝廷和韋寶這筆買賣做的相當吃虧!

“陛下,要讓海防總督衙門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銀子,這是竭澤而漁,爲了彌補虧空,海防總督衙門以後在主導海貿的時候,肯定得抽重稅,這樣只能迫使大大小小的海商們在開展海外貿易的時候,容易鋌而走險,加大治理難度。另外,移民遷徙甚至商業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可能不但逼的很多人鋌而走險,甚至會跑到海外去謀生,進一步減少人口。不利於維持大明的穩定。而部分地方官員實質上至少不反對海外貿易。這樣既有豐厚的收入也不用上交,同時民間出於諸多原因,則持續海外貿易。”英國公張維賢道。

韋寶聞言,暗暗點頭,佩服張維賢的見識,張維賢有時候像是一個老紈絝,有時候又顯得挺睿智,考慮問題挺全面的。

朱由校皺了皺眉頭,問韋寶:“韋愛卿,海防總督衙門以後都是你全權負責,你覺得怎麼樣?”

韋寶有點爲難,其實,韋寶當然希望只繳納三百萬兩,誰喜歡把銀子拿出來啊?

而且岳丈大人已經說了交三百萬兩紋銀,並且說他全權負責了,自己再改不好。

但朱由校現在這麼問自己,明顯是想讓自己答應繳納九百萬兩紋銀。

而且韋寶明白,站在皇帝的角度,肯定希望弄來越多的銀子越好。

這就很爲難了啊。

朱由校見韋寶不說話,又皺了皺眉頭,有點不悅,“韋愛卿,你聽到朕說話了嗎?”

“聽見了。”韋寶趕忙答道,接下來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幸好張維賢搶着道:“陛下,您要是硬逼着韋寶拿出九百萬兩紋銀,韋寶只能以民間借貸的方式籌集。老臣剛纔說過,那將是竭澤而漁的行爲,將迫使海防總督衙門沒辦法很好的管控海貿的度量,只能加大力量,無限制的開放海貿,以達到彌補虧空,儘快償還民間借貸的難題。過度的開放海禁會嚴重搞亂大明的方方面面的,表面上看,稅收能夠增加,但長遠看,對有土地的富人,和租種土地的窮人,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以前歷代禁止海貿,就是發現了這一點,這纔有了海禁。”

華夏的文明是很早熟的文明,早早形成了以小農經濟爲基礎的中央集權制,並且地理條件支持了這一制度的延續。

中間又有諸如“科舉制”的局部改良。

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沒有早於西方開展“大航海時代”的機會。

就連“鄭和下西洋”也是小農經濟思想的延續。

中國海上勢力的崛起沒法早於西方,但有機會跟隨這股大航海的潮流。

海上有着許多海商勢力。明朝廷沒辦法控制這些勢力,所以一面海禁,一面招安。

儘管這些海商的裝備遠弱於西方,但蘊含着變革的火種。

如果明末的情況能夠延續,海商還能繼續做大,然而滿清入關後,新生政權擁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將大的海商勢力一掃而光。

而且清代不僅有階級矛盾,還有比較大的民族矛盾,所以統治者比前代更加保守,海禁也變本加厲。

海商當然也就沒法做大了。

清末朝廷的控制力大不如前,海商崛起的大環境早已沒有了。

“韋愛卿,你說說,是這樣嗎?海防總督衙門是不是爲朝廷籌措九百萬兩銀子,就會影響大明穩定,籌措三百萬兩紋銀,就沒事?”朱由校直接問韋寶。

韋寶這回沒有猶豫,點頭道:“爲朝廷籌措三百萬兩銀子,已經是大明額外增加賦稅的極限,微臣能夠辦到。陛下想,要是按照過往稅額,十抽一,三百萬兩收上來,意味着三千萬兩紋銀以上的貨物進出大明!至於爲朝廷籌措九百萬兩紋銀,等於九千萬兩以上的貨物進出大明,微臣拼了命,也能辦到,只是的確如英國公所說,會產生諸多問題,並且難以控制。九千萬兩紋銀的貨物,很有可能造成大明好幾年之內,很多地主是沒有收入的。陛下若是橫下心,要弄個三千萬兩紋銀,甚至一億兩紋銀,微臣同樣能想辦法,那問題將會更多,更加難以控制,甚至危害到大明的根本。”

韋寶說的是實情,所以無需遮掩,英國公張維賢和魏忠賢都覺得韋寶說的話在道理上,所以,雖然韋寶沒有正面回答皇帝的問題,沒有說應該幫朝廷弄三百萬兩紋銀,還是弄九百萬兩紋銀,反正在場諸人,聽了都不會不舒服。

朱由校是聰明人,沉吟不語。

大明的地主好幾年沒有收入?那不天下大亂了?

大明的土地種出來的東西,大明土地上的人買賣,賣與外人,地主能安心嗎。

大明之外的貨物進入大明,那大明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不是沒人要了?銀子還得外流。

朱由校想到這些,感覺腦子濛濛的,剛纔他是覺得韋寶和張維賢就是不想多爲朝廷弄銀子,故意想弄個三百萬兩紋銀出來。

現在朱由校的想法變了,覺得不是多弄銀子就好的。

魏忠賢道:“陛下,做任何事都會產生問題,如果讓海防總督衙門籌措九百萬兩紋銀會產生問題,籌措三百萬兩紋銀,韋爵爺也說了,同樣會產生問題嘛。老奴相信憑韋爵爺的手段,應該是能保證不出事的,只要韋爵爺點頭便可。”

朱由校聞言,眼睛一亮,對韋寶道:“韋愛卿,你能保證爲朝廷籌措九百萬兩紋銀,天下依然穩定嗎?如果你能辦到,等到開春,朕便破格讓內閣升任你爲海防總督!你過了年才十六歲,已經貴爲正二品總督,這不但在大明絕無僅有,在過往朝代也很罕見吧?”

“陛下,微臣爲陛下效力,不圖高官厚祿,只要是爲大明好,微臣就是回鄉種田,也會兢兢業業。”韋寶道:“至於籌措三百萬兩紋銀,還是籌措九百萬兩紋銀會產生多大的問題,微臣覺得已經向陛下說明白了,聽憑陛下吩咐,微臣得了聖旨,都會盡力而爲,至於說微臣有沒有能力保證不出事,微臣真的不能保證,三百萬兩肯定沒什麼大問題,翻一倍,六百萬兩,問題也不算大,九百萬兩,就很不好說了。”

“那不然就折箇中吧?”客巴巴聞言,在皇帝耳邊輕聲道:“三百萬兩太少,九百萬兩太多,六百萬兩紋銀不多不少,也能解決邊軍軍餉的大部分問題了,哪年不拖欠軍費?發一半下去,邊軍們也得感恩戴德,高興過年了,明年的事兒,明年再說吧,不行就再想法子從刑部搞點銀子。”

從刑部搞銀子,這是封建王朝的常規做法,也最容易,最不容易引起社會動盪。

抄家快,但官員們都是有幫派的,上回韋寶大規模的搞文字監獄,之所以沒有鬧出大事,一方面因爲韋寶速度快,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就開始了,屬於新手登場,亂拳打死老師傅。

另一方面,韋寶沒有明顯的政治屬性,並沒有大張旗鼓,旗幟鮮明的當東林黨,或者當個閹黨。

搞文字監獄的時候,也是對東林黨和閹黨成員一視同仁的,查出一個就抄家一個。

這種事偶爾爲之可以,動輒大面積對地主們動手,地主們醒過味來,想聯手對抗,韋寶已經結束了。

不說整個大明的地主都聯手,一個小範圍區域的地主們在有聲望的大地主挑頭的情況下,就足以對抗朝廷了。

所以,大明在近段時間很難再對官員動手,再動手,官場要人去樓空了,沒人幹活了。

從刑部弄錢,頂多把有錢的犯事的地主紈絝弄出來幾個,平均一萬兩一個,弄個一百人,就出來一百萬兩,頂多被老百姓背地裡罵一罵,不至於出什麼大亂子。

但如果整個大明的老百姓背地裡都說官府黑暗,這世道也不會多太平,衆口鑠金,天下太不太平,有時候決定於老百姓的口中。

韋寶、魏忠賢、張維賢等人都不知道天啓皇帝朱由校和客巴巴私下談什麼,都急着知道皇帝會如何決斷。

其實這還是一門生意的草創階段,成不成,現在並不是決定性的時候。

就好像一個店面正在確定經營項目,確定定價的階段。

至於生意好不好,開業之後有沒有人流,那還是後話呢。

等皇帝推出新政,老百姓先不管,官員們,地主們,會是什麼態度,現在還不知道。

“就六百萬兩紋銀吧,不夠的差額,魏公公,你再讓內閣召各部想想辦法。”朱由校對魏忠賢道。

魏忠賢微微嘆口氣,本來是不輕易表露情緒的臉,現在也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絲不悅。

魏忠賢不悅,倒不全然因爲少讓韋寶交了三百萬兩銀子。

大明就像是一個大公司,一下子有了這麼大一筆進項,接下來的問題好解決。

魏忠賢主要是煩失了面子,魏忠賢其實對金錢的渴望還好,主要是權力慾望重,尤其是在執掌了整個大明的朝政之後,平日裡已經習慣了自己是威風凜凜的九千九百歲,能代替皇帝說話,不光是皇帝的代言人,很多時候,他甚至能隱隱把自己當成大明的皇帝。

韋寶偷偷地看了眼魏忠賢,又偷偷地看了眼自己的岳丈大人。

張維賢面露喜色,不管魏忠賢怎麼想的,皇帝能鬆口,能在金額上讓步,張維賢認爲是自己勝了,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影響力超過了魏忠賢。

客巴巴的眼神也到處飄,看了看魏忠賢,又看看韋寶和張維賢。

客巴巴有點患得患失,今天她等於暗中幫了韋寶,知道魏忠賢肯定會不高興,甚至遷怒於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暗中爲韋寶做了這些,韋寶能不能心領神會,會不會領會是自己幫了他。

“老奴遵旨。”魏忠賢的中低音,很多時候不像一個太監,挺有陽剛氣。

韋寶甚至覺得魏忠賢不但長得很像後世的明星陳道明,聲音也有點像,完全不同於影視劇中對太監刻畫的形象。

朱由校微微一笑,“好了,既然都說定了,儘快讓內閣呈報,儘快完成。”

魏忠賢皺了皺眉頭,“陛下,這事恐怕不好辦,內閣呈報之後,是不是再看看各地衙門的反應再定?若是激起整個大明各地的衙門都反對,甚至在京各個衙門反對,這事還不好辦。”

“你們辦事就是費勁,什麼大事小事都得所有人過一遍,這事是朕定下來的,又韋愛卿牽頭辦,要他們同意什麼?”朱由校不耐煩道。

“陛下,這事是陛下同意的不假,由韋爵爺牽頭去辦也不假,如果各地反對,大明各地的貨物如何流入通商口岸?外來的貨物又如何通過通商口岸流入大明?所以,這不是海防總督衙門一個衙門能全權辦成的,否則會好辦一些,有官員上本子反對,頂多裝沒看見。可這事不行。”魏忠賢提醒道。

朱由校很不滿,“隨便你吧,這事必須在除夕之前定下來,不能耽擱邊軍將士們過除夕。”

“老奴遵旨。”魏忠賢道。

朱由校像是看出了魏忠賢有陽奉陰違的心思,加重語氣道:“魏公公,這事必須辦成,你要是沒本事辦,早些告訴朕。”

張維賢、韋寶、魏忠賢,客巴巴,以及在場的一衆太監同時一驚。

皇帝很少嚴厲的說話,這樣說已經很嚴厲了。

而且韋寶也從天啓皇帝朱由校這句話中聽出來,朱由校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至少對於控制太監的本事是可以的,控制太監,似乎是皇帝們與生俱來的本事。

“老奴惶恐,老奴一定盯緊一些,請陛下寬心。”魏忠賢硬着頭皮道。

這天下,估計也就皇帝能這麼對魏忠賢說話,魏忠賢還得向狗一樣諾諾連聲了。

“好了,沒問題了。”朱由校又高興了起來,“你們都退了吧,韋愛卿,你有空嗎?陪朕說說話再出宮。”

“微臣遵旨。”韋寶含笑答應,知道皇帝這是要召自己一起幹木匠活。

韋寶對於陪皇帝幹木匠活,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不過,這是一件挺累人的事情。

不管朱由校在處理朝局,處理國政上的水平怎麼樣,反正朱由校幹木匠活的水平是很高的。

幹木匠活也是技術活啊,陪一個技術很好的人玩,可不是輕鬆的事情。

韋寶不能裝不懂,又不能太出位,搞得好像比皇帝還厲害一樣,那更壞事,這個度,很不好把握。

幸好皇帝的性格還算不錯,算是挺好相處,否則更加麻煩。

“魏公公,你幫朕送一送英國公。”朱由校又道。

“老臣謝陛下隆恩。”張維賢急忙答應了。

張維賢不需要魏忠賢相送,也不喜歡魏忠賢相送,但皇帝說的話,是不能違背的,皇帝讓大太監相送,這也屬於一種恩典。

魏忠賢也答應了,然後向張維賢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現在魏忠賢最想單獨說會兒話的人是客巴巴,魏忠賢很想責問客巴巴,之前說好的,讓客巴巴從中搗鬼,客巴巴爲什麼不按照自己說的做。

“國公爺,現在你高興了吧?陛下被你們翁婿二人擺佈的多高興啊。”魏忠賢陰陽怪氣的對張維賢道。

張維賢聞言頓時大怒,“魏公公,你這是跟誰說話?你當老夫是你們內宮的小太監?”

“國公爺息怒,老奴哪裡敢當你是內宮的小太監啊?老奴是恭喜國公爺了。”魏忠賢說着,加快了腳步。

張維賢看出魏忠賢動了真怒,呵呵一笑:“魏公公,你不就是見陛下減了小寶三百萬兩紋銀的繳納而不高興嘛,多大點事。要不是爲了小寶,這些事情,老夫根本沒心思管。小寶與你魏公公的關係向來不錯,你沒有必要爲難他,你身爲高位者,該當有那個度量。小寶並沒有與東林人搞在一起,不算是你魏公公的敵人吧,你何必把人往外推。老夫真看不出來小寶哪裡得罪了你魏公公了。”

“國公爺,咱家也沒有想爲難韋爵爺,咱家就是陛下身邊的一條狗,難道不該多爲陛下考慮嗎?”魏忠賢冷冷道。

【0176 上吳府】【0500 女諸葛】【0826 孫承宗耍脾氣】【0825 韋大人睡的很好】【0013 小寶】【0849 不信邪的冷格里】【0037 金啓倧】【加更5】【0263 韋公子送還銀子】【0661 最帥探花郎】【0621 韋總裁的爹孃和老丈人們】【0319 請神容易送神難】【0229 絕代雙姝】【0902 韋總裁一點不覺得苦】【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789 韋總裁出發之前】【0496 不可避免的強行破城】【1043 歷史節點上的建奴】【0539 對建奴的作戰準備完成】【0263 韋公子送還銀子】【0385 吳三鳳祖可法用計】【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611 倉促又幼稚的毒計】【0532 天生的情種】【0792 資源分配】【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975 魏忠賢把話說的很重】【0639 一下就考完了】【0778 吳襄入京】【0363 證人趙小蓮】【0677 開始了】【0369 紅兄吳三輔】【0337 阿敏被迫撤兵】【0021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0822 韋監軍怒懟孫承宗】【0572 奪取連山關】【0287 學的是屎】【0981 到底要不要當皇帝】【0169 遇見故人】【0773 韋寶要成親了】【0586 李倧打趙貴人】【0108 孫月芳和孫九叔都驚呆了】【0385 吳三鳳祖可法用計】【0691 阻止韋寶升遷】【0159 吳襄】【0982 王體乾來訪】【0273 有條不紊的備考】【0658 二十萬兩和二百萬兩】【0675 韋寶獻策】【0905 作弊的寶軍】【0758 海防錢莊】【0169 遇見故人】【0937 寶軍騎兵團】【0161 攻下震天北山寨】【1006 高第要撤回關外兵馬】【0445 馬世龍VS祖大壽】【0303 到底沒忍住】【0137 永平府府衙的力量】【0481 湯若望】【0655 殿試】【0840 孫承宗的詆譭】【0350 韋寶趙金鳳算是定下來了】【0413 前往復州城】【0644 幾家歡樂幾家愁】【0422 蓋州渾塔和耀州達爾岱】【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935 曹文詔的證明】【0095 再硬的石頭也能踢碎】【0470 韋公子故弄玄虛】【1051 努爾哈赤不甘心的地方】【0098 策劃中的天地會】【0646 熊家門外】【0486 駱藍嵐】【0528 韋公子要當朝鮮太傅】【0109 腳行】【0313 想睡嫂夫人】【0353 吳襄很不高興】【0908 貨幣體系面臨崩潰】【0941 不願意的韋寶下】【0110 四倍的價錢】【0050 先取點‘款’】【0411 改變歷史的大計劃】【0737 自己跑的船】【0356 檢察署羅榮臣】【0946 爵爺回京】【0635 大牢裡的熊廷弼】【0657 還沒有出結果】【0346 李成楝亂牽紅線】【0383 祖大壽請韋寶】【1067 韋公爺的升官神話】【0641 助人爲樂】【1066 輔國公黨】【0685 霸佔李瀚池的官廳】【0926 曹文詔來援救】【0866 該怎麼報就怎麼報】【0851 努爾哈赤很糾結】【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1031 戰爭擴大化】【0899 全方位比拼】【1067 韋公爺的升官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