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有軌馬車

“秦始皇陵?”

蘇韻先是一臉迷惑,然後有恍然大悟,訴道:“你是說十數年之前的那一場曠世之戰?”

蘇韻口中所言,自是當初祖龍出世之事,而在這場驚世駭俗的戰鬥之中,蒙古的長生天以及宋朝的昊天神箭一一登場,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作爲鎮國之物的強大之處,而其戰鬥的強度以及波及範圍,便是蕭鳳殲滅蒙古可汗蒙哥一戰,也遠遠不及。

此戰,自然可稱之爲曠世之戰。

楊承龍頜首回道:“沒錯。而在此戰之後,昔日曆經千年有餘而無損傷的秦始皇陵,也終於呈現在世人眼中。而起藏於陵寢之中的寶物,也因此而彰顯於世人眼中。”

說及此事,他也是心有餘悸。

當初時候,楊承龍也是年幼,因爲貪玩所以跑到了驪山,若非當初那神仙一般的聖女降臨,只怕他早就被捲入其中,就此成爲一灘屍體。

自此之後,楊承龍心中就被種下了一顆名爲信仰的種子。

蘇韻聽到這裡,也是有些明白過來:“你是說,這秦始皇陵之內,就藏着這些秘密?”

“自然如此。要知道那秦始皇自統一六國以來,爲了能夠穩定政權,便收天下典籍付之一炬,僅有一些農牧醫術流傳至今。但是這些典籍,怎麼可能全數焚燒?而宇文威先生便在這秦始皇陵上面的碑文之中,發現了關於這些典籍的記載。”楊承龍笑着說道:“而他留下來的手稿之中,便記載了這些事兒。”

“原來如此?”

一臉茫然,蘇韻卻是直到現在,依舊恍若迷夢。

楊承龍回道:“你若不信,大可以前往崇智書院一觀。要知道那些石碑、銘文,就存放在這裡面,任何人都可以一觀。”眼見馬車停了下來,他立時起身向着兩人一拜,然後訴道:“只不過我已經到目的了,只怕是陪不了你們了。”隨後,便瀟灑自如的邁開步伐,邁入了那佇立着許多建築物的名爲政務區的地方。

曾確在旁看着,問道:“那我們接下來到哪裡去?”

“崇智書院。”蘇韻一咬牙,訴道:“既然那楊承龍說了,那我就去看看,那所謂的新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

“哥!你終於回來了?”

崇政殿之內,楊鳳還眼見楊承龍回來,立時乳燕歸巢一樣,縱身將其抱住。

楊承龍頓感彆扭,兩隻手放在一邊,不知道究竟是抱還是不抱,故作哭腔訴道:“你這小妮子,都這麼大人了,怎麼還這麼黏人?若是教別人看了,豈不是會誤會咱們?對了,主公他回來了嗎?”

“嗯。就在昨天時候,主公方纔回來。”楊鳳還這才鬆手,輕吐舌頭卻露出幾分不悅:“你這傢伙,剛一回來就急着找主公,還當不當我是你的妹妹?”

楊承龍苦笑道:“一碼歸一碼。這兩件事兒,能一樣嗎?更何況主公的性子你也知曉,若是有什麼怠慢的,少不得一陣責罵。我可不想因此而捱罵。對了,主公他現在在哪裡?”

“主公的習慣你也明白,還能有別的地方去嗎?”楊鳳還鼓起腮幫子,埋怨道。

“那多謝你了。”楊承龍神色一喜,見到楊鳳還低垂眉梢兀自帶着不滿,遂道:“小妹,別生氣了好吧?大不了等我回家之後,給你燒一頓飯菜,如何?”

雖說是君子遠庖廚,但楊承龍自詡爲新學代表,更因自己向來貪求美食,所以偶然也會下廚,而且味道也挺不錯的。

楊鳳還聽了,頓時眉飛色舞,只是覺得這行爲有些不好,趕緊收斂起來,囑咐道:“那你快些去找主公,快快回家吧。放心吧,食材什麼的,我會準備好的,就等着你回來。”

“這小妮子,明明都二十七八了,卻還是這般樣子。”楊承龍搖搖頭,卻感無奈。

大抵是因爲受到了蕭鳳影響吧,無論是楊鳳還是朱玉真,雖然都有無數書生送上愛意,但她們卻都維持獨身,讓人弄不清楚這幾個人究竟是怎麼想的。

搖搖頭,楊承龍踏入蕭鳳常在的政事堂之中。

一如往常,這政事堂還是那麼的繁忙。

甚至因爲蕭鳳許久不曾回來,政事堂之中也積累了太多的事務需要處理,所以今日的政事堂特別擁擠,排隊的人甚至都排到了殿外去了。

楊承龍無奈之下,只好站在隊伍之中,靜等着隊伍縮減。

隨着時日變化,楊承龍也終於走入殿中,見到那熟悉的身影,只可惜隊伍長度始終不減,甚至因爲人流量的增加,反而變得更長了。

而等到輪到楊承龍之後,卻是已經日薄西山了。

眼見前面一人處理完畢,楊承龍邁步向前,卻是直接將手中一摞檔案抵到蕭鳳手中,訴道:“啓稟主公。這是連接長安和潼關的有軌馬車申請建設書。”

“有軌馬車?”

蕭鳳終於擡眼,看了楊承龍一眼。

楊承龍連忙訴道:“沒錯。自臣被主公提拔踏入工部時候,就開始配合冶鐵所,在長安之中修建有軌馬車。而經過半年試運行之後,衆人莫不是交口稱讚。正是因此,臣便想了。若是用這有軌馬車將關內衆多城市連接在一起,豈不是大大的節省人力?正是因此,臣方纔有此提議,卻不知主公以爲如何?”

“那你計算過了嗎?若要修建這條有軌馬車,需要多少錢糧,又需要多少鋼鐵,以及需要消耗多少的人力?”蕭鳳張口問道。

她自後世而來,自然知曉這有軌馬車乃是火車的前身,最是方便運輸各類物資了。

但這有軌馬車卻有一個毛病,那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光是當初在長安城之中鋪設這有軌馬車,就消耗掉赤鳳軍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而潼關距離長安的距離,更是十倍於此。

若要將其修成,自然也少不了費用。

楊承龍回道:“主公所問,我早有考量。所以打算分期建設,只需每年投入二十萬貫,只需五年時間,自然能夠修成。而一旦修成,那昔日三日路程,便可以縮短到半日路程。其中節省的時間以及人力,當真是不可估量。”

第七十章陷濟南李璮難動,聞噩耗發兵濱州第七十五章囚籠未曾接,南朝有人來第六十四章千般苦,烈毒終有解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十一章論恩怨兵匪對立,起爭執兩人相爭第一百二十八章破神誅狼第一百五十六章末途(一)第八十四章塵劫閣現身,戰爭起變化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一百一十六章風波起戰事再起,聞噩耗大軍出動第二百一十七章同牀異夢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一百六十五章終路(六)第一百八十章沸騰第七十六章衆凌寡火鳳悲鳴,嘆無常決死衝鋒第三十九章激鬥正酣暢,叢林做火海第六十三章牢獄中水刑絕殺,絕處中又現生機第二十三章巧設局敵人錯位,破圍剿兵進寧晉第一百三十八章熱鬧的宴會第一百九十七章樊城之戰(三)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第三十五章衆人萬般像,各自皆有緣第一百零六章人中忽起賊寇出,陣前質問華夷辯第八十二章解除婚約第四章嬌女童,仗勢欺大聖第三百二十一章結束了就好第二百三十八章該離開了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十六章各自的家庭第三十三章滿堂驚懼歡慶無,轉瞬壽宴作喪事第七十八章入敵營修羅懲惡,毀糧倉詭計暴露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二十七章一世身,頓悟了夙願第一百二十六章聞動靜景秀心急,爲利益兄弟鬩牆第一百零二章寧州攻防戰(一)第二章 胡姬曼舞風姿起,風俗相異爭執出第兩百一十八章逼宮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二十九章涉縣出又現敵蹤,分兵出鏖戰黎城第十九章興致來,師徒定名分第一百九十九章成功了第一百二十二章求勝利謀略爲先,拼真元結果彰顯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二十六章回家第三百零九章一路安好第二十四章解玄功,天下誰能敵?第四百二十五章落魄的人第三十九章身陷軍陣中,戰意漸高漲第十三章佛道辨緣由,全真亦敗走第四十五章星夜趕路求玉璽,仙子穩坐釣魚臺第一百三十六章出城第九十八章聞變化謀求中原,知軍情大軍南下第一百六十章難啊!第十一章火炮連綿鎖赤塘,兵出石嶺取白井第八十二章奪邳州宴席正開,入淄州戰略擬定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一百七十一章陌生的長安第一百零五章聞噩耗決心下定,機密泄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入隆興佛光普照,濟萬民金身遭焚第八十七章爲救人仗義出手,造新車招賢納士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十六章中都內華夷爭辯,求生路商人買兇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第十二章隻言片語第三百零八章傳功第六章亭中問對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二十四章奪武鄉糧草再添,心生怨王子逐人第一百三十三章聚人心爲抗蒙古,收雙蛟水軍初成第二十一章羣情洶洶,兩面議論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兩百零四章蒙漢之爭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兩百一十六章該睡覺了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二十九章熊孩子,任性鬧衙門第七十三章洛陽第一百一十五章劍芒動銀月再現,利劍出姚樞落幕第十九章按兵不動藏詭計,心如火焚問計策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八十九章血債血償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三百五十六章祖律誕生第十一章老驥伏櫪起,鋒芒磨礪出第四十章雷芒不抵赤焰狠,乾坤調轉陰陽易第二百零六章過往之事第十七章兩軍匯合議軍事,九斿白纛索魂咒第七十二章敵暫緩,怎奈仇怨存?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一章赤龍肆掠旱災現,災民四起危機出第九十九章失心蠱第三百零一章被囚禁的人第二十二章亂象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二百二十五章密謀第二章爭議第一百三十七章半月過動作皆無,激黑蛋再造殺孽第四十二章勝利了第三十五章一段過去,一段孽緣第六十二章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