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

“擊敗元軍?”

嚴申眉梢皺緊,擊敗元軍乃是既定方案,但他們之所以來到均州,卻是身負更重要的職責。

目光饒有興致的看着李義,嚴申說道:“若是擊敗元軍的話,我們當然會展開行動。但是你也是軍人,應當知曉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你一句話而貿然調集兵力的話,只怕會引起一連串的問題的,這一點我必須要考慮進去。”

李義有些失落,他有些懷疑的看着嚴申:“這麼說來,你們是不打算出兵嗎?”

“不一定。這得看你的情報價值如何。”嚴申回道,眼底之中並未隱藏自己的懷疑。

“看樣子我是很難取得你們的信任了。”李義苦笑道。

“也不盡然。”

鄭士龐從旁勸道:“若是你能夠助我們控制——”此話剛一出口,他卻見自己父親以目示意,連忙遮掩道:“解除襄陽危及的話,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你只是一個外人,我們並沒有義務來相信一個外人的話。”

“控制襄陽?”

李義眉間微揚心中默唸了一下,縱然鄭士龐變換了詞語,他卻聽的分明,立時明白過來對方的目標。

那蒙古爲了能夠消滅宋朝,控制襄陽乃是必經之舉,而作爲元軍最大對手的華夏軍,爲了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那莫過於直接由自己來控制襄陽。

誰都清楚,在如今呂文德已經重傷的時候,襄陽不過是一塊肥肉,任誰都能夠撲到上面咬下一口。

如今華夏軍蠢蠢欲動,當然也是有了這個打算。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訴你們吧。”

深吸一口氣,李義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三日之後,三日之後元軍會自安陽灘路過。到時候你們只需要在此地埋伏,定然能夠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安陽灘?”

嚴申笑了起來,他的雙眼微微凝聚,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場景,雙手更是死死握緊。

“三十年了。算算時間也是時候復仇了。而這一日,就從安陽灘開始吧。”

尋常的稱述,李義只感身軀凝重,無形的重力也壓迫的他呼吸難受,對方的身軀之中似乎孕育着一股仇恨,這股仇恨也不知曉積累了多久,以至於深沉的如同濃墨,讓他倍感難受。

“當然。關於襄陽的動靜,我還需要你幫我瞭解一下,可以嗎?”

嚴申眼睛一轉,直直的盯着李義,上位者的氣息讓李義根本無從拒絕,“畢竟你是宋軍軍官,比我們要更容易獲知襄陽的情報,尤其是關於呂文德身體狀況,不是嗎?”

“這個,在下定然遵照指示,絕不讓元帥失望。”

李義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行爲,當即挺直腰桿、右拳至於胸口之處,行了一個標準的華夏軍軍禮,口中也是高聲喝道。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似乎成爲了華夏軍的一員。

“很好。”

嚴申讚賞的點點頭,叮囑道:“只要你能夠幫我辦好這件事情,日後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答應你,當然必須得遵照我軍律令。知道嗎?”

“這是自然。”

李義唯唯諾諾,自然不敢推拒。

嚴申又是將鄭士龐叫來,叮囑道:“還有。我乃是元帥,有的時候不便出面。你若是有消息的話,可以聯絡士龐,到時候士龐自然告訴我。當然,若是我有什麼要求的話,也會讓士龐告訴你,明白嗎?”察覺到李義懷疑的目光,嚴申又道:“士龐乃是鄭參謀長之子,這一點大可以信任。”

“原來是鄭公子,實在是失敬了。”

李義誠惶誠恐的低下頭來,爲自己之前的失禮而道歉,心中也是感到後悔。

若是有重來的可能,他可不想要得罪鄭士龐。

鄭士龐笑道:“李將軍過慮了。我不過是一介小小尉官,徒添爲參謀部一員罷了,也不是什麼大官。日後若要解除襄陽危及,還需要你大大支持,不是嗎?”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李義連連回道,態度越發的恭敬起來。

而他這樣子,當然也讓鄭元龍、嚴申兩人略有不悅,覺得李義這模樣實在是太過諂媚了,不過一想對方乃是宋朝軍官也就不以爲意。

“你啊!莫要忘了你離開宋軍已經有段時日了,若是被襄陽之人發現了,又該如何?”

鄭元龍面色微怒,稍微斥責了一下:“至於那元軍,我當然會派兵襲擊的。這麼好的機會若是不利用,豈不是可惜了?只是你也莫要太過焦躁,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既然如此,那我就先離開了?”李義探着身子,試探性的問了起來,生怕惹怒幾人。

鄭元龍點點頭,表示已經認可了對方。

得到對方的表示之後,李義這纔敢直起身子,然後轉過身來朝着門外走去。

他剛一走出參謀部,不由得歡快的跳了起來,口中也是叫道:“太好了。這下子,就不用跟着襄陽陪葬了。”只是一見周圍被驚動的一干路人看過來的詫異目光,便是守衛參謀部的士兵也是面露不悅,這讓他感到有些羞愧。

無論如何,自己的行爲終究也是等同於背叛,李義也是明白這一點,要不然爲何要喬裝打扮來到這裡?

他重新恢復平靜,然後快步離開了這裡,徑直朝着襄陽趕去。

算算時間,距離迴歸襄陽的時間也不早了,李義相當明白自己若是不曾及時趕回去的話,是肯定會遭到那呂文煥一陣呵斥,爲了避免被懷疑到,他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而在參謀部之中,等到李義離開之後,鄭士龐好奇的看着鄭元龍和嚴申。

“鄭參謀長、嚴元帥,莫非我們當真要出兵嗎?”

東方集團軍此行目的的確是對陣元軍,但那安陽灘乃是位於宋朝境內,依照以前的規則他們是不會越境攻擊的,這一次難道兩位領導打算打破之前的限制嗎?

“沒錯。”

嚴申闔首回道:“你也看到了,那呂文德根本無力抵抗阿術,若是坐視阿術繼續下去,只怕那襄陽定然會落入對方手中。到時候他們便可以藉着襄陽橫掃整個漢江,甚至還可以將實力拓展到整個長江流域,到時候我們可無法和對方對抗。正因此,所以我們纔要主動出擊,削弱對方的力量。”

鄭士龐依舊透着疑惑,問道:“可是,若是臨安追究呢?莫要忘了,因爲先前的協議,我們是無法踏出均州地界的。”

十年之前,張威之所以無法剿滅那土匪,不得不以引蛇出洞的計策消滅對方,便是因爲這個協議。

鄭元龍笑道:“關於這個,咱們大可以推到呂文德的身上,就說我們乃是受了他相邀,這纔出兵相救。我料他縱然明知是假,也斷然不可能戳穿。不然的話,這襄陽只會淪陷的更快。明白嗎?”

“原來是這樣?”鄭士龐有所了悟。

那呂文德固然德行有虧,但卻也算是一個忠臣,這些年始終戊守襄陽,也不曾讓外來勢力踏入半分。

他若是想要自元軍手下護住襄陽,那就必須要藉助華夏軍的力量,不然的話整個襄陽就會徹底淪陷。

這一點,呂文德也是明白。

第三十三章劫難出,如何方能過第165章末路(三)第三十四章往事如煙第一百五十四章大戰之後的安寧第十四章民黨第六章家恨難忘懷,國仇未曾丟第八十一章一人鬥五鬼,蕭月有詭計第兩百章刀劍交鋒,勇者無懼第九章川蜀之變第一章醉香樓宴會開啓,平靜中波瀾翻涌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一百四十六章莫須有?第四十三章回家第四章三蕭爭鋒破封印,石卵現世變像生第一章鐵騎縱橫處,月出星飛揚第六章魚鱗冊背後的盤算第二章賢臣?奸臣?第一百七十二章元宵佳節萍花時第九十一章萬事備起兵在即,知緣由雙鳳救主第五十一章全真無奈去,南宋有人來第四百四十章預料之中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奪安定第二十一章三人齊出手,烈陽滅世中第一百零五章最後的騎兵(一)第八十二章路遇行竊事,屬意爲情報第九十六章兩面下注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三百章臨安故事第一百四十章承天殿三人和離,神箭現力誅祖龍第三十三章滿堂驚懼歡慶無,轉瞬壽宴作喪事第一百七十六章死因第三十八章各人出,計中連環套第二百六十五章“唯一”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一百四十章崩潰的前兆第四十一章敵寇作鼠竄,殺意正當時第一百三十章雲頂山之戰(二)第七章心傷,離京第八十四章死去的故人第八十九章不知情黎盛入彀,目標所指陳家島第二百一十三章刀中之狂第一百一十九章孤家寡人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第五十一章全真無奈去,南宋有人來第三百四十二章該來的人第一百一十章最新任務第七章舊學,新學第四百零一章這是陷阱第七章恩仇不兩立,鳳凰涅槃起第八十三章神通展千軍辟易,一劍揮萬人倒戈第六十五章咫尺天涯第一百二十四章綱常毀君臣倒轉,夷入漢稱帝立朝第二百七十一章權力的基礎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十六章各自的家庭第一百七十八章並不和諧的見面第六十五章驗屍尋證據,屍體訴真相第二十九章知緣由過往如煙,獻賀禮幾人爭鋒第二十九章追查到底第八十一章道觀有學堂,暗中有謀算第七十二章逃亡中血晶指路,議事中波瀾再起第一百七十章終路(八)第二百二十一章意在沛公第二章 胡姬曼舞風姿起,風俗相異爭執出第三百八十二章城陷第一百八十六章丁博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七十五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九十六章目標——終生制首相第五十六章驚聞訊軍隊尚存,白洋澱忠奸對峙第十三章殺意第四百二十二章承天殿第十三章女兒愁,誰知親情在?第七十四章問情況蕭月念情,處下風威風不墜第一百一十一章問石卵尚需歲月,入內觀方知緣由第六十三章獻計策,隱患如何解?第二百三十五章攻訐第三百八十章活佛第四百二十一章所謂大義第一百三十九章榷場見聞第一百二十六章求生路短暫聯合,陰陽爐自成一體第三章暗手第七十五章尋蹤跡黑手乍現,深夜中又逢噩耗第五章忽逢意外身落水,兵出滅匪又一路第一百三十二章安定危境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二章氣勢正如虹,韃子具覆滅第一章彈劾?第三百八十二章城陷第一百四十一章最終決戰(二)第九十八章陰謀現金剛怒目,八厷弓神威盡展第三百三十五章口舌之利第一百八十一章陷阱第三百零五章真正的計劃第二十三章神童出,幾人能媲美?第一百九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九十一章尋舊人友情重續,問實情初解狀況第六十七章響堂寺仲威立誓,苦禪林妙善修禪第二百二十三章新的戰略第九十四章恩仇難斷