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 建奴全軍覆沒】

皇太極找到的點很準確,皇太極並不直接反對莽古爾泰和阿敏等人要與寶軍血戰到底的話,而是退一步,說等大汗傷愈復出,再帶領大家與寶軍決戰。

代善也道:“我覺得皇太極說的有道理,現在的確不宜與寶軍硬拼,大軍應當先適當的穩住,不如先收兵回營地,大家好好合計合計再說。”

“那我們剛纔舉手決議算什麼?”莽古爾泰很不滿,感覺皇太極和代善這是在故意變向的削弱自己剛纔帶領大家要決戰的氣勢。

“都別說了!”阿敏也道:“管他那麼多,先拼了再說,我大金男兒,就是死,也不能窩窩囊囊的死,我相信大汗如果能指揮,也一定是這麼說的!”

“對,對!先拼了再說,大不了都死光!”

建奴將領們羣情激奮,實在受不了這種氣,不可一世的鐵騎,現在被人反推回來,這以後還怎麼在東北地面混了。

皇太極嘆口氣,知道大勢已去,也懶得再說,便道:“不鳴金收兵可以!大營要確保!所有步軍嚴防死守,不讓寶軍衝入大營。不準一個步軍出營,這可以吧!?”

“憑什麼?憑什麼要聽你的?寶軍都是步軍,一個騎兵都沒有,我們的騎兵幹不過,不見得步軍幹不過!人都放出去,盾牌加上我八旗射箭功夫一流,不見得就打不過他們,他們不是會戰成一排射擊嗎,我們也會站成一排射箭!”莽古爾泰怒道“兩萬步軍必須全出去,決一死戰,大戰當前,最怕你這種畏首畏尾的人,寶軍能孤注一擲,我們爲什麼不能?”

贊成繼續打的人,多半也會贊成全體衝出去,包括步軍。

這很容易理解,就像是賭徒的心態,拿一半錢出去是賭,拿全部錢出去也是賭,很容易就想梭哈。

“我們每次全部人放出去,若是寶軍留有後手呢?”皇太極怒道:“打仗不動腦子嗎?”

“動什麼腦子?就算寶軍留有後手,我們這一仗勝了就撤,留人有什麼用?留幾百人守住大營,保護大汗便可!”莽古爾泰道:“剛纔大家都商議過了,這是衆人的決議,你充什麼大個?顯得你有能耐是不是?”

“我顯自己有能耐?我顯自己有能耐?”皇太極被莽古爾泰氣得差點背過氣去,也不單單是莽古爾泰一個人,皇太極應該說是被這一羣人給氣着了。

皇太極氣的說不出話來。

代善道:“騎兵上去都沒用,步軍那麼慢,上去還不成了寶軍的活靶子,依我看,就聽皇太極的,步軍就不要動了,鐵騎不收回來就不收回來吧。”

“不行!大軍停滯不前,此時就是缺一股勁,若鐵騎看見步軍都上來,將勇氣倍增!鐵騎沒用防護,步軍有盾牌,不一樣。”莽古爾泰說罷,也不管皇太極和代善了,對衆將道:“大家都走,除大汗親衛,咱們都上,都去和寶軍拼了,誰退後一步誰是孬種!”

衆人轟然答應了。

莽古爾泰之所以這麼說,主要因爲莽古爾泰本來就比較莽撞,喜歡在衆人面前出風頭,其次莽古爾泰曾經被寶軍俘虜過,這是奇恥大辱!

莽古爾泰急於雪恥。

衆人紛紛出了大帳。

整個過程雖然很激烈,卻並沒有花多少時間,不到五分鐘吧,建奴高層就達成了共識。

此時寶軍已經無限逼近建奴大營,距離建奴大營只有二里地,建奴的屍體形成了天然的工事,讓建奴想用射箭擊中寶軍更加困難。

屍橫遍野,戰馬到處亂跑,寶軍連打掃戰場的時間都沒有。

譚瘋子命令人只是牽走戰馬,所以建奴的戰馬源源不斷的被拉到寧遠城下集結,已經蒐集了兩三萬匹馬。

建奴的馬都是好馬,放在關內,一匹馬能抵得上一座小院子,至少在十五兩紋銀往上的價格。

此時韋總裁已經讓總裁衛隊的大部分人馬出城,組成臨時的騎兵,打算用五百騎兵收割了。

順風局就是好打,人不見少,不停的收割敵軍,不停的收穫戰馬,此消彼長,寶軍的士氣空前旺盛。

四千多寶軍依然整整齊齊的排成五排,依然是排隊槍斃戰術陣型。

旗幟不多,但寶軍的隊形使得整個軍隊顯得非常威武。

建奴鐵騎死的就剩四五千人,原地亂轉,進退兩難,非常尷尬。

他們自然想撤退,都知道這樣下去肯定要全軍覆沒,但沒有鳴金收兵,他們也不敢回撤,擅自撤退等於逃跑,建奴對於臨陣脫逃的處罰是死刑,誰也不敢觸犯。

這時候,兩萬建奴步軍源源不斷的開出大營,讓這些建奴鐵騎徹底蒙圈了,搞不清楚大汗是什麼意思。

建奴鐵騎們自然還不知道努爾哈赤已經快死了的事情,而大營的步軍們此時已經陸續得到了傳聞。

在這種背景下,誰還有心思作戰?

主帥都快死了,正面的八旗鐵騎又從三萬多人,被寶軍斬殺的還剩下四五千人,這麼重大損失下,誰還有心情作戰,都感覺出了大營就是去送死的。

建奴將領們不停的催促步軍前進去與鐵騎會合,兩萬步軍亂糟糟的,半天走不了幾步路,紛紛推搡,不停有人倒下被踩踏。

而且這些步軍中有半數以上是漢人,就像建奴的鐵騎當中有少部分蒙古人一樣,都是被抓來的士兵。

這些漢人本來意志力就很薄弱,用來乾點粗活,當個搬運工還可以,用來作戰就對他們要求太高了。

“繼續攻擊!不要開槍,先把擲彈筒的彈藥打光!”譚瘋子下令道。

寶軍的炮兵連因爲炮彈已經打光了,四門總裁式步兵炮已經被一百多步兵拉回到寧遠城中。

現在寶軍全部是步槍加擲彈筒的步軍。

以及正在寧遠城下臨時被編制出來的兩個騎兵連。

此戰之前,韋寶讓人聯繫了在喀喇沁附近遊弋的寶軍騎兵團過來,聯繫是聯繫上了,說是讓寶軍騎兵團到高臺堡附近待命。

現在只是不知道寶軍騎兵團現在的具體位置。

建奴紮營在高臺堡和寧遠城之間,切斷了寧遠城和高臺堡的通信,寶軍通信技術只是發展到簡易電話階段,還沒有發展到無線電通信的階段。

古代軍陣,一方是最簡單的純矛兵方陣,一方是弓箭手,這時兩軍對壘,矛兵向弓箭手一方前進。

弓箭手一方下令自由射擊,矛兵方陣豎起櫓盾防禦。三輪之後,弓箭手失去體力,矛兵基本無傷,一擁而上把弓箭手幹挺。

弓箭手方陣一輪齊射,矛兵方陣五分之一人立僕,趕緊停下防禦。過了一陣,矛兵指揮官一看,沒事了啊?命令前進!然後又遭到一輪齊射。

自由射擊是會被躲掉的。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的作戰方式中,步兵遭到步槍伏擊會馬上尋找掩體、輕騎兵會故意走折線來躲開對手的弓箭,只有齊射才能達到威懾性和突然性。

現代的火炮,甚至講究第一發高射,第二發平射,讓兩顆炮彈同時抵達目標。

戰爭之道,從古至今都是相通的。

湘軍的步兵戰術類似於西方早一時期的西班牙方陣,太平軍也採用類似戰法,只是火器裝備率更低,那麼當時的陸戰是不是看起來就和西方的排隊槍斃時代的觀感差不多。

湘軍和太平軍大量裝備火槍,火槍手其實相對來說比弓手要容易訓練。

首先,西班牙方陣和排隊槍斃是不一樣的。

西班牙方陣是兩種兵種的組合,長槍和火槍。

長槍手組成密集方陣防守,然後火槍手在方陣四周射擊,一旦敵人接近就躲進方陣。

這種戰法源於航海時代全盛的西班牙,沒落於十七世紀的德意志三十年戰爭。

而排隊槍斃是晚一些的事。

到了十八世紀,刺刀的發明和訓練的進步使得火槍手可以直接對付騎兵。

長槍手就退出歷史舞臺。

爲了增大火力面,步兵開始排成縱深短的橫列。尤其是三段擊戰術發明後大家都排成三列。

輪流開槍,就是所謂的排隊槍斃。

排隊槍斃的精義是排隊。

對面一輪排槍,其實打不死很多人,但是如果紀律不嚴明訓練不精,很可能瞬間崩潰。

所以排隊槍斃年代,歐洲各國訓練極嚴。

尤其是普魯士。

太平天國的年代,雙方都是很多新徵的兵,能不能站得住不亂跑都是問題。

所以很可能大量裝備火槍對射,但是估計組織不起排隊槍斃。

火槍裝備後戰死率上升,淮軍是學排隊槍斃的,從外國軍官那裡學來的,程學啓和潘鼎新,張樹聲,劉銘傳都有研究。

湘軍外表看上去跟古斯塔夫二世的方陣很像,但實際上比不上,至少步兵火力差太多,而且缺乏有力的騎兵和炮兵。

湘軍多用兩磅劈山炮,比不上瑞典的軍團炮。

吉爾福德戰役中格林將軍的三道防線都未能阻擋堅韌的英軍。

會戰開始,英軍向第一道防線進發,民兵進行了幾次齊射,但是當英軍靠近森林後就崩潰了。

英軍部隊穿過森林向第二道防線進攻的的時候遭到了兩翼狙擊手的射擊。

康華里把他的第二梯隊投入戰鬥,雙方陷入激戰。

部分英軍率先突破了第二道防線後,沒等在森林裡混戰的友軍就向第三道防線進攻,反被擊退。

格林抓住這個時機,命令大陸軍的兩個馬蘭裡團反擊英軍,戰鬥進入最白熱化的階段。

康華里不得不命令自己的炮兵不分敵我的向正在廝殺中的兩軍射擊,不少英軍倒在自己人的炮火之下。

最終大陸軍被逐出,只剩下右翼還在堅持作戰,隨着後續英軍部隊的陸續達到,格林意識到已經輸掉了會戰,也只能下令撤退。

吉爾福德的殊死近戰,會戰後英軍康華里勳爵曾這樣讚美他的士兵:這支規模很小的部隊的官兵們,其所作所爲完全超出了他們享有的榮譽。

這場持續90分鐘的會戰,美軍死傷約300人,戰後大量的民兵也無力再戰,解散回家。

英軍靠着堅韌贏得了會戰,但是也付出了高於防守方,死傷500人的慘重代價。

雖然最終的結局是康華里不得不放棄內地,然後向北開往弗吉尼亞,最終在約克敦遭到圍攻輸掉戰爭。

這場會戰也說明了,訓練不足的美軍,雖然有着人數和地形的優勢,即便在取得了良好的傷亡交換比的情況下,仍然不足以抵擋英軍訓練有素的推進。

獨立戰爭一種廣爲流傳的映象是身穿自然色外衣的美國戰士在戰場上能夠準確的瞄準射擊身穿耀眼服裝排着笨拙隊形的英國戰士,並以此獲得了整個戰爭的勝利。

然而並不真實。

美國戰士的好槍法,由於操練不足,隊列鬆散。

很多時候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華盛頓在圍困波士頓時候清點部隊人數時曾感嘆當時美軍的效率低下:“常備軍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事情竟然用了八天時間。”

直到大陸軍吸取了經驗教訓,從歐洲教官那裡學到戰術技巧,美國步兵才發展成一支有效的力量。

弗德里希·威廉·馮·斯徒本男爵是從普魯士來的志願教官,曾在七年戰爭時期擔任腓特烈大帝的陸軍中擔任參謀。

他逐字逐句的翻譯普魯士軍隊的紀律和戰術條令結合美軍的情況進行教範,並將教範原則制定成小冊子,命名爲《斯氏美軍命令和訓練守則(1779年)》,在美軍中沿用了33年之久。

在其他方面,斯氏還改組了大陸軍的編制、調整了行軍隊形,使美軍的在戰場的行動更靈活,展開更迅速。

在邦克山戰役等一系列的戰鬥中,民兵依託地形等優勢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振奮了士氣。但如果不配合大陸軍那樣的核心力量,僅靠他們無法贏得戰爭。

很顯然,斯氏提高了美軍的素質,讓美軍成爲了一支典型的歐洲式軍隊,用着歐洲式的武器和歐洲式的戰術。

但是華盛頓依然避免同英國軍隊正面對決,一方面是斯氏的改革滲透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優秀的軍官隊伍,這使大陸軍在會戰中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這種不穩定在使美軍在對抗英軍往往陷入困難的境地,因此華盛頓只能慢慢消耗敵人。

這種行爲讓他獲得了一個“美國費邊”的雅號,這或許是對華盛頓指揮藝術的讚譽,卻也反映出美國軍隊戰鬥效率低下的無奈事實。

散兵戰術本身也並非無組織無紀律,僅靠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輕鬆駕馭。

大陸議會曾組建過類似英法殖民戰爭時期的別動隊,來完成偵查和騷擾任務。

但是由於其紀律散漫被華盛頓視爲禍害更甚於財富。

英軍爲了發揮別動隊的長處又避免其短板,在每個正規團都挑選一些步兵,在正常訓練以外,還進行類似於別動隊的戰術訓練:臥姿,跪姿裝填彈藥,懂得樹下隱蔽和單獨作戰。

在1770年時候北美的英軍每個團都有一個敏捷靈活,熟悉非正規戰法的輕型步兵連,同時戰術上也做能出適應性的改變。

隊形開始有些鬆散,並越來越強調以小型隊形試探虛實,同時提高射擊技術。

華盛頓的輕步兵的嘗試也是仿造英軍先例的而來的,每個團在挑選輕步兵時都十分慎重。

散兵戰術往往是要由常備軍中精選的人員,有組織和計劃來實施。

另一方面,在美國南部的民兵在於印第安戰爭中積累了不少非正規戰的本領,同時南部人煙稀少地形也適合這些本領的發揮。

民兵們乘馬機動,下馬作戰然後又揚長而去,在戰爭過程中對英軍和徵糧隊和傳令兵進行百般騷擾,這種游擊戰對一些小分隊和軍需護送隊造成了打擊,爲獨立戰爭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比起這些成效,首先起作用的還是他和格林的正規戰。

非正規戰並沒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最終是約克敦的正規戰贏得了戰爭。

他曾這樣總結到:“只有常備軍才能應付現代戰爭的緊急狀況,無論防禦還是進攻都是如此。任何民兵都不能擁有與常備軍相對抗的必備特質。真正戰場所需要的那種堅強性,只有通過不斷的戰鬥和訓練獲得。”

無論美軍還是英軍,他們的革新只不過是一個大題目下做的不同文章,這大題目就是歐洲標準的戰爭模式。華盛頓同英軍的作戰,是仿造他目睹過的英軍與法軍的作戰而來的。

即以美國民兵爲輔,以歐洲式的常備軍爲主。

華盛頓一直苦惱於他的軍隊不能同英國軍隊進行對等的作戰。

散兵本身早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傳統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散兵,無論是使用投石繩還是標槍或者弓箭,他們在作戰中總是各自爲戰而不是排成密集隊形。

到了16世紀,大部分依託長矛方陣的火繩槍手還依然使用傳統的散兵戰術。

隨着方陣的縱深越來越淺,火槍手不需要脫離方陣就能充分發揮火力,他們和長矛兵結合的更緊密了,也幾乎放棄了散兵戰術。

之後刺刀的發展火繩槍手和長矛兵合二爲一更使戰術隊形變成又了單一的緊密隊形。

但是如果採用傳統散兵戰術,士兵就能充分的利用戰場上的掩護物來規避齊射火力打擊,同時還能有效的偵查和襲擊對方交通線和後勤基地。

早期的火繩槍手更多是作爲散兵作戰。

奧地利軍隊是最早意識到散兵價值的軍隊之一,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瑪麗特·特蕾莎將長期守衛土耳其邊界防禦的當地民兵突擊隊併入野戰軍。

事實證明這些狂野的“克羅地亞人”使敵人窮於應付,打亂了敵人的部署。

他們的優秀戰績使得腓特烈大帝不得不進行騎兵上的強化以應對,在七年戰爭中爲了對付奧地利的散兵部隊也臨時組建了“自由營”。

儘管腓特列大帝對這些紀律散漫的散兵部隊深惡痛絕,並在此之後進行了三次的散兵強化改革,至此散兵部隊在普魯士軍中正式成爲正規部隊並預熱戰場。

英國在美洲意識到這種部隊的重要性,出現了“羅傑斯別動隊”這樣學習印第安人打法的嘗試,之後更是出現了由來複槍手組成別動隊。

在1770年後,在每個前線營中,常備編配一個輕步兵連和一個手榴彈連,這兩種連隊迅速成爲中間力量,並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作爲“側翼連隊”而經常用於執行特殊的作戰任務。

其他的軍隊也很快開始組建起承擔類似任務的部隊,到18世紀80年代,各國都有了採用類似戰術的“輕步兵”部隊。

在18世紀初,法國的軍事思想受薩瓦埃裡·福拉德和莫里斯·戴德克斯的薰陶,不怎麼相信火力和威力和線式編隊的優點,更迷戀於冷兵器衝擊。

向古羅馬軍團那樣把陸軍大部隊沿着前線間隔一定距離縱陣排列。

這種觀點被法國人接受,並在50年代正式進入訓練課程。

但是早期的縱隊戰術卻並不怎麼成功,因爲創造者輕視火力環境,陣列部署的也很糟糕。

縱隊在衝擊時往往行動遲緩或造成混亂,失去了其應有的突擊效果,並且妨礙了大部分戰士使用槍支施展火力。

大部分法國人在七年戰爭同普魯士作戰之後就對這種戰術失去了信心。

法國的混合編隊,散兵,橫隊和縱隊有機結合各自發揮特長達到互補的效果。

大革命之前,步兵應當採取何種戰術和部署方式,在法國軍事家之間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吉貝爾伯爵改進了縱隊的機動方法和部署模式,並且強調要使部隊能在敵人面前自由變動,從而取得比舊式軍隊更大的靈活性。

他認爲儘管橫隊在火力控制和防禦方面是很好的部署,但是進攻的時候縱隊更有效。

而且在戰場上,以營爲單位縱隊更容易展開,調動也更迅速。

他指出,決定勝負的進攻是集中壓倒性優勢火力打擊敵人橫隊,繼而發起衝鋒一舉消滅。

大革命時期法國大量勇敢卻訓練不足的熱情戰士難以維持傳統的橫隊,鬆散隊形是自然而然的反應。

隨着士兵獲取經驗,下一步就是要由專門訓練的散兵爲縱隊的衝擊提供準備,畢竟有效的散兵作戰和橫隊一樣都需要訓練有素的戰士。

法軍在戰鬥通常是由多股小羣的先遣散兵打響,在加上格里博瓦爾體系下的先進炮兵支援,達到牽制敵人火力和消弱敵人兵力的目的。

如果敵人頑強抵抗,後方的縱隊便展開爲橫隊與之交火。

如果敵人動搖,縱隊便發起衝擊徹底粉碎敵人。

到了1795年到1796年,這種新式混合編隊作戰趨於完美。

多種隊形的靈活結合,加上炮兵騎兵的有力支援,足以應付不同戰況。

拿破崙麾下的法國軍隊正是用散兵和密集隊形橫掃了整個歐洲,在戰鬥中被證明比傳統的線式戰術更爲優越。

耶拿會戰中普法兩軍代表兩個時代,法國新式的靈活的散兵戰術徹底取代了上個世紀呆板的橫隊戰術,使其徹底破產。

英軍常趨於防守戰術以最大限度發揮火力,著名的後坡戰術就是其代表。

法國人的對手,長期與之對抗的反法聯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也會改進舊戰術以應對法軍戰術革新的挑戰。

以反法聯軍中英軍的變革來說,英法散兵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英軍的戰術是將靈活機動的散兵部隊跟堅強而穩固的橫隊主力部隊結合起來,在對抗法軍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約翰摩爾和威靈頓公爵的領導下的英軍常採用趨於防守戰術的以最大限度發揮火力。

著名的後坡戰術就是其代表,只有兩排縱深的橫隊部署在山後,以地形爲掩護,規避法軍遠程火力的削弱。

等到法國縱隊靠近時,英軍居高臨下的橫隊再發揮出毀滅性的齊射,輔以散兵精準的火力作爲補充,以此粉碎法軍的進攻。

而在平原地形作戰中,英軍的散兵就要負擔起掩護主力,防止其被法軍散兵襲擾和削弱的職責。

在那個時代如果沒有紀律嚴明的士兵組成密集隊形,很難想象僅憑疏散隊形的射手去抵禦騎兵的衝鋒。

因此,雖然非正規軍的作用逐漸增大和火力環境的變化似乎表明鬆散的隊形應該取代密集的隊形;但如果說密集隊形已經無用,那在在武器進一步改進之前,還爲時尚早。

畢竟完全依賴輕步兵的軍隊還是會遭到失敗的。

著名軍事家若米尼曾把戰爭原則簡化爲“決定性地點投入最大兵力的藝術”,戰場上打破僵局最簡單的做法依舊是集中優勢兵力火力打擊敵人薄弱點。

橫隊能讓所有火槍一起射擊,縱隊能讓所有刺刀一起衝鋒,戰場也依然需要傳統的密集隊形。

密集隊形作戰效能的發揮的離不開靈活散兵的掩護和支援;散兵戰術效能的發揮也需要訓練有素的密集陣列來作爲依託,他們之間又回到了16世紀火繩槍手和長矛方陣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爲裨益。

19世紀歐洲士兵的典型裝備是一支帶有刺刀的燧發槍。

以英國爲例,英軍的制式武器是配有一支長約14英寸的刺刀,重約15磅的單發前裝式燧發槍。

其約3英尺8英寸,約1米長的槍管可以發射出0.75英寸的鉛彈。

一般來說,訓練有素的士兵可以一分鐘發射3發子彈。

當時燧發槍是命中率低下的武器,因此才需要密集的橫隊來提高火力。

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幾場戰役後,當時步槍的實戰命中率在90米內約5.5%,90米到180米約2-2.5%。

“布朗貝斯”步槍服務了英國一個多世紀,有一些也在獨立戰爭中被美軍繳獲,被用來攻擊他們原本的主人。

其實燧發槍本身的精度並不是很差,皮卡爾在1800年測試燧發槍,使之攻擊一個高1.75米寬3米的靶子時,在150米都取得了40%的命中率。

這也就意味着使用燧發槍在百米命中敵人雖然不是一個簡單,但也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實戰中降低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是戰場各種環境的干擾和射手的素質,當然連續射擊也會讓武器本身的狀態下降。

戰場上因爲黑火藥的運用,濃煙的環境無法改變,但射手的準確度卻可以通過改進訓練方式和本身的素質來彌補,因此輕步兵大部分情況下的使用的武器和線列步兵並無二致。

著名的肯塔基,或賓昔法尼亞長步槍,帶有膛線使它的射擊更爲精準,發射約0.5英寸的子彈。

在殖民地戰爭,獨立戰爭和1812年的戰爭中都有少量的運用。

不過除了訓練射手外,還有一種的方法也能提高準確度,那就是改進武器。

槍的準確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槍管工藝的影響。

除了把槍管做得更直更光滑之外,人們還發現膛線也能提高準確度,這是因爲螺旋型的膛線可以讓子彈旋轉而使彈道更穩定。

這種改進讓武器的有效射程和準確度大爲提升,也讓優秀的射手在較遠距離擊殺特定的目標更爲可能。

在薩拉託加戰役中,手持帶膛線肯塔基步槍的莫西·墨菲成功在300碼之外的距離擊殺了英國將領弗雷格。

帶有膛線的步槍在當時是先進的武器,但是本身並沒有較爲普遍的裝備部隊,甚至有反對之聲。

一方面是切割膛線的困難,使成本大爲提高,難以批量生產;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來複槍,裝填比較複雜,導致射速降低,不能提供足夠的火力密度。

英軍的來複槍,帶有膛線的槍被稱爲來複槍部隊。

來複槍被認爲是適合散兵使用的武器。

散兵和線列步兵最主要的區別並非是武器,而是作戰方式。

就像寶軍,可以散兵作戰,也可以線列步兵,用排隊槍斃戰術作戰。

對於寶軍來說,他們擁有最高標準的軍紀,擁有碾壓對手的武器,所以,用排隊槍斃戰術更簡單,更有效,殺傷力可以達到最大化。

就像現在,增加了兩萬步軍之後的建奴大軍,也只是抵抗了不到二十分鐘,便全面崩潰了。

如果沒有步軍加入,光是建奴鐵騎四五千人在原地打轉,四面出擊,還有一定的迴旋空間。

因爲他們只要不退回大營,就不算是逃跑,空間比較大,給寶軍射擊造成了困難。

寶軍的排隊槍斃戰術,用於攻擊迎面衝過來的,如同潮水一樣的進攻部隊,威力才能最大化。

如果對方四處亂竄,肯定不如迎面衝過來好對付。

在寶軍的逼迫下,建奴鐵騎和步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根本沒有辦法扎住腳跟,形成穩定的防禦陣型。

最可笑的是,本來建奴一方應該是進攻方,現在他們變成了完全的防守方。

首先崩潰的是建奴的步軍,雖然躲在騎兵之後,並沒有捱到多少子彈,可擲彈筒的炮彈威力並不比步兵炮小多少,尤其一排連發過來,前面騎兵死狀太嚇人了,讓這些漢人不由自主的開始四散蹦跳。

建奴將領們,拼命用殺人的方式彈壓,無奈這是整體性的潰逃,根本攔不住,不是殺人就能解決問題的。

“孃的,混蛋,都給老子頂上去,別跑!”阿敏舉着馬刀到處殺人。

莽古爾泰也一樣。

一羣將領都殺紅了眼,見人就殺,只可惜,殺的都是自己人,並不寶軍。

他們是沒有本事衝上去砍寶軍的,無奈之下,見大局已定,只能趕緊逃回大營。

好在建奴兵士們也沒有全部亂跑,有近半數人是往大營跑。

這種冰天雪地之中,跑到野外,沒有糧食,只能餓死。

若是沒有建奴騎兵在前面擋着,很多人會當場給寶軍跪下投降的,當場譁變,這些僞軍武裝本來就沒有戰鬥力,更沒有戰鬥意志。

這時候,留守大營的皇太極趕緊讓人鳴金收兵。

兵士稍有遲疑,便被果斷的皇太極刺死了。

皇太極親自擊打鐵片。

叮叮叮,叮叮叮!

急促的鳴金之聲傳來,戰場上的所有建奴如蒙大赦,一起往回衝。

寶軍兩個騎兵連後發先至,趕在步軍之前砍殺。

只可惜,砍殺的距離太短,一兩裡地的距離,建奴已經有人進入了大營。

大營的營門太小,不可能讓上萬人一窩蜂通過,很多人想爬過高大的柵欄,被寶軍騎兵趕上砍死,或者終於找到了跪地投降的機會。

寶軍的步軍也全線壓上。

雙方膠着在一起,皇太極很清楚,大營沒法守了,只能下令:“快護送大汗撤離!打起大汗的大旗,一起往西北方向跑,往大漠跑!繞過小淩河去義州!”

代善也催促親兵,按照皇太極的話做。

就這樣,寶軍在建奴的大營外不停殺傷建奴,收攏建奴俘虜,建奴大營中在緊急收攏殘部逃跑。

【0389 與遼西遼東世家大戶們約定三年後還一半賭金】【0168 泄點天機】【0672 李利民】【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236 赤鹿與黃山楂】【0821 晦暗不明的孫承宗的態度】【0835 沒事就找恩師吵架】【0060 入關回去】【0936 優先攻擊寶軍騎兵團】【0367 韋寶和吳襄的深度交流】【0318 秉軍太監塗文輔】【0157 向田爾耕借人】【1055 輔國公】【1021 又和袁崇煥碰頭了】【0109 腳行】【0938 寶軍騎兵大發神威】【0810 無數個世界第一】【0925 莽古爾泰】【0732 朱由校想懲治韋寶】【0778 吳襄入京】【0877 鬱悶的魏忠賢】【0956 翁婿推心置腹】【0983 王體乾的來意】【0932 天地會兼容不了大明】【0132 耗不起】【0450 太優秀了也麻煩】【0321 貪婪的太監們】【0311 小白鼠】【0758 海防錢莊】【1049 兩種可能】【1018 韋總裁堅持帶上兩門炮】【1011 朱由校開始防着韋寶了】【0869 敢怒不敢言】【1001 韋爵爺得到了聰古倫的消息】【0004 賣柴】【0253 總裁府】【0960 理直氣壯的韋爵爺】【0045 今天不回家】【0744 韋大人親自帶隊】【0479 科試】【0284 暴發戶不好當】【0162 滿載而歸】【0946 爵爺回京】【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455 別生氣了啊】【0603 仁穆大王大妃出手了】【0043 國民大帥哥】【0176 上吳府】【1002 不容易搞】【0768 國公爺世子張之極】【0927 內喀爾喀的寒冷夜晚】【0631 天地會治下百姓們的愛戴】【0549 連取四城】【0057 韋寶超越神一般的殺戮】【0120 韋郎中準備給人動外科手術】【0797 韋總裁拉的大媒】【0776 還是聖旨威力大】【0141 李成楝】【0014 登記才能領饅頭】【0881 韋爵爺】【0921 韋爵爺最崇拜的人】【1064 朱由校的攻略秘籍】【0291 終於有消息了】【0460 韋公子的文章居然還有錯別字】【0885 來自大舅哥的敲打】【0746 都察院差役大發神威】【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1063 阻止朱由校修三大殿】【0047 分贓均勻】【0503 時間和時間的競賽】【0940 不一樣的韋寶】【0907 扼殺家族式腐敗】【0679 被韋寶氣的半死的幾位閹黨大佬】【0680 韋探花施妙計逼走楊漣】【0701 好戲連臺】【0519 奪取江華島】【0088 靈藥】【0710 無視阻力】【0100 一棟大木屋】【1072 毛帥的難言之隱】【0817 總裁要看試驗】【1023 范文程來勸降】【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688 暴雨來臨前的準備】【0901 韋總裁上課】【1039 很順利的韋爵爺】【0115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下】【0670 七品官吊打閹黨加東林黨】【0281 哥不是天生要強哥是天生強大】【0740 韋寶真沒有這麼厲害】【0763 擠兌】【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522 還是朝鮮人有錢】【0558 審時度勢的努爾哈赤】【0284 暴發戶不好當】【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吳襄】【0476 王秋雅帶着李樂水和李樂土來了】【0738 十萬兩黃金和終生爲奴】【0652 韋總裁那首震懾全場的詩】【0399 韋寶得金州和對朝鮮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