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朝堂

“啓稟相公,目前張柔、史天澤兩人正率領大軍進攻襄陽。”

疾步踏入政事堂之中,來自襄陽城的傳令兵聲嘶力竭,將襄陽城目前發生的一切一一訴清。

乍聞消息,以鄭清之爲首,江萬里、董槐兩人爲輔助的政事堂諸公皆是愣住,面容透着不可置信,顯然也是被這猝不及防的消息給震住了。

“當真如此?”

“騰”的一聲自座位之上站起來,鄭清之疾步走到探子之前,問道。

那探子也是被嚇住了,趕緊自懷中取出一封信函,信函之上泥封未曾損毀,顯然內裡所記的東西十分重要,回道:“日前兩人分別率領五萬大軍,自南陽、汝陽兩地進軍,詳情全部都在這張信函之中。”

鄭清之捏碎泥封,將其中的信函取出之後掃了一下,雙眉立時皺緊。

“情況究竟如何?”

董槐神色緊張,生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鄭清之將信函遞出,又道:“就目前來說,情況還算可以。只是城中儲糧本就不多,若是沒有救援的話,即使是孟珙,也無法支撐下去。”

董槐鬆了一口氣,笑道:“有孟將軍在,我等無憂矣。”

“雖是如此,但我們也不可坐以待斃,畢竟那蒙古實力強大,此番進犯更不可能僅限於此。若是我等就此妄自尊大,只怕就會重蹈昔日靖康之恥。”鄭清之故作嗔怒,對着董槐輕罵一聲。

“沒錯。”

江萬里亦是有些責怪的斥責道:“若非彼時朝中上下疏忽大意,如何能夠令靖康之恥重現?我等既然爲官,自然要謹守職責,務求能夠擊退蒙古,唯有如此才能夠確保國朝境內百姓安寧和諧。”

董槐應道:“自當如此。”腦中卻有閃過蕭鳳臉龐,便記起了當日和對方的協議,而按照時間那批軍火應該也快要到了吧。

鄭清之卻是有些忐忑不安,復有想了一想,又對着江萬里囑咐道:“你且去告訴呂文德、李庭芝等人,告訴他們前線戰事緊急,讓兩人快些回去。畢竟孟珙勢單力薄,若是能夠有這麼兩位年輕俊傑相助,應當能夠減少一些壓力。”旋即看向董槐,又道:“而你如今既掌軍器監,那就全力以赴爲前線製造足夠的武器,唯有如此我等才能夠抵禦蒙軍侵略。”復有想想了,又道:“至於我,則需要前往皇宮一趟。如此重要的事情,若是沒有官家支持,可是無法維持下去。”

“我等明白。”

董槐、江萬里各自應下,旋即便離開了政事堂。

鄭清之見兩人離去之後,臉上疲倦一閃而過,復有哭笑起來:“本以爲能夠安然度過這一劫。只不過看蒙古表現,似乎不願意讓我繼續做下去嗎?”深知每一次戰爭,都會伴隨着激烈的朝堂鬥爭,鄭清之雖是感覺壓力甚重,但卻依舊昂揚七尺之軀,中氣十足的笑道:“罷了,既然如此,那便讓我看看,你們究竟有何手段!”

一想遠處戰火紛飛,他只將雙手揹負在背,叫來一輛等待良久的馬車,然後便讓車伕帶着他來到了垂拱殿之前,這座宋朝權力最大的帝王的辦公地點。

此刻正值中午時分,並非早上早朝的時候。

所以鄭清之便長驅直入,直接來到了旁邊的御書房之中,他知曉當朝會完結之後,趙昀一般都會在這裡處理政務,當然也包括接見臣子等事物,全都在此地進行。

“啓稟陛下。臣有要事稟報。”

止住腳步,鄭清之對着遠處的趙昀躬身一輯。

趙昀連忙回道:“當日若非愛卿鼎力相助,我也斷然無法如今日一樣,登上大寶殿堂。”傅復有有些遲疑,又問:“只是鄭老,卻不知您究竟有何事,居然這般匆忙?”

平日裡趙昀可謂曾見到鄭清之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殿中,但今日神色卻如此匆忙,顯然發生的事情不可小覷,否則如何會讓鄭清之如此忐忑不安呢?

“目前孟珙傳來消息,說是襄陽府之中遭到敵軍圍困,要我們速速派遣援兵,從而能夠將對方擊退。”鄭清之頓了頓,神色異常嚴肅。

“襄陽府?沒想到那韃子竟然還未罷休嗎?”被這一下消息一震,趙昀立時皺起眉梢,顯然也是有些不悅。

如今國朝之內正值關鍵時候,若是在這個時候展開行動,只怕會讓宋朝疲於奔命,甚至還有傾覆可能。

趙昀自知形勢危急,面容復有露出苦笑來,訴道:“罷了。既然之則安之,卻不知你打算如何應對?”

“依在下之間,此番兩人起兵而來,非只一路,所以我等雖是要謹記襄陽戰事,但是別處動靜卻也不能放過,需要仔細察看動靜。而兩淮之中尚有趙葵鎮守,爲了避免對方趁虛而入,斷然不可輕易離開。正是因此,以在下之間,應當以朝中禁軍援助,如此裡應外合才能夠徹底殲滅對方。至於四川一代,可令餘玠鎮守,進而將那敵人擋住。唯有三路齊動,才能夠確保將敵人完全擋在國朝之外。”

鄭清之朗聲訴道,一字字一句句,莫不是中肯無比。

趙昀聽罷之後,也曉得此事重要,但腦中卻有浮現一人來,問道:“那赤鳳軍呢?”

“赤鳳軍?卻不知陛下以爲,這赤鳳軍有什麼問題嗎?”

鄭清之一時愣住,顯然也是被趙昀這話給弄得有些分不清了。

趙昀微微一嘆,腦中一想蕭鳳此人,也是雙眉擰緊,暗暗帶着一些惱意,問道:“我是說,若是被那人知曉此事,你以爲她會如何行動?”

對待蕭鳳,趙昀有種說不上的厭惡,並非是對方那有些張揚的行徑,若以猖獗而論,當初的史彌遠可是要遠超此女,更多的卻是那種出自心理層面的排斥,完全是從內心深處,感覺蕭鳳此女極其危險。

可以說若非對方實力強橫,趙昀是不可能接待此人的。

鄭清之這才瞭然,訴道:“若以臣對蕭鳳瞭解,她應當會下令軍中之人展開抵禦,絕不會讓對方侵入其統治核心區域。”

“但對方若是以抵禦蒙軍爲藉口,直接闖入川蜀一帶呢?”趙昀卻是搖搖頭,緩緩訴出心中疑惑。

鄭清之這才明白趙昀心思,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卻是愣住,顯然也無法保證此事不會發生。

那蕭鳳終究並非朝中之人,可不會一如當初嶽武穆一樣,只需要一紙文書,便可以將其帶走甚至關入大牢之內。而且若是此事發生,只怕會令整個形勢急轉直下,赤鳳軍甚至會直接揮師南下,效仿昔日秦國滅蜀一樣,將整個川蜀徹底吞沒。

以赤鳳軍的強大,還有三蕭的實力,擊敗餘玠佔據川蜀並非妄言。

“啓稟陛下,老臣定然會竭力阻止此事。”頓了頓,鄭清之神情莊重的回答道。

趙昀亦是漠然,旋即回道:“那好。若是有鄭老在,定然能夠確保我朝安寧。”

既然將襄陽城之事稟報趙昀,鄭清之告辭之後,便從這垂拱殿之中離去,心中卻是想着:“唉。看樣子,這事兒一時半會的,還無法完結。”

…………

另一邊,江萬里亦是找上李庭芝、呂文德兩人,將襄陽城發生事情一一訴來。

聽罷之後,李庭芝立時緊張,孟珙於他來說,乃是類似於恩師一樣的角色,如今身陷險境,又豈肯在這臨安城之中蹉跎下去,當機請求道:“江大人。還請派我前去支援,要不然若是拖延下去,只怕孟將軍便有可能身陷險境。”

緊隨其後,呂文德亦是朗聲訴道:“大人,如今形勢危急,若是不增援,便是孟將軍在如何神勇,又如何能夠和對方對抗?”

“你們兩人所考慮的也是有些道理。但眼下爾等也應當知曉,若要能夠挫敗對方,少說也得五萬兵馬,而且軍中火器尚未配全,若是貿然前往襄陽城,只怕會遭逢不測。你們兩人先等等,待到將各地禁軍調配完成,並且配備足夠軍火之後,自然會讓你們兩人也隨行。”江萬里朗聲訴道。

李庭芝神色緊張,又問:“如此甚好。只是江大人,這次領兵者,究竟是誰?”

正所謂將爲軍之膽,若是統領之人乃龍鳳之人,則其麾下兵馬也定然不差,但若統領之人乃是庸碌之人,那隻怕便會重蹈覆轍。

“此番領軍之人乃是孟將軍兄長孟璟,偏將則是孟瑛、孟璋。此三人修爲雖是遠遜孟珙,但也爲朝中宿將,精通軍略戰爭,三人亦是同修一門功法,此法能夠凝聚三人之力,便是遇見地仙來襲,也能夠和其對抗。若是和孟將軍裡應外合,應當能夠一挫對方鋒芒。”

江萬里緩聲訴道,此番戰事着實重要,自然不可能讓蒙古大軍奪了襄陽,要不然襄陽一失,對方便可以藉着長江一路南下,直接逼進臨安。

屆時朝中諸臣定然爲之吃驚,若是鬧出什麼事來,可就麻煩了。

李庭芝立時欣喜,道:“若有此三人領兵,末將自是無虞。只是鳳梧府安全一事,卻不知江大人可有安排?”

“我聽聞赤鳳軍日前曾經派人過來,人數雖是不多,只有三十餘人,但卻個個都是精銳,更是配備上等銃槍,好確保鳳梧府安全一事。他們皆是蕭統領手下,對鳳梧府安全一事,自然要遠在你之上。你大可放心離去,無需爲此擔心。”江萬里又是說道。

這時,呂文德卻是有些奇怪,問道:“只是江大人,卻不知曉那後勤一事,由誰主持?”

正所謂外行人說兵器,內行人講後勤,對於後勤的重要性,任誰都明白若是軍中缺糧,究竟意味着什麼事情。

“這一點我也不清楚。只是聽官家曾經說了,似乎打算讓賈似道擔任。”江萬里稍稍皺眉,很顯然也是對此事存在疑惑。

呂文德亦是有些緊張,問道:“賈似道,他能行嗎?”

“既然官家已經做出了決定,我們也不好阻止。只是你們也需要注意一點,莫要放鬆警惕,否則讓那蒙古大軍徹底斷絕我們的糧草,那可就麻煩了。”江萬里又是囑咐起來,生怕兩人會對此事產生芥蒂。

“放心吧,我們兩人,定然會護住軍隊安全的。”

兩人抱拳在胸,朗聲回道。

待到兩人離去之後,江萬里也回到府中,準備開始處理政務,只是現在形勢危機,他也無法安下心來,處理手上的政務。

…………

鳳梧府。

想着那批軍火,董槐又是重新來到了這裡。

細細瞧着兩側肅立的士兵,董槐正欲走上前去,便被兩人走上前來攔住,問道:“你是何人,爲何擅闖鳳梧府?”

“我乃是董槐,是前來找你們家主公的。不知你們是否可以通融一下,讓我求見一下你們家中的主公?”董槐有些焦急,但也知曉不能輕易動武,以免壞了兩人的干係。

“你且在這裡帶上一會兒,我自然會告知主公。”

那人點點頭,旋即便從自己的崗位離開,良久之後大門打開,他從中走出來對着董槐訴道:“主公現在正在堂中等待,還請您隨我一起前往。”

“那就好。”

董槐在這侍從的率領下,很快的又重新回道大堂之中。

且見此刻,蕭鳳正端坐在太師椅之上,旁邊茶几之上放着一壺燒開的茶水,旁邊還有幾個茶盅,整個人顯得悠然自得,彷彿外面的事情全都和她無關,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夢中。

董槐自知此番前來,乃是爲求取軍械,便壓低身子訴道:“蕭統領,在下這番冒昧前來,還請恕罪。”

“無礙。”蕭鳳搖搖頭,將手中茶盅放下之後,一指旁邊的座位,訴道:“且看董大人今日愁容滿布、雙目無神,想必是遇到了什麼難解的事情,卻不知曉蕭某是否能夠助你解決此事?”

董槐隨意選了一個座位坐定之後,且聽蕭鳳所述之話立時訝然,旋即問道:“你已經知曉了?”

“沒錯。畢竟是蒙古南下之事,我若是將其忽略了,那還如何能夠成爲赤鳳軍統帥?”蕭鳳輕輕一笑,盡顯一方統領之氣勢,又道:“當然,若是爾等願意讓我封王,我自然是樂意至極。只不過看你們的樣子,此事似乎遠遠未曾通過啊。”對於之前之事,即使是現在,蕭鳳也依舊有所懊惱,故此方纔在言辭之中帶着不善。

第八十章酒宴起爭執、諜報露馬腳第四百四十三章各自的幫手第一百七十二章終路(十)第四百零一章這是陷阱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一百九十九章成功了第四十四章騎兵再出陣,手炮開殺伐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一百一十八章毒計(三)第一百七十一章陌生的長安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五十七章初戰有大捷,識海現玄種第六十五章咫尺天涯第一百八十章離去第九十八章陰謀現金剛怒目,八厷弓神威盡展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七十八章終卻敵,衆人走獸奔第四百章禪讓?第一百四十一章共同利益體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一百六十一章新的任務第二百五十四章凋零的花朵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四十六章衆人出,齊心斬邪魔第二百八十四章夜襲第二百三十四章反擊的號角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九十二章入川之機第三十二章老巢第一百二十八章欺騙第三百五十九章濺起的漣漪第一百三十一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二百五十章靜念庵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一百三十二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前朝遺老第八十章長安新貌第三十六章傾盆暴雨連綿起,衆志成城鑄長城第四十六章家賊難防第五十六章王牧第十七章道汝三罪責,神火欲淨世第三十章深夜兩心知,心劍有所屬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地一百五十二章逆境(二)第三十五章定計劃全軍出動,爭糧食兩人爭吵第一百三十四章奪生機祖龍化蛋,除兇獸蕭鳳獻策第二百七十九章殺人?救人!第二十章野外遭遇逞兇威,火炮神威鎮騎兵第六十八章萬花谷,天女本非凡第五章月輝對話中,思緒已成型第四百三十七章浮出水面的陰謀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一百一十五章舊事第六十章出事了第九十二章入川之機第十二章神出鬼沒滅史輯,兵困糧乏守平陽第五十一章軍心難定藏邪徒,華夷之辨需謹記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一百八十八章暴露的陰謀第三百八十四章三面進攻第三百五十五章自由議政權的用處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兩百四十七章夫妻恩第一百一十六章風波起戰事再起,聞噩耗大軍出動第二十八章踢皮球第八十八章朱聰巧設反間計,陳老暗中布殺手第四十二章糧食乃軍心,奸佞壞根基第四十九章怒意、妒火第十一章背後的推手第三百九十五章時代已經變了第一百三十九章榷場見聞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三十章危險再復現,雙姝難知心第六十七章全滅第五十章姐妹情深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五十一章下馬威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五十八章風急刀狠互爭鋒,路見尊客勢極下第五十六章商議出趙志離去,風暴臨和平終結第七章舊學,新學第一百八十八章暴露的陰謀第五十四章身份雖暴露,援兵已來到第六章大名府蒙漢聯合,邯鄲城再論華夏第四十九章聚民興水利,軍中正軍風第三十章火車站攔截第七十二章逃亡中血晶指路,議事中波瀾再起第一百一十九章真正的面目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九十三章大明湖凡塵依舊,城隍廟梟雄末路第五十三章至親之痛,畢生誓言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五十章真理學院第二章空營匿影敵蹤失,殺氣乍現起疑心第四十五章城牆復原狀,赤焰滅千騎第三百九十一章我要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